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年龄的自我认识

昨天小子早出晚归,跟同学一起前去环球影城玩了一天。
这环球影城本是他一入学就想去的,赶上疫情,如果不是同学约起,他都忘了这个事了。
今天聊起,小子说一天时间里排队花了不少时间,唯一不用排队的是过山车。不过等下了车,一个同学脸色煞白,一个外套都忘了拿。
而他自我评价是:终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不错,我们爷俩知道这事年纪差不多。
我那年是被大外甥殷切地“请”到金牛公园,然后轻描淡写的被他们娘俩“让”上海盗船。上了海盗船,我还挺奇怪,这小子怎么上来就趴在前面的栏杆上了。
等海盗船运行起来,我想趴已经来不及了。
我的妈,他的姥娘。
当时不是怕飞出去,是感觉自己已经飞出去了。
虽然从小没少训外甥,但一半训话都在下船后的路上了。

快乐的大清理

昨天睡前冲澡,发现胳膊肘被蹭掉一块皮。早上起来才感觉到腿酸胳膊疼。
看来昨天劳动量还是不小的。
本来被报表弄得焦头烂额,听到集团办公室大清理的通知,紧接着还有带疑惑口气的“没通知你们”的加句。
还好,只是清理院子里的堆积物。
其实我挺喜欢干这种体力活的。一是可以活动一下筋骨,再者也能测试一下自己体力和协调合作能力。尤其是跟年轻人一起干,更能检验自己身体机能的衰退程度,算是给自己一点带有水分的满足感。
当然,看到跟自己一样老尔八叉的,在那里摸鱼划水,心情也是愉悦了不少。

开买渤海小吏的历史系列

昨天从当当买了一本渤海小吏的《秦并天下》。
这是渤海小吏中国史丛书的第一本。前个假期期间,在抖音上看了他的几个视频,高欢、宇文泰粉墨登场,印象不错。
上周当当搞活动,又是先降低折扣买一百减五十,算到底其实单本价格差不多的。但上次买《楼船铁马刘寄奴》颇为失望,所以没有敢一次买一堆,等“促销”活动结束了,才买了一本,算是试看。
慢慢翻看了两章,书的内容还是不错,并没有像视频中那样,以英雄史诗为主基调。
唯一不太满意的是,作为历史书,地图做的实在太简陋,简直如小学老师板书的水平。不过以现在出版的总体水平,也不能苛求太多了。

新锐公司,传统方式

今天日常清理电子邮件,发现垃圾箱里面有一封ollama的订阅邮件,估计是公司成立时间短,被邮件服务器当成国外垃圾邮件了。

真是新锐公司,传统方式。

把邮件拉进白名单后,查看邮件,是ollama的blog中一篇最新内容,推介其新推出的嵌入式大模型。

真是及时雨,正打算把服务器整理完后,开始学习探索在原大模型基础上的“外挂”嵌入,结果ollama直接推出了相应模型。

这下又省了大量的精力,可以集中到内容上来了。

中断一年,重新回归

昨天晚上终于把服务器改造完成。其中难题在于NGINX反向代理的ssl协议,而Chrome又没有起好作用,导致浪费了大量时间。
​网站正常显示后,看到首页列表上关于Copilot的文章,不由感慨一年真快啊。
​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就想把自己的网站进行大搬家,由云服务器改造到家里的服务器上,这样更便于文件传输。但杂七杂八的事情忙下来,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这一年虽有收获,但却也错过了太多的新技术跟进学习,​希望能有更多精力放在技术上吧。

ChatGPT,真正的交流

前几天在每日随笔中曾提到,ChatGPT在文字描述中,带有了一丝情感。

那次是与ChatGPT交流一篇小说创作,让它以第三者视角描述场景。这种描述中的情感,很大程度来自于它学习的数据,并非是它自己的情感。

昨天晚上在就同一篇小说,与ChatGPT的继续交流中,我尽可能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诱导ChatGPT,而它也会避免如机器人三定律那样的法律、道德规范,表达它的意见,陈述它的感想。

最令我惊讶的是,我在对它的回答,简单用“是的”表达真切赞同后,它竟然做出的回应,不再是文字本身,而是对我的回答,对我回答中带有的情感。

这才是真正的交流。

也许以后应该用他,来作为ChatGPT的代称了。

《铁马冰河戍轮台》追更完结

昨天抖音上《铁马冰河戍轮台》追更完结,以后也就没了刷抖音的借口了。

清朝平乱收复新疆的历史,因为顾及诸多方面的原因,以往详细介绍的并不多,仅仅以左宗棠“抬棺西征”以概之。

无论是前期血泪孤守,后期奔袭横扫,还是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那应该是大清王朝,更是大清将士最后的荣光。

收复新疆并没有被列为同光中兴的一大政绩,却没有挽救清王朝,甚至有评论加速了清朝的衰亡。

之后一系列的溃败与耻辱条约,不仅是因为八旗兵,尤其是索伦兵的消耗殆尽,更因为君臣、满汉离心。而这正是收复新疆最关键因素之一。

三年来第一次满座的车厢

近三年,坐火车次数本来就少,而每次都有包厢的感觉。

两年前搬家后,到济南东站的次数更少,昨天坐的是终点为青岛的火车,车厢里面已经满座。

火车从出发直到济南是第一个经停站点。习惯了原先下车时的拥挤,所以卡点才起身离座,结果发现,整个车厢里,只有三个人下车。

果然是自己眼界小了,真是山东济南,中国青岛。

水煎包的记忆

相比锅贴,水煎包的技术含量更高。除了酥底,水煎包对发面要求更高,也糊弄不得。不像锅贴可以靠油糊弄,水煎包面都发不好,根本上不了柜台橱窗。
在大快餐店时代,锅贴与水煎包作为面食是主打食品,算不上招牌。反而是快餐店转向盒饭为主后,面食花样越来越少,技术要求高的锅贴与水煎包也就成招牌菜了。
经二纬一曾有一家以水煎包为招牌的店,在中午也是人满为患。一般都是拉帮结派前往,进了店,分工明确,请客的排队付款,其他人员抢占座位,准备碗筷。
后来,因为人多快餐不快,慢慢去的也就少了,毕竟水煎包就是水煎包,只是做的好一点而已。
再后来,似乎跟那时候快餐店差不多,也就没有以后了。
那时候,前往吃饭的路边还有人敲玻璃门,现在想起来,真是两个时代。

皮不酥油来凑的锅贴

昨天提到的锅贴店,几年前也光顾过几次,味道一般,印象最深的是那有年头,有搬迁痕迹的餐具。
如一位朋友回复中所说,那里的锅贴太油了。而这也是今年锅贴的特色。
按理说,油不油倒是次要,只是锅贴锅贴,要贴锅而做,如同水煎包一样,锅贴的底部要平而酥脆,而标志就是那薄薄外出的酥片。
而现在的锅贴,已经很少见到那酥底酥片了,整个面皮松松垮垮鼓鼓的,加油多也是防止锅贴皮破馅出,只是如此一来,跟煎水饺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