整理书架的一个成果,就是把原先堆放杂志的桌子收拾出来了。
这个桌子是老古董了,据说是梨木的,应该是哪个舅或者姨夫给做的。进城后一直是我的书桌,从小学到高中毕业。
当时收拾桌面的时候,无意发现抽屉里面有张破旧的纸张。打开一看,是乐乐爷爷的一张奖状,还有证明奖状成分的文件复印件。
今年过生日的时候,我还在曾经想过,乐乐爷爷他老人家我这个年龄在干什么呢?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转户口进城,但好像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频繁搬家。
那时候要么他强壮,要么我瘦弱,记得一次在大队场院里看完不知看了多少遍的《南征北战》,他把睡着的我扛回家,然后想起作业还没有完成,他问我:现在做还是明天早上起来做。我睡眼眯瞪的在电石灯下把不多的作业做完。
多么熟悉的语句。
但即便时光交错,我也扛不动二年级时候的儿子。
他属于那被时代改变命运的人,负向的改变。他无法逆转时代,也就让自己顺应内心,适应时代,在他的时代里做好自己,为我们做他能做的事,几乎是一切了。
过生日那天我还自嘲,和他老人家比,我还是不错的,至少我儿子比他儿子强。
其实我明白,我的付出无法跟他相比。就在12年前离别之际,我感到贪婪享受他付出的日子结束了。
他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命运轨迹,也正在影响着乐乐的人生,我想,至少不会错的。
难得父子轻松聊天
昨天陪儿子上课兼吃肯德基,路不短加上儿子开心,难得聊了一会。
最近的话题总是有些沉重,所以选择个轻松的话题开头,免得把天聊死。
原先同事让帮着买金庸全集,现在版本不少,于是就从新修版里面,新增的黄药师和梅超风感情纠葛谈起。感觉黄药师虽然号称东邪,从对自己妻子感情还有女儿婚事来看,也不是那么离经背道的。
金老爷子自己这么改,也就别怪现在别人乱改他的作品了,再说现在也没法打官司对簿公堂了。
说到改编,就又聊到王晶最近拍摄的《倚天屠龙记》。据王晶自己说,这部影片是偏黑暗的。而金庸作品里面,最阴暗的莫过《连城诀》了。
由《连城诀》又转到爱伦坡。《连城诀》中最为诡异甚至惊悚的的,就是万震山的深夜梦游砌墙了。砌墙这一情节不知是否再向爱伦坡致敬。
儿子纠正道,爱伦坡那只是创意。好在爱伦坡名气没有大仲马大,金老爷子也就没有必要,再讲一个他祖上相关的故事来澄清了。
这样闲聊的机会估计也会越来越少了。
烈日下的肯德基路
下午儿子上辅导,时间有点紧,便商量早出发请他在上课附近吃肯德基,然后再过去上课。
儿子很开心地答应了。
今天阳光有点强烈,纬一路经六到经五那段最难受,因为一点树荫都没有。
那路段本来是有几棵大树的,但某天下班路上发现只剩下树墩了,本以为是纬一路要扩建,后来也没有下文,才总结出砍老树拆古建筑是村长两大爱好。
儿子自从知道肯德基属于垃圾食品之列后,已经基本不主动吃肯德基了。但小时候那是他的最爱。
08年比现在还晚几天的时候,家里忙乱着顾不上几个小子,于是让儿子带着两个哥哥出去吃肯德基。儿子难得开心,高高兴兴领着两个哥哥就出门了。
那时候比今天还热,在舜耕路上走着走着,他小哥哥先受不了了,问道:肯德基在哪?
儿子答道:不远,不远,前面就是……
于是继续走。
“怎么还没到?!”
“快了,快了,就到了……”
五岁的小孩,领着十四的大孩和十九的小伙子,顶着烈日从伟东走到了会展中心。
儿子回来跟我们讲起时说,想象到两个哥哥头上举着小拳头。
好容易到了肯德基,儿子只顾美美地享用,就听他小哥哥问大哥哥:你带钱够打车的吗?
一路没有言语的大哥哥边吃,边默默地点点头。
个人风格演技难称最佳
像埃文斯和克雷格,在努力走出以往形象表演的窠臼。而有的演员则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有的是靠此一劳永逸吃饭,比如吹胡子瞪眼的皇阿玛;有的是想改变但却难突破,比如前奶油后皱眉的唐国强。
流量明星不在讨论之列。
现在被称为老戏骨的那些演员,虽然能够做到扮演角色千人千面,但在塑造角色时,不知是否是故意而为之,总是加入自己表演的烙印。
最典型的就是陈道明,现在网上文史文章里面涉及刘邦的形象图片,大多都是使用陈道明在《楚汉传奇》中的形象。陈道明演的的确不错,但那是陈道明版的,有着其鲜明个人色彩的刘邦而已。而我最喜欢的刘邦影视形象,还是石维坚版的。
将自己个人表演特色注入角色的,还有李雪健、刘佩琦等老演员,演技都可谓精湛。
不由又想到了此前谈及的赵丹。
赵丹的演技,感觉不是转身一面,更像《终结者2》中的T1000机器人,躺下后,再起身,让人已经难以察觉真身。
角色之累
在电影《利刃出鞘》中,虽然都是转型,但埃文斯的表现并没有克雷格那么出彩。这与演技或者演员的素养关系不大,主要是角色设定,也就是作为演员发挥空间的问题。
同是经典角色的塑造者,埃文斯获得的赞誉则要超过克雷格。而这也是沾角色的光。
毕竟埃文斯扮演的美国队长算是首作原创,他需要做的只是将漫画中的人物呈现在屏幕上,凭借的是自身努力,还有电影特效的支持。可以说他就是美国队长,苦的是继任者。
所以说克雷格则要难的多。且不说有肖恩康纳利、罗杰摩尔、布鲁斯南珠玉在前,而且007的形象已经在走下坡路,他还要做出改变,承担电影重铸辉煌的重任。
这是他不能承受之重,卸任007其实算是最好的选择,而《利刃出鞘》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读书未必高考获益
早上准备例行的骑行搬运书籍。自己的书收拾差不多了,开始搬运儿子书架上诸多尚未开封的书籍。
在收拾儿子书架上的书放入背包,媳妇问这些书儿子不看了吗?然后自问自答:也没有时间看了。似乎又有些不甘心,说,儿子平时的积累对高考会有帮助吧。
我也不怕她扫兴,说,对高考而言,儿子这种读书法真没有多少帮助。
我高考那年打开语文卷子时,看到大的阅读理解题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丽的坟墓》。第一眼心中一阵狂喜,因为之前刚刚在乐乐小姑姑从北京带回的一本文选书中看过这篇文章。但接着看到后面的问题,心中顿时凉了半截:为什么说“这个特殊的日子”。
一日忙碌进正轨
因为晚上有活动,所以早上骑车搬运书籍后匆匆赶回来,开工干活,很多工作不能再拖了。
开始并不顺利,由于Django版本更新问题,原先的工作笔记基本用不上了,折腾半天最终只好放弃。
当肚子感到饿找吃的东西的时候,发现外面的雨已经下大了,难得凉快,要不然小屋里也不会呆这么久。
转回旧版本后,一切还算顺利,但总觉得效率有点低,开始以为是久违键盘操作的问题,后来才想起,原来是忘了安装使用VS code。
VS code是个很奇葩的软件,说它奇葩,因为它是微软出品。当初外甥给我推荐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以我的经验,微软单纯哪个软件都算不上顶尖一流的,甚至是很糟糕的。如果不是依靠他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及影响,绝对不会成为首选软件。
但VS code真的不像是微软的产品,跨平台,短小精悍易扩充。使用之后效率顿时提升不少,基本完成预定的工作计划。
算是可以开心赴宴了。
总会遇到墙
昨天把前期的一些学习资料整理了一下,主要是为了后期可能会用到的文本语音合成。
通过安装Baidu-aip,使用百度的语音合成平台,基本可以实现我想实现的功能。但相比图像处理,百度的提供语言合成免费服务,就没有那么大方了,无论是使用期限还是使用次数。更苛刻的是合成文本大小只有1024字节,开始还以为是少了个K,后来确认,就是1024。
虽然文本大小可以通过预处理分解,存储到字典中批量处理,然后合并mp3文件,但总觉得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又测试了一下百度曾经死对头谷歌的语音合成库gtts,没有那么多限制,虽然语调生硬了点,语速也没法调整,但好在是免费的,而且介词发音甚至好于百度语音库。
昨天在colab测试完后,今天就转到本地的机器上。百度语音合成库没有问题,但运转gtts却总是显示系统忙,生成的mp3文件大小也是0。因为python代码也就那么几行,问题出在哪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0几分钟后,出现错误提示后才发现,原来是被墙了。
之前因为一直在colab上测试运行,这个问题并未涉及,等到在本地机器上,这个大问题也就浮现了。
只能继续用colab了。
为谁服务
今天看到有朋友评论的时候,用到了“互联网难民”来形容不会无法跟上“时代”的老年人。文中也提到老年人真得很多无法适应这个智能时代,希望以后能多考虑保留一些传统方式。
是时代抛弃了跟不上时代节奏的老人了吗?
最近到附近农贸市场的一个蔬菜超市买菜,因为那里价格明码标价,出门排队的时候,前面3位老人在那里慢悠悠地凑现金结账,慢是慢了点,但售货员没有什么嫌弃的表情。
乐乐他姥娘看到手机上有便宜的副食品,人家不会装APP,就打电话订货,送上门后现付。商家也没有因为不通过互联网结算就不做买卖。
有了利益或者说利润,就有服务,自古至今,从未改变。
反而是把那些整天把那五个字挂在墙上、嘴上的部门,这些本不涉及利益,也无人考核利润,反将追求时代进步放在首位。
为的谁的利益,又为谁服务?
自宫般的角色颠覆
儿子断绝游戏念头后,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看大片了。本想和儿子一起看去年经典大片《利刃出鞘》,但也一直没有整装的时间,只能是我和他老妈一起先看了。
此片网上评价颇高,作为侦探题材影片,的确也是典型的阿加莎风格,但得分高,感觉很多是因为附和国外的评论,里面不乏政治正确的因素在里面。
国情不同,还是影响了观看理解,暂且当以后和儿子一起观看的预览。观看中主要兴趣就是影片的主演,老态的007和痞坏的美国队长。
按照以往影评说法,克雷格和埃文斯二位仅是颠覆性的角色形象,往好里说,是戏路转型,往砸里说,是自毁形象。二人毁掉的,可谓是电影史名列前茅的角色形象。
如果不是角色合约到期,不知他们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便如此,他们对新角色的选择和塑造,堪称是挥刀自宫般的决绝。
这种勇气,是国内男女影星们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