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外甥交流的时候,提到了效率问题。
其实相对于编程语言的运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开发效率。
就像当年给他推荐PHP+MySQL的组合,除了当时市面上相关书籍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组合的成本低啊。
那时候,AMD跟Intel还在为单核CPU破G争得头破血流,而内存同样过G就是富户。这样找台淘汰机器,软件就能运行的起来。
现在硬件大发展,开发环境与语言已经不再有所顾忌,咱也阔了,大不了也堆硬件。时间跟精力就成为首先考虑的,也就是人的开发效率提高到工作首位。
相比而言,现在最拉后腿的,是网络了。
分类: 杂谈杂忆
棋手的面相
今天在飞扬网上看帖子。这轮坛跟群聊差不多,聊着聊着就跑题了,本来好好的一个聊芈刀的技术话题,没盖几层楼,就跑到棋手的面相上去了。
看面相,我还是有点自信的。
当初看一期《围棋天地》的封面,一看就看到某个边角的棋手面相不俗,那不羁的笑容里还带着掩不住的狡黠,当时觉得此子必成大器。
其后棋手里面,印象更深的,是刚刚夺冠的那位,只是觉得他面相里面略带着点邪气,那种孤独的,自较劲的狠劲。
再看他夺冠后的合影,可能这几年深陷内外纷扰,面相已经随和了很多,不知对他而言,是不是好事。
因美食选择性记忆
记忆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十四年后,儿子第一次到华联吃饭,他对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也难怪,虽然那时他是常客,但在烈日下从体大家属区走到华联,能选择的只是涮肉,的确不是美好的记忆。不过,据他小哥哥回忆,好像就是儿子假期结束离开后,华联的美食才多起来。
节日加班有所获
假期加班也挺好的,时间无聊加空间冷清,脑子也容易清醒,简简单单把前几天纠结的ollama结合chroma问题解决了。
其实思路和方法,仍是曾经屡试不爽的官网文档组合拳,按部就班,扎扎实实,成果自现。
剩下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功能扩展了。
此前盲目迷信网上热文,反是图快偷懒,反误了时间,浪费了精力。
而那些网文问题应该就是出在,拼凑文章时少了中间环节。
豪杰统一梦
昨天看完了《秦并天下》,开始看第二部《楚汉双雄》。
书的开篇,先把第一部没来得及夸的秦始皇,大大夸了一遍。并捎带来了一句,正是这秦始皇开了这吞并天下的先河,后世无论是一朝君王,还是草莽英豪,意气风发之时,一统江山的念头总是油然而生。
同时,微信号读通鉴也看到了淝水之战,投鞭断流的苻坚急着南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已经过了三任了。
这也怪贾谊,你撮弄什么“愤六世之余烈”,害得后世之辈有了“比不过你灭六国多,怎么也要比你六世少”的心思。
专家不如自己靠谱
昨晚学的有点猛,过了半夜躺下后,感觉心脏不太舒服,但也只是不舒服而已,倒也算不上难受,就是胸部里面似乎两颗心在跳。
早上起来感觉略微好一点,但到了中午做饭的时候,又不舒服了。
到了晚饭时候,症状又来了。请教了一下专家,被告知可能是熬夜累着了,别吃饭,休息一下就好了。
当锅里面给儿子做的骨汤拉面已经下上了,也不能浪费啊,就一分为二,吃了小份的。然后继续延续昨晚的学习。
学完后感觉没事了,突然反应过来,跟儿子一核对昨天吃饭的次数,这分明是饿的!
幸亏没听专家的话。
买纸书思kindle
昨天把渤海小吏的《秦并天下》看完了,书还算可读,便又下单把后两套一起买了。
书到了后,厚厚的四本书80块钱,平均起来每本20,尺寸价码还算合适。但却更加怀念亚马逊的电子书了。如果亚马逊不退出,这样四本书肯定还要便宜,而且也不占地方啊。
可以说亚马逊的退出,从他们经营角度应该是及时止损,或者说看不到良好前景下的悬崖勒马。
但对读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缺憾。
银行的门槛越来越低了
从去年6月份就被俺不存折腾,快一年了,结算卡业务还是被一拖再拖。本想换开户行,结果到旁边爱存不存一咨询,感觉他们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不是存存吧非要双Ukey,早就换了。
昨天忍无可忍,让同事去俺不存预约办理的时候,再不解决问题,就投诉,用大厅里的电话投诉。
中午,同事一脸无奈回来了,说那里也不是故意不给办,实在是办不了。因为上午他们有检查业务的,柜员也是一问三不知。
现在银行门槛这么低了吗?
晚上跟儿子交流起他们就业信息,说起他们学校往年也有到银行的,好像就是俺不存。
最后他来了一句:那不会是我们学校的吧。
活成老辈的样子
在很多年里,乐乐爷爷每次进厨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表放在靠门口的隔板上,尤其是下水饺时。
同样,很多年里,这也是家里每每提起的话题,无论是他被夺权后,还是离开后。
说着说着,活着活着,发现自己也成了他的样子。
苏秦评价的模糊记忆
周末在家读渤海小吏的书,苏秦张仪作为纯反面典型登场,被作者从政绩到人品好一番痛贬。
看前言,本套书是以战争为脉络讲中国历史的,作者对这两个打着“和平”的旗号招摇撞骗的卖嘴的,自然不会待见。
看完本部分后,我脑子里模模糊糊记得,曾经在哪里看过一篇古文,是对苏秦正面评价的,大体意思是,他作为一个书生,以自己的能力,却能影响战国政治格局,平息战争十余年。
虽然有印象,却记不起谁写的,于是上网先查史记原文,不是史记里司马迁写的。再扩大范围网上搜索,也没有找到相关内容。
看来是自己记错了,或者记串了。
这倒不像如相声里所说,知识学问太多才串的,是太久没有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