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逃征子

早上天气突然转冷,不是一般的冷。出门骑单车感觉耳朵都会冻下来了。中午风更大,出门吹的屁股都疼。
晚上早早回家,感冒未好,于是打开矿卡机对弈一局。开始对弈不久眼睛都快睁不开,就在想躺一会的时候,看到leelazero再次出现征子bug。
本以为很快leelazero就会认输,但leelazero在胜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时还在坚持。而katago也配合地长考后才落子。我一度怀疑leelazero是不是在算到自己误算后,打算鲸吞上方四子来一决胜负。
但后来看到leelazero走出找死的80手后,知道自己想多了,leelazero只不过是已经神经错乱而已。
局后用lizzie复盘,leelazero在katago51手逃征子时,也算到征子不利了,如果此时及时回头,还有争胜负的机会,但leelazero在左上角走了一手后,又返回继续不撞南墙不回头地逃起征子了。
katago判断如果leelazero不征子,即便选择左下角扳一手,胜率依然过半。

矿卡的潜力

早上在Windows机器下,用benchmark测试了一下gtx1660显卡的得分,在e3 1230 V3+8G内存的配置下最高得分250n/s。
这跟网上公布的GTX 1060(2*e5-2680v2 64G) 253n/s得分差不多,主要是CPU和内存拖了后腿。
之前我在双核奔腾+12G内存的Linux矿卡机器上,3G版的1060得分达到了136n/s。由此看来拖后腿的除了硬件还有操作系统。
在另一篇在我眼里较为专业文章里面,提到Linux对双卡支持非常好,性能几乎零损耗。如果那样,现在我上次买的那种矿卡,已经到了150块钱的价位,那就还买什么1060,1066显卡,两块3G显存的矿卡就解决问题了。

不说祝福,只说再见

李世石宣布退役,棋坛一片喧嚣之声,赞歌惋惜声中,感觉这篇标题带爱字的文章算是冷的了。
李世石的退役,其实是退出职业棋界,或者是退出韩国职业棋士会,也就是说,他不会再参加韩国棋院组织的职业比赛而已。
按照李世石的哥哥李相勋九段说法,“李世石之所以要求退役,是因为他的比赛成绩每况愈下。再加上现在他已经无棋可下,所以只能提前退役。”在因为对局费及棋谱所有权问题与韩国棋院交恶的情况下,李世石在韩国职业围棋界已经无立足之地。
10年李世石也曾经退出韩国职业棋坛,但那时候叫休职而不是退役。因为那时候李世石还是如日中天,大李渐老,古力、孔杰等人追赶而未超越,李世石依然可以在中国围甲斩将夺旗。
十年过去,现在棋坛已经城头变幻大王旗,真如李相勋所言,李世石的战绩惨淡。两厢压力之下,为职业围棋而生的李世石退役也在意料之中了。
文中将李世石与李昌镐比较,应该就是职业棋手与棋手的比较。李昌镐在职业围棋赛中,用一局局胜利将围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李世石则将职业围棋提升到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对比赛用时还是比赛策略的运用。但随着岁月老去,终被一众后辈超越,而后辈们的着法中难掩小李秘籍的痕迹。
不说祝福,只说再见。

新浪视点:祝福李世石 来过爱过已经足够_手机新浪网

https://sports.sina.cn/others/qipai/2019-11-20/detail-iihnzhfz0472266.d.html?from=timeline&wm=20004_90005&sourceType=weixin&isappinstalled=0&featurecode=newtitle

棋道之不传近矣

购买的《日本围棋大系》到家后,为了核对,媳妇很尽职地在手机视频里,将每本书书脊上的名字念给我。
媳妇念的时候,开始一念就念两个名字。虽然这套大系里面也有棋手合集,但媳妇念的的第二个名字其实是著者,或者说是收录棋谱的解说棋手。
相对应着《日本围棋大系》,后期还有一套《日本现代围棋大系》,而前者的著者,老的至岩本薰,最年轻的赵治勋,都名列其中。
这些棋手参与大系的编撰,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荣誉与责任感也由后辈传承,虽然道之失传,近矣。
而在中国,围棋棋院已经渐渐沦为竞技机构,无心无力整理编撰中国古代围棋大系。因为古棋规则有别于现代,而无法直接应用在棋艺提高上,专业棋手中古代大国手业五业六的论点甚嚣尘上,也就不指望这些不肖子孙了。
陈祖德先生在从中国棋院领导位置上退下来后,生前能够完成那套《中国古谱精解大系》,已经功莫大焉。
只是陈先生之后,又有何人为他们那一代人作传集册?

重量级旧书到家

周六从孔网第一次买书,卖家提示我,因为书比较重,选择邮政包裹,而不要选择快递。
作为新手,自然要听从建议。包裹的价格还不到快递的一半,以为会很慢,没想到周日发货,周一下午媳妇就联系我说书到了,还说要不是正好同事在,搬到车上都困难。
书比我想象中还要厚,媳妇开车将书带回家后留着车上,是下了晚自习的儿子又下楼将箱子扛上去的。
为了尽快确认收货,媳妇打开箱子,给我念着书名核对。虽然顺序有些乱了,但熟悉的名字一一听来,没有缺漏。
不知道这套书的是第几次印刷的版本,初版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还只有我。
媳妇说这么好的书,书架要带门带玻璃,这样防潮防尘……
那,再说吧……

第一次孔网下单

昨晚因为强迫症拖延了一些时间,待归完档时间已经不早,感到有些无聊,为了调剂一下心情,就到孔夫子旧书网看看有没有将来会用到的书。
浏览中意外发现了一套《日本围棋大系》,介绍封壳八五成新,价格1000元,折合60元一本,算是非常合适了。
习惯了电商和淘宝,孔网只是偶尔逛逛,于是立马注册,询问卖家这套书本身质量如何。许久没有回应,看看时间已过零点。
今天早上醒来就收到了卖家的图片回复,八五新在旧书网已经算是良品了,加上卖家信誉良好,立马下单,走包裹寄回家去。
且不说这书将来要用到,在这个快餐文化时代,这样的书已经再难见到,拥有就是一种享受。

家犬斗:katago已无力挑斗leelazero

leelazero从9月底权重更新越来越频繁,起初245之后,布局怎感觉和原先不太一样,开始小目多起来,而且风格有点流水不整形的感觉,但在liizie下棋局的形势分析同katago分歧也大了,它自认的大概率领先,katago并不认可,最终往往都是靠力战翻盘。颇有些中国赶超日本,又被韩流赶超的架势。

国庆节回来之后,基本上顾不上围棋,只是在将eelazero的配置彻底放开,这样对局时间更长了,让二狗在那里互斗,只是看看结果,测试一下katago。这期间,感觉leelazero的胜率是越来越高,尤其是248权重更新后,leela基本都是错小目开局,抢先手意味愈来越浓,katago有些一胜难求了。

昨晚睡不着也干不了活,就又开了一局,同时打开了leelazero的实时分析模式,开局后慢慢占有了优势,但在左下角突然旧病重犯,在征子不利的情况又要强征白棋,就在我以为katago终于要赢下一局的时候,棋盘突然变红,显然leelazero也计算出了征子的问题,放弃了征子,但胜率也降到了三成。

即便这样,最后赢棋的还是leelazero。而且katago没有像原先那样坚持到最后,而是和最近的棋局一样,早早认输。

虽然打劫还是存在缺陷,但是同配置下leelazero的实力已开始碾压katago了。

可惜,leelazero没有katago那种任意贴目的本领。

 

实战分析再考验katago

下午通过新浪观看了梦百合十六强战柯洁对朴廷桓的对局,这已经是当今顶尖棋手的对决了。观战同时把矿卡机打开,通过lizzie调用katago对棋局进行了同步分析,算是对katago能力的再次确认。

新浪的棋谱直播同时不但提供了AI的胜率分析,甚至提供了AI的变化参考图。这样解说员的工作就非常简单了,开始有些类似日本的观战记者那样,主要交代比赛细节了,什么柯洁喝什么,穿什么等等。

不知道新浪用的是什么AI,但水平肯定差不了。katago的硬件虽然寒酸了点,但整体表现不错,虽然胜率分析与新浪AI略有差异,那只是数字而已,优劣势分析还是靠谱的,尤其是决定局势的关键棋的选点基本没有太大的偏差,算是经受了考验。

即便是新浪的专业服务器的AI,和前段时间三星杯唐韦星与朴廷桓对局一样,在涉及到杀棋的局势时,也会慢半拍。对局后半盘柯洁选择在左上角杀棋时,AI开始判断朴廷桓的胜率由不足两位数直线上升到48%,但随即逐步降低,回复到正常的胜率。也让人虚惊一场。

不知是偏重攻击,还是硬件落后,katago对这手棋的判断,倒也“冷静”。由此一战,katago算是经受考验,下一步就是再提升硬件,整理古谱理想的实现,就指望他了。

leelazero就是不会征子

在阿法狗问世之初,曾有个普遍的观点,就是不会打劫,才有了让李世乭在对局中避免打劫的谣传。
虽然那天leelazero打了瞎劫致败,但那应该是程序设计缺陷和硬件的问题综合所致。在胜负概率主导下的AI中,打劫不是问题,反而是AI的优势。
倒是另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leelazero迟迟未能解决,那就是征子。
我曾在论坛跟帖子提到leelazero不会征子,得到一高手冷冰冰的“计算深度不够”的回复,言外之意就是我的机器配置不行。
但征子和打劫不同,打劫属于规则,而征子属于技巧,还没有哪个下棋的人会征子前一步步算到结果才判断征子是否有利。同样,如果leelazero也靠一步步计算来判断,那效率也太低了吧。
这就像小学生会背乘法口诀,九九八十一,一步就来,总不能说我脑子快手也快,每次算的时候我连加九个九吧。
最近的不到20盘对局中,又出现两次征子笑话。katago是有打劫的模块,而leelazero也不是所谓的计算不到,而是概念不清,因为开始征子后,他也立马能判断出胜率骤降,但还是会稀里糊涂一步步走下去,不到被提光子不罢休。这倒颇有点少年刘小光初次参加国家比赛的风采。
所以这绝不是计算的问题,由此看来,计算也不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家犬斗:瞎劫?

昨晚监工爬虫们干活,顺带打开矿卡机让狗狗相斗。

爬虫们规规矩矩干活,而狗狗的对局也是按照往常套路进行。吃过小目开局亏的katago老老实实回归到二连星布局,然后胜率逐渐走低的轨道上来。

我见情况正常,就到床上躺了一小会,准备等狗狗对局结束就关矿机,让爬虫们继续彻夜工作。估摸时间差不多,起身关机的时候发现居然是此前胜率超过九成的leelazero中盘认输了。

顿时来了精神,打开lizzie复盘分析这盘棋。

发现前面第234手,leelazero走出一步连自己都不在分析范围之内的缓手,让katago的胜率短暂上升到两位数。

之后右下角的劫争寻劫的时候,右下角的劫材最大,胜率也最高,而其他劫材中左上角的劫材胜率最低。

估计是按照人类总结的围棋理论,劫材要从小的开始,于是leelazero先选择了左上角的劫材,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katago立马销劫,局势顿时逆转,白棋那些因为劫材而高胜率的选点,变得一文不值。

且不说katago可以通过计算目差来判断劫争的形式,就是我这样的菜鸟低手,自己原本胜率5%,对手走了一步80%胜率的棋,为了这凭空而增15%的胜率。我就算闭着眼也会销劫的。

但现在的AI毕竟还是程序而已,并不带有人类的情绪。即便是销劫的katago在未深入计算前,其实和leelazero一样也是按照劫材价值大小计算的。只是在对手落子之后重新深入计算后,判断销劫价值为6目,才断然销劫逆转。

因为打劫是围棋规则,由此来猜测,AI应该是首先按照程序设定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这样leelazero就有些想当然的认为对手也会和自己的思路一样,而katago最初的分析也印证了这点。此外,这可能和硬件有很大关系,如果计算能力强劲,这样的瞎劫误算应该会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