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租了一台最便宜的GPU服务器,使用lizzie连接服务器,观看LG杯决赛,杨鼎新与申真谞的第一场比赛。
针对申工智能,开局对角小目开局的杨鼎新显然是有备而来。下至157手,黑棋胜率已经超过九成,解说开始预告第二场比赛的转播情况,并戏言野狐8D也能赢下了。
因为完成作业的儿子要用电脑,就让出电脑结束了比赛观看。
当时心里并不乐观,因为黑白尚处于缠斗状态,何况AI的胜率是建立在对手是自己镜像前提下的,而申真谞的对手,杨鼎新已经不止一次在后半盘被翻盘。
想不到下午出门前看新闻的时候,果然看到了杨鼎新在最后一次读秒中连续犯错被杀棋逆转。
媒体上有标题是杨鼎新错失名局,这种一战即溃的棋算什么名局。现在中国围棋似乎已经又走入韩流肆虐前的怪圈:重视大局,轻视力战。
无论从历史,还是AI看,决定围棋胜负的,依然是战斗。
强者运强,女足逆转夺冠
在半决赛对日本队后,我曾评论到比赛的可战,当时忘了加上一句:做到可战,剩下就交给运气了。比赛从可战到战胜,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否则就没有爆冷,没有以弱抗强了。
决赛自然也离不开运气,先是上半场决赛前的那个倒霉的点球。而下半场中国队扳平的那个球,我第一反应是传球前出底线了。估计进球后的var重放,那个球是否出界,也在毫厘之间。
中国队绝杀之前,韩国队本有机会提前完成绝杀,而且是两连击。
不过下半场,在中国队换下王霜后,韩国队只能处于可战状态。
这就再应了那句话:强者运强。
骗人的控球率
晚上看新闻,明天亚洲女足决赛,不光央视转播,原收费网站也免费直播。
中国历来如此:从不缺雨后送伞,难见雪中送炭。
昨天在爱奇艺将女足半决赛录像看了一遍。
即便是中国队淘汰了日本队,网上那班懂球的专家,还是拿中国队三成的控球率说事。好里说,是中国队顽强依靠精神力量弥补实力不足;坏里说,是中日差距巨大,连带中国男足又被拉出来批斗一番。
我当时放弃看文字直播,也是因为控球率过低。
但看完直播,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像中国队对越南队上半场的控球率一样。
半决赛的控球率低,主要是因为战术原因。在缺少王牌王霜,主力前锋王珊珊客串中后卫的情况下,控球率肯定高不上去。
而从场面看,中国队虽然处于劣势,但处于可战的状态,也就是球队始终处于对抗状态中。而每一次对抗,中国队都有取胜的机会。如此一来,日本队的进攻并不能轻松获得得分的机会,而中国队也有进攻并进球的机会。
而中国男足不可战的两场比赛,一是首战澳大利亚,而是次战日本队。前者是身体对抗被压制,后者是技术能力被压制。
那才是毫无胜算的两场比赛,绝望的比赛。
足球转播的权利
昨晚已经躺下了,脑子里还在想一个账务处理的问题,实在睡不着起床查一下资料。打开手机浏览器,发现上次浏览的网页还没有关闭,网页上显示中国女足0:1半场落后日本队。
直播已经结束,本不抱希望,但还是刷新一下看看报道。
结果才发现比赛刚刚结束而已。自己错过了一场点球决战的好戏。
央视并没有转播比赛,以所谓冬奥会的名义。其实比赛是晚上10点开球的,又没有时差,这个点,即便提前开赛的项目也已经结束。
这其实是中国足球地位的一个缩影,跟男足、女足没有关系。
在中国足球最需要各方支持的时候,口号喊的震天的各方人马,不是有力出力,而是选择袖手旁观。
女足如此,男足亦是如此。在球队不欠薪比珍惜动物还罕见的去年,中超转播场次能少则少,而转播是球队获取赞助重要的渠道。
说什么同舟共济,不过是见风使舵。
说什么义务责任,终还是转化为获取利益的权力利器,赚不到真金白银,也能获取流量。
再难听一点,就是冷眼旁观,赚取的人血馒头的银两。
规范与扯皮
过年这几天,被阿里云的客服气得不轻。
在使用AutoDL的GPU平台前,我最初使用的是阿里云跟腾讯云的GPU服务器。相比腾讯云,阿里云更专业,但有一个让人讨厌的地方,就是需要冻结100元,作为按量业务的预留费用,而腾讯没有这个问题。
在使用AutoDL后,阿里云也就不再使用了,想把这100元提出来,却被提示无法提取,需要按量业务释放后才能提取,这有点像手机早期销户时候,需要过一定时间,确认同步费用后,才让销户。
开始不让提现也就罢了。正巧春节期间AutoDL搞充值送优惠券活动,感觉释放实例已经有段时间了,便再次提现,依然失败。
因为活动有时间限制,便提交了一个工单。结果客服后来告诉我,我有一个实例没有删除,让我自己核实。
我一查,这个实例是去年2月,因为系统故障我无法查询也删除,导致多计费了不少,我还专门提交了工单要求删除。多花钱也就罢了,没想到居然现在还给我惹麻烦。
没想到让我恼火的还在后面,我给客服提供了核实情况,对方居然说系统问题,让我查找原因。
岂有此理!他们自己有问题,却让我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强压怒火再次提交截图等证据,结果一句稍等,没有下文了。
原先凭借阿里云的客服是最规范,规范的有些刻板。
现在看,这规范成了借口,只会越来越差劲。
AI观古谱:《弈理析疑》另一“疑谱”
清代对《弈理析疑》中臧念宣与范西屏的胜局,历来存疑。如《海昌二妙集》的黄绍箕、蒯光典收入此局时,曾有批云:“析疑汪氏重刻本谓,此局系臧伪托。今姑附录。”
黄绍箕、蒯光典的言语还算含蓄,反倒是嘉庆十四年《弈理析疑》重刻版的校定毛孝光(字初文),评论的毫不客气,直言:“闻诸黄贤书(当时棋坛名手)云,臧念宣初从西屏受三子,后减至二子,从未曾到对局身分。盖渠与臧弈,亦不过分先。然则此局不知与何人狡狯,嫁名西屏,以自矜夸耳。宁不料有后人之指摘哉。大抵与前程仲容、黄龙士一局同意。”
但也就是针对这段文字,我反倒是对质疑者,有所怀疑了。
因为程仲容我还是熟悉的,几年前我补充录入寄青霞馆棋谱的时候,首先录入的就是眉山墅隐,里面有程仲容的三十局棋谱。
程仲容,新都(徽州)人,清代著名棋手。在《眉山墅隐》中,程仲容对汪汉年、周东侯均为四胜六负,对盛大有六胜三负。
在录入棋谱过程中,非常喜欢程仲容的厚势棋风,他的三十局棋谱,录入毫无乏味之感,当时就给他起了个“清代宇宙流”的绰号。
如果仅以黄龙士之盛名,就怀疑棋谱作伪,则有盲目迷信,轻言妄断之嫌。
《弈理析疑》中程仲容对黄龙士一局,是由清朝另一位评棋家吴修圃评。我购买的《围棋文献集成》中,将毛孝光的评论归于他的名下,应该不实。
本局被收录于寄青霞馆弈选 • 卷二 / 六十。
相比臧念宣胜范西屏局,本局虽然黄龙士下的随意,应该就是吴修圃所说的“前路欠密织,百卅四路观大意,未免以轻敌致败”,但没有明显的错漏问题,属于受到误伤的“疑局”。
接着三闷棍
年初看泰山足协杯双冠王转播的时候,跟朋友讨论起李霄鹏跟郝伟谁的水平高。
赛后也一直在想,在总结。初步结论是:郝伟执教是阵而后战,赛前准备好开打;李霄鹏估计跟着殷铁生的时间还是长了点,信奉的还是开打再说。
所以足协杯决赛的时候,看到双方换人,我们感觉有戏,不是因为有奇兵,而是相比上港,泰山换人,场上力量对比不下降就当上升。
而李霄鹏则在与申花足协杯挨了三闷棍后,今天面对越南,开打之后又挨三闷棍。
前两个进球,简直就是复制了日本队的进球。知己知彼,教练水平高低立下。
唯一一个感到欣慰的人,应该就是郑铮了。
除夕夜兜风听旧事
丑尽寅将至,新希望的一年就在前方。
搬新家,新组合共度除夕。三人两小瓶啤酒,一桌美食,酒不多饭菜足,兴致高。
宴罢同车兜风,沿经十路,经过杆石桥,银座大厦、良友富临、新闻大厦,最后驻足省图书馆。
每一处都有一个故事,已经超越了老辈人旧地重游的回忆,是地球物理老前辈对后辈的言传身教,有自豪,有骄傲,有鼓励,更有期待。
希望小子明白:小人物不能创造历史,但至少可以以己之力,跟随历史脚步。
又一有始无终的例证
这几天公众号的AI观古谱,是有关《弈理析疑》的。
之前也提到《弈理析疑》受到质疑的一个原因,是棋谱中收录了著者臧念宣与范西屏对子局。清代就质疑此局是托伪之局,同时质疑的还有书中另一局,程仲容胜黄龙士的一局。
程仲容我还是熟悉的,几年前我补充录入寄青霞馆棋谱的时候,首先录入的就是眉山墅隐,里面有程仲容的三十局棋谱。
想使用AI对程仲容的棋局进行一下分析,却一时找不到早先整理的棋谱,找了几块备份移动硬盘,终于在原先网站管理的备份找到了。
在棋谱的目录下,我还意外发现了一个Python程序,是将sgf棋谱文件导入数据库的。我一时想不起我编写过这个程序,因为最早是通过PHP程序转换成JSON文件的。
打开py文件一看,那粗陋的编写风格的确是我写的。但内容使用了正则,还算简洁堪用。
查看了一下文件,是17年写的,那时候刚开始学习Python,但还没有决定从PHP转向Python,同时,那是最心烦意乱的时期,应该也没有心境学习,所以就放下了。
狗熊掰板子的事情,我干的太多了。
偏心
中午炖了一锅羊肉苔菜,吃的不少,到了晚上也就懒得做饭。
后来想起阳台上还有儿子他阿姨送的一个西瓜。现在人懒得都不想切西瓜了,我们决定将西瓜一切两半,儿子吃小的一半,我们两个吃大的那一半。
把西瓜给玩游戏的儿子端过去,想起这样的切法,这样的说辞太熟悉了。
从我记事起,儿子他奶奶在外人面前没少这么说:家里吃鸡蛋是一刀切开,小的吃一半,但两个姐姐吃的那一半大,蛋黄都在那边呢。
以此来自诩公平,对孩子,他们是一碗水端平的。
一年一年地说,一次一次地说,即便是已经记不清大多数的事情,这件事还是能挂在嘴边。
以至于我都相信了。
直到他们相继离开,我才知道,家里不是所有的事,都跟我说的。
原来父母总有偏心,偏心的出乎我,这个其实一直都享受着偏心的人的意外。
没有告诉我,应该是怕我不肯接受,怕我愧疚,其实他们同样愧疚。
在一起的日子,多么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