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的忙碌告一段落,昨天静下心结合这段时间需求,做了一个查询应用。
简单调试完,非常满意。不是说这个应用多么高大上,只是意外顺利解决了很久以来存在的数个问题,如此一来,后续的应用就会省却大量的精力。
满意归满意,又不能对着镜子喊自己二大爷,看看下班点到了,就抄起电话给媳妇打个电话。
结果电话那头接的倒快,但随之而来的,是比视频还强烈的怒火。
确认不是娘俩冲突后,也就放心而识趣地挂了电话。
晚上那边火气消了,我又讲道理带忽悠劝解了半天,最后还又加了一壶茶润润嗓子。
没办法,人家是父母双双全,虽然有人给气,但也有人撑场子。
这是另一种老无所依吧。
作者: 512song
外甥狗
烧寒衣的日子近了,本想给姥娘也烧些钱粮,结果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她老人家的姓氏。忙问家里老二,得到答案后,又发现虽然记得姥爷辈五个人名字组合,却将次序混搅了。
家里老二在说了姥爷名讳后,开玩笑般地说我应该记着奶奶的名字吧。
那倒是记得,因为小时候奶奶唯一一次到我们家常住,我是整天绕着她身边喊她名字的。
这老家的外甥狗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二外甥还需要抱着的时候,一次我们问将要上学的大外甥:外甥,你奶奶好,还是姥娘好?
这个是中国计划生育前那一代永恒的话题。本来我们只是顺口问一下,对答案没有什么意外。
不过,就在我们身后擦拭案几的姥娘,手里的抹布明显慢下来了。
没想到大外甥脱口而出:我奶奶好!我奶奶过年见了我都哭!
我跟老二的鼻子顿时都快气歪了,这姥娘从小把他看大,一年里一半时间以上,管他吃管他喝,结果还不如一年见不上几面的奶奶。
而他姥娘倒没说话,把抹布往桌子上一扔,走了。
结果那此后半天里,大外甥追着我们解释,发誓:以后我挣100块钱,给姥娘50,给我妈30,我留20,这个总可以了吧!
现在看,这外甥狗其实都一样的。
胖脸好过瘦脸
今天把昨天落下的两集《唐朝诡事录》看完了,因为是补看,网上有介绍,剧透不至于,但了解到剧中冷籍扮演者居然是姬晨牧。
冷籍在唐诡第一部就出现,是南州四子中相貌最丑的,远在王劲松之下,尖嘴猴腮,当时还以为来误导观众的。
这姬晨牧当年名头,可比肩谢苗,没想到老了长这样了。
心里顿时舒服多了。
可能家里人老老小小都胖乎乎的,先入为主看顺眼,所以儿子长大后,我宁可接受他胖,也选择性遗忘他瘦的样子,其实连他自己都接受不了那“越南猴子”长相的自己。
不过跟小时候比,看儿子那胖脸,时不时有一股“面部可憎”的愤然。
不过,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解放前的一段黑白老视频后,不敢再有此念头。
更不敢说,真怕人把我抓起来。
公然“忽悠”观众的《诺皋记》
最近在追剧《唐朝诡事录3》,每天两集,负担不大。
昨天看完《诺皋记》单元,网上一片喝彩声,不少评价为超越《仵作之死》,三部封神。
唐诡系列口碑好评之处,在于不糊弄观众,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剧情,《诺皋记》岂止是不糊弄观众,简直可以说是利用观众的观影思维,把大家忽悠了。
故事开始,当一人打几份工的职场牛马孟不疑,得到的密探生意居然是调查自己“红杏出墙”的妻子。
按照以往电视剧的套路,肯定要么是武大与潘金莲,要么是夫妻误会再误会。
结果,孟不疑直接去问老婆了。
我对奎因的小说不感兴趣,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总是玩弄信息不对称的把戏。但影视剧与小说不同,他就是要把这不对称的剧情表现出来,而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观众恍然大悟的同时,回看剧情设计和演员的演技,又都那么合情合理。
今天是忙了一天累坏了,等明天再追剧吧。
一夜入冬
昨天躺下后就睡着了,结果两点半北风把门吹的咣当咣当作响,把我惊醒了。
今天在咣当声中忙了一天,忙完看太阳还没有下山,就下楼到超市买东西,出门风嗖嗖的,冻得耳朵疼。
等从超市回来,就这个来回半小时不到的时间,感觉风又变大变冷了,只得加快脚步哆哆嗦嗦跑回家。
看来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计算机存储大涨价,见多了
前几天朋友从微信上发一个移动硬盘链接,问质量怎么样。我说不错啊,尤其是价格还没有涨价。
最近看IT新闻,市场上内存及SSD价格大涨,据说涨幅超过50%。但好在年初已经将机器升级,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什么需求,所以并没有太关注。
结果朋友告诉我,那是我上次发给他的链接,再发过现在产品信息,价格已经大涨了。
让他早买不买,现在只能咬牙买,真是买涨不买跌,跟炒股一样了。
不过这内存涨价我见得多了,再厉害能有99年那波厉害?
忙工作造就一锅好馒头
这两周前面业务点前脚跟后脚,我也基本每天都在电脑前候着,随时处理数据。
外甥习惯于高效,喜欢业务人员操控,后台程序处理反馈。我本来也计划做一个小的应用系统,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这么多年的经验,让我还是相信,给机器喂数据,程序管用,但为人提供数据,还是人为操作的好,可以及时相互共通,及时修正。
今天处理了四个项目,从早上开始忙了一白天,中午饭也推迟,不过倒是造就了一锅好馒头。



插标卖首
最近挺烦的。
本来在抖音平台看看视频,娱乐之余也学点东西,没想到这视频里隔三差五就蹦出那日本娘们。
你说她长得不算好看,能看也行啊,结果长得跟贾队长似的。但人家贾队长是坏的招恨,贱的好笑。
而至于高市早苗那厮,就跟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骂方唐镜一样。
至于薛总领事发文用什么日本谚语,直接来一句中文不就行了:插标卖首尔!
媒人的嘴也靠谱
四年前,在小光棍的升学聚会上,一个从小学一直看他长大的阿姨谆谆教导:咱眼睛大,将来有了女朋友,生气的时候可别瞪眼。
前几天小光棍跟他老妈一起参加一个会议,一个参会人员闲聊中,说他跟他妈长得像,就是眼睛没有他妈大。
当年媒人跟我介绍的时候,我边四指神功记着账边问:长得怎么样?媒人说:眼睛大。我又问多大?正好老周从旁边走过,媒人一指说:跟老周墨镜一样大。
这媒人的话,看来也不是都不靠谱的。
银婚
结婚选在光棍节好记忆,同事都记着是银婚。不过他提醒的有点晚,否则纪念日红包就可以免了,买个银饰可便宜多了。
不过看在人家收红包后那句“时间过得真快,我的人生大半是和你过的呀”回复,给了就给了,不心疼了。
当时发完红包后,顺手给小光棍发了一个11.11元的红包。他那走艺术路线的弟弟已经拿到名校offer,估计他这垫底光棍是当定了。
不过想来,这25年走来,三代人一起的幸福日子虽然贪心嫌短,但功不可没。
我们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