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谱的缺憾:行云流水的劫争

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初期的一次电视转播中,当时年富力强的王汝南八段在挂盘讲解的时候,就一个劫进行了围棋技术普及,大意是:打劫不一定是非要打赢的,围绕这个劫在寻劫过程中获取足够的利益就可以了。

当时虽然开始痴迷围棋,但还是理解不了。后来虽然围棋欣赏水平有所增长,但对打劫依然停留在寻求刺激的层面上。

但那天晚上katago与leelazero的对局,给了我一次彻底地实战指导。这也是我这几天一直寻求找回这局棋谱的原因。

棋谱最终还是遗失了。而我的水平还达不到复盘的水平,只能先暂且记录一下吧,好在以后这样的对局还是会层出不穷的。

那盘棋执黑的katago开局不出所料中了芈刀,出现类似的局面,只不过左下角是二间守角。这个方向上的守角,katago自认胜率还不至于低到三成。

之后leelazero打入下方,黑棋直接从厚势方先点出头白棋,后夹下方白棋破眼攻击。而269权重的leelazero似乎没有前两个权重那样强硬,没有正面反击而选择向中腹出头。katago则利用左侧攻击顺势进入白棋左上角,并自认胜率持平,但leelazero认为形势不错,保持在7成。

左上角后来形成了一个黑棋的紧气劫,开劫之前,katago先将芈刀弱侧右侧两个孤子联络,然后开劫。这时候双方胜率突然一致起来,katago胜率升至七成。

之后的劫争中,katago并不急着打赢左上角的劫,而是通过芈刀形成的厚势继续有条不紊地缠绕攻击打入的白棋,胜率逐渐上升,最后左上角劫争已经不再重要,在将纵贯大半个棋盘的白棋大龙包围后,leelazero中盘认输。

如果是上次观看katago通过两个缓气劫逆转是刺激,那这局棋就是精彩。

飞扬围棋里面是分为涨棋党和书脊党,现在看AI群里面,也是分为涨棋帮和遛狗帮。我没有涨棋的奢望,也不图遛狗的场面。能通过AI找寻一些对围棋乐趣,足矣。

katago大爆发

昨天出去一趟,今天不知为何心情莫名糟糕,或者说更加糟糕了。
好在今天katago推出了期待已久的新版本1.3.3。同时推出的还有30b、40b新权重,这样就完全可以可以与leelazero的40b权重对等了。
调试了一下,感觉katago的开发者已经不再玩票,已经准备往大里做了。
调试的时候,顺手把几张sabaki的截图发到群里了。结果很多人都开始询问为何我的截图里面有胜率,有热图。他们基本都在使用一个以lizzie为基础的某个知名的整合包,sabaki也是使用很久之前的版本。
到了后来,管理员都有些心灰意冷,认为用sabaki就可以加载,并且有变化图,已经很完美了,整合包的意义不大了。
这一来弄得我也有些尴尬,不好在发言了。看来,在任何圈子里面,不论大小,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顽强!katago缓气劫逆转leela zero265

在测试完katgo1.3.2的openCl版本后,调高MaxVisits值到16000后与leela zero对弈数局,均败北,其中一局居然出现了官子混乱的情况。恰好今天leela推出了新的265权重,这个权重对上一个264的胜率高达61.25%。于是下载了最新权重,首先与katago的opencl版本对弈,结果轻松获胜。    

于是katago1.3.1版本登场作战,MaxVisits调整到12000,.执白开局依然中刀。

但苦苦坚持,前100手居然能保持均势,已属不易。

黑棋leelazero逐渐掌控局势,胜率一路走高,而双方的胜率判决难得保持一致。

落后的katago168手没有将右上角中刀的白棋连回,胜率有所上升。182开始杀气,双方的胜率判断出现分歧。

leelazero寻劫231、233点入右下角,katago234手终于打赢了这个缓气劫,杀掉右边黑棋。但黑棋235手立下后,白棋的胜率却跌至最低点。katago236手断开黑棋,打劫,做困兽犹斗。

几个回合之后,白棋258手强硬粘劫,选择与黑棋对杀。从264手开始打第二个缓气劫。胜率虽然有所提升,但也仅仅维持在十位数而已。但296手落下后,胜率陡然上升,胜负就此逆转。

不甘心的leelazero又坚持数手后认输。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katago的顽强,让我看的真是惊心动魄。

过瘾啊!

逆转再逆转

昨天是LG杯决赛第一局,因为忙着伺候开学第一天的儿子,加上是韩国棋手内战,开始并没有怎么关注,下午闲下来看的时候,已经进入后半盘读秒阶段。
现在看围棋转播,首先看AI形势分析,也就是概率。一般只要是AI认为胜率超过九成,除非出现leelazero那样的低级错误,肯定不会输出去的,尤其进入官子阶段。
但人类棋手就不一样了。从开局胜率不足一成,到逆转到九成的朴廷桓还是被翻盘逆转了,这应该也是还半决赛逆转的债吧。
感觉自己观棋的水平还是有长进的,实在看不懂的那手棋,就是朴廷桓的昏招败招。
而AI在判断这手之后申真谞下一手的时候,也很滑稽,胜率是先维持低位,然后过了一会缓过劲,胜率的的直方图极速变换,同时曲线垂直拉升。
对AI而言,这样的急剧变换,一般代表算法错误。而胜率一旦减低,也就意味着出现了误算,形势不妙。
好在AI没有感情,即便出现误算,也不会影响后面的着法,这样的棋,反而少了不少乐趣。

leelazero另一低级误算

在katago发布了新的版本1.3.1及新权重后,面对leelazero的260、261版本的权重实现了一波六连胜,这波势头随着leelazero的新262权重的推出才遏制住,然后随后实现对katago的反超。

相对于katago的程序版本与权重同步更新,leelazero更侧重的是权重的更新,有时间频繁的一日一更,今天,新的权重263已经推出,相对于前一个版本的权重胜率高达55.19%。

leelazero是由一位比利时程序员起头开发的。开发者的围棋水平未知,但应该没有专业棋手的加入,同时其开发不使用人类棋谱与累积的围棋知识,仅根据围棋规则,使用单一类神经网络从自我对弈中学习。

这应该也可以解释leelazero在征子方面的弱智表现。即便网上所说计算量的原因,但不考虑征子的特殊棋形,单作为简单死活,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

另一方面在官子阶段,leelazero和其他围棋ai一样,是很少犯错的,但有些情况下犯的错和征子一样低级,这应该和leelazero的算法应该有关系。

这是katago官子逆转的一局。说是逆转,是因为通过sabaki对弈的时候,leelazero的自认胜率一直很高,但即便以我的水平,也能看出自从282手开始的单官劫黑棋是无法打赢的,但leelazero的持续高胜率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和katago算法。直到328手后,leelazero的胜率才低于50%,但也一直持续在30%左右,也就是说还没有到认输的份上。

棋谱是到了346手,后面leelazero还在不停地填子,并在katago多次pass后才认输。

显然,问题不是出在官子计算上,而是在死活计算上。出现这个问题,leelazero一是对左下角的双活计算不清,再者就是忽略了328手后如果不应而粘劫有双活的手段。

这个计算量应该是不大的。出现这种低级误算应该是leelazero重计算积累而轻算法效率的一个表现吧。

leelazero征子水平似乎有提升

进入2020年,久未更新的katago发布了新的版本1.30和权重文件。新权重还未没来得及全面测试,三天后就又推出了新版本1.31及新权重。
春节前连续出差归来休整,安装好win64的gpu编译好的版本,文件名中已经明确对应cuda版本为10.1,这样看来前段时间在linux先提前升级cuda到10.2是有些超前了。
1.31同配置下速度快了不少。在gtx1660 6G+ e3-1230 v3+8G配置下,katago的默认配置文件中maxVisits从原先1.2的6000逐步提高到10000,速度未变,已经可以和lz默认配置一战。三局中两次屠龙。
随后1月25日再次释放新权重,这个权重提升很大,将对局时间调整为一分钟一步后,同硬件配置下原先处于下风的katago连胜leelazero6局,其中leelazero最新261权重两局。
其中第六局leelazero再次出现征子问题。但这次leelazero还不是那么太丢人,这个征子还是有点技术含量。

无奈的转型

多年前看过一部央视出品的,以范西屏、施襄夏为主角的系列剧《大国手》。片子拍的挺糟烂的,虽然没有犯影视剧里面棋子摆成国际跳棋、五子棋的通病,但人物辈分乱了套,徐星友出场凑数,还成了施襄夏的师伯辈。
但编剧对围棋也不是一窍不通,通过徐星友对施襄夏传授伺候权贵的潜规则,提到的业余棋手喜欢攻杀,图个痛快,总结的还是很到位的。
从最近打的棋谱集来看,丈和自不例外,原先刊物中公论的秀丽秀策、流水秀和,初期攻击力都是非常强,甚至有些专注攻击,这应该和年轻人的血性有关的。
近代棋手最有名的例子,绰号由“刽子手”转为“半目加藤”的加藤正夫。这种转变,除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导致棋风更为灵活外。体力也是一个无奈的因素,在有限的对局时间内,攻击需要大量的计算,而计算的紧张,无论是对体力还是精力都是极大的消耗。前几天的贺岁杯直播中,棋手的心率变化就是一个明证。
即便在没有对局时限的古代,情况相对好一些。但为了坊门内的地位,棋家间的倾轧,为了胜负,改变也是在所难免。
这点看,一向被冠以“阴谋家”的丈和,反而显得更为率直。

棋具打谱慢有因

这几天打谱的速度有点慢。秀和全集的棋谱中的棋子数字标识为汉字,而不是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这影响了打谱速度。更主要原因是,这半年多,观看的棋谱,基本都是通过电脑,观看矿卡机上katago与leelazero二犬互斗。

通过看AI对弈,虽然对棋力提高没有多少作用,但却大大提高了围棋的理解力。

所以通过棋盘打谱,在思考下一手的时候,不自觉都想象AI的着法,这样寻找棋谱中应手的时候,速度自然慢了下来。

尤其最近打的几谱,无论是秀和,还是对手秀彻、丈策、俊哲,都偏好攻击。而在leelazero随着权重更新并取消系统设置限制后,原先以攻击见长的katago,也变的发力乏术。

即便是双方已经构建了可观的厚势,也几乎不会刻意利用其进行直线攻击,这也是最近看二犬相斗稍感乏味的原因。

户谷道和

过年闭门在家,搬出棋盘接着去年的顺序,继续打《本因坊秀和全集》。打了两局,对局者出现了一个新名字——户谷道和。
透过书中那半混着汉字的日文介绍,原来这个陌生的名字,就是在秀策全集中那个熟悉的井上秀彻。曾感叹诸多名字反射出多舛命运的秀彻,又添一个名字。
同岁并同期入段的二人,不知为何,对局集中并未注明段位。而根据后面一局秀和的年龄推断,二人对局时候的年龄应该是17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岁数。
本来只以为秀彻棋风刚硬,秀和灵透,但在连续三局对弈中,秀和表现出来的强硬攻击棋风丝毫不逊秀彻。
秀和三连胜,虽说是全集棋谱选辑有所偏向,但应该也是二人对局胜率的一个缩影,而这决定了二人的命运走向。
也许秀彻只能自叹:既生瑜何生亮!

久违的棋盘棋子

早上等联通宽带移机的时候,摆好棋盘又打了一遍道知对仙角官子妙手之局。
棋盘买来之后辗转几次搬家,很是占分量的,但一共打了也没有超过20局。棋子也是如此,打完之后,已经明显感觉到指尖上的一层尘垢。
这大半年主要是观看katago与leelazero对弈,目前已经超过200局。自leelazero去年10月份更新权重后,在同等硬件配置下,已经实现了对katago的压倒性胜利。
现在leelazero颇有些流水不争先的味道,不管katago厚势也罢,围大空也罢,简简单单总能把棋局赢下来。
当然,别征子就好。
除此之外,katago赢下来的零星几局,都是通过突然发力攻击致胜,但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现在以我这水平的爱好者看二犬争斗,不觉有乏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