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视野未必远

我现在买书,更多的是首先看出版社,先保证书的印刷质量再说。毕竟那些出手就是精品的名家还是少,属于可遇不可求。而相对宽松的出版环境,让那些应景之作很容易充斥书市,但质量几何,估计作者自己心里都没数。

前段时间阿法狗横扫棋坛的时候,市面上杂七杂八出了不少相关的书。在书店也翻看过基本,作者基本都是围棋职业选手,无论是现役的还是淡出一线的。但内容无非是把棋谱罗列出来,大谈狗狗多厉害,人类没有想到之类的。

现在的棋手已经不是坂田、高川、藤泽老一辈著作等身的年代的棋手了,写作水平本来就差,而且思维还是局限在哪些能拿来用,能赢棋的档次上。

反倒是边缘人士看的更远一些。

最近在飞扬论坛看到一篇介绍李家庆关于AI围棋的书籍,里面提到“引以为傲的布局套路在阿尔法狗面前无一奏效,昭示着人类有许多自以为是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棋艺的进步“,这才是真正的颠覆性认知。

上当当看了一下,这本书2017年出版的书仍然在售。书的副标题中有“江湖视野”的定语。在AI面前,谁是江湖,谁是庙堂,还真不好说。

家犬斗:飞刀

前几天刚说看狗狗对弈,布局基本不看,一是看不懂,再就是也没什么可看的,几乎都是二连星开局,然后点三三,然后就是围绕着厚势开战。

前几天开矿卡机,设置好sabaki后就离开了,一会回来,发现情况有异。一般而言,AI对黑先七目半的贴目公认黑棋负担重,所以开局都是白棋胜率超过五成的。即便最近的leelazero的引擎设置比较高,往往也是在开局50多手之后,执黑局也才能逆转胜率。

但这次才不过30余手,黑棋胜率已经超过了白棋。这种情况下,妙手概率低,大概率是白棋katago出现误算——按照人类棋手的说法,中飞刀了。

结束对局之后,赶紧用lizzie复盘,果然,白30手应对有误,如果靠下,白棋是打算弃子取势的,但黑棋选择了局部胜率最低的顶,胜率瞬间逆转。

看来也不能算是飞刀,只是katago的权重问题,使其在局部的计算出现误区。因为这局棋白棋难得没有在空角走星位,而是选择了小目加一间缔,也许正是这种相对小概率的布局,让katago出现了误算。

现在看来,即便是AI自身在围棋的探索中仍未停步。而阿法狗横空出世之前,在围棋界那种布局已经研究透了的论调,是多么可笑。

家犬争斗:意外妙手

前段时间定下使用katago分析古谱后,开始逐步提高leelazero的playouts值来对katago进行测试。慢慢leelazero显示出功力,基本上每局都是katago胜率逐步降低,陷入苦战,只能靠力战翻盘。

昨天近期一项工作终于收尾,心情放松许多。打开矿卡机让二狗斗上一局。

现在布局我基本不看,反正也看不懂,都是后半盘看katago死拼。但昨天这局有点意思,katago胜率逐步降低不意外,但到了144手胜率陡然降到个位数还是少见。

对局结束后用lizzie复盘分析,发现白棋那手棋根本不在katago的计算范围之内。

要是在现在记者笔下,这手棋肯定要被大写特写,诸如什么白棋落子,katago大惊失色,然后来上十几二十几个变化图。

再调用leelazero分析,leelazero对自己的这“妙手”却也一脸懵懂,计算最佳着手居然是左边一路。

受限于权重文件和机器计算力,AI的计算点也有随机性。特定权重文件下,如果计算机硬件给力,那AI的着法也更精确靠谱一些。

看来要做好古谱整理,还是需要花钱升级装备啊。

AI的另一种冲击

今年订的杂志也懒得更换地址,就托原同事代收,杂志积累一多也就没有以前那样细看,翻翻而已。
昨天翻看第15期的《围棋天地》关于三星杯预选赛的棋评,里面提到在狗狗时代,棋手所谓的“才华”和“天赋”受到数据的抑制,这对围棋的“个性化”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我对此观点不以为然,甚至正好相反。
围棋如果只是作为石子与木头的游戏,那计算机的介入,对围棋的探索有了飞速的发展,是科技的进步。但因为人在围棋发展中赋予其文化血脉,围棋已经不再是单纯数字游戏。
所以,即便在AI的俯视下,人类真正的“才华”和“天赋”,非但未受到抑制与冲击,反而更熠熠生辉。
受到冲击的应该只是围棋这个职业,包括与围棋相关的职业。原先可以在棋评中为一个妙手洋洋洒洒写上千言万字,配上十几二十张变化图,以彰显其专业性。而另一主笔则更有“反正看不懂,知道棋手算路深就是了”的言论。
现在不好混了。

katago让子棋也靠谱

立秋之后天气炎热,一直盼着下雨。雨终于来了,但下的又有些不是时候。早上出门,天上大雨瓢泼,地上水流成河。

雨是自己期盼的,路也要走,临事前行自要从容,反倒是昨晚准备停当之后难以入睡。

既然睡不着,就起床打开矿卡机,用katago分析了一局古代名局。

之前用katago分析过几局不贴目的日本古谱,表现良好。于是选了一局日本让子棋名局,看看katago是否依然靠谱。

这次选择的是古代让子棋的名局,也是本因坊道策毕生之杰作,对手是受二子的安井门下安井春知。道策竭尽心智与之应付,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一目,但自认做到了尽善尽美,更无遗憾。

从katago 的胜率分析看,道策的白棋只是期间出现过短暂的两位数胜率,可见让子棋的威力。

我在之前的文中写过,道策是围棋史上第一个阿法狗级的棋手,碾压同时代的对手。而从katago对此局分析看,道策真是不负盛名,关键招数几乎都于katago契合。其中关键几手,开始还略有差异,但等着家犬计算的深入,道策的下法成为katago的首选。

真怀疑道策是穿越过去的。

这局棋中还涉及到另一位阿法狗级的棋手吴清源。吴清源在评论黑棋70缓手时,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构思,而这与katago的推荐完全一样。不愧被公认为最接近阿法狗思维的人类棋手。

这也坚定了我以后用katago整理古谱的念头。

家犬评棋有喜有忧

前几日的三星杯八强赛,家犬katago实时分析了两场比赛,一喜一忧。
唐韦星屠龙朴廷桓那局,生性好斗的katago表现优异。早早就为唐韦星寻找屠龙的招式,包括上面断开白棋整体屠龙,并早早判定唐韦星胜率领先。
结束此局后,又继续分析辜梓豪对申旻埈的对局,而此局katago的表现就非常糟糕了。本局辜梓豪占据优势后,通过缠绕攻击申旻埈的大龙收官获利,新浪等AI认定胜率已经超过九成。但大赛中屡有偏执表现的申旻埈拒不认输,即便被收气补棋。
但katago似乎一直为辜梓豪谋划屠龙,在屠龙未果后,认定辜梓豪胜率大幅落后,直到申旻埈在空中补棋后,才反转了胜率。
本来棋院AI在唐韦星对朴廷桓那局还半数短路,家犬katago出错也难免。但问题是出在这收官阶段,让人怀疑katago是否是因为规则而闹出笑话,那样对下阶段用来分析古谱会有隐患,这也是上次道知官子名局分析不敢成文的原因。
本以为三星杯只是从本赛到半决赛一气完成,没想到,决赛也是在休息一天后,又立马开战了。看来围棋赛事真要遇到危机了。

围棋魅力犹在

此次观战三星杯直播,都是中盘开始观战,通过远程桌面打开矿卡机,手动录入棋谱,在陈耀烨执白对申真谞那局,当录入到第56手,katago几乎是秒出了后来专业棋手棋评的本手,而实战陈耀烨落子后,胜率大幅降低,棋局逆转。
原先看到业余棋手利用狗狗作弊新闻的时候,还以为只是一种辅助,现在看,这种作弊简直就是无敌级外挂。
但AI也不是绝对的主角。
三星杯韩国转播还是有棋手解说,但后台运转着四台不同的AI,他们基本左右着棋手的解说。但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还是出现了插曲。
在唐韦星对朴廷桓的对局中,唐韦星气魄宏大,要全歼朴廷桓一条纵贯棋盘的大龙,而四台AI中对形势的判断正好各半,而被AI牵着鼻子走的解说,在唐韦星开始破眼杀气时,才反应过来。
人类的围棋,因人而魅力犹在。

狗狗时代对围棋大赛的冲击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开微博,看到三星杯的半决赛在继续进行。原先的时候,围棋大赛举办方一般都是把本赛分几个阶段,在不同城市进行,三星杯更是独创了小组双败赛制,这样可以延长时间,吸引更多的关注,达到更好的广告效应。
但今年从本赛到半决赛一天一赛进行,还都在三星自己的研修院举办,能省都省了,难怪昨天中国棋手包揽四强后,很多人都开始担心明年三星杯像富士通杯、丰田杯等一样停办。
狗狗对围棋的冲击越来越显现出来,从盘内对局到盘外比赛。
现在看围棋直播,一边开着新浪的棋谱直播画面,一边通过远程桌面打开lizzie分析局势,再也不像原先那般揪心焦虑,更可以无视甚至鄙夷一下灌水区那些自以为是的闲言碎语。
而新浪等转播网站,也省下请专业棋手的钱了,直接在棋盘下面下方,增加了一个AI的胜率分析和变化参考图。
如果不是涉及到国家荣誉,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关注围棋比赛,至少今天的半决赛,连国内的报道都潦草敷衍了很多。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习惯还是不习惯,时代都变了。

家犬堪用

曾经有个计划或者梦想,整理归集围棋古谱。而围棋AI横空出世后,甚至动了利用围棋AI对围棋历史上的名局及后人的评论汇集整理的念头。

历来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安装测试katago后,发现相对于另一款开源AI软件leelazero,katago可以对无贴目棋局精确分析,也就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katago对历史上著名的官子名局道知对仙角的争棋第一局有了和以往评论完全不同的判断。

因为本人水平低,无法判断katago的分析是否靠谱,就把那局棋谱分析发到一个围棋论坛上。但半个月过去了,不知是不屑我的菜鸟水平,还是鄙夷矿卡家犬的血统,浏览者不少,但无一人回应。

一直想找个机会测试一下家犬katago的水平,今天终于等到了围棋大赛三星杯16强比赛。上午忙完后,下午开机放狗,对比赛棋局进行了实战实时分析。

通过对陈耀烨对申真谞、柯洁对陶昕然、唐韦星对姜东润三局的实战检验,katago表现优异。尤其是最后唐韦星那局,其对局势的几度逆转都做出了与网站名犬相同的判断,尤其是右下角的应对。同时由于katago调整贴目为韩国比赛的六目半,在盘面差超过7目时,已经先于大狗判断唐韦星优势。

看来,家犬出身低微,但还是堪用之才。

只是当关机那刻,感觉如此清净。等媳妇的彩票中奖了,咱也买张TESLA T4换上,那遛狗就更有面了。

狗狗争斗之半目天堑

前日将矿卡机开机,更新Leelazero的最新权重后,让leelazero执白与katago对弈了一局,。

自从上次加倍leelazero的playouts值后,leelazero执白对katago便优势明显,往往不到中盘便胜率超过六成。此次对局也不例外,在同时吃掉黑棋左右上角两块棋后,胜率已经超过九成。

katago的认输默认设置是胜率低于一成,以往这种情况下,katago一般坚持几手就会认输,但此局有些例外,katago利用“弃子”形成的厚势苦苦追赶,即便在leelazero自认胜率一度高达97%的情况下,坚持收完单官才认输。

因为感觉异常,就又用lizzie调用katago的引擎进行了分析。katago的胜率分析和leelazero差别不大,但katago的有目差显示,在终局后,我偶然发现目差为6.9,忽略小数点,应该是7目,也就是说在黑棋贴七目半的情况下,黑棋只输了半目。

我在屏幕上数了一下,果然是盘面7目。为了确认,又搬出久未使用的棋盘,将棋谱重新摆了一遍。果然,黑棋184子,无论是中国数子还是日本数目,结局都是只输半目。

半目天堑。

当年曹薰铉与弟子李昌镐在一局结束后得知输了半目,喃喃自语道:又是半目,围棋真没意思……

我似乎听到了katago不顾认输胜率设置,在苦苦追赶了大半盘棋终于还是输了半目的一声叹息。

这只是我的自作多情罢了。

katago只是一个程序。他没有遵守认输胜率设置,只是因为作为一个为不退让为特色的围棋程序,同时又具备目差判断功能,让它在目差计算的基础上,继续对局的优先级高于胜率不足认输而已。

机器就是机器,它不会有感情。有感情的是我,而这情感源自几千年来人类在纹枰之侧演绎的悲喜血泪。

围棋终究是人之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