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忙活完,本想看一下春兰杯围棋赛,结果打开腾讯围棋一看,芈昱廷对日本棋手佐田笃史胜率已经为零。
本局其实不到百手,就已经大势已去,直线强杀的芈昱廷被反杀崩了。最终比赛结束,估计前面说了太多大话,解说已经不见踪影,不但没有例行总结,连比赛结果都省了。
日本围棋全盛时期的昭和时代,工藤纪夫曾经被称为“九段的尺子”,指的是能否战胜本格派的他,是衡量一个九段棋手的标准。
而我去年开始把芈昱廷称为中国新锐的试金石。
本局就是他棋风最好的写照:从头开始杀,一直杀下去,绝不回头。
刚结束的农心杯与申真谞因网络故障无胜负的第一局,一度芈昱廷几乎将信心爆棚、非要硬碰硬的申真谞逼入绝境。但重赛局里,调整战术的申真谞再没给他任何机会。
中国新锐棋手要想出头,要么计算力超过芈昱廷硬抗,要么凭借全局掌控能力以柔克刚。硬功内功二者掌一,可在中国围棋界扬名立万。
只是目前看,国内这样的新锐棋手,寥寥无几。
农心杯后,柯洁在网上口不择言,我想不止因为农心杯输给申真谞,还因为随后天元赛败于芈昱廷。
分类: 纹枰论道
难言公平的违规处分
这几天中国围棋比赛连出幺蛾子。
同一倡棋杯,因为疫情原因,预选赛通过网络进行。结果比赛第一天,某周姓棋手因为实际比赛地点与申报地点不一致,导致无人监督,赢棋判负。
第二天某刘姓棋手,则直接被抓现行,因数次使用AI作弊,也不知是围棋协会,还是倡棋杯组委会越俎代庖,快刀斩乱麻禁赛一年。
前一个周姓棋手,估计是因为没有监督人在场,暂无法判定作弊,所以才没有做出禁赛的处分。
但就在未出判决之前,其AI吻合率高达94%的棋谱,刚被放在网络上,作为激励中国职业棋手结合AI进步飞速的案例。
如果要与竞技体育禁赛案例做一个对比,周姓棋手相当于无名怒火砸瓶子的孙杨,刘姓棋手就是汉城被当场拿下的约翰逊。
显然,即便不考虑AI吻合率,前一个棋手的处分轻了。
不恰当的“可战力”类比
昨天今天看到胡耀宇的公众号,对LG杯第二局进行总结。
相比以前的公众号,本篇公众号的技术解析篇幅少了很多,重点是对申真谞优势的分析,并以足球举例,将中国棋手与申真谞,以及当年王者李昌镐进行了对比。
胡耀宇在足球例子中,用到的是与我前几天评论中国女足时一样,是可战性。
但我不认同用足球可战性,来类比当前中国棋手与申真谞的水平,或者是实战实力差距。
如果仅用来对比李昌镐,这个例子对比还算恰当,但对比申真谞就不合适了。
如果非要拿足球类比,那对中国棋手而言,和李昌镐、申真谞的可战力差距,相当于中国男足与日本男足、越南男足的对应关系:一个是追赶者,一个是被超越者。
所以,我说中国棋手谈到申真谞,还在满足“不是没有机会”、“不是不可战胜”,就像面对被超越者越南队,大谈可战力,是不合时宜的。
棋可输,气不可泄
跟前天一样,租了一台最便宜的GPU服务器,观看LG杯第二局比赛。
与第一局比赛正好相反,执白的杨鼎新早早落后,百手后不久胜率跌破到个位数。
结果似无悬念,我就帮一位网友解决gowrite的安装问题。等问题解决,再看棋局,杨鼎新已经逆转了。
但高兴没有多久,一番劫争,白棋胜率再次跌到个位数,并迅速归零。
比赛后,不少评论中都提到“不是没有机会”,“不是不可战胜”。这些话,应该是陈祖德等第一代国手在追赶日本的时候说的话。
而聂卫平也在微博发表评论,鼓励杨鼎新的“大局观”,指出读秒方面存在的问题。
而这段评论也很熟悉,是中日围棋从友谊赛进入对抗赛阶段,聂卫平在三番棋输给赵治勋后的总结。
不是说以胜败论英雄,只是现在说这种话,真的不合时宜。
哪有一战即溃的名局
今天中午租了一台最便宜的GPU服务器,使用lizzie连接服务器,观看LG杯决赛,杨鼎新与申真谞的第一场比赛。
针对申工智能,开局对角小目开局的杨鼎新显然是有备而来。下至157手,黑棋胜率已经超过九成,解说开始预告第二场比赛的转播情况,并戏言野狐8D也能赢下了。
因为完成作业的儿子要用电脑,就让出电脑结束了比赛观看。
当时心里并不乐观,因为黑白尚处于缠斗状态,何况AI的胜率是建立在对手是自己镜像前提下的,而申真谞的对手,杨鼎新已经不止一次在后半盘被翻盘。
想不到下午出门前看新闻的时候,果然看到了杨鼎新在最后一次读秒中连续犯错被杀棋逆转。
媒体上有标题是杨鼎新错失名局,这种一战即溃的棋算什么名局。现在中国围棋似乎已经又走入韩流肆虐前的怪圈:重视大局,轻视力战。
无论从历史,还是AI看,决定围棋胜负的,依然是战斗。
AI观古谱:《弈理析疑》另一“疑谱”
清代对《弈理析疑》中臧念宣与范西屏的胜局,历来存疑。如《海昌二妙集》的黄绍箕、蒯光典收入此局时,曾有批云:“析疑汪氏重刻本谓,此局系臧伪托。今姑附录。”
黄绍箕、蒯光典的言语还算含蓄,反倒是嘉庆十四年《弈理析疑》重刻版的校定毛孝光(字初文),评论的毫不客气,直言:“闻诸黄贤书(当时棋坛名手)云,臧念宣初从西屏受三子,后减至二子,从未曾到对局身分。盖渠与臧弈,亦不过分先。然则此局不知与何人狡狯,嫁名西屏,以自矜夸耳。宁不料有后人之指摘哉。大抵与前程仲容、黄龙士一局同意。”
但也就是针对这段文字,我反倒是对质疑者,有所怀疑了。
因为程仲容我还是熟悉的,几年前我补充录入寄青霞馆棋谱的时候,首先录入的就是眉山墅隐,里面有程仲容的三十局棋谱。
程仲容,新都(徽州)人,清代著名棋手。在《眉山墅隐》中,程仲容对汪汉年、周东侯均为四胜六负,对盛大有六胜三负。
在录入棋谱过程中,非常喜欢程仲容的厚势棋风,他的三十局棋谱,录入毫无乏味之感,当时就给他起了个“清代宇宙流”的绰号。
如果仅以黄龙士之盛名,就怀疑棋谱作伪,则有盲目迷信,轻言妄断之嫌。
《弈理析疑》中程仲容对黄龙士一局,是由清朝另一位评棋家吴修圃评。我购买的《围棋文献集成》中,将毛孝光的评论归于他的名下,应该不实。
本局被收录于寄青霞馆弈选 • 卷二 / 六十。
相比臧念宣胜范西屏局,本局虽然黄龙士下的随意,应该就是吴修圃所说的“前路欠密织,百卅四路观大意,未免以轻敌致败”,但没有明显的错漏问题,属于受到误伤的“疑局”。
《弈理析疑》的时代幸运
臧念宣的《弈理析疑》能够在清代出版,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最近几个月,因为古今中日之争,飞扬论坛里面乌烟瘴气。某人洋洋洒洒大夸日本幕府时代体制如何健全,中国清代如何黑暗落后,并断言是现代围棋体制给了范施等人棋圣的地位。
在日本江户时代,道策去世后,曾经有人出版一本自认为掌握道策流精髓的棋书,结果遭到本因坊家与幕府的打压,书被毁版,人也险遭牢狱之灾。
同是“以下犯上,不自量力”,清代至少比日本江户时代宽容。
也比现代强。
因人废文的《弈理析疑》
前几天从孔网买了一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围棋文献集成》,书收到后大失所望。
之前也购买过本系列的书,当时看重的是那一本里面的寄青霞馆及续编。本次购买的是第十一册,看重的则是收录的《弈理析疑》。
前几天在飞扬网帮一位网友,也是国内有名的围棋古籍大牛,自不量力帮做了几张AI的局势分析图。那几局棋谱就是出自《弈理析疑》。
购书之前在网上查阅资料,介绍臧念宣著《弈理析疑》分两部分,前面是布局、棋势点评,侧重棋理;后半部分是当时名手的二十棋局点评,侧重实战。
但书到后发现,书中只收录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被删掉了。
看了一下点校说明,跟我预想的一样:是对原作者的怀疑。
之前通过杂志、网络,也看过《弈理析疑》的相关文章,对书的原著臧念宣,多有质疑,负面评价为主,有的文章甚至上升到人品高度。原因一是清代重刻过程中,发现“有的评语取自国手程兰如,却未注明,不免有窃名掠美之嫌”。更重要的的是,质疑原作者臧念宣不过是一个二手,也就是被国手让二子水平,居然有与棋圣范西屏对子并取胜的对局收录。
人若被一旦评论上升到诚信人品,基本就算是社死了,古今中外概同。
但古人评论归评论,出口恶气也就罢了,但还是收录了存疑的棋谱,也算是彰其恶行。
但现在整理古籍,仅仅根据前人评价,任意雌黄斧凿,岂是学者编人所为!
中国古籍文化凋零,由此可窥一斑。
AI观古谱:《血泪篇》胜负初判
公众号文章
AI观古谱:静待开场
借助AI对古谱进行更加直观的欣赏与观察,是2019年末就有的念头,但这两年来发生了太多的变故,还只能停留在未着边际的准备阶段。
去年年底,在确定使用AutoDL作为AI的GPU租用平台后,AI观古谱算是正式起步。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AI不应该用来贬低人类棋手,反是,人类真正的才华和天赋,因AI而更熠熠生辉。
AI观古谱重点是对棋手的棋及后人的评论的展示,并不看重的AI契合度,所以引擎使用katago,而分析软件使用sabaki。暂时放弃lizzie的原因,主要是其因为对座子棋的支持并不好,布局阶段总是无视座子的存在。
前几天,通过在飞扬为《弈理析疑》提供参考图,对AI进行了测试,确信可用。
但围棋毕竟是有胜负的,AI对涉及还棋头古谱胜负的判定的准确性,才是测试的重点。
于是选择了黄龙周虎二十五局中,古谱中较为罕见的的一局和棋作为测试棋谱。
katago是支持还棋头的,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以下简单修改:koRule = SIMPLE,scoringRule = AREA,taxRule = ALL,multiStoneSuicideLegal = true。
使用sabaki进行分析,虽然开局57手就出现了胜率大跳水,但结局非常圆满。
AI识别出胜率各五成。
切换为目差,同样计算为和棋。
lizzie虽然因为座子影响了形势判断,但在终局还是能判断出和棋。
如此,舞台搭建已毕,静待开场。
很多事情,只要想做,就要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