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几天追电视剧,电视机难得开的多了一些。电视剧比不过网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不能掌控进度,剧集间插播广告时间,只能是换台打发时间。
切换到戏曲频道的时候,发现新栏目《典藏》在播放一个从未看过的剧目《打面缸》,1976年拍摄的,但片子画面质量很好,甚至超过了大部分那个时期的戏曲电影。
里面41岁的张春孝真是年轻啊。
因为剧目少见,上网查了一下,据说是因为此剧内容“低俗”,所以被打入冷宫了。
片子拍摄时文革结束,文艺界以为春天来了,所以才拍摄了这些传统剧目。幸亏只是打入冷宫了,没有被销毁,否则就看不到老戏曲演员留下的身影,看不到曾经的风采。
之前程砚秋的《锁麟囊》不让拍摄,因为宣传阶级调和论,要拍批判题材的《荒山泪》;文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典剧目《四郎探母》不许演出,因为美化投降派。
而《打面缸》应该和当年批郭德纲一样,属于三俗吧。
分类: 游戏娱乐
第一条弹幕
已经算不上新鲜事物的弹幕,可以说是代沟表现之一。
《隐秘而伟大》的弹幕稀疏,一方面这部剧是通过央视播出,并非网剧;另一方面并非走的流量明星的路线,观众主体的年龄段相对要大一些。
本剧最初吸引我的,是配角演员刘伟。作为冯巩最初的搭档,春晚的常客,弹幕中没有提及。现在主发弹幕,年轻观众已经很少知道他。其实我也一样,现在的相声演员,除了郭德纲爷俩、于谦、岳云鹏加孙越,也就认识原先那几个二五仔了。
但当后半段,女报务员一露面,弹幕顿时热闹起来,一片“法医姐姐”。
后来因为王泷正转到《白夜追凶》,才知道原来女报务员的扮演者,在《白夜追凶》中算是半个女主角了。
随着剧情推进,当剧中幺鸡出场的时候,忍不住发了第一条弹幕:这不是杨队长吗。
也算是跟上时代,与年轻一代拉近距离。
再谈平庸之恶
儿子戒手机前,首先戒掉的是观看哔哩哔哩的视频,或者更应该说是弹幕。
我原先看视频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掉弹幕。这几天看《隐秘而伟大》的时候,因为主要是查缺补漏,加上弹幕并不多,也就没有关掉。全集看下来,感觉挺有意思的,倒也不错。
弹幕评论中,争论点主要在赵志勇身上。有的说他本性就是坏人,有的说他是那个时代的平常人的缩影。
不禁又想起几年前对艾希曼平庸之恶的评论。
赵志勇在莫干山挨了丁放一耳光,他自己委屈,观众估计大多也为他委屈。同样是懦弱,同样是助纣为虐,那只是小恶。而后面直接参与陷害杨一学,则是大恶。
小人物作恶,也是恶人。
在一处人眼里,赵志勇是二处最怂的。即便他们都看不起顾耀东,但没人认为他怂。
而顾耀东嘴里那“最有资格安居乐业”的杨一学杨先生,虽然前面用了那么多情节来铺垫他的懦弱,但在生死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连累顾耀东,不是生命,哪怕是前程。
我依然认为,没有什么平庸之恶,只有强权之恶。
齐副局长可以三番两次放过顾耀东,前面因为钱财利益,最后因为身家利益,如果不是大厦将倾,他会“如此识时务”吗?
人甘于沉沦平庸容易,敢于直面强权难。
所以对恶,可以加上平庸二字来为自己解脱。
恶,终究是恶。
电视剧水准保持不易
周四上午为做准备工作,整理之前的IC卡的时候,把电视机和小米盒子打开,边整理边从头播放《隐秘而伟大》。
从开头再看,感觉整部剧保持着稳定的水准。今天下午又在电脑腾讯视频看了几集,从不是很密集的弹幕看到有评论说,顾耀东为邻居杨一学冤案奔波的情节太拖沓。
其实我感觉这是整个剧中最重要的篇章,李易峰的演技在这段得到了充分施展,经受了考验。反倒是开始部分与金晨的对手戏,有拖沓注水之嫌。
如同在年初《十日游戏》里的评价一样,金晨的表演不是不好,而是过于直线化。这方面似乎是中国年轻女演员的通病,而李易峰在本剧的表演,无论是前后的变化,还是表情的转换,算不上细腻,但要更为细致。
《隐秘而伟大》是高分高质,中央八套紧接着播出的《大秦赋》,豆瓣评分不低,夸赞的文章也不少,但当我看到站在赵王台阶下,戴着头盔如一老传令兵的信陵君,就没有一丝看下去的兴趣。
集大成者《隐秘而伟大》
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了,最近这一周把电视剧《隐秘而伟大》后半部分看完了。
这部电视剧在网上评价很好,但有了之前诸如《局内人》、《瞄准》等网上水量评价颇高,看几眼就弃剧的经历,本不抱希望。当时注意到这部电视剧,是因为第一眼看到剧中顾耀东父亲,想确定是不是刘伟扮演的。
这部谍战电视剧,其实挺讨巧的,他算是诸多热门影视剧的集大成者,有《潜伏》的爱情与职场,《士兵突击》的理想与成长,还有《暗算》的无畏与牺牲。吸引我看下去的情节,正是剧中沈青禾与周发报员那平静的对话。
我曾经评论过,中国好电视剧的标准,就是能够将节奏慢下来。有评论说这部谍战片的风格,像极了韩国的《请回答1988》。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但看完后面十几集,至少有着《潜伏》、《暗算》那种室内剧般的舒缓。
在原著丰满情节的基础,再有了这样的节奏,一班演技派配角的帮衬,男女主角的演技也就不那么苛刻,甚至水涨船高了。
猜人的代沟
这几天学习进展顺利,在将数据库由MySQL更换MongoDB后,框架也由Django转到flask上。
转换后进行相应测试的时候,动手指多,用脑子少,就顺手打开优酷里面的《蒙面唱将猜猜猜》,边听边测试。
《蒙面唱将猜猜猜》现在已经越办越无趣了。作为节目灵魂的歌曲已经退而求其次,而是把卖点放在最初只是调节气氛的小才艺展示上。
歌手则充斥着大量的制作方旗下的歌手、网红、跨界流量明星。可能我跟不上时代了,那些歌手真是认识不了几个。
但上期里面来了一个老歌手,我一听就知道那是甄子丹,因为提到了他八十年代拍过关于霹雳舞的电影。
那个时期有两部关于霹雳舞的电影,一部是美国《霹雳舞》,另一部是跟风之作香港的《霹雳情》,主演就是甄子丹。
电影只是看过海报,那时候在东关电影院门口,看电影海报也算是那时候娱乐项目之一。而最初看甄子丹的电影,是闭路电视里面的警匪片,记得赵大同学还感慨:甄子丹的腿功真好,就是长得丑了点。
而嘉宾们如果不是为了对得起出场费,故弄玄虚,装作一头雾水,那就真有代沟了。
《义不容情》,最好时光记录
最近更新网易云音乐歌曲,私人雷达里面首次推荐了陈百强的《一生何求》。
边听边习惯性点进评论区。评论里面热点是陈百强与去世赌王女儿的往事。也有一个网友问道:以这首歌为主题曲的电视剧《义不容情》好看吗?
当然好看了。
仅凭颜值,那里面有正值芳华的蓝洁瑛、刘嘉玲、周海媚、邵美琪;黄日华因此片而翻红,温兆伦据说出门要戴墨镜,免得被买菜的大婶认出来痛打;日后TVB的台柱子陶大宇、罗嘉良还在在剧中跑龙套。
这部电视剧当时在寒假,没有预告的情况下碰巧从头开始看的。从蓝洁瑛的惊艳出场,到悬念式结尾草草结束。韦家辉作品值得期待,除了最后片尾部分落魄的温兆伦化妆敷衍了事了点。
这部片子也是我唯一一部,看着看着莫名难抑落泪的影视剧。那是黄日华扮演的丁有健,带着云姨的骨灰从马来西亚返回香港那段。
扮演云姨的演员苏杏璇已经去世,去世的还有蓝洁瑛、岳华、关海山等人。
而最早离世的,还是主题曲演唱者陈百强。
真的如歌中所唱: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肖恩康纳利去世
昨晚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肖恩·康纳利去世的消息。
那篇新闻中提到康纳利自己并不喜欢007这个人物,并决心罢演“邦德”,转而尝试其他戏路。
早期在世界电影之林等节目中,曾经评论到,扮演007的演员中,康纳利最成功,科班出身的道尔顿演技最佳。但007电影毕竟不是文艺片,007不需要什么演技,在镜头前装帅耍酷就可以了。
康纳利自不甘心。
他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演出,单就形象、演技转型而论,并不逊于获奥斯卡奖的英格丽褒曼。
在拍摄《勇闯夺命岛》时,还没有成为烂片之王的尼古拉斯凯奇感慨:在康纳利面前,自己只是一个演员。
肖恩康纳利卸去007标签后的一系列作品,证明了是他成就了007,而不是007成就了他。
现在回看电影《利刃出鞘》,对“007”丹尼尔克雷格,和“美国队长”埃文斯而言,也算一个不错的起步。
奖项因名而得
英格丽褒曼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扮演那位山羊脸的瑞典女人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本来那位瑞典女人的戏份和表演空间并不大,褒曼获奖,更多应该是对她戏路转化能力的褒奖,换个说法,就是沾了名气的光。
距离褒曼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女主角奖,已经过去30年,而距离上一次获奖也已经18年了。
再说句不中听的话,褒曼的获奖有些许安慰奖励的成分。
如果早上哪怕十年,出演同一部电影,英格丽褒曼肯定是玛丽小姐的不二人选。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人生难以逆转,非要强出头,只能算是煮熟的鸭子了。
为信仰而牺牲
曾经在以前的随笔中总结,贯穿《捕风》全剧的是牺牲,义无反顾的牺牲。
那时候看的时候,其实看的并不完整,过年后在调试小米盒子的时候,看了本剧的开头的十几分钟,那是全剧最为压抑的部分,也是对全剧背景氛围最好的渲染。
而全剧最为激昂的部分也在这十几分钟里,化妆后的钱之江与同志们一起吟唱国际歌。如果结合这前后的情节,这段并不突兀与生硬。在白色恐怖面前,这是他们互相激励,也是自我激励的最好的方式。
如果不是代主任想确认密电没有泄露,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时代背景下,钱之江早就会像事后的汪处长等人一样被灭口了,虽然他也曾是警备司令的红人。哪会像现在谍战片里面的主角们纵横阖闾那么潇洒,甚至是猖狂。
现在的谍战片,按照网络小说的说法,可以归作爽剧。
钱之江这个名字,肯定是致敬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的。
钱壮飞潜伏在中统的身份,是一个灰色人物,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解危济难,留名青史。
电视剧中钱之江的遗言是佛在心中,在心中的其实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