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完成任务

因为明天学校活动,今天儿子不用上,晚自习难得回来吃晚饭。进门我告诉儿子今天很没有面子。
3月份的时候,魔兽世界的月卡就到期了,其实从去年6月之后,儿子也转向刺客信条系列,基本就没有怎么玩。现在已经把儿子游戏禁了,所以也就没有续费,这应该是十年来,无论是台服还是国服,第一次断费。
好在还有免费的炉石,但每个月就是完成月度任务了事。
昨天想起这个月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新安装后,用儿子去年组的牌玩了几局,感觉比骑车爬坡还痛苦。
今天继续完成任务,依然痛苦,但更痛苦的是,在最后阶段,突然发现左下角有个观战的标志,细看原来是二外甥,顿时痛苦变成崩溃。也就没有心情继续了。
告诉儿子后,儿子却很淡定,这老三代的套牌,肯定是被虐命。之前还曾说过更打击人的,我这套牌能完成任务,靠的就是赢脚本机器人。
然后儿子试探性地问:要不,把牌抽了?(组新的牌)
拉倒吧,宁可再被虐一年,等明年高考结束再说吧。

不省心的三

早上运动回来,拿了报箱的报纸边上楼边看。主要看看国际新闻,发现这几天两个三都不消停。
这边金三胖闹完退群取关,见没引出多大动静,都忙着抗疫呢,就把自己地界上的韩朝联络办公室给炸了。
这就跟幼儿园小朋友闹别扭,哭着喊着再不一起玩了,还不够,又把曾一起玩过的玩具砸了差不多。
那边阿三在中印边界搞械斗。刚买电视那会,两伊战争是国际新闻的热点,每次新闻中涉及伤亡人数,都是报完伊朗方面数据,再报伊拉克数据,以示公正无偏袒。
那里面的数据总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像阿三这样,只报自己阵亡人数,怎么看不像是备战提振士气,更像是卖惨。
不管是吼街的,还是哭惨的,估计太平洋那边的大统领都装听不见。大统领虽然智商低了点,但不影响人家精明度。这年头凑一军舰没病没灾的官兵哪这么容易,等转一圈回来,到底让不让他们上岸啊。如果在推特上互喷能解决,这大统领肯定愿意组织主持。
俩三其实也没指望能有什么结果,只是想在这个特定时期刷刷存在感,探探虚实,好在未知的疫情后时代,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已。

本可更好

《十日游戏》的广告宣传词中还是有所保留的,只是说自己是第一部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的网剧,因为之前拍过《解忧杂货店》的电影。那应该是东野圭吾小说里面唯一老少皆宜的作品了。
东野圭吾的作品在国内还真是不好改编成影视作品,即便是网剧。这点还是挺佩服陈思诚的,人家把故事背景都放到唐人街,无论警匪还是正邪,都可以快意江湖。
而《十日游戏》拍起来就要束手束脚了,连最后匪徒纵火还要捎带夸赞消防措施到位,损失不大。对东野,也就沾点小说名字和创意的光。即便撇开,按网剧情节,其实本来也可以拍的更好。
网上有赞扬此网剧是良心之作只有12集。但最后一集,似乎是为了彰显国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已。如果不是为了展现苏大强有钱了,住会所了,时间更是短的需要耿乐的打斗慢动作再慢上一倍来凑数。
如果因为前面的拖沓而早早退出,那可能就错过了这一集,甚至整部剧最闪光的情节,虽然只有一分钟不到。
真的本可以拍的更好,即便是国内题材。

挂羊头卖狗肉的原著

《十日游戏》的宣传语中,有国内首部根据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网剧的字眼。看完之后,感觉要说根据琼瑶小说改编我还信,这从头到尾贯穿的慈悲二字,绝对和东野圭吾不沾边的。
于是忍不住从亚马逊买了所谓原著《绑架游戏》的电子书,很快翻完了。果然,与东野圭吾的关系,不能说半毛钱关系没有,但关系就像《疯狂外星人》和《乡村教师》关系差不多。
但宁浩的片子是致敬,是《十日游戏》就是博眼球了。
不过,片子名字改的好,既保持了原作若有若无的关系,又很好概括了原作的精髓。后者功底参加高考应该可以拿高分。
网剧号称是迷雾剧场的开篇之作,走的是悬疑惊悚路线,而小说虽然名字看着更切题,但内容其实突出的是游戏。
小说中男主角出手大方,为了打探消息,借口换一万日元零钱,扔下就不再计较了。那赎金的分成3千万日元,估计他还真没有放在眼里。他追求的就是游戏的刺激,胜负的刺激,他感觉他不能输。
而他的对手,女主角的父亲更是资深玩家。游戏开始,从二人在留言板的交流看,应该早就把死去的女儿抛诸脑后,兴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他要赢,不止赢得游戏,还要击溃对手。
所以当最后看到主角的王牌时,老家伙才会感到整个事件中唯一的痛苦,挫败感的痛苦。
没有什么亲情、爱情,更没有什么慈悲。
小说就是这么冷酷,这才是东野圭吾。

直线演技

去年办理京东plus会员年卡的时候,赠送了一年爱奇艺的会员,今年初没注意,居然自动扣款续费了,而且正好发生在整顿之前。也懒得计较,又选择京东会员叠加了一年。
前几天想起来,觉得也不能白花这个钱,看首页有网剧《十日游戏》的介绍,只有12集,就一天两集看完了。
虽然没法跟演戏越来越成精的刘奕君相比,朱亚文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已经完全脱开了当初《红高粱》里面端着演的演技印象。这一方面是他自身演技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托剧情及人物设定的福,给了他足够的表演空间。
刚开始看女主角金晨的表演,觉得甚是浮夸,当时觉得应该是跟剧情有关。看到后4集,果然如此。但她扮演的是一人前后两个身份,而不是一人饰两角,表演中没有细节差异,前后表演过于直线,那种平行的直线。
也许这是当下女演员的通病和困境,囿于某个类型的难以自拔,有的是编导选角的原因,更多的是演员自身演技的问题。等到她们演技提升了,估计又到了海清所说的没戏可演的年龄的。
年龄问题可能男演员还好点,这么多年过去了,耿乐还停留在抖眉瞪眼的演技层面,至少还有戏可演。

权当做生日礼物

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生日,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家里人的,反正都要有蛋糕吃。
因为复课后一直顾忌自己的体重问题不敢多吃,所以听到昨天过生日有蛋糕吃,胖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这小子现在是属貔貅的,想让他出钱孝敬老子,想也不用想。好在假期的收获,除了那骤增的体重,还有这篇小文。
文章属于学校征文,特殊时期特殊题材。他写的挺快,早上起来吃罢饭,上课之前就把文稿拍到我的电脑桌上让给打出来。
文章名字显然是致敬王小波的,也夹杂着现在已经被我们禁止的日本动漫的末世感。当时边打边想,这篇文章不要说获奖,连入选初审关都过不了的。
果然,有这个想法的不止我一个人。
但后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回想文章里面那句“我害怕的其实是那堵墙。无论是将国家整个围起的墙,还是围住一座城市、一个街区,甚至一个人”,倒颇有预见性。
里面有着只有我能理解,或者以为能理解的东西。就当是给我的生日礼物吧。

小小说:夜行记

运动的强度

因为前几天骑行上量,今天本来想休息一天。早上起来后见天气难得凉爽,再想想晚上的蛋糕,还是骑车出门了。
骑行速度不快,连歇汗都不用,放下搬运的书就回程了。
对于不上量和强度的运动,只能算是活动。
这几次搬运的主要是杂志,多年积累,分量重占地方多。当年从淄川往济南搬书的时候,杂志就没有搬过来。
那批杂志除了快成文物的《大众电影》,就是《新体育》。学生时代,作为一个体育迷,获取体育信息主要通过中午的体育新闻,学校报刊栏的《中国体育报》,再就是每月从报亭购买的《新体育》。
那时候体育报刊里面还是充满正能量的,作者文笔也好。记得新体育里面有篇国家游泳队报道,说强调高强度训练的东德外教对黄晓敏喊:你在泳池洗澡呢?
体育报道负面内容逐渐增加,应该是从《兵败汉城》那本书开始的。而汉城奥运会虽然传统项目堪称溃败,但女子游泳项目却几乎获得突破。但只是几乎,在金牌才是英雄的年代,横亘在庄泳、杨文意面前的是神一般的东徳选手奥托。
突破终于在4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实现,然后是94年广岛亚运会。
为了突破,有时需要神的眷顾,有时需要与魔鬼签下契约。

无谓的妥协

在5月10日katago1.4.0版本推出的时候,曾经提到同步推出的权重“很可能是最后一个发布的‘semi-zero’神经网络,之后将使用外部数据”。
最近因为天气炎热,已经停止了AI犬的对战,对Katago和Leelazero的关注也就少了。今天从katago的GitHub主页上看到,几天前使用外部数据的新权重就已经发布了。
按照网站公布的信息,此次新权重使用了5%-10%的人类数据和其他外部数据。此外,新权重不出所料,针对芈氏飞刀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但也提到由于定式的复杂性,这种训练并不是很完善。
看到有网友评论,说芈氏飞刀负责,我感觉那句话应该是针对定式而言,而不是专指芈氏飞刀定式。
不知是不是首次采用人类和其他外部数据的原因,作者认为新权重未必要强于此前最强的未使用外部数据的权重。甚至通过自比赛结果来看,新权重要弱于之前的权重,原因应该是花费了太多计算用于在机器自学习中不会出现的棋形( kinds of shapes that didn’t often come up in matches only against itself)。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为,AI对很多人类的对局中棋形,原本是不予计算的。
如果说这种浪费是在不改变AI引擎的情况下,解决原先AI存在的一些非技术性问题,可以理解。但如果这种改变或者说牺牲,是为了提高与其他AI对战的胜率,那就实在是没有必要了。

新时代的导购

618各大商家搞促销活动,因为惦记着给家里AI犬提升一下装备,每天都到淘宝完成例行任务,赚喵币同时关注显卡广告。
但有的活动比如看直播之类一般都是略过的。但前天无意中点开一个,好家伙,按照长沙话就是:非洲老头跳高,整个手机屏幕那张描眉画眼的大脸,还是男的,赶紧关了。
昨晚儿子早早躺下,一会就开始打呼噜。我和他老妈也不敢早睡,就都在沙发上看手机。忽然想起直播的事,就给她说,现在直播怎么跟当年电视里面那种不是9999,也不是999,是99的电视购物广告一样。
她之前也没有看过,于是我就打开直播,两个人一起看。边看边评论,真有当年的感觉:这个发型丑死人;这个脸上跟抹了腻子似的;咦,这个男的嘴怎么跟吃了孩子一样;嗯,这个朴实,哦,是个卖书卖杂志的。
翻了很多屏之后,终于看到一个顺眼的,妆容没有那么夸张,光线也好,就多看了几眼,后来发现直播屏幕左上角有直播的名字,原来这就是薇娅。
在原先雷打不动的培训中,忘了是余世维还是曾仕强,曾经举过一个台湾电视导购例子,拿高薪是因为投入,准备充分。
存在即合理,虽说武断了点,甚至有些成王败寇的味道。但时代不是因我们好恶而改变,旁观就好。

AI笼罩下名局细解难出

昨天是LG杯八分之一决赛,中韩两国排名第一的柯洁与申真谞狭路相逢。在闷热的小屋里面开着lizzie+katago同时,观看野狐网站胡耀宇讲解对局。
申真谞今年状态火热,上一局淘汰中国范蕴若的比赛中简直像是开了AI外挂。本局比赛亦是如此,柯洁则表现略差,早早落后。但就在直播解说胡耀宇也认为逃不出的地方,却被柯洁用来当做劫材库,终于等来了申真谞的败招,一举翻盘。
看完直播之后,今天一直在期待胡耀宇的讲解。但直到晚上10点半也没有等到他公众号的更新。的确,这局棋实在复杂,尤其有了AI后,要将对局细解写好,还不能绕开AI,实在有些难了。
katago表现优异,无论是申真谞的妙手75,还7是后期的翻盘。因为可以设定贴目,某些情况下形势判断甚至要好于固定在7目半的野狐直播AI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