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在随笔中写到侯勇主演的电影《八月一日》,今天无意中扫过央视一套节目介绍,现在正在播出的连续剧《浴血荣光》中,扮演贺龙的还是侯勇。
十八年前侯勇扮演贺龙年轻了点,现在则有些老了。
《八月一日》拍摄的时候,侯勇还是主流男演员,不过当时影片宣传中更多的是李子雄扮演的汪精卫,以及吕良伟扮演的叶挺。
八一厂那时候也在进行商业化探索,我对找所谓名角提升票房无感,片中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士兵训练中出现粟裕的形象。
这个角色设计是合情合理的,相对而言现在太多的影视剧中角色就太过生搬硬套了。
分类: 游戏娱乐
曾经才俊被人欺
十年前看《唐人街探案》,当时评价平平,但我当时感觉是眼前一亮,亮的是秦风扮演者刘昊然。因为那时开始流量明星风行,多是跟风韩流,走偶像风,而刘昊然在片中的表演,至少是敢对自己下手的。
所以看完片子曾有过一个评价,所谓年轻艺人里面,有前途的就是演员刘昊然和唱歌的汪苏泷。
只是当时也没有想《唐人街探案》会拍这么多集,有了自己的唐人街宇宙。
也没有想到,刘昊然演着演着就随大流了。
更没有想到,汪苏泷怎么就混到被人欺负的份上了。
资本与情怀
网上《戏台》的短视频中有陈佩斯落泪的情节,于是乎一帮子跟风视频,痛斥资本绑架艺术等等等等。
其实,现在已经是商业电影时代,不必把什么帽子都扣到资本头上。
即便是上一部让陈佩斯当众落泪的电影《少爷的磨难》,剧本改自凡尔纳的小说,女主角也是华裔赵家玲,而且合作方是上影,现在看来,其商业模式甚是超前。
商业归商业,那时候的情怀还是有的。剧中管家一角由老一辈艺术家李纬扮演,少爷在得知自己破产时,李纬看着热锅上蚂蚁语无伦次的少爷,那眼神绝对是喜剧最高境界。
片子少爷为了骗保,委托管家杀死自己给未婚妻留下巨额保险,管家选择的是用飞刀。记得当时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旁边的乐乐爷爷笑了。
因为我从小他就给我讲电影相关的内容,我明白他为什么笑。李纬主演过电影《飞刀华》,而据说电影一度被禁,因为很多孩子看完电影都学着扔飞刀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传承下去,就是不绝的回忆。
陈佩斯最被低估的电影
陈佩斯从演配角起步,他的电影中的自然不惧配角抢戏,而其中大腕云集的影片,也是我认为他最被低估的影片是《孝子贤孙伺候着》。
赵丽蓉同样是小品焕发第二春的演员,因为是喜剧,她在本片中的表演更加自如,我看是优于她获奖电影《过年》的。
魏宗万则是《三毛从军记》后,贡献了他喜剧风格的巅峰角色,现在网上流传的那些短视频,跟该片相比,不是喜剧而是闹剧。
片中自然少不了陈佩斯的黄金搭档丁嘉丽,而跟在后面唯唯诺诺的老公扮演者倪大红,也已经显露出喜剧天份。
后来看介绍,里面居然还有容嬷嬷。
艺术家陈强
陈佩斯最初出道,肯定离不开老爷子陈强的关系。不过,当他通过小品成名后,陈强的名片就由黄世仁扮演者,让位于陈佩斯的爹了。
陈强扮演黄世仁,是从简陋舞台一直到银幕,也终于不用担心挨观众打,甚至是吃枪子的危险了。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陈强是那种沾了角色光的演员,相比而言他获奖的南霸天的形象,还不如反面角色光影下的黄世仁。
后来才发现,陈强的大反派角色,就演了这两个。看这么多影视剧,这两个坏的确实难以超越。
如此看来,艺术家的荣誉对陈强来说,是实至名归。
而看网上很多评论,陈强最好的角色是电影《鬼子来了》中的一刀刘。
电影的确是遗憾的艺术。
流量与情怀
陈佩斯的《戏台》档期推迟,据说是流量不足,陈佩斯且不说,连黄渤都算不上顶流,看来,现在流量真不是褒义词了。
与流量对应的应该是情怀了。
看陈佩斯的电影,从最初的《猎字九十九号》到《归心似箭》,真的如他小品里所说“配角就只配半个脸”,那时候真的算不上配角,只能算龙套。很多年后从网上看他在新版《万水千山》里演出,算是跟配角沾边了。
陈佩斯真正出演撑得起剧情的配角,是电影《法庭内外》。看电影时虽然年纪很小,但后来一段时间还曾想过:怎么不让陈强跟陈佩斯演父子呢?
现在看来,白毛女对上黄世仁,那得是多大的流量啊!
不过,那个时代没有脱离样板戏选角的窠臼,陈强那形象实在有损平反老干部的形象。再者,那时候的电影人,还是有道德操守,不想消费观众的情怀。
陈佩斯,票房保证
最近一段时间,短视频平台上陈佩斯电影《戏台》的介绍时有推荐,但基本都是官方账号发送的花絮。
今天陈佩斯通过官方账号宣布影片延期上映,随后相关的视频反多起来,有为电影点赞的,有为陈佩斯鸣不平的,还有说欠他电影票的。
这部电影本来就打算回家时一起看的,延期也正合我意。只是电影票我是不欠的,陈佩斯的电影看的不少,他也算是80、90年代交界期的金子招牌,我们家到东关电影院看电影,不少都是因陈佩斯的名声而选择前去。
最后一部在电影院看的陈佩斯电影,是《少爷的磨难》,这部片子曾引得陈佩斯当众落泪,感慨拍电影太难了。
后来,似乎就很少一家人去看电影,中国电影在电视冲击下进入低谷,而我们一家人很难凑齐了。
弃剧《长安的荔枝》
从家回来后,《长安的荔枝》也弃剧了。
开始是因为电脑上的,央视网站直播,唯一没法看的就是8套的最新电视剧直播。不过后来发现,直播看不了,回看倒可以。
不过,看了一集,就没兴趣看下去了。那一集就是岳云鹏扮演的郑平安,决意为了阿爷留在岭南,结果面对云清的夸奖那句自谦,实在是尬死了。
还是那句话,配角可以靠一两句台词出彩,但主角却要撑得起全剧,否则剧就垮了。
这《长安的荔枝》8万字的小说,扩到40集只能靠注水,除了剧情还有角色,岳云鹏当主角,还是电视剧的主角,还是差得远。
主演影响主角形象
这几天打开抖音,不断收到《人生若如初见》的片段。
这部片子据说是多年前就封镜了,一直没有上线是因为有美化满清之嫌。现在看短视频下面的评论里,也主要针对此予以差评。
因为此前看《天行健》大失所望,所以没有勇气去看全片,但从看过片段看,基本是不存在美化满清的,只能说招黑谁让片子找了李现来演主角梁乡。
记得最早看介绍时候,梁乡还是良乡,显然原型是良弼,以他为主角总难避嫌的。不过从片段看,李现的表演是过关的,印象最深的是他问从上海逃回来的忠仆:那你为什么不投降?
那表情显然是:大清早就不行了,投降革命党是天经地义的啊。
所有流量明星中,以《万箭穿心》起步李现是出身最好的,可惜在偶像电影里荒废了太多青春。
另一角度的最佳华语恐怖片
五一期间,难得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把计划中的《双瞳》完整版看了一遍。
此前看的是B站的解读视频,看说实话看完这所谓完整版,还是有些失望的。失望的是“二十年华语最佳恐怖片”这个名号,影片的恐怖元素,除了血腥镜头,无论是光影还是声乐,都距离恐怖片差远了。
现在依然记得大中午头,在朋友家电脑上看到《午夜凶铃》中男主角幻影指着包时,后背发冷的感觉。
不过如果将《双瞳》定义为恐怖片,那么以演员演技角度,那这绝对是最好的了。本片演员的表演,无论是主角,中国的美国的,还是配角,甚至是龙套,都堪称经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