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伟东无所事事,下棋也难以静心,只能看书。
因为前几天调试围棋AI,遇到了三劫循环问题,所以就把书架上陈祖源的《围棋规则新论》和《围棋规则演变史》拿出来,算是仔细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头更疼了。
围棋毕竟是小众,研究的人也少,而因为研究的人少了,就缺乏争论的基础。所以无论是应昌期还是陈祖源,难免都有些自说自话的感觉。大半本书论述的循环劫,无非就是“全局禁止同形”。这样人明白,机器也明白。
而连篇累牍半天,无非是想证明自是而他非,争个正宗,以规则一统棋坛。而这规则前面,本应加上竞赛二字,只不过故意模糊而已。
而这规则,在翻看的第三本书《名人》中,让作者川端康成认为是对围棋的人为戕害。
此时看川端康成的书,却有种莫名的不适感,于是看了一半而放弃了。
久违的“外面的菜”
昨天正常上班的媳妇回来,把吃了一点的单位提供午饭带回来了,有牛肉,有土豆,还有豆角,于是就混在一起热热吃了。
吃完饭之后,就觉得干渴难耐,开始以为是晚饭新调的咸菜的问题,后来睡前实在受不了了,就从冰箱拿了一罐雪碧。本想和儿子客气一下,没想到儿子也正难受地想喝雪碧呢。
上次我有这种感觉,还是在京城吃三袋方便面加两包调料的时候。再往前,是和儿子一起吃某网红面后。
平时还好,偶尔吃点外面的菜也就罢了。这快两个月吃惯了自家的菜,猛一吃外面的菜,真是受不了。
我和儿子向来嘴刁,不满意的菜一般是一口不吃。而儿子更是有此天赋,未断奶时,吃活虾做的肉糜没事,冷冻的虾做的就吐出来不肯吃。
现在还好,儿子只是不讲究也绝不将就,还能养得起。
居家常备菜品:酸菜
昨天晚饭给儿子做的是米线,把最后一包酸菜也用上了,需要再下单购买了。
即便没有这次意料之外的隔离期,有些居家饮食的材料也是必备的。
首先提及的就是酸菜。
由于南北饮食称呼的差异,同名的酸菜有几种,今天所说的酸菜,就是电视广告中经常提到的那种老坛酸菜。而商家为了以示区别,除了老坛酸菜之外,包装上常用的名字是鱼酸菜。
之所以叫鱼酸菜,应该是因为它主要用来做酸菜鱼的。我们最早做酸菜鱼,买的是现成的酸菜鱼料包。后来发现那种料包里面调味品加的太多,而且酸菜零碎,味道就靠那些调料撑着。于是开始选择包装的那种整装酸菜。
一般现在真空包装的酸菜,都是半颗装,在半斤左右,刚好够一家三口食用。超市里面原先是李记鱼酸菜为主,后来吉香居也出了酸菜,份量略少,但味道更为清淡一些。
除了酸菜鱼,无论是米线还是面条,酸菜也大有用场,所以算是居家必备之选。
快到头了吧
第一次将乐乐的奶奶强行接过来的时候,她老人家每天时不时站着阳台上,看泺源大街上的车经过,就说这么多车疫情差不多了快结束了,可以回家了。
那时候的车流,就算往日的午夜也比它多。
今天早上出门,门前的车辆拥堵难行。按这个拥堵程度,似乎疫情真的过去了。
但进入主干道,顿时畅通了许多,而偶尔经过的空荡荡的公交车则在提醒着,现在还在疫情期。前面的拥堵,只是因为小区还在实行封闭管理,上班车辆集中在通行口而已。
坐车去,骑单车回。虽说户外通风良好,但车流行人不少,还是戴着口罩为好。好在一路下坡,倒不影响。
彩票点也已营业,但也许业务稀少,买张彩票居然遇到死机。
一切似乎都在恢复正常,但对生活的影响有多大,有多长,还要等待。
离群独行
昨天将自己的只发过两篇,就闲置数年的公众号重新拾起来。今天把前几天加入的几个围棋AI群都退了。
现在无论是微信群还是QQ群,还和当初一样,都属于无组织无纪律,如同市场一般。本来这次重新入群,也算是慕名加入,但后来发现不过如此,最后几天已经沦为病毒清杀群。
最早加入的网络组织,是水木清华BBS。当时门槛很高,专门请在清华读研的同事帮着申请的账号。BBS还有以网易为代表的社区的衰败,真的不知道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
别的也管不了,先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起,学一点是一点,走一步是一步。如能聚三五好友,算是幸事。如果依然只是形单影只,亦是乐趣所托。
总要道别
最早接触VB是大学毕业前的3.0版本,最后一次动了学习念头是工作后的6.0。但对VB的使用还没有他同门兄弟VF多。
VB入门简单,basic语言又曾是大学计算机入门课之一,而制约VB发展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那必须捆绑在一起的两个运行库。在软盘时代,这是个要命的累赘。
而我放弃VB选择delphi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不需要运行库文件随行。
其实delphi和VB,以及后期的PHP,现在的python,都是随着IT业某个极速发展的阶段应运而生的。IT行业的推进式发展,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也需要解决大量的业务需求,这就需要大批的程序员,而VB等就为这些程序员提供了顺心用手,甚至是速成的工具。
而进入另一个阶段之后,又有了新的需求,新的工具,而曾经的小甜甜自然就变成了牛夫人,被淘汰也不足为怪了。
风雨29年:微软正式放弃Visual Basic编程语言
https://m.mydrivers.com/newsview/678066.html?fr=kkj
未成的三劫循环
Sabaki0.50中配置katago引擎
Sabaki的0.50版本中AI引擎的设置跟0.43版本不太一样,设置从原先的Engines菜单中移除了。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设置。
一是通过左上角file菜单中的Preferences中的Engines选项进行配置,另一个就是通过点击File菜单下面的小箭头圆圈的下拉菜单进行Engines配置。
进入Engines设置后,选择Add进行新增配置
第一个栏目内容填写的是引擎的名称,便于识别;
第二个则是选择路径,这个是通过单击左边文件夹图标进行选择,不需要输入;
第三个栏目填写的是参数,权重文件和配置文件默认路径是第二步选择的路径,如果不在同一路径,需要填写完整的路径;
第四个栏目是有关gtp的,比如time_settings等,katago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设置。
无谱的缺憾:行云流水的劫争
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初期的一次电视转播中,当时年富力强的王汝南八段在挂盘讲解的时候,就一个劫进行了围棋技术普及,大意是:打劫不一定是非要打赢的,围绕这个劫在寻劫过程中获取足够的利益就可以了。
当时虽然开始痴迷围棋,但还是理解不了。后来虽然围棋欣赏水平有所增长,但对打劫依然停留在寻求刺激的层面上。
但那天晚上katago与leelazero的对局,给了我一次彻底地实战指导。这也是我这几天一直寻求找回这局棋谱的原因。
棋谱最终还是遗失了。而我的水平还达不到复盘的水平,只能先暂且记录一下吧,好在以后这样的对局还是会层出不穷的。
那盘棋执黑的katago开局不出所料中了芈刀,出现类似的局面,只不过左下角是二间守角。这个方向上的守角,katago自认胜率还不至于低到三成。
之后leelazero打入下方,黑棋直接从厚势方先点出头白棋,后夹下方白棋破眼攻击。而269权重的leelazero似乎没有前两个权重那样强硬,没有正面反击而选择向中腹出头。katago则利用左侧攻击顺势进入白棋左上角,并自认胜率持平,但leelazero认为形势不错,保持在7成。
左上角后来形成了一个黑棋的紧气劫,开劫之前,katago先将芈刀弱侧右侧两个孤子联络,然后开劫。这时候双方胜率突然一致起来,katago胜率升至七成。
之后的劫争中,katago并不急着打赢左上角的劫,而是通过芈刀形成的厚势继续有条不紊地缠绕攻击打入的白棋,胜率逐渐上升,最后左上角劫争已经不再重要,在将纵贯大半个棋盘的白棋大龙包围后,leelazero中盘认输。
如果是上次观看katago通过两个缓气劫逆转是刺激,那这局棋就是精彩。
飞扬围棋里面是分为涨棋党和书脊党,现在看AI群里面,也是分为涨棋帮和遛狗帮。我没有涨棋的奢望,也不图遛狗的场面。能通过AI找寻一些对围棋乐趣,足矣。
数据恢复总缺憾
折腾计算机这么多年,也算帮过别人一些忙,按乐乐奶奶的教诲:还能有什么用。
但这些忙里面最不愿意帮的,是恢复数据。因为水平有限,恢复计算机数据都是通过工具软件,即便选择了足够好的软件,恢复出来的数据也不是完整的,总有缺憾。
我自己倒很少恢复数据,因为是帮忙多了知道数据的重要性吧。
但前天晚上还是中招了。
那天晚上因为睡不着,就打开久未使用的sabaki,用最新的leelazero269权重与katago对弈一局。对弈完了之后,看到有新sabaki 0.50的版本可以升级,就下载安装。
安装询问安装路径的时候,心绪不宁脑子也有些走神,顺手就选择安装在原先sabaki 0.43的路径上了。
因为对那局棋印象深刻,昨天一早起来想整理一下,结果发现原先目录下保存的棋谱文件都不见了。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升级程序还清理数据的。
本来还自我安慰,没了就没了,以后升级硬件,棋谱有的是。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始了恢复数据的征程。
因为最早XP下常用的Easyrecovery需要破解而且效率不高,所以直接略过。先后下载了迷你兔、diskgenius 还有Disk Drill等免费软件。其中只有迷你兔进步神速,恢复了不少数据,但我最想要的那局棋谱文件虽然可以恢复,却已经损坏。
今天还有些不死心,又下载了EaseUS进行恢复。这款软件是免费恢复量最大的,速度还有恢复文件数目也是所有软件里面表现最好的。他比迷你兔恢复了更多更近期的棋谱文件,而且还按照被删除目录归类的。
但依然没有想要的那个文件。
从恢复数据情况看,sabaki是在采取了先删除后安装的步骤进行的升级,这种方式也还是第一次遇到,只能是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