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魂之作 无望之作

魔兽电影删减故事背景,可以忍;让兽人如难民一般穿越黑暗之门,也可以忍;为了平衡非玩家观众阵营人数,赋予部落更多的人性,再忍。
但你把洛萨整个拍成一个保安队长,让我怎么忍?是可忍孰不可忍!
洛萨何许人也?暴风城门口竖着五小强的雕像,而洛萨的雕像独自矗立在燃烧平原。魔兽世界登场的英雄,对洛萨需仰视才见。
我看到最早的洛萨画像,是一个秃头老男人,怀抱一个婴儿,手牵一个孩童,满脸愁容,带领逃难的人类在风中跋涉。
大战方显英雄本色。
面对兽族入侵,艾泽拉斯面临毁灭的危机时刻,是洛萨将残存的各种族、各王国联合起来,拯救了艾泽拉斯。联盟的精神领袖洛萨,是最伟大的战士,无冕之王,甚至是王中之王。
而电影里面的洛萨倒是相貌堂堂,制服笔挺,耍酷撩妹,就差一根警棍了。
这样魔兽电影,已经失去了灵魂,只余浮华。
失败也就注定,续集不拍也罢。

放开的小手

儿子从能走路开始,我们一起出门,都会拉着他的手,尤其是小学早上上学路上,按照他同学的话,从后面看就像儿子多么不想上学一样。
随着儿子长大,他的个子还有心理,已经快三年没有拉手同行了。
从开始拉着儿子的手起,是那么习惯,感觉是如此熟悉。
最早牵着的小手,是外甥的手。那时没有经验,总是紧紧攥着他的手,唯恐他摔倒,以至于他上学了,看到他蹦蹦跳跳还总担心他摔跟头。
在放学后吃饭前,牵着外甥的手在小区附近闲逛聊天,曾是一种娱乐和消遣。
在他五岁那年,一次他突然问我:姥爷是干什么的?我说是种蔬菜的,他皱着眉头说:姥爷怎么干这个?我问不干这个干什么,他回答道:比如做个小买卖啦。他那认真还带有遗憾的表情,让我无言以对。
最后放开外甥的手,是在历下大润发前等红绿灯时。正处热恋期的我,习惯性地轻抠他的手心,外甥仰起脸奇怪地看着我,我慌忙松开手。
这一松手,二十年转眼已过。

脑海中的魔兽电影情节

魔兽电影从筹拍开始就颇受瞩目,魔兽玩家对电影的剧情取材也有诸多猜测,主流的观点是拍摄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的情节,因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而且时间距离当时还算大热的魔兽世界较近。
但如果是我,我会选择魔兽争霸2资料片《黑暗之门》的情节。黑暗之门的情节曲折人物饱满,人类与兽族对立阵营情节线交叉进行,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更具诗史感。
电影最终选择从魔兽争霸1的情节,应该有自己的野心,想拍成系列电影,但片头开始就简化了魔兽世界的背景设定,也就注定了电影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命运。
曾不止一次和儿子讨论过魔兽电影的情节,要是我们爷俩当编剧,就以艾格文大战萨格拉斯序幕开篇,后面双方英雄逐个登场亮相,人类这边麦迪文堕落,兽人喝血,而第一个高潮则是麦迪文开启黑暗之门。之后是洛萨临危授命,干掉麦迪文,洛丹伦众王联盟,最后以黑石塔决战及结尾。洛萨将星陨落,图拉扬圣光辉耀,这也为下一部电影做好铺垫。
每个魔兽玩家心中都有自己的魔兽电影,但这部电影的编剧显然不是真正的玩家。

大而空世界

前天儿子期末考试第一天,考了四门,有最耗时间的语文,和强度最大时间不够用的数学物理,给他送饭的时候,见到我时那笑容是如此疲惫和勉强。
等上完晚自习回家进门之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先拿手机,而是直奔钢琴而去。
我的第一反复就是:考傻了。
昨天虽然考了五门,但强度应该反而小一点,再者怎么说期末考试终于结束,小子回到家也不犯傻了,匆匆吃完饭,抱着手机玩电脑,趁着成绩出来之前先快活一把。
临睡前,和儿子闲聊了一会魔兽电影的话题,谈到兽人穿越黑暗之门的原因,儿子感叹魔兽编年史又吃书了,把兽人堕落原因和电影一样归咎于邪能,而喝血只是为了增强力量而已。
不知暴雪这样设定,是为了对得起电影的版权费,还是想故事的背景扩得更大,但按照暴雪的一贯做派,估计再扩下去又会让上古之神来背锅。
小时候听乐乐的爷爷讲故事,他曾经总结道:说书的没了词,神仙拉一把。而古代小说神仙群集,神通斗法最热闹的莫过《封神演义》,但雷同重复的情节,缺少个性鲜明的角色,使他总难跻身古代名著前列。
而魔兽世界正在越大越空的路上越走越远,如同二傻子在追杀天灾军团时越奋勇,离胜利越远一样。

最早的扑克牌

乐乐的爷爷喜欢给我们买玩具,而最大的本事则是能因陋就简制作玩具。他制作的最早也是最好的玩具,是我们玩的第一副扑克牌。
那时好像是80年左右,还没有进城,农村文化用品还很贫乏,扑克牌属于稀缺货。因为文革之后不久,当时还有大量遗留待销毁的毛主席语录卡片,他老人家就弄了一些回家作为扑克牌的材料。
牌是有了,但还有各种花色,这也难不住他,他切开地瓜,把地瓜块刻成桃、花、尖、心的形状,蘸上红墨水、蓝黑墨水印在语录卡片上,再加以手工描绘,一副扑克牌就做成了。
那时我打扑克认字两不误,扑克水平没有长进多少,语录倒是背了也少。围绕这些语录,他还给我们讲相关的趣事,印象最深的的就是到食堂吃饭前背语录,大家几乎都是背那句简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而扑克牌的趣事印象最深的,则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们一起吃过的黑窝窝头,就起名叫“黑桃老帽”。
再后来条件好了,他从张店给我买回一套两副的水浒扑克,在熟背一百单八将的同时,原先那副语录扑克牌也就慢慢散落了。

每到干活倍思亲

都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孝子,但感觉在我们家,儿子总是靠不住的。在家每次不情愿地干那些拖得不能再拖的活时,总是想到:乐乐的爷爷在多好,这活他爱干。
昨天画棋盘也是一样,画完之后看着差强人意的棋盘,想到当年他老人家给我在纤维板上画的第一张棋盘,那张要规整多了。
我们家动手能力是一辈不如一辈,乐乐的爷爷除了不能修风雨过后的房顶这类专业活,家里的家什活,从穿马扎做拖把,到粘报纸钉杂志无一不精。
记忆中每当他老人家在全神贯注地操作尺笔时,乐乐奶奶总是一脸不屑地跟我们说:你爸也就能干这些细活。
想来他老人家虽未反驳,但总还是能听到的。
有一次他曾跟我说,他也干过很多事,想写一本回忆录,话语间也多少有些豪气在。
他留给我们的文字,只是几段记录他孙子趣事的本子,而搬家过程中也不知夹杂在何处。
不知多年之后儿子会怎么想起我,只要能在和他的孩子说:要是你爷爷在就好了。
那我也就满足了。

初试自做棋盘

我小时候压力真是非现在儿子所能比,乐乐奶奶那时候给我的人生规划就是:好好学考出去,不行就跟着某个舅或者姨夫学木匠。
好在考出去了,中国也少了一个好木匠。
最近买了日式棋盘后,虽然比棋墩要好一些,但和双元精瓷搭配,还是拥挤,而精瓷棋子偏轻,棋子密集时落子更容易导致周边棋子的移位。
于是决定自己做一块棋盘。
从网上花65块钱,买了一块46X45X3㎝的樟子松拼板,简单打磨不上腊,现在的上蜡说是比上漆环保,其实换汤不换药。本来问商家能否加钱选一块没有明显疤结的,但商家回答松木的疤结基本避免不了。
下单后一直暗暗祈祷木板品相能好点,但到货后才明白,为什么那么有人喜欢攒木料了,好木料也是可遇不可求。
买木板之前,就从网上买了斑马牌的油性笔,但选择0.7mm,到货却是还是最常见的0.5mm的,也懒得换货了。周六趁到大润发买东西,又挪用儿子的卡从好易得买了丁字尺和三角板。
工具备齐,开始干活。首先选择没有大疤结的一面做棋盘面,第一步将棋盘用尺子测量分为四个区,画出棋盘外线,然后依次分区纵横用铅笔打浅线,最后使用油性笔画线。
还算顺利,棋盘顺着纵线画线效果较好,而横线墨水有随木纹印渗情况。这种印渗情况在画星位的时候最为明显,星位画的是七扭八歪的。
画完之后,基本满意,选择手数多的棋谱打了一谱,效果非常好,再无拥挤叠压的状况。用蜂蜡把棋盘简单擦拭一下,棋盘的颜色也就没有原先那么浅了。
本次折腾算是准圆满结束。
通过这次动手折腾,也为以后自己制作棋盘积累了经验。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选料,找到平整无疤结的木料属于可遇不可求;其次木料制作前要先用细砂纸打磨,避免或减少油墨顺木纹渗透情况;第三,可以试试用钢笔蘸碳素墨水画线,保证线条粗细的一致。

等有好木料再说吧。

超市自助结账比较

本来今天晚上想给儿子炖酸白菜,但找了半天,发现搬家搬的原先的粉条找不到了。搬家后买东西都是到附近沃尔玛的,考虑到还要买其他一些用品,就骑车到大润发购物。
大润发已经满是年味,集中摆放的年货,更熙攘的购物顾客。买好东西前去结账,因为今天去的早,结账的柜台前排队的人倒不是很多,但我还是到自助结账柜台那里体验一把。
在一个不耐烦的服务人员瞎指挥下,自助体验非常差,花了比平时还要多的时间才结完帐,还被迫放弃了一件扫码失败的商品。
和沃尔玛自助购物通过微信小程序,随取随扫,最后结账扫码确认不同,大润发的自助结账是到出口的自助柜员机前扫码结账,等于是用机器设备代替了人工。
比较而言,人工结账简直就是受罪的沃尔玛的自助购物体验无疑更好,不用下载专门的APP,扫码便捷随意,如果出口再有更多确认扫码的机器就更完美了。
而可能因为本身结账效率在济南超市中效率最高,大润发在自助结账上动力不足,简单以机器代替人工,六台终端列队相对摆开,拥堵程度更甚于人工结账,唯一好处可能就是电子支付结账更为快捷,而电子支付方式也自然只能使用东家的支付宝。
估计大润发选择这种自助结账方式,也有自己的苦衷,如果和沃尔玛一样,使用微信,等于是资敌,而自家的支付宝APP已经太过臃肿,无法像微信那样通过小程序及时提供功能。
另外,从两家超市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也能看出二者便捷程度的差距。
由此推及,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还很遥远,至少现阶段他更好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招之则来,挥之则去,需要的时候帮上一把,而不是强制人们接收他的流程,遵守他的规则。

错失良机

在魔兽世界后续的资料片中,最为期待,但却最为失望,甚至深感痛惜的是德拉诺之王。
在经历了以中国风为卖点的熊猫人之谜后,暴雪似乎也憋着劲准备施大招,以魔兽小说《战争罪行》结尾青铜龙救走小吼为引子,将游戏的舞台拉回到三十五年前,已被改变了时间线的的德拉诺。
除了堪称好莱坞大片水准的片头动画,暴雪还为即将登场的德拉诺七雄制作了单独的宣传片,将这些从魔兽争霸就出镜的英雄,重新包装,在英雄凋零于副本的一片萧条中,大有点兵聚将,重打锣鼓另开张的架势。
当看到以前只会指挥我等脚男们的萨尔一马当先穿越黑暗之门的那刻,我们爷俩是热血沸腾。而维纶之死则更是将这种情节带来的震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那也是似乎也是这个版本的最高潮,其后整个游戏的剧情发展急剧堕落,小吼早早就被捏死,德拉诺七雄也彻底沦为NPC,而本以为会有大量情节展开的鸦人故事线也莫名烂尾。
据儿子打探到的消息,是因为本版本的负责人中途从暴雪离职,从而导致游戏草草结束,古尔丹的早早上位,只是为了引入下一个版本。
可以说暴雪错失了重铸辉煌的最好时机,没有了英雄的魔兽世界,也就渐渐冷却玩家的热情,魔兽世界也就只是一款打发时间的游戏而已。

剧情的荒废

我接触魔兽世界算是晚的了。当6、70年代玩家在艾泽拉斯大陆及外域冒险奋战的时候,我还在玩着意图东山再起的《英雄无敌V》三部曲。
最终在儿子的撮弄下进入魔兽世界时,已经是忘了开的巫妖王之怒。虽然错过了爱与家庭等经典的故事任务线,但我依然认为,巫妖王之怒是所有以情节推动的资料片中最优秀的一部。
从开始的圣光之愿礼拜堂之战开始,到伯瓦尔黑装备坐上巫妖王的王座,堪称是一段波澜壮阔的诗史巨作。期间的剧情涉及的,既有天谴之门这样的大事件,也有萨萨里安情仇之类的小人物。初入游戏的我,奔走于诺森德冰川丘陵,乐此不疲。
但从下一个版本大灾变开始,就如同死亡之翼重创艾泽拉斯一样,暴雪似乎也开始每个版本都恨不得把之前的剧情人物抹去一般。于是一个个熟悉的英雄被黑化入本,而缺少历史背景的新英雄又根本挑不起剧情的重担,如此一来,单薄的剧情让人无法投入感情与精力,也就只能靠无休止的日常任务供玩家来消遣。
当消遣时间变成时间的荒废,游戏也就被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