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再逆转

昨天是LG杯决赛第一局,因为忙着伺候开学第一天的儿子,加上是韩国棋手内战,开始并没有怎么关注,下午闲下来看的时候,已经进入后半盘读秒阶段。
现在看围棋转播,首先看AI形势分析,也就是概率。一般只要是AI认为胜率超过九成,除非出现leelazero那样的低级错误,肯定不会输出去的,尤其进入官子阶段。
但人类棋手就不一样了。从开局胜率不足一成,到逆转到九成的朴廷桓还是被翻盘逆转了,这应该也是还半决赛逆转的债吧。
感觉自己观棋的水平还是有长进的,实在看不懂的那手棋,就是朴廷桓的昏招败招。
而AI在判断这手之后申真谞下一手的时候,也很滑稽,胜率是先维持低位,然后过了一会缓过劲,胜率的的直方图极速变换,同时曲线垂直拉升。
对AI而言,这样的急剧变换,一般代表算法错误。而胜率一旦减低,也就意味着出现了误算,形势不妙。
好在AI没有感情,即便出现误算,也不会影响后面的着法,这样的棋,反而少了不少乐趣。

旁听

今天本是儿子寒假结束后的开学第一天,但却和估计都吵吵着“我上学,我快乐的”同学一样,继续待在家里,通过网络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开始调试机器,下载安装相关软件控件,为今天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还好,从早餐,到晨读,到一天的课程,包括每门课间的抓紧时间做作业,儿子没有假期期间的烦躁和讨价还价,都和平时上课一样按部就班进行。

现在这个时间应该快下晚自习了,要是能和原先那样在操场上跑上几圈该多好。

儿子学习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的沙发上守候着,一下发作业,就连忙下载电子文件,在那台故障百出的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更多的时候我也算是在旁听。一天下来,儿子的高考六门课程上了个遍。而除了开篇的语文中《廉颇蔺相如列传》部分,其他的课程内容都是那么陌生。

现在的高中课程,已经和我们那个时代大不相同。

为了什么呢?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还是为了提高高考的难度?

可怜的孩子们。

唯一自我安慰的就是,就当是锻炼了,人生总要吃苦,这点苦如果都能咬牙坚持下来,那么以后也能咬牙渡过难关。

leelazero另一低级误算

在katago发布了新的版本1.3.1及新权重后,面对leelazero的260、261版本的权重实现了一波六连胜,这波势头随着leelazero的新262权重的推出才遏制住,然后随后实现对katago的反超。

相对于katago的程序版本与权重同步更新,leelazero更侧重的是权重的更新,有时间频繁的一日一更,今天,新的权重263已经推出,相对于前一个版本的权重胜率高达55.19%。

leelazero是由一位比利时程序员起头开发的。开发者的围棋水平未知,但应该没有专业棋手的加入,同时其开发不使用人类棋谱与累积的围棋知识,仅根据围棋规则,使用单一类神经网络从自我对弈中学习。

这应该也可以解释leelazero在征子方面的弱智表现。即便网上所说计算量的原因,但不考虑征子的特殊棋形,单作为简单死活,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

另一方面在官子阶段,leelazero和其他围棋ai一样,是很少犯错的,但有些情况下犯的错和征子一样低级,这应该和leelazero的算法应该有关系。

这是katago官子逆转的一局。说是逆转,是因为通过sabaki对弈的时候,leelazero的自认胜率一直很高,但即便以我的水平,也能看出自从282手开始的单官劫黑棋是无法打赢的,但leelazero的持续高胜率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和katago算法。直到328手后,leelazero的胜率才低于50%,但也一直持续在30%左右,也就是说还没有到认输的份上。

棋谱是到了346手,后面leelazero还在不停地填子,并在katago多次pass后才认输。

显然,问题不是出在官子计算上,而是在死活计算上。出现这个问题,leelazero一是对左下角的双活计算不清,再者就是忽略了328手后如果不应而粘劫有双活的手段。

这个计算量应该是不大的。出现这种低级误算应该是leelazero重计算积累而轻算法效率的一个表现吧。

时过境迁,长不如短

去年底亚马逊搞促销,3.99打包钱德勒的熊猫版《漫长的告别》等三本电子书。本来已经买过钱德勒全集实体书,但抵不过便宜,就随手下单了。
谁知下单后才发现没有领优惠券,信用卡支付了150多块钱。惊出一身冷汗,手忙脚乱取消订单。找了半天,终于在很隐蔽的地方找到取消的选项。
购买之后,一直没有看。这几天为国宅家,在看完阿加莎全集之后,就顺序把这三本书也看完了。
除了《漫长的告别》,其余两本也都是由原先看过的钱德勒早期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来。其中《再见,吾爱》是由短篇《芳心难测》和《翡翠玉石》合并而来。而《长眠不醒》则是选取《雨中杀手》和《帷幕》的故事情节。
其中《帷幕》的前半段情节被延伸改编成了《漫长的告别》。看来钱德勒早期的短篇集算是他的精粹了。
这三本小说合并营销,应该还是主打前段时间一直在畅销榜上名列前茅的《漫长的告别》。从内容看,后两本虽然情节更为曲折,但与前作相比整体要逊色不少,这里面主要还是小说的人物创作的问题。
里面最明显也是最不喜欢的,是对《芳心难测》的改编。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情感描写,都失去了原作中的精髓——人物的情感。
也许是钱德勒老了,更冷静,已经不再相信这个。就像在《漫长的告别》中所写:她哭只是到了该洒几滴眼泪的时候。

小虾米

昨晚睡得不晚,今早醒的却也不早。
起床发现小虾米早已经出门值班去了,临走还把家里咸菜罐调满。
大势之下,各司其职,无谓职务尊卑,薪酬高低。
而想来惭愧,退出体制后的我,反而成了闲人,只能仰望昔日眼中的闲人,外平静如水,心慷慨激昂。
言传身教,多在无声之时。

leelazero征子水平似乎有提升

进入2020年,久未更新的katago发布了新的版本1.30和权重文件。新权重还未没来得及全面测试,三天后就又推出了新版本1.31及新权重。
春节前连续出差归来休整,安装好win64的gpu编译好的版本,文件名中已经明确对应cuda版本为10.1,这样看来前段时间在linux先提前升级cuda到10.2是有些超前了。
1.31同配置下速度快了不少。在gtx1660 6G+ e3-1230 v3+8G配置下,katago的默认配置文件中maxVisits从原先1.2的6000逐步提高到10000,速度未变,已经可以和lz默认配置一战。三局中两次屠龙。
随后1月25日再次释放新权重,这个权重提升很大,将对局时间调整为一分钟一步后,同硬件配置下原先处于下风的katago连胜leelazero6局,其中leelazero最新261权重两局。
其中第六局leelazero再次出现征子问题。但这次leelazero还不是那么太丢人,这个征子还是有点技术含量。

中年女演员难做

在伟东期间,虽然电视免费,但除了春晚和澳网,其他也没有怎么看。
最近看电视最多的,反而是年初那几天晚上。回到汉庭后进门后就习惯性打开电视。那几天演的一部电视剧《破局1950》的敌特片。片子属于武戏文唱,开始看的还有些意思,但看了几集就觉得故弄玄虚,拖沓乏味了。
片子的男主角是一个不知名的男演员,这个不知名只是针对我这样落伍的人而言。女主角苗圃倒是熟悉,只是不用说和16、7年前的《绝对控制》,就是和客串的《让子弹飞》时相比,也是老多了。
而剧中跟苗圃配戏的男主角的年龄、形象,跟当初《绝对控制》中王学兵差不多,这么多年过来了,苗圃再与这样的男主角配戏,虽是姐弟恋情,但看着总是别扭。
也难怪海清去年时候大声呼吁,给中年女演员更多的机会。但既要应对流量女明星们的挤轧,又要将就同样靠流量的男明星们,实在太难了。
当时换台的时候,看到一部剧中出现的女演员,是丁嘉莉。人家多好,形象和当年和陈佩斯配戏的时候差不多,一点也不影响戏路。

30年老去

大外甥第一次独自呆在姥姥家的时候,也就一岁三个月。本来玩得很开心的他,在发现妈妈已经回济南后,开始仰头大哭。
外甥哭的那个伤心,让在家的三个人手足无措,也没法说理规劝。就在他姥娘准备他再哭两声,就决定狠狠心撇下家里一个上班的老的,一个上高中的小的,带他到济南的时候,外甥突然停下哭声,指着大门说:妈妈上班去,给我买好好。
然后三双惊诧的眼神注视下,没事人一样跑开了,开始了在姥娘家的快乐时光。
那年他姥娘48岁,还可以一手提溜一个外甥的岁数。
因为特殊时期,搬家般地将她老人家接到家里。谁知刚进门还没有坐下就要走人。就在我准备她老人家再坚持一下,我就重新陪她一起搬家般返回的时候,在媳妇动之以家人亲情,晓之以国家形势的劝说下,老太太终于妥协。
30年过去了。

网球杂忆

感谢有线电视免费,在家看澳网直播,老妈在旁边陪我看了两场半决赛,一场女单决赛。
男单决赛结束时间晚了点,是通过笔记本上看完的。蒂姆决胜盘被德约科维奇很经济地击败,男子网坛90后尚需努力。
和女子网坛混战不同,男子网坛依然是三巨头统治。一个巨星君临天下就够压抑的了,现在是三恶霸瓜分天下,最大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90后们,真是生错了年代。
最早了解网球,是通过报纸《体育周报》。那时候巨星博格退役,风头最火的是坏小子麦肯罗。报纸上少不了的新闻多是花边新闻,什么骂裁判,踢记者,摔拍子。电视上仅有的两个体育集锦界面中,短短片头就有几秒钟麦肯罗咆哮的镜头。
相对大器晚成的伦德尔,后续占了大量报刊版面的是17岁就夺得温网冠军的贝克尔。
电视上第一次看直播,是汉城奥运会后,央视转播的一场表演赛。这应该ATP进入中国的一次推广活动,直播前几天央视就开始连续播放爱德堡对阵阿加斯的预告。
那时网球翻译还带有港味,现在爱德堡翻译作埃德伯格,而阿加斯则是长发变光头,波姬小丝换成格拉芙的阿加西。
ATP的推广还是有效的,恰好又赶上张德培法网夺冠,电视上网球转播还有相关节目逐渐增多。而大满贯赛事推广做的最好的还是法网。
众星捧月的桑普拉斯时代结束,是费纳争霸,等还叫小德的德约科维奇露头后,90后球员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完成最大部头的电纸书阅读

今年以来,终于把kindle里面最大部头的《阿加莎全集》看完了。看书时间主要分布出差往返的路上,住宿的晚上,当然最多的还是春节封闭的家里。
这段时间看完的,是原先零星单本购买之外的作品。看的顺序是从后往前看,先是杂集,后马普尔小姐系列,最后是波洛系列。看完一本,选择下一本的时候,也是费点脑子,看看书名想想这本以前看过没有。
实在拿不准就翻看几页,根据残留的记忆来判断看过没有。有一本例外,就是《寓所谜案》,看名字陌生,翻看几页,依然没有记忆,翻到最后,模模糊糊似乎有点印象。看来当年看的时候,要么状态不好,要么分神了。
总体而言,个人最喜欢的依然是波洛系列。但阿加莎还是写作卖力不偷懒有些不甘心,在里面要么夹杂上奥利弗夫人掺和,要么来个分部剧情交代灌水。
反倒是名字起的,以为跟《四魔头》一样飞天入地的《赫尔克里波洛的丰功伟绩》,内容、对话简洁明了,人物性格鲜明,堪称上乘之作。
通看看完一遍,以后再慢慢挑选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