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回来,急匆匆将一堆PDF文件更名分类完毕,然后下楼帮忙安装调试打印机。
从猪年到鼠年,自我隔离一个多月了,算是第一次串门。
如果说疫情期间从中受益赚现钱的行业,肯定就有PC机和打印机的销售商了。孩子们停课不停学,意外需求旺盛,临时抱佛脚,也顾不上功能和性价比了。
本来最头疼的库存问题,现在反成了商家最为心疼的了。而特殊时期,打印机无论是销售还是安装也概不上门服务。
这次安装调试的,是一台宣传的很高大上的HP无线打印扫描传真一体机。本来安装这种设备是小事一桩,但上来被它外包装箱上的功能唬住了。小心翼翼按照多型号通用的说明书安装,却被搞的云山雾绕照对不上号。最后一怒之下,将打印机用专门带来的网线连接到路由器上,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HP这些年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居然到了开始算计墨水碳粉的份上。而管理层也是黄鼠狼嫁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当年花几个亿搞的webos平板,一见iPad问世,吓得落荒而逃大清仓,卖掉库存也卖掉了前途,真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这些所谓明星经理人无非是大树底下扯大旗而已,现在谁还留意HP的CEO是谁?
顽强!katago缓气劫逆转leela zero265
在测试完katgo1.3.2的openCl版本后,调高MaxVisits值到16000后与leela zero对弈数局,均败北,其中一局居然出现了官子混乱的情况。恰好今天leela推出了新的265权重,这个权重对上一个264的胜率高达61.25%。于是下载了最新权重,首先与katago的opencl版本对弈,结果轻松获胜。
于是katago1.3.1版本登场作战,MaxVisits调整到12000,.执白开局依然中刀。
但苦苦坚持,前100手居然能保持均势,已属不易。
黑棋leelazero逐渐掌控局势,胜率一路走高,而双方的胜率判决难得保持一致。
落后的katago168手没有将右上角中刀的白棋连回,胜率有所上升。182开始杀气,双方的胜率判断出现分歧。
leelazero寻劫231、233点入右下角,katago234手终于打赢了这个缓气劫,杀掉右边黑棋。但黑棋235手立下后,白棋的胜率却跌至最低点。katago236手断开黑棋,打劫,做困兽犹斗。
几个回合之后,白棋258手强硬粘劫,选择与黑棋对杀。从264手开始打第二个缓气劫。胜率虽然有所提升,但也仅仅维持在十位数而已。但296手落下后,胜率陡然上升,胜负就此逆转。
不甘心的leelazero又坚持数手后认输。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katago的顽强,让我看的真是惊心动魄。
过瘾啊!
渐忘
周星驰的《鹿鼎记》里面,要把多隆打的连他妈都不认识了。
马克吐温的《田纳西的新闻界》中,文章被主编改的,如果有个母亲也不会认识它了。
滑稽的台词,幽默的文字,喜感的画面。
但如果到了现实中,那真是哭的心思都有。
也许是猛然的现实和持续记忆中的差距太大,其实彼此间都是如此。再加上这天灾人祸,加速了混乱。
岁月是把杀猪刀,也是碗混酿的黄汤。
就这样吧。一个月就这样过来了,再看一年不又过来了,再往前推算,转眼也是七年。
沉沦的节奏
回伟东的前几天,一直在通过简书手机客户端,看一个关于先秦历史的连载。
这个连载是以时间为顺序,内容以左传为主,史记为辅;叙述引用为主,评论为辅。是近多年少见的佳作。看着连载,几乎动了重新看左传的念头。
到了伟东之后,本想继续看的。但进入简书之后,发现连载消失了。和之前很多作者的连载一样,看来又被挖走了。
这也难怪,简书现在是越来越差了。首页推荐里面现在快变成对联招亲群了。就这样,还夹插着恶俗的不能再恶俗的广告。
一个是创作网站,一个是视频网站,平台上出这样的广告,就不怕丢自己的人吗?
而APP安装的广告条紧挨着下面的选择图标,我这胖手,每次选择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唯恐触及。
一个互联网公司,最怕的就是企业文化的沦丧。因为这就像是人骨子里的东西,一旦显现,真就没救了。
打谱无趣一日
昨晚到伟东前准备随身用品的时候,本想带上电纸书,但犹豫一下还是放弃了。一是在翻完《金田一探案集》第一辑后,电纸书里面已经没有购买的书籍,再就是觉得伟东那边有的是书。
今天白天醒来后,没有福利电视可看,准备找书看的时候,发现无论是大书架上,还是儿子小书橱隔段里面的书,熟悉的熟悉,陌生的陌生,一时却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于是和春节一样,听着乐乐奶奶唠叨,继续打秀和全集。
一天下来打了不少谱,但有些沉闷。和身后唠叨没有关系,因为熟悉的已经可以预测顺序了。本来就不是很喜欢秀和,而打的这阶段的棋谱,秀和原先攻击性的棋几乎不见,棋风变的与其说灵活,不如说功利。
而在连胜俊哲几局之后,又连败几局,而棋风轻灵的,感觉这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俩为了棋份在下假棋。
也许明天该换本对局集了。
日本小说少儿的确不宜
我对日本的小说本来一直还是很警惕的。家里除了一屋子的日本围棋书,主动购买的日本小说只有《罗生门》和《名人》两本。川端康成的那本也算半本围棋书。
在儿子刚上初中那年的一次家庭聚会上,我曾自作聪明地建议孩子们,尽量不要读日本的小说,结果遭到俩孩子加一个家长的鄙视的眼神,于是只好闭嘴,也自我放松了警惕性。
倒不是对日本或者日本人有歧视,只是通过了解,在日本战后的高速商业化发展中,日本的流行小说,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为了商业目的,总是要掺杂一些中国传统评论中的所谓糟粕,有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变态。
隔离期间,把kindle里面横沟正史的金田一探案第一辑看完了。看完之后,更加印证了我对日本小说的看法。
这套小说宣传中有绝版、独家、忠于、未做任何删减等常用广告用语。购买的原因,主要之前因为看过三本,感觉还算不错的。
而这三本《本阵杀人事件》、《八墓村》、《狱门岛》在全集中也是排在前三,第四本是《恶魔吹着笛子来》。而就是这本在90年代末,网络初兴时期还是在网络流传的黄色小说的代表。
看完之后也就明了,为何当年横沟正史的作品在大陆正规渠道只流传三本的原因了。
现在只能寄希望孩子们的自身免疫力强一点了。
审书难亦有责
昨天儿子写的文章,虽然题目和结尾致敬王小波,但整体风格弥漫着末世感。
这是看日漫和番剧看多了。
好在看的还是日剧日漫。
春节法定假期结束后,媳妇和儿子先回家,儿子准备开学,媳妇无聊地开始看纸书。
我又陪了几天老太太,步行回家后一进门,媳妇就把我拉到儿子学习旁边的房间里,指着一本书质问我:为什么给儿子买这样的书。
我一看,是四字先生写的那本三字名的书。
我说冤枉,这首先不是我主动给儿子买的,促销期间买来后就一直搁在书架上。其次,没记清这本书上没上过学校的推荐书单,但每次到书店,这本书都在最醒目的地方,包括推荐书单区。就算不买,就儿子那一目十行的贼眼,站着也读完了。
再者少见多怪,这本书我没读过,但推荐书单上的教父系列我还是翻过的,那本更不适合看。而所谓的美文《麦田里的守望者》,则不是被儿子打上了不适宜读的标签了吗?
不过想想,在那个借书读的年代里,我没有读成的鹿鼎记第四本,作为家长相比而言我还是失职了。
再打有情作文
昨天吃完晚饭,儿子躺在床上本想休息一下,不想一会就睡着了。几次犹豫,最后还是把他叫醒了,继续学习。这是三十年前熟悉的场景的重现。
儿子累的原因,一是课程紧张缺乏活动,再就是和前晚睡的晚也有关系。
前天晚上学校布置了征文作业,昨天早上10点多就把一叠作文纸往我桌子上一拍,让打成电子版。按这个时间,应该是晚上构思,然后利用网课的课间时间写成的。
要求800字的作文,儿子倒没有偷懒,字数翻番,对我来说这点字数任务不大,但看内容,儿子应该是费了不少心血。
很久没有给儿子打作文了,应该是缺少写作的热情吧。而这篇征文虽然饱含儿子的热情,但估计连初审都过不了,没准还会被教导一番。
写的人有感情,打的人有感动,也足矣。
遇震不怪
下午正在和媳妇闲聊,突然感觉到地板在晃动,靠近阳台的塑钢窗也咣咣作响。
出了房间连忙问儿子感觉到震动了吗?书桌旁的儿子抬头答道:应该是地震了。然后继续听他那拖堂的网课。
后来知道,他感觉到是因为带轮子的椅子往后滑动了。
这已经一年时间内第二次遇到地震了。
看来老天爷是想证明现在的疫情是他干的,再看大家都规规矩矩宅在家里,便震上一震,显显威风,看谁人敢说人定胜天。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脱。老天爷横,能横到哪里去。
理发心轻松
今天心情好多了,主要是昨天晚上终于理发了。
年前那几天有些忙,也就没打算理发。过了小年后因为体测事情与回丈人家过年的外甥汇合时,还提醒他,见了他舅老爷别让他来济南,也是怕他来了看到我没理发心里不舒服再多喝酒。
有了去年的造反经历,本计划放完假就能理发了,谁知道隔离在家,这头发不隔离啊。
于是只能自力更生,由家里那位动手了。
都说隔离让全民变厨子,老师变主播。但媳妇给我们爷俩理发理发,是早就自学成才的,只不过后来彼此都嫌麻烦就放下了。
还不错搬家时还把理发工具带过来了,但开始准备时,发现电推子许久不用出了问题,于是只能靠一把剪子加一把梳子,把头发理了。
理完发,心情顿时好了不少,至少又有了打持久战的一项本钱。
拿我练完手,下一个就看儿子能坚持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