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抖音的麦克风权限关掉了。
起因是跟媳妇在各自看手机抖音时候,媳妇看到一个视频,说一个人吃了鸡瘟的鸡,差点没命。
我随口答道:现在啥视频都有,问题出在处理的不好,这鸡瘟是传鸡不传人。
媳妇再追问,我说:看来我们有代沟,你没看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面就有女儿家鸡的鸡瘟死了,这才把鸡炖了吃。这是看电影的时候,属于“远看像要饭,近看像扒炭”农技人员的爷爷给我科普的,所以影响深刻。
结果,不到五分钟,我的视频推荐里面,就出现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呸,我才不信世界上有这么巧的事。
《围棋天地》也许不需要再买了
前段时间集中购买了半年的《围棋天地》,因为LG闹剧报道的延迟与骑墙,直接扔一边了。
这次回家,背包有点空,就把杂志塞进去带回家,也为了在路上打发时间。
结果还没到沧州,杂志就翻完了,觉得下半年的杂志可以省下了。
本以为杂志半月刊改月刊,内容至少可以精炼一些。结果该啰嗦还是啰嗦,只是诸如番棋评论改为一篇主打,其余用总谱介绍,其他杂七杂八的内容一点没少。
更可气的是,像陈祖源的围棋文化连载,原先半月刊你隔一期发一篇,我可以理解,现在变月刊了,你还隔一期,这不典型注水吗?
唯一有价值的,是王铭琬关于还棋头的文章,这也属于连载,其中一篇提到还棋头消失的历史探究,原来是被自以为理论先进的日本棋手给忽悠的。
其实日本人也不只忽悠中国棋手,他们自己人也忽悠,忽悠的结果嘛,看看现在日本围棋的惨淡就知道了。
所以,现在更没有动力整理《御城棋谱》了。
2025立秋
最早立秋只是一个概念,这几年立秋已经成为一年中最为企盼的日子。
前年跟小外甥飚单车,中暑;去年贸然午时出行,中暑;今年加了小心,结果傍晚临下班感觉大腿被灼伤一般。
这夏天难得做饭,有朋友调侃没有花生米。这花生米也做过,不过厨房里不做饭时湿度都在60~70之间,盐罐子里盐都结块了,弄碎了撒在炒完花生米上,第二天就变成盐水花生了。
家里如果有个面塑,估计也长毛了。不过2010那年我们是一楼加上天天下雨啊。
终于熬到立秋,总算有个心理安慰吧。
OpenAI开源
最近在rag实战应用中十分有挫败感,昨天刚跟外甥电话交流中,尝试使用chatGPT对本地文件处理的可能性,今天一早起来看新闻,OpenAI居然将GPT开源了。
因为开源两个版本中低的20B也需要16G显存,目前还没法测试,但根据之前对其他低版本开源模型的测试,对rag等本地部署的应用是足够了,GPT应该只会更强。
这已经不是蚂蚁腿肉也是肉的问题,而是AI普及后的一块巨型蛋糕,显然OpenAI公司不想让一班跟随者分享这块蛋糕。
只是16G显存的门槛,最高兴的还是黄厂长。
演技,老天爷赏的
这几天看新闻、微博,关于迪丽热巴在《利剑玫瑰》演技的文章都没有断过,今天看导演下场评论,已经不用俗透了的“多么努力”,直接用上“对自己狠”了。
网络自媒体时代,现在对演员演技的夸奖,权威性已然如流量般水。记得当年评论多是出自杂志,后来是电视上的纪录片等,还是比较靠谱。
我印象最深的评论,是评论李纬在《我这一辈子》中的表演,在苦难的日子里,爷俩的笑声似乎能把瓦上的灰震下来。最后作者总结道:老演员石挥也就罢了,初出茅庐的李纬也有如此表现,实在出乎意料。
有的演员真是有天赋的,是老天赏饭的。至于那些容貌等同样老天赏饭的,就别跟人家抢这碗饭吃了。
迟到的处罚留隐患
时过半年,亚冠精英联赛山东泰山退赛的处罚还是到了。
然后,无论微博还是抖音上,一帮看热闹的大V都嗨起来了。
俗话说,隔岸观火烧眉毛。不错,泰山受罚起因自拿着无知当流量的球迷,但是泰山被罚的结果却不止是泰山受损,而是把整个中超球队放在火上烤了。
试想一下,当事关出线的关键战,主队球迷故伎重演——别以为他们只是针对性报复,客场作战的中超俱乐部除了退赛还能干什么?
亚足联这草台班子,不鸟他也罢。
葡萄梦
昨天傍晚突然馋葡萄,可能也是因为好利索了能走能骑了,结果跑了两个超市,才买了相对满意的三斤葡萄回来。
回来后尝了尝,所谓的精品巨峰味道也一般。
我工作后两个理想:一是屋里有书,二是屋外有葡萄。
家里曾经种过两次葡萄,一次是中学时期,蔬菜局工作的爷爷拿了一颗当时少见的巨峰葡萄苗回来,种在阳台上的花盆里,一年下去还以为搞蔬菜的被种水果的给骗了,结果搬到老舅家,第二年就葡萄成架了。
第二次工作后儿子他姥爷送了一颗葡萄苗,种在院子的花池里,前两年还不错,藤粗了也结葡萄了,但后一个寒冬,水泥底花池那点土存不住水保不了温,葡萄没有熬到第二个春天。
如果理想能实现,院子里要多种几棵,否则就又像当年蔬菜局办公室门口那颗葡萄一样,就没有见过紫色的葡萄。
18年侯勇再演贺龙
昨天刚在随笔中写到侯勇主演的电影《八月一日》,今天无意中扫过央视一套节目介绍,现在正在播出的连续剧《浴血荣光》中,扮演贺龙的还是侯勇。
十八年前侯勇扮演贺龙年轻了点,现在则有些老了。
《八月一日》拍摄的时候,侯勇还是主流男演员,不过当时影片宣传中更多的是李子雄扮演的汪精卫,以及吕良伟扮演的叶挺。
八一厂那时候也在进行商业化探索,我对找所谓名角提升票房无感,片中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士兵训练中出现粟裕的形象。
这个角色设计是合情合理的,相对而言现在太多的影视剧中角色就太过生搬硬套了。
建军节思《八月一日》
八一建军节,本以为央视电影频道会播放相关电影,结果只是播放了几部战争片,还有下午侯勇主演的军旅片《冲出亚马逊》。
侯勇主演过纪念八一建军节电影《八月一日》。想来那是我们一家人能凑在一个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当时因为单位包场,离伟东也不远,在老戴同志热情邀请下,我试着通知爷爷奶奶坐公交车去看电影。两个很高兴立马坐公交车就过去了,开开心心跟着我从英雄山走到鲁能影院,然后坐在最后一排的情侣座看完了电影。
散场后,像很多年前那样我们讨论着剧情从走出影院。
现在想来,我也跟儿子一起看过不少电影,希望能传承下去吧。
居家办公
因故停了两天后,今天赶在最后一天把办公室清空了。本以为把拉杆箱也用上,应该差不多了,结果还是不得不又加了一趟。破家值万贯,何况这近一年的积累,靠几天蚂蚁搬家还是吃力,反过来说,这一年也干了不少事。腰酸腿疼之余,还是贾余勇将新旧机器规整了一下,居家办公有居家的样子。这下看的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