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大阅兵失意者

本次九三大阅兵,最失落,或者最为尴尬的历史人物,应该是民国头号败家仔张学良了。
这次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大阅兵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军民抗战不再是我们课本上背烂了的八年,而是十四年。
那面迎风烈烈的杨靖宇支队旗,向世人证明,是有东北人不抵抗,但中国人还在东北浴血抗战。
原先我曾评论过,如果东北是被日本人兵不血刃拿下,张学良还有的话说,但后来宣传中有了九一八当天黄显声组织抵抗的资料,那张学良真是其罪大于天。
台湾某名嘴所说,中国共产党已经给蒋介石遮丑了。如果说八年抗战是给蒋介石遮丑,那张学良也跟着沾了光,毕竟九一八与七七之间,有一个双十二。
现在抗战已经定义为十四年了,那么两个日期也就失去了曾经的份量。
而作为抗日起端的九一八,对某人而言就更是不折不扣的耻辱日。

美食店关门风头变了

原先被我们爷俩吃倒的的美食店,已经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那些店基本都是我们常吃并赞誉有加的。不过今年以来,风头好像变了。
先是马路对面的河间驴肉火烧店,在两年计划未实施后,倒了。
接着周日逛天虹商场的时候,发现每次路过都评论而不入的纽约客,资金链断裂,关门了。
今天买菜时候,被我们常常议论太贵吃不起的庆丰包子铺,人去店空。
看来,以后还得偶尔光顾一下,帮着撑撑门面。

不同心情,不同的尤三姐

早些年的博客上,现在的抖音上,红楼梦算是正经题材绕不开的热点。
四大名著里面唯一没看全的就是红楼梦,这辈子也不打算看了。抖音上更多的是看索隐派斗考证派的热闹。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是比较庚辰本与程乙本对尤三姐的描述。播主似乎更倾向于程乙本,而评论中认为程乙本为了刊行,对之前庚辰本中尤三姐相关不雅的文字进行了删减。
不过,程乙本不止是删除,那大段的文字更像是对人物的洗白。
当然,这可能本就是原作者定稿。以我码字涂鸦的经历感受,这文字写长了,对笔下的角色就有了感情,改多了,就越来越不忍心了。

武德充沛一例

昨天大阅兵,家里没有电视,我们爷俩一人坐一台电脑前观看的。
两个与当兵擦肩而过的人,只能过过眼瘾了。
不过我还好,至少我碰过真枪,那小子估计这辈子是连枪也摸不着了。
阅兵式上有民兵方阵,说是来自抗日根据地,我们当年农村是真发枪真练啊。
训练之余,我也凑在民兵队伍里面摸枪,记得老式步枪有个椭圆形的金属物件,我那时手虽然刚能握住,但还是一下子就把它摁到枪托后部,引得一片惊奇声。
网上说中国人武德充沛,此言不假。

重建黑白账

早上都定好闹钟的了,但还是没提前了解阅兵的转播流程,打开电脑的时候,镜头已经到了天安门城楼。
在阅兵来宾中,我最意外的不是已经赶点到的印尼总统,而是国民党孤臣洪秀柱。
前几天台湾省某单位发狠话,如果国民党曾任政务官的人,去参加九三阅兵将被查办。
反了他了。
这胜利前抗日有罪,胜利了庆祝抗日还有罪,这抗日白胜利,这么多先烈的血白流了?!
原先两制规划下,那边内部事务这边不好干涉,但现在那边就一个省,也别跟他客气。从九三阅兵开始,可以把抗日时期的黑白账重新建起来了,谁敢查办参加阅兵人士,不管官大官小,统统上账积分。
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文笔才思难配《胜利》

前天无意中看到央视一套节目在播放纪录片《胜利》,看了几集,昨天十套也开始播放。
从八十年代就喜欢看这类的纪录片,但最近这些年央视纪录片水平滑落很大。本来也可以理解,同样的纪念日这些年拍下来,有《人民必胜》、《让历史告诉未来》等佳作珠玉在前,编导也想拍出新意来。
但是也不能为了新而新,这部纪录片跟前段时间看的《重庆谈判》一样,只是补充了新发现的影像资料,并围绕这些资料加以扩展,导致整个片子碎片化严重。
可以说,编导的文笔与才思配不上《胜利》这个题材。

无需唤醒,那刻进骨子里的记忆

可能是暑假快结束了,最近这周短视频平台上关于电影的推介已经少见了。
上次回家因为时间紧,天又热,计划中的电影《戏台》没来得及看,好在档期延迟,后面还有时间。
至于《南京照相馆》,确定不去看了。电影是好电影,判断一个电影好坏的标准之一,是角色的形象设计和演员的选择。而电影中的角色无论是高叶还是王骁、王传君,都是往老里扮的,这在没有滤镜不出演的演艺圈的确罕见,即便是刘昊然这样的招牌偶像派演员,也没有特殊化照顾。
当初《东京大审判》正好是反面典型。
不去看这部电影,是实在没有勇气。如果当年课本里的诸如“无一幸免”的段落背诵,还属于应付考试,那份苦难的记忆已经慢慢刻在骨子里了。
还是祝电影有更高的票房,他们值得。

天凉好干活

立秋后虽然没有原先那么湿热了,但还是挺怀念原办公室那给力的中央空调。
连续下了两天雨,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天北风吹进屋子,居然有种凉意了。
这两天忙着做ERPNext的外挂,很积极的建库、导数据,还想着erp数据更新了,外挂如何重新导入更高效。
结果天凉快了,脑子也清醒了:我做的是外挂,核心数据我导出来干嘛?外挂就是利用核心数据生成一定格式的凭证、报表而已,费那么多劲再建一个系统干什么?
思路转换了,发现后续工作就简单多了。幸亏天凉快的早,时间和精力折腾的没有那么多。
真是天凉好干活啊。

不靠谱的爷爷辈看孩子

昨天肯德基候餐的时候,旁边一个刚会走不久的孩子在那很开心的自己玩,爷爷在旁边看着。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公共场所,有敢放任孩子如此玩了,于是忍不住拍了视频发给媳妇。
媳妇回复说:未来的你[捂脸]。
我则答道:这样非被你骂死不可。
爷爷辈看孩子在奶奶辈看来着实不靠谱。
当年大外甥第一次被他姥爷领着出去玩,结果就摔了一跤。摔了也就是摔了,偏偏地上有颗沙粒;有沙粒也就罢了,偏偏外甥鼻子从小就大。
看着外甥鼻子上的伤,他姥娘开始训斥他姥爷,反反复复就一句话:你怎么能让他拉你的手呢?!
大外甥噘着嘴,攥着拳头站在一旁,眼里满是委屈,捎带一点不满看着姥娘训姥爷。
姥爷不靠谱,那也别指望舅舅靠谱。我也不劝解直接把外甥抱走,用棉球蘸紫药水把外甥鼻子上的沙粒大的伤口涂了一圈,然后抱着他去照镜子。
本来只是委屈的外甥,一看镜子里自己的模样,成小熊杰里米了,顿时把攥着的拳头挥起来了。也就是大外甥脾气好,要是后面那三个,估计直接拍我头上了。
那应该也是他姥爷最后一次独自领着他出去,再往后那两个,就更别想了。

一心二用转台音乐频道

原先习惯用电脑的时候,一心二用,开央视的画中画小窗,看的是科教频道。
不过最近这科教频道是越办越糊弄事,三星堆的象牙坑,他能一播播三、五集,还循环播,分不同节目播。真如《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所说,重复重复又重复。
好在最近发现了一个新频道,是央视的音乐频道里面的点歌节目,名字都透着怀旧的俗:我的爱对你说。
开着小窗听那不讲究的熟悉原唱,撇腔落调的关系户歌手,颇有些当年听收音机的感觉。
也就是央视,要是别的卫视播出这样的演出效果,估计早就收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