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的美食幸福继续

今天拗不过他姥爷,全家进城拿快递,结果自然扑了个空。
但也不能白跑,全家进城本就是为了一个吃字。到了墨乡一粟楼下看那里冷冷清清,本以为又是一个空,没想到人家虽然主食少了几个,却也是春节不休。
昨天吃老板恋上鱼,看着儿子那灿烂的笑容,他老妈也就理解为什么我们爷俩在京城吃吃喝喝了。
不过我们吃的时候,想到家里那位吃食堂,晚上加班凑活着吃,心里也是愧疚得很。
现在一起吃,幸福啊。

美食,买得起,做得起

今天中午处理昨天剩下的鸡跟肉馅。
爷俩配合默契,饭菜上桌后儿子感慨:自己会做饭真好,自己会做自己喜欢的饭真好。
我补充了一句:能做的起自己想吃的饭,就更好了。
这话可能有些扫兴,儿子不说话了。
但这的确是历经两辈人得出的结论。
贫穷的确限制想象力,能做更多自己喜欢的美食,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了。

解锁新技能:馄饨

解锁新技能馄饨。
为了这馄饨专门炖了只鸡,有了鸡汤,儿子调汤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
原先都是媳妇做饭等我们,现在也算是报答了。

当然,这鸡也是鸡尽其用,中午做的卤鸡腿,味道好极了。

这鸡腿够大,30年前,看大外甥的老太太嘴边念叨的:5块钱的鸡腿吃不了,3块钱的不够。
这应该是5块钱的那种。

再看《漫长的告别》

在伟东打扫完卫生,又把书架简单清扫了一下。
书架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区的书分为两种:开封的,没有开封的。开封的则只有一种,儿子看过的。
在闲书区把《漫长的告别》拿下来,看看这次洛杉矶大火,烧了书中哪个区域。
相比《漫长的告别》,我更喜欢后续的《重播》,不止因为《重播》给了马洛的爱情一个好的结局,还因为《漫长的告白》是挥洒激情,《重播》则是注入了温情。

例行逛新华书店,不止为了收藏

今天爷俩进城,少不了例行去新华书店转一圈,而三楼的儿童书区依然是重点区域。
这次最大的发现是《终极米迷》加厚版加印了,估计是版权到了年限,只是价格翻了一番。
时间有些久了,儿子也是犹豫半天后,确认这几本他都已经买过了。
然后儿子又视察了一下绘本区,得出的结论是:越来越差了。
现在这书,已经不止是收藏用的了。

刷抖音有史以来最乱一夜

昨天晚上刷抖音,是有史以来最乱的一天。
先是一堆名字为英文的用户,频频被推送,紧接着是一连串tiktok禁令被推迟的新闻,甚至是言之凿凿的270天的新闻。
搞得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预判力:帝国主义发善心了?
半信半疑过了一夜,今天一切又都风消云散,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如果说是内容审核的原因,我还真不信。

济南,挺好的

下了火车坐公交,在佛山苑路口等人汇合的时候,我跟儿子说:那一片是我们觅食的地盘,当年就是一片平房,最高也就二层楼。济南也挺好的。当时我们倾巢出动,六个人吃了才50多块钱,还不是快餐,是那种自助选食材的。说完觉得不对:50多块钱,我们一个月十分之一的工资啊。儿子淡淡地说:六个人呢。济南,真的挺好的。

随处可见的希望

下班路上,在一个路口等红绿灯。旁边一个满脸疲惫,胡子拉碴的男子在打电话。
突然间,他的声音高了起来:什么新技术应用?需要专家会诊?
绿灯亮了,我忙迈步过马路。
熟悉的术语,熟悉的场景,曾经历过,也见过,也听过。
希望,如同一道光……

邓艾死于不明所以

今天把渤海小吏的《三国争霸》看完了。
书自从星堕五丈原后,书的内容更为潦草了,最篇章蜀汉灭亡,大量笔墨用在邓艾到底冤不冤上。
我赞同作者观点,邓艾死的不冤,但不是死于不是司马家的人,而是死于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家的人。
邓艾偷渡阴平成为灭蜀第一人后,封刘禅,自诩邓禹,并在给司马昭的呈报中为自己行为辩解是“承制”。
你是司马懿提拔的人,你承谁的制,曹魏的,还是司马家的?
想来邓艾已经把自己位置拔高到司马昭的高度,如果是曹髦在位,邓艾还有三方博弈的机会,现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钟会等人所言的“谋反”,自然指的的谋司马家的反,所以邓艾的死一点不冤枉。
等邓艾束手就擒,又开始喊冤自比白起。看来贾诩当年劝说李傕郭汜等人造反一点没错。
依我看,邓艾不得善终,岂止是不冤,简直是不明所以,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