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围棋之魅力

昨晚上临睡关电脑前,又看了一下白天百灵杯柯洁对申真谞的对局介绍,发现柯洁黑153手飞出反击的那手棋,居然是我下午看微博直播时,感觉落后的柯洁应该搏命的位置。
虽然之前柯洁在申真谞的配合下,已经在右边做了足够的准备和铺垫,但这手棋依然让我亢奋的躺下好久才睡去。
最初学习围棋是日本六超时代,后来初接触中国明清古谱,总觉得很是郁闷,明明可以另择大场,偏偏要缠斗不止。
前年在打完陈祖德的古谱大系后,为了古谱网开始整理古谱资料,尤其是完全重新录入了《眉山墅隐》电子版及解说之后,再看现代的围棋,郁闷的则是“怎么还不动手”。
再后来从道策开始打日本古谱,发现其实日本古代的围棋同样是重视攻击的,钢腕丈和再不用提,道策因为属于独孤求败,攻击纯属自我娱乐,秀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坚实,但随着段位的提升,执白的秀策攻击依然犀利。
都说中国古代座子棋和现代围棋是两种围棋,日本不贴目的围棋何尝不是。
在锦标主义的竞技围棋时代,为了一局的公平,围棋推行贴目规则,也就是在这种公平的规则下,就有了藤泽秀行所痛恨的“拿走五十一块钱就心满意足的”的对局策略。
00后申真谞局后被本国棋迷抨击不懂策略,为了三四目棋在读秒的情况下,还不见好就收。也许有了经验的申真谞会收获他一个个的冠军头衔,但他能走到韩国第一人的这一步,靠的是本身的天赋和对围棋本源的探求。
坚持还是妥协?是个问题。

应付的剧情,乏味的游戏

这周晚上电脑用的少,倒也影响不大,日常的浏览、邮件收发都可以用手机来实现。
唯一有影响的就是游戏了。
搬家之后,每天晚上儿子在他的房间灯下苦学,我就在另一房间内玩游戏。开始还觉得甚是惭愧,但玩了一个多月,也感觉和儿子一样,是在苦玩了。
每天的炉石传说的日常还有点趣味,攒足了金币,儿子开箱子抽卡,颇具仪式感。但自《魔兽世界》的主任务线完成之后的日常,就过于无聊了。
暴雪的动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授权电影公司来拍魔兽题材电影,他自己可以制作出媲美真人版的动画。
但魔兽世界每个版本前的动画效果越做越精良,动画剧情越演越令人血脉贲张,但游戏开服后,总有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魔兽世界的8.0的剧情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有些侮辱吾等玩家的智商:希尔瓦娜斯突然脑残吼附体,莫名其妙地去烧人家的树拉仇恨,然后漂洋过海跑去救人,应该说是救魔。无非是闹事不怕人多,打仗唯恐地图小。
如果说部落一方的赞达拉是意外被签了投名状,那联盟一方的库尔提拉斯,本来是为遭受重创的联盟去请援军,但到了库尔提拉斯,那里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到底是请援军还是派援军啊,怎么看怎么像是吉安娜娘俩使的连环计加苦肉计。
玩游戏也不容易,为了儿子,坚持,坚持。

力气活不是事

从周五晚上开始,就知道了周一要做的工作,真不是令人舒心的事,尤其是工作进度还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
在周末两天里,虽然努力不去想那些即将发生并必将发生的事情,但还是不时在脑子里蹦出来哪里会有麻烦,如何解决麻烦。
头绪繁多,恨不得直接开干算了。
一天下来,诸多事情算是都完成了,至少是表面圆满。至于进度,只说是下班前完成,我完成了下班就是。
只要能卖力气解决的事,那也都不是事。

吃瓜群众看红斗

两天晚上没有用电脑了,昨晚上到日常网站,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新闻。在新浪文史博客看到一篇有关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博文,本来点进去只是想扫上几眼,谁知倒序翻看起来,不觉已经快到1点。
我学识粗鄙,四大名著只是捡三本热闹的看,唯独红楼梦没有看全过。若要说看过,也只是看过与中学课本有关的章节而已。
主要是实在是看不下去。上学时候,是看着书里面文字头疼,工作后是听着书外面的学问头晕。
昨晚所看博主的文章,是基于《吴氏石头记》而写。《吴氏石头记》的相关介绍前几日在朋友圈看过,有点印象,所以才会进博客闲看一下。
对官办红学与非红学之争,本人水平低下自无力分辨,昨晚熬夜观看博文,只是看看热闹,看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引经据典,搬神聚仙,颇有开坛斗法之势。
虽说对研究学问没有发言权,但仅从辩论双方所搬论据来看,总觉得红学颇有红门红帮的做派:既拜过开门祖师曹公,就是红门中人;如有对祖师不敬之言论,则是欺师灭祖旁门左道。
这是红学还是曹学,敬书还是拜人?
去年看到一篇与红楼梦有关的博文,博主通过电脑分析红楼梦,驳斥了另一学者根据书中的方言口语,判断成书年代的观点。在信息时代,先学者原先通过汗牛充栋、笔记等身积累起来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小学时候看一本数学的书籍,里面有一篇内容,是通过计算机分析《静静的顿河》全书,通过对作者的文笔习惯、字词使用频率进行比对,为判定原作者提供依据。
现在又过了30多年,把红楼梦章节分开,把阿法狗牵来分析一下,估计用不了多少tpu就能得出个大概来。
但阿法狗估计也不敢、不忍、也不屑来趟这浑水。

再次优选棋子

我小时候第一个理想,就是以后不用吃黑面馒头,哪怕能吃上混面馒头就好。
买到昌盛元的精瓷围棋之后,虽然已是意外之喜,但每次拿起白子,总会勾起童年阴影的记忆。
出于对这副围棋出身的怀疑,又从网上购买了一款棋社贴牌的精瓷围棋,看看同类精瓷棋子表现。但棋子到手打开后,简直是歪瓜裂枣,直接送同事给孩子当玩具了。
看来不是精瓷技术就能生产出质量可靠的技术,于是干脆下单买了两副双元一级精瓷二代产品,这个应该是精瓷产品中质量最好的了,如果再不满意也就彻底死心了。
苏浙地区的快递很给力,两天货就到了。打开一看,已经不是混面、特二了,算是精粉了。
趁着陪老人家的机会,把棋子优选了一下。棋子平铺在沙发上,用手轻抚手感非常好。但挑选起来,却破费周转。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优选棋子了。最早的双面云子就是两副优选出一副。但那次主要是剔除歪瓜裂枣的棋子,相对简单。但双元精瓷单个棋子来看,劣质的非常少,但是棋子之间的差别太大了,直径大小还好,主要是棋子厚薄,其存在的问题甚于云子小坐。
最终按照棋子直径勉强凑足了两副。在日式棋盘上打了几谱,感觉棋子整体偏大,虽然选用优选小号的棋子,依然拥挤。而在打谱过程中,棋子厚薄问题显露的更为明显,而这点不如云子,更不如装饰材料厂出产的兄弟产品。
真是英雄莫问出处。

天作之合的MV

最早知道电影《霸王别姬》,是通过报纸,介绍情节不多,主要是介绍了演员及扮演的角色。除了张国荣、张丰毅、巩俐外,还有雷汉。
看报纸有了印象,感觉应该是不错的电影,后来增深印象,甚至吸引我去看电影的,是在卫视中文台看了电影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的MV。
这部MV并不是后来常见李宗盛与林忆莲演唱,林忆莲摔杯子的那部,也不是现在流传最广的张国荣混剪的,算是电影的剪辑介绍片。MV拍得非常棒,除了葛优镜头少点,基本流畅包含了电影中人物和最精彩的情节。
MV的开头,是以渐显手写的两句诗“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开头。那时候大陆MV还算空白,这部MV可以说是当时经典之作,也是香港电影巅峰时期水平的一个缩影,剪辑、音乐、美工信手拈来又天作之合。
曾经一直以为这两句似乎专为电影所写的诗是古诗,很多年之后,才知道出自近代诗人郁达夫的《钓台题壁》。全诗如下: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18岁的小伙子生日快乐

很久之前就有在网络上随笔的习惯,现在回看儿子的早期的博客,文字、图画中好好哥哥形象时时出现。
在乐乐出生之前,好好就已经是我们家里的一份子了。乐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二胎还是稀缺违禁的,当乐乐妈妈牵着好好的手,我们三个在家周围游逛时,经常引来许多小夫妻们羡慕甚至嫉妒的眼神。
孩子们慢慢长大,好好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的生活,只余美好回忆与丝丝牵挂。有朝一日,天高路远,乐乐也会这样。
祝好好18岁生日快乐。也祝他在18岁这年里心想事成。

一切都是运气

今天赶回家,做饭的时间还算宽裕。坐在床上缓缓神,看了一下手机的运动记步,一天下来,在室内走了4公里。
从去年底开始,断断续续,零零整整一周时间的帮忙,总算结束了。
陪乐乐奶奶喝完半保温桶羊汤,然后自己泡了一壶糯米茶,补补水,去去腻,也算犒劳自己,庆祝一下。
庆祝这恨不得烧香磕头的运气!
昨天抱着档案箱,坐上初审的汽车,大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不挨训谁挨训”的悲壮。但初审结束,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换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初审告捷,但一再告诫自己:这不是真的,是幻觉,是幻觉。是陷阱,初审松,复审肯定严。而这种紧张心态在上午准备补充材料的过程中更是沦陷为绝望。
但是接近完美的结果,只能归功于运气,归功于贵人相助。
完美的结束,也算有交代了。只是对自己的交代,没有白干,也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蹭吃蹭喝半年,还理直气壮地挑三拣四。
小人物干得好,不是自己的功劳;干的差,也不是天大的罪过。
一切都是运气。

脑中再映《霸王别姬》

前几天网上浏览新闻,偶然瞥到电影《霸王别姬》修复版上映的新闻标题。后来看了一下详细内容,原来是修复版在台湾上映。只是不知如果在大陆上映,这部堪称神作的电影,又有多少票房呢?
开始第一反应我是不会去看的。
我不去看,不是电影不值得看。一是因为这部电影本就属于那种看过之后,不忍再看的电影。再者我自信自己可以在脑海中,把那些过滤后的精的影像再过上一遍慢慢品味。
今天忙了一下午,回家躺在床上回神时,突然发现自己脑子里日本人青木和南京政府接收大员看戏那两段,混淆模糊了。
真是老了。
再次慢慢回忆,发觉自己原先对巩俐在电影中的评价太过偏激刻薄了。其实在电影里面,不处于荧幕正中位置的巩俐,表演还是细致动人的,尤其是文革中的那几段戏。
张弛有度非巩俐功力所及,非要让她强出头估计是票房的需要,这也不是巩俐的错。
儿子看《妖猫传》的时候,评论到一切都急匆匆的。似乎唯恐观众看不全那费尽心血财力搭建的建筑景致。寒假可以一起看看《霸王别姬》,当师傅死后,程蝶衣与小四行走在时代更迭的路上,又是何等优雅舒缓。

喜感的会面

在德高望重的恩迪科特面前,身为后辈的马洛还算规矩,但在大佬哈兰·波特面前,马洛反而没那么老实了。
哈兰人未登场,杀气先到。
家产上亿、拥有近两位数报纸的他气压黑白两道,在特里眼里,他是铁石心肠的盖世太保,放荡的小女儿怕她要死,泼辣的大女儿在他面前秒变乖乖女。
老爷子终于显身。下巴下压大约半英寸算是给马洛打了招呼,给足面子。然后打铃叫茶,打发女儿出去,颐指气使,家长气派十足。
但后面画风急转直下,二人交谈那段是我感觉整本书最精彩,也是最轻松的部分。看到马洛两次拿烟又收回的场景,脑海中首先想到的的是赫本在《谜中谜》中抽烟的画面。在混不吝的马洛面前,哈兰的威风怎么也抖不起来,或者说拿马洛真没有什么办法。
在遭到不识相的马洛嘲讽后,哈兰给马洛来了一大段“金钱数量大了就拥有自己生命”之类的训话,直说的马洛半张着嘴呆坐在椅子上。
马洛和哈兰握手离开后,哈兰大女儿这才从“一处阴影里冒出来”。
看到这段,不觉有种看星爷巅峰期电影的感觉。
在马洛眼里,哈兰厌恶一切。
但我感觉他似乎并不厌恶马洛。后面在杀死他女儿凶手艾琳自杀后,他发脾气的对象是倒霉的大女婿,而不是麻烦制造者马洛。甚至他可能都有点喜欢马洛,否则没有他的允许都不敢离婚的大女儿,不可能在后一本小说中嫁给了马洛。
可能因为身为老大的他,喜欢马洛这样的对手,这样才更有赢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