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火勇大战第六场直播的时候,听到波波维奇辞去马刺主教练,专任球队总裁的新闻。
当年波波维奇可是说过,邓肯退役,他也就跟着退休的。
结果呢,这么多年,波波维奇在一次次摆烂中,一世英名如繁花渐渐凋零。
这跟今天比赛结果一样也再次验证了我对NBA的总结:战术与纪律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
波波维奇及其徒儿们的成功,在于他会利用好球员的天赋。
仅此而已。
作者: 512song
齐鲁德比,不过如此
昨天晚媳妇参加同事婚礼,晚上10点回来时候微信告诉我,说半小时到家。我当时就想:再加上20分钟能到就不错。
因为昨天中超齐鲁德比,奥体少见涌入了4万多观众。
不过我真的替这4万多人感觉不值,这齐鲁德比有什么可看的。
最早甲A德比,李小鹏一脚远射扳平,结果青岛家里玻璃被人砸了。双冠王后一年,齐鲁德比把桑尼气的直接离场,不懂事的徐锋进球后自顾自庆祝,他身后李小鹏的笑容里更多的是哂笑。
崔康熙比桑尼水平气性小,但也气的血压高到不能参加新闻发布会。不过血压高不影响思考,估计老崔还是不会主动辞职的。
昨天说NBA主教练辞职照拿年薪,是替管理层背锅。老崔无论辞职拿违约金,还是赖着拿工资,同样是背锅费。
老崔签约泰山其实就是背锅。郝伟进局子了,什么情况俱乐部最清楚,但就是不换帅,等到局势不可控了,才高薪请来崔康熙,说是力挽狂澜,不如说是为不作为找背锅的。
曾经的小甜甜,现在牛夫人,还不是一个人。
NBA高层,高薪低能
五一假期第一天,早上看了两场NBA直播,本来兴致挺高,都有关注已久有感情的球队,结果却异常扫兴。
美国佬曾经很诧异,本来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棒球,怎么到了日本成了集体主义的运动。
而NBA,则战术与纪律在球员天赋面前,不值一提。不过第二场,看到詹老头在场上拼命,场边雷迪克那不知所措的怂样,还是一肚子气。
前段时间看NBA本赛季炒教练鱿鱼潮的评论,提到教练下岗还拿高薪,其实拿的是给管理层背锅的精神损失费。
真的有理。
湖人管理层换来东契奇,不是他们水平多高,而是独行侠管理层多蠢。而其后因伤情放弃罗威,那就让湖人管理层露馅了。留下罗威,至少还有用,放弃罗威就一点用没了。
看到戈贝尔篮下举着胳膊罕见三秒违例,这属于战略性的无能,是本就有限的战术所无法弥补的。
美国佬,高薪低能,也就那么回事。
《名人》的记忆片段
前几天准备公众号里的古谱文章,关于秀哉名人引退棋,题目都想好了,是最后的古谱。
刚工作的时候,逛东图的时候买了一本川端康成文集,看中的其中的《名人》一篇。也许太小众了,准备文章的时候网上找不到这本书的相关电子版,最后是在微信读书里找到这本书。
在描述终盘的文字中,电子书中写的是:“嗯,是五目……”名人喃喃道,抬起略呈浮肿的眼睑,已无意复盘清点。”
这段话是符合围棋术语的,而印象中最早看到的并非如此。
今天在伟东收拾卫生的时候,从书架上找到了那本书,找到相关篇章,果然自己记忆没错。不过在那个时代,围棋翻译水平已经很好了。
粗粗又把书看了一遍,书中几次出现了吴清源,而感觉作者内心对人物的好恶,真是难以掩饰的啊。
转移至Trae
在vscode将我的混元免费百万耗光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转到Trae了。
原先总觉得Trae就是一个集成了AI插件的IDE,这次投奔它,最为看重的是整体内置的大模型–DeepSeek 满血版,而且是无限量免费使用。
折腾了近一天,基本能够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只是作为开发环境,相比轻量精简得完全不像微软产品的vscode,Trae一启动就让我那华硕老机器的CPU和内存都满载了。
而且在安装测试了MCP后,感觉这满血deepsea也是有水分的。我只是通过fetch抓取了一个京剧戏考的剧本网页,大模型居然提示我“网页存在敏感内容”,害得我白白浏览了几遍也没看到什么历史糟粕。
而这个测试网页,无论是混元,还是deepseek,哪怕是蒸馏版的千问7b版,都没有类似提示。
看来我的猜测是对的,我们在免费使用厂商提供大模型的同时,也在被监控和利用。
小佩顿自我救赎
今天难得看久违了的火勇大战。
勇士赢球的功臣自然是拼了命的库里。而最后一节小佩顿也算是自我救赎。
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小佩顿的表现尤其是三分线外,可谓是一言难尽。转播镜头给到了场外他老爹,手套那张老脸也是没地搁了。
好在最后一节小佩顿应该是想明白了:教练你当年是外线投手,俺老爹也是全明星,谁说内线两分球不是分,杀不死比赛啊。
近期RAG心得总结
昨天躺下后,一时睡不着,脑子里又结合近来的学习,把那个关于MCP视频过了一遍,算是一个总结。
视频中是认为MCP是为了解决RAG的功能缺陷的,它主要的缺陷通过最近实验检测,发现是难以通过自身升级解决的。
一是RAG中资料是平铺,离散的,缺少关联,更没有顺序,这就如此前所说,根本不适合小说类资料。
二是RAG过于依赖向量数据库,而资料在导入数据时,是通过内嵌大模型进行切片的,而资料被切片属于无差别分割,虽有重合设置,但难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关联性。
三是RAG中各资料库间缺少关联,合则繁冗,分则无序。
最后,就如UP主推荐的数据库替代方案所承认的缺陷那样,太耗费大模型的tokens了。
最终解决方案,还是以大模型为主,资料库为辅,甚至可以说,就是让资料库为大模型服务。
学而实践,踩坑MCP
今年以来,已经慢慢习惯通过视频学习计算机技术。怎么说呢,总感觉越容易的表达方式,往往越随意,而且出口容易修改难,甚至是懒得修改。
下午看了一个介绍MCP在MongoDB数据库上的应用。其中印证了不少自己之前的的观点,而最后up主也承认,现在MCP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太过依赖大模型。
本来,这MCP最早就是anthropic推出的,绕不过去的。
看完视频,通过vscode测试了一下mcp的网页爬取,问题颇多,最后把我腾讯混元的免费额度都用光了,也没有成功。
看来不止是绕不过去,感觉还是一个流量陷阱。
知识库重中之重
自从换了办公地点后,跟外甥技术交流少多了。前几天他网上提到他现在使用的Trae,其新版本已经开始支持自建文档集了。
而我最近在测试的几个系统,版本频繁更新,几乎也都与知识库相关。连最近开始使用的obsidian,也在官方从笔记系统自诩为 扩展知识库。
当然,这些都是离不开外部AI大模型的支持。
同样,大模型开发商应该也不甘只为他人做嫁衣,将知识库纳入到大模型管理之中已经是必然,ChatGPT的全面记忆功能,只是第一步。
虽然如此,我还是看好知识库的自建,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库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是立足之本。
迟到而敷衍了事的决定
百年前日本棋院成立的时候,濑越宪作功不可没。当时日本政、经各界对其评价是:濑越下围棋可惜了。
现在中国围棋真是没有明白人。
首先,围棋协会选错了策略,一个拖字,以为会自然而然解决问题,等到5月新一届LG杯要开战了,才仓促推出了应对方案,这都过去小半年了啊。
再者,这个方案更是敷衍了事,用围棋术语说就是中途半端。
你LG杯不参加,那后面的三星杯呢?
显然中国围棋协会另一个错误,就是选错了对手。
中国围棋协会的这个决定,针对的应该是LG杯的主办方,甚至有讨好“已经取消争议规则”的韩国棋院。
但如果这次韩国棋院并不让步呢?而且他本身就是LG杯主办方一员,他脱不开责任,而且是主要责任。
糊涂,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