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弈墨》第二十四局,异常的累,有放弃的念头了。
如果单纯以AI视角,以吻合率或者胜率变动差异来衡量,本局肯定被批的体无完肤。但高吻合率未必代表对局水平高,就如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以吻合率评价林符卿高于徐星友。本局两位棋手在此前对局中,已经展现出不凡的棋艺,本局双方已不再单纯纠缠一子一地,而针对上下方白黑厚势,进行全局战略构思。
本局另一所得,在于古人对角部的认识。原评中“一百五四当补角,虽属宽劫,不可不慎。”,以及实战中双角部方无误的应对,表明古代棋手并非忽视角部,只是对其全局价值尚没有明晰的认识。或者说这还停留在官子价值认知阶段,没有上升到大局观的范畴吧。
分类: 纹枰论道
再次担当AI人肉臂
2020年年底,曾经给飞扬论坛的一位网友,当过一次AI人肉臂。当时的katago还没有进入分布式权重阶段,1.6.1的版本,40B权重S509,在Maxvisits为5万的设定下,进行让六子对局。
近两年不见,上周再次遇到这位网友,于是再次为AI担当人肉臂。这次katago版本已经升级到1.11TRT版本,权重使用的是稳健而不避战的S1157,同时将Maxvisits调高到6万。
两年前使用的还是阿里云的TeslaV100GPU服务器,现在已经转移到恒源云的GPU算力云上,配置更简单,价格更优惠。
三局对弈下来,感觉两年不到,软件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传闻不亚于V100的2080Ti在提升20%计算量后,时间保持不变。
提升明显的还有katago的棋力。两年前虽然让六子取胜,但利用的还是对手的误算、缓手。而这次三局棋,网友下得已经非常出色,而katago看似着着如今年高考题中所说的本手,却不知不觉中就逆转了局势。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档次的取胜之道。
偏执的爱好
前几日整理《弈墨》第十三局。发现临近终局,黑棋158手存在问题。正常应该是160位立下,否则按照网上流传的电子文件挡住,白棋一打,黑棋数子就死掉了。而白棋偏偏又没有打,我这水平都看出来的问题,古代国手不可能两人同时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查阅了一下出版书籍,158手的记录,各出版社记载不一。早期上海版是立下,而后来的甘肃版和最新的浙江版都是挡住。
后请教古谱专家薛老师,薛老师给我发来他所购买复印版的图片,确认158为立下。
古谱在再版、传抄中会出现一些诸如此类的错误,但现代人整理古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的确不应该。如果依照挡住的记录,不知又会对古人棋艺水平产生怎样的不良评价。
闲聊中,薛老师提到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这应该算是鼓励之词。意义谈不上,对我这看着陈祖德先生的书喜欢上围棋的人来说,能跟他做同样的事情,也算是一种理想,或者是偏执的爱好吧。
AI观古谱:完成林过十局评注
最近这周,一直按照计划坚持在原先资料整理的基础上,使用katago对《弈墨》对局进行评注。全书百局之中,已经完成十分之一,也就是林过十局部分。
林过十局取自天启年间,棋坛老一辈棋手林符卿与日后霸主过伯龄决战,也开了后世棋手争锋对局,取其成数的滥觞。只是限于年代,在围棋史上声名远不及日后的过周十局、徐程十局,更不用说血泪篇和当湖十局。
如同写作对笔下的人物产生感情一样,在整理棋谱过程中,那些图片文字不再只是枯燥的胜率体现,棋谱中的人物也已经不再只是两个单纯的名字。那是两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两个人物,两个一时瑜亮的豪杰,如文人诗词、墨客画卷,二人以棋谱在围棋史乃至文化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篇章。
AI观古谱:由《寄青霞馆弈选》收录《弈墨》棋局数量看围棋发展
多年前,在初建围棋古谱网整理手头资料时,发现《弈墨》周嬾予部分对局双方的黑白顺序,与《寄青霞馆弈选》中采摭对局中是相反的。
当时编写一个小程序,仅根据对局双方的姓名和手数判断,发现共有五局重复,且黑白先后手顺序颠倒:
白:周懒予–黑:周东侯 共246手
白:周懒予–黑:野雪 共223手
白:周元服–黑:周懒予 共196手
白:许在中–黑:周懒予 共240手
白:野雪–黑:周懒予 共235手
从这个结果看,《弈墨》应该是共有五局被收录到《寄青霞馆弈选》中,占全部对局数的二十分之一,且全部都是周嬾予的对局。
在《弈墨》中有二十一局的过伯龄,虽然《寄青霞馆弈选》收录了其十二局对局,但却没有一局是《弈墨》的对局。而这十二局对局中,除了后世流传的过周十局,其余两局的对手也是后世名手汪汉年和盛大有。
甚至可以说,周嬾予的对局,亦可能采自《周嬾予棋谱》。
由此看来,经过以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为代表的清代围棋的高速发展,进入清末,明末的围棋棋谱已经难入编纂者的法眼。
AI观古谱:《弈墨》罕传之浅见
《弈墨》作为“中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实战对局棋谱集,且数量大,有点评,开创了清代对局棋谱繁荣的先河,在围棋史上有重要地位。(围棋文献集成)”
但此书于康熙元年刻印发行,此后三百多年未再刻印。其中原因,应该与其后随着围棋理论的发展,总体水平提高的棋手,对其评价不高有关。
在中国围棋史中最著名的围棋谱集《兼山堂弈谱》中,并未收录林符卿与过伯龄的对局,而即便收录的过伯龄,以及过伯龄后的围棋王者周嬾予对局,也非《弈墨》中的对局。
在《弈墨》后的围棋谱集《眉山墅隐》中,作为评者徐星友在棋评中,第一句就是:“二用镇神头,尚沿林过习气”,第三十五局中夹带评价《弈墨》:“季心雪《奕墨》(《弈墨》清代名)、大有《奕府阳秋》,皆抑人扬己,各有存私。”
讲求“局面之正”的徐星友对《弈墨》的“无视”,显然不是因为其选谱的原因,而应该是因为徐星友,对明末清初盛行的倚盖、镇神头、大压梁等被其称为“旧习”的定式可谓“深恶痛绝”。
而正是这些墨守成规的定式,导致《弈墨》中的林、过大部分对局开局沉闷,后行黑棋亦步亦趋,难以取胜。
这与木谷实、吴清源新布局革命前的日本棋界状况相似。
今天选择了《弈墨》中周嬾予执黑与汪汉年的三局进行自动分析,执黑的周嬾予一胜二负,从胜率走势看,已经好于林符卿与过伯龄的对局。
《弈墨》第八十局,汪汉年执白胜。
《弈墨》第八十一局,周嬾予执黑胜。
《弈墨》第八十二局,汪汉年执白胜。
在整理《弈墨》资料的时候,看到网友赫鲁晓夫的一段评论:
回顾整个十八世纪的中国座子围棋,经历了由乱战到不战屈人再到乱战的发展过程。最初的林符卿、过百龄、盛大有等局部战法高强,但往往因为局部的战斗而损伤大局。到了周懒予,强调持一先而不失,棋手的大局观有大幅度的提高。
抑古扬今,古今亦然。只是围棋的发展进步,总是在前人探求的基础之上的。
AI观古谱:由《弈墨》析林符卿、过伯龄京师争雄
现主流《弈墨》版本共记录了明末清初诸名手的百局棋谱,其中前十局为林符卿、过伯龄的对局,占了全书的十分之一。
在2015年飞扬网有网友转发国学网的原文,时间、人物似有混乱,其侧重点当是《弈墨》的拍卖信息,而引用赵之云先生的《从<弈墨>中见林符卿、过伯龄京师争雄》,应该是赵先生生前的文章。
原文如下:
大约在明代万历、天启年间,京师(今北京)之内进行了一场震动棋坛的决战,青年棋手过伯龄战胜了名重一时的前辈国手林符卿。较量的结果,奠定了过伯龄在明代棋坛的重要地位,成为最孚众望的国手。而林符卿经过这场挫折,似乎就此销声匿迹。后人的棋艺超越前人,前人的事迹渐渐为后人所掩,这种现象在竞技场上是常有的。
关于林、过争雄的经过,保留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是清顺治、康熙年间著名文人秦松龄写的《过文年传》,他的描述如下:……有国手曰林符卿,老游公卿间,见百龄(伯龄)年少,意轻之。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谓百龄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今愿毕其所长,博诸先生欢。”诸公卿皆曰诺!遂争出注,约百缗。百龄固谢不敢,林君骄,益强之,遂对弈。枰未半,林君面颈发赤热,而百龄信手以应,旁若无人。凡三战,林君三北。诸公卿哗然曰:“林君向固称霸,今得过生,乃夺之矣。”复皆大笑,于是百龄棋品遂第一,名噪京师。
以上秦松龄介绍了过伯龄战胜林符卿直到“名噪京师”的全过程,文字简洁而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到了康熙二十二年,这篇《过文年传》又被选入由张山来编辑的著名小说集《虞初新志》里。从此,过伯龄的名字不仅为棋界所熟知,更为稍有文化的读者所共闻。到了后来,凡介绍过伯龄生平事迹,往往就沿用秦文作为根据,《过文年传》也就渐渐地由小说变为了令人信服的“实录”。
另一种记载见于康熙元年的棋谱《弈墨》,卷首有王燮的序言,摘录如下:明季林、过寻仇京邸,大小百余战,《仙谭》、《新略》中多载之,可谓极全局之盛矣,……然唯时林年已髦,过气方新,至今观者有遗憾焉。(注:有人认为《仙谭》《新略》是一部书。)
再就秦松龄、王燮两文对比一下:胜者均是过伯龄,但竞争的过程却大不相同,一是过伯龄以三局连胜轻取林符卿,一是经过了大小百余战才分出高下。究竟秦、王哪一方的记载较为真实呢?在这里,棋谱《弈墨》为我们作出了回答。
明、清之交,谱录家李以理收集了明代万历以来名手对局六百余局谱,并请高手季心雪细加评选。季心雪精选了其中一百三十余局,编为《弈墨》。就在这些棋谱中,保留了林、过对弈十局,其中有过伯龄取胜的,也有林符卿取胜的,只此一点,已经足以证明秦松龄《过文年传》的记载至少不够全面。可惜我们无法进一步看到王燮序文中所提到的明谱《仙谭》、《新略》,否则其中必能提供更完备的资料。显然,也只有在持续多局的激战中取得胜利,才能真正获得胜利者的声誉。
秦、王两人对林、过之争的记载,谁更确实,已经很清楚了。秦松龄是过伯龄的同乡,出于对乡土或朋友的感情,难免有所偏袒。而在季心雪、李以理、王燮的心目中,林符卿、过伯龄双方都是棋手,没有倾向哪一方的必要。更何况李以理收集棋谱时,过伯龄人还健在(过伯龄殁于康熙元年,享年七十五岁以上),作为同时代的棋手,他们所了解的棋界实况,当然比能文而不以棋见长的秦松龄要全面得多。
《弈墨》王燮序言,就事论事,朴实无华,在文采上和艺术加工的《过文年传》无法比拟。《虞初新志》在解放前已多次刊行,而《弈墨》长期以手抄本流传,其影响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但不可否认,后者包含着更为翔实、准确的内容。
注:《弈墨》是一部罕传的珍本,它记录了明末清初诸名手的百余局棋谱。此书于康熙元年刻印发行,此后三百多年未再刻印。至解放初,此书已难觅踪影,北京图书馆曾收藏一部,但经过“文革”浩劫又不知所踪。幸亏上海棋社资料室于60年代初,曾请人手录全书,得存孤本。
昨晚在整理完《弈墨》棋谱文件后,想使用爱犬分析一下林符卿与过伯龄十局的胜负。但使用lizzie调用katagoS1166权重,分析完前二局后,颇为失望,因为执黑后行一方,几乎是按部就班的失利。
今天将林、过十局按照《弈墨》顺序,设定visits为2000,使用自动分析,简单走了一边对局进程。
古谱开局,初始目差在6.7目左右,后行黑棋胜率略低于一成。
第一局,黑棋胜率几乎是一条直线。过伯龄执白胜。
第二局复制第一局胜率,林符卿执白胜。
第三局胜负出现波折,林符卿执白胜。
第四局胜负大起大落,林符卿执黑胜,这也是十局中执黑唯一一胜。
第五局胜负出现波折,过伯龄执白胜。
第六局胜负出现波折,过伯龄执白胜。
第七局是十局中胜负最为波折一局,林符卿执白胜。
第八局开局出现波折,林符卿执白胜。
第九局大起大落,林符卿执白胜。
第十局波澜不惊,过伯龄执白胜。
林符卿与过伯龄《弈墨》十局,双方执白各五局,算是分先棋份,前辈棋手林符卿六胜四负。
由此结果来看,符合赵之云先生支持的“经过了大小百余战才分出高下”的观点。
网络时代古籍现状之一
昨天翻看新购买的《围棋文献集成》,并不是很满意,感觉侧重点放在棋谱,而不是评论上。
之前的《弈理析疑》就是这样,当时是到某古籍网站上查找了原版的扫描版,发现文献集成是删减版。
那个网站可以免费阅读,但会加入水印,而且有部分页面会随机隐藏。如果需要高清原版,可以购买电子版或者纸质打印版。《弈理析疑》我购买的是电子版,15元,感觉很合适。
但这个网站从月初开始就无法登录,提示连接不安全。换了几个网站,都没有找到。
尤其失望的是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查询资料居然还停留在多条件,手动选择精确、模糊的阶段。
失望之余,试着邮件提醒原先的古籍网站,提示他们域名证书可能存在问题,需要修复。
结果很快就收到邮件回复,内容很简单:原来是网站被文化执法查了,停业等处理。
不了解具体情况,但很失望,也很无语。
这应该就是中国古籍的现状。有资源、有资质的,不干活;有能力,想干活的,不能干。
挺喜欢这个是网站邮件签名那段话:
前人之努力,无数心血
唯愿时光不能将其尽数埋没
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因作者而再购书
前几天从网上下单,又买了一本《围棋文献集成》,书中收录的是《海昌二妙集》与《弈潜斋集谱初编》。
相比而言,前者作为范西屏、施襄夏的专辑,史上更为有名。但我更看重的是后者。因为最近在翻阅围棋古谱资料中,多引用后者作者邓元鏸的评论。
这本书可以说是因仰慕作者而买。
书下单后才想起卖家是杭州的,一度担心会再出现订单延迟甚至取消的情况。没想到书很快就收到了,看来是只要不涉及上海,情况还好。
晚上将书架整理了一下,经过这半年多的搬运跟购书,书架又开始初具规模了。
相对而言,书还是便宜的。
老朋友《围棋词典》
最近开始派上用场的《围棋词典》,是前年转到第二个ICU后,跟《围棋名局赏析辞典》一同从孔网买的。
买这本书,是在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后。当时还正儿八经地在包里放了一支铅笔,翻阅时候勾画重点。
变化总比计划快,书买来没有多久,就束之高阁。
其实这两本书,尤其是《围棋词典》,我已经翻阅过不知多少遍了,不是在家里,是在书店里。
那时候每个周末,从财院到大外甥家,在大观园转车,每次都到东图的一楼翻阅图书。那时候看的最多的,就是这两本书。
这次购买的《围棋词典》,是97年1版第6次印刷。赵之云先生去世后,这种词典应该算是绝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