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吹嘘的一胜

昨天中超联赛鲁能对恒大,在外面通过网络看的文字直播,通过直播员的评论,鲁能不能说是占优势,至少是不输场面的。
骑车回家后正好赶上下半场,鲁能在佩莱被换下后,凭借替补上场的郭田雨的进球,难得击败恒大。
今天看新浪,有篇文章的标题是:李指导又行了。
其实李霄鹏还是那个李霄鹏。下半场鲁能队场面十分被动,这倒不是鲁能传统的领先保守战术,而是实力使然。
如果说鲁能运气好,那就是好在佩莱刚下场,恒大还没来得及反攻,鲁能就进球了。上半场的均势或者主动,依靠的应该还是佩莱的威慑力。佩莱的能力因为鲁能队而被低估了,但因为久疏战阵,佩莱的体能难以支撑全场,这种情况下,恒大保守也情有可原。
但佩莱下场且落后的情况下,恒大战术还是打边路加中路正面渗透的战术,实在让人看不懂。活宝刘洋的那个失误,其实还暴露的就是鲁能多年的顽疾——禁区肋部的防守能力。李霄鹏换上卡达尔后不打中卫,换为五后卫,就是想靠人数顶一下。
如果恒大通过突破攻击鲁能的杂牌防线,胜机依然很大,但保守的战术在保守的防线面前,成就了李霄鹏的一场“值得吹嘘”的胜利。

依然冷冰冰

今天把奎因小说集看完了。这套小说集包括国名九本小说和雷恩的四本。
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小说读起来整体是冷冰冰的。后来读到《Z的悲剧》时候,看到了一段描写手术室外的文字。
根据小说中描述,这部小说的剧情距离上一本已经过了十年。本以为是如同雷恩一样老了十岁的作者心境改变了,因为小说中的警界也已经不再像前面那样神圣纯洁。
但那种感觉只是仅限那段而已。
看完全套书之后,回看作者作品集,发现所谓十年也只是虚构而已。就像视角转换为女性第一人称一样,这种改变更多的是出于写作技巧、商业目的。
看最后一本《雷恩的最后一案》时,不觉有了丹布朗的影子。这样自然不妥,就像说老子长得像儿子一样。
一样的是职业作家心中的精英意识。

默因心知

立秋之后就是不一样,早出门晚回家,路上凉快了不少。
今天等候算是最为平静的一天,也没有那么多的进进出出。虽然同样等待,心情未必能好多少,但至少不会再平添几分焦虑。
即便焦虑,也能遮掩就遮掩,为了身边的人,也为了自己。
其实大家心里应该都明白,昨天一位出去买饭的人,在家人提醒外面下雨别忘带伞后,答应一声,打开伞在大家默默注视下,往楼下走去。

2020年 立秋

每年最为期盼的节气就是立秋了。
立秋后,天气转凉,虽说心理作用不容忽视,但天道运转,也不容置疑无可逆转。
前几天呆坐久了,就活动到小厅尽头的窗口透透气,隔着纱窗,即便是大雨瓢泼,涌进来的还是热风潮气。
今天下午,真正感觉到丝丝凉意了。
如网上所传文章,2020的立秋,这就到了。

职业作家

书连续看多了,自然容易厌倦,即便小说也是如此,更不用是是同一作者的小说。
今天看书看的很不耐烦,自然跟心情有关,但书的内容也不无关系。
看着看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开始以为《美国枪之谜》属于作者成名后作品的原因,里面难免卖弄加夹带私货。
后来发现,应该是小说冷冰冰的缘故。与之前看过的钱德勒、勒卡雷等不同,奎因系列的表兄弟作者属于职业作家。
他们的作品算得上是商品,里面环环相扣,在不见腐败堕落的警界,自带光环的神探父子惩恶扬善,丝丝相扣,高速运转。一如那个年代被国内批判的粉饰太平的资本主义警匪片。
所以书里面是冷冰冰的,不带感情,即便有感情,也只是想让读者看的情感而已,只是小说的情节需要,如同主菜的调味品而已。

记忆再重现

今天继续读书打发时间。
昨晚回家时已经读到小说的后半段,本想读完结尾了事,但又实在打不起精神,只好盒盖充电。
今天早上读到小说击毙真凶的情节时,脑子里突然反应过来,这就是昨天记忆里模模糊糊的广播剧。只不过小说叫《希腊棺材之谜》,改编的广播剧似乎是《古画之谜》。
脑子里模模糊糊的,还有听广播时熟悉的房间,熟悉客桌上的收音机,还有熟悉的一家人围坐的餐桌。

速读打发时间

今天下午,预报许久的雨终于降下来了,气象局的人应该可以松口气,可以交差了。
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还是看书,有足够的书,一目十行地看,至于kindle,可以是一目半屏。最近购买的奎因小说集正好排上用场,一天下来看完了两本国名小说。
在看第三本看到一半的时候,书中出现了达芬奇的名画《夺旗之战》。这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在收音机还是家中大件的年代,在一部国外广播连续剧中,模模糊糊剧中一个重要道具就是这幅名画。只是太久远了,似乎并不是奎因小说改编的。
不甘心用手机搜索了一下,结果出现的基本都是网络小说的内容。
现在看,记忆在慢慢消逝

梦与戏

昨天是梦中梦,今天则是在老天给我们写的剧本里,旁观别人的演出。
也许在我的眼里耳中,那是一出人间喜闹剧,但对当事人而言,则是不折不扣的悲剧。
只是这个悲剧是他自编自导自演,而即便是现在的良心之作,也编不出演不到位。
还好作为悬疑部分,我开篇就猜对了局中人的身份。
只是不知道我在我的剧本中,在观众眼中,是什么样的角色。

有无自足

今天看到朋友圈里有转发关于幸福与“有”、“无”关系的网文。诸如“有钱”、“有权”等,与“无病”、“无灾”等。
前后对仗,可以参照上古的《长短经》,编纂一本《有无经》,必定甩时下的《平安经》十几条街。
其实就像世界并非非黑即白,有无也非彼此对立,如同舍未必得一样。
有的最高境界,是有应该有的,但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世上没有铁定的买卖

苹果对收购ARM兴趣缺缺,也是理所当然。
打个比方,ARM就像一统天下的羊村,改良培育羊的品种,并向全球提供提供种羊。而苹果是全球最大的羊肉餐饮连锁店,厨艺高超利润巨大,并不断扩展业务品种,还要把原先成本高牛肉餐品食材转为羊肉。
因为家大业大业务量高,议价能力豪横,需要种羊直接购买就是了。买下羊村赚的那点种羊钱,还真看不到眼里,要是再沾上垄断的羊膻,更是得不偿失。
但真要说老黄铁了心收购ARM也真未必。且不说精明的商人老黄,深谙买涨不买跌的买卖信条,就算为了弥补短板出血补强,必然也会陷入反垄断多国审查的泥潭中。
所以,估计老黄的首要策略应该是稳字诀加拖字诀。

https://news.mydrivers.com/1/702/702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