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传言、否定、再传言、再否定后,终于有一件事情先确定了日期:高考延迟一个月,重新跟我们当年同步日期了。
能首先确定时间,这就表明了高考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而被排除的那两个地区,继续焦虑的不止是今年高考的学生,还有他们身后的家人,身边的老师,甚至还有当地的还未开学的当地学校。
高考曾经决定了一代人的命运,我们那时候就在喊高考不是独木桥,但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也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这是中国学生的宿命,也是中国普通家庭的宿命。
知兵者渐少
郝柏村作为当年随蒋介石溃退到台湾的军人,亲身经历了战败惨状。自陈从死人堆里过来的他,在台独抬头时期,曾将台独比作“现代义和团”。
虽说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但随着郝柏村这代人的一一离世,台湾这艘无知无畏的船将越来越偏离轨道,战事在所难免。
古谱风格大混战
前些日子,随着天气转暖,AI对战之时,A机箱会不时传来显卡风扇全速转动发出的声音。本以为是Nvidia显卡驱动更新后,AI最新权重占用加重了显卡负荷的缘故,所以减少了AI对局数,并将playouts调回5000。
后来发现是机器整体温度过高,导致显卡风扇强制全速转动散热,将机箱侧板打开后,机器又恢复正常了。
虽是陋室,但5000playouts对AI犬来说还是低了点,尤其是leelazero不少对局开局50余手就出现误算,只能例行坚持到91手才认输。看着katago100%的胜率,只得在91手前强制结束对局。
于是重新将playouts调至10000,虽然这点playouts值对AI犬来说,还是属于超快棋,但误算肯定少了血多,仅从胜率图就能看到平缓的多了。
调整完playouts第二局,二AI犬就来了一场古谱风格的扭杀。
开局本来挺平稳的,没有芈刀,右下角黑棋小飞挂后点三三,熟悉的六超时代的定式。但从45手开始,katago两次脱先,好脾气的leelazero也忍不住选择闷杀下面黑棋。
在leelazero的步步紧逼下,katago的胜率逐渐下滑,开始临近三成的危险线。但在sabaki观战时,katago认为100手是缓手,于是选择围攻白棋,从逃跑变混战。
对局中107手是leelazero没有算到的一手,此手之后,胜率虽然没有出现双降,但之后整体胜率开始下降。而katago转攻中间白子,自认胜率开始反转。
以往印象中不善攻击的leelazero此时却变得强硬,做活左边后,继续围剿中腹黑子,胜率再次扭转,但150手飞二AI犬出现分歧,katago认为这是攻击中胜率最差的一手。
sabaki实战中,katago151手吃掉下方白棋后,自认为无论胜率还是目差,都已经领先。
到了193手时,katago已经是胜券在握。
升级sabaki0.5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AI犬计算的时候,通过点击热图点,查看变化图。而这个变化图跟我计算的一模一样,67%的胜率,占到两个大官子,已经足以沾沾自喜了。但对AI犬而言,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在整理补充《寄青霞馆弈选》棋谱的时候,已经习惯于古谱的执着扭杀缠斗,以致于此后再看六超时代棋谱的时候,总有一种“怎么还不动手”的感觉。其实,一旦进入激战局势,无论是座子还是还棋头,都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是无关紧要,比拼的就是计算力。
而这时,就有了AI犬的用武之地。
甚于死亡
每天浏览亚马逊网站,很多书名没有记住,倒是一些广告词印象非常深刻。
一本书的广告词是如何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虽然真切而又实用甚至是必用,但却毫无购买的感觉。
今天和媳妇聊起,我自以为曾经经历过家人疾病和死亡的痛苦,有过努力,有过离别,以为自己已经很坚强了。但其实,我们还没有做好家人衰老的准备。
我能够接受死亡,因为那本来就是人生的终局。但同样是人生要经历的衰老,我却如此痛恨,难以接受,甚至甚于疾病,它连曾经的美好回忆也慢慢碾碎。
查了一下,那本书名叫《最好的告别》。自家的痛自家知,哪有什么最好,充其量是都挺好。
心疼显卡
宅家已经两个月了,期间除了每个月初,用那已经落后了几个版本的套牌,痛苦地完成炉石的月度任务,基本没有怎么玩游戏。电脑主要出力用在跑围棋AI上了。
从3月份开始,AI跑的开始少起来,因为AI运行中,机箱会不时传来汽车发动机般的噪音——那是显卡风扇全速转动发出的声音。
本以为是天气渐暖,显卡散热的问题,但这几天本想乘着天气回冷,让katago与leelazero进行了一次10000playouts的十番棋,谁知机器的噪音已经不是时断时续,而是连绵不断,真害怕从机箱里窜出一台摩托来。
心疼价钱不菲的显卡,于是也就停下AI的运行测试。
前天儿子考试结束,想到离高考原来也就一年了,心里突然有股莫名的焦虑。想散散心,再看魔兽世界的点卡还有一个月到期,就进入魔兽怀旧服算是散散心。谁知刚进服务器,那熟悉的噪音骤然响起。
开始以为是NVIDIA最近连续更新的驱动问题,调整半天未见成效,后来不经意摸了一下机箱,虽不说烫手,但温度够取暖用了。打开侧机箱挡板,那闹人的噪音终于消失了。
人难齐坐失良机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准备围棋古谱资料,每天都到孔网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日本进口围棋书。在最常去的一个店铺里面,二手书新增了不少,而卖的也快,不少上架一天就打出已售的标志。
疫情期间本是书商的一个促销良机,但却冷清得很。当当京东受制于实体书的运输配送,没有大动作实属无奈,而已经放弃纸书业务专营电子书的亚马逊,这段时间没有动作实在是让人看不懂。
期间也不是没有促销,但基本还是属于那种例行的领码半价,忘了领赚一笔的促销。而即便是促销,也很不上心,横沟正史的全集居然比第二辑还便宜,这不是摆明了挑衅我们这批按部就班购买的老顾客吗。
码字码到这里,到多看网站看了一下,原来也是彼此彼此。看来是疫情期间虽然是网上办公,电子商务,但人员的隔离还是影响了业务。
都说亚马逊在中国业务开展不起来,是水土不服,现在看,也不止如此,在从业人员内部跳槽流动的大环境下,也不排除那种入乡随俗的自甘同质化的因素。
难言正宗的焖饼
儿子第一天在线考试,中午伙食略微清淡了点,就开始喊饿。所以昨天中午专门给他炒的大份肉丝鸡蛋焖饼,吃的干干净净。
原先我做完饭之后,都会例行问儿子,做的味道如何,和外面比怎么样。但炒焖饼的评价儿子也答不出来。儿子从小很少吃地摊,偶尔吃过的焖饼,也是在学校里面食堂吃的,定然也不正宗。
其实济南炒焖饼到底怎样算正宗,大多数人也说不上来。
最早看到炒焖饼还是在财院门前的美食一条街。只是看到过,没有吃过。工作之后,尤其是转到大观园附近工作后,炒焖饼成为地摊主食。在经六纬一西南角的地摊,曾一度成了我们几个光棍们加班后的聚餐食堂。
当时炒焖饼还是绿豆芽为主菜,而主要吃的是肉丝焖饼。在猪肉第一次大涨价后,鸡蛋焖饼吃的才多起来。不知是因为鸡蛋和豆芽混炒影响色味,还是因为涨价,以焖饼为主食的食客少了的缘故,焖饼的配菜增加了卷心菜。最可气一次,在财院美食一条街上,居然吃到了土豆丝为主菜的炒焖饼。
随着济南城市治理,地摊不见了,现炒现卖的焖饼估计是越来越少见了。
停课不停学考试后
昨天儿子他们迎来了停课不停学的第一次考试。一天考了三门,虽然是网上考试,考试毕竟是考试,晚上早早吃完饭后,儿子本来只是休息一会的,结果躺下就睡着了。
向来信奉“宁惹醉汉不惹睡汉”的孩子妈,想让儿子继续睡下去,但明天还要考试,估计晚上任务也少不了,无奈,这坏人只能由他老爸来扮演了。
喊了几声,光听着那位躺在那里支吾了两声。也不好再催促,便先去准备茶水,等回来时,儿子已经坐在书桌旁。
似曾相识的场景。
刚考完试的时候,儿子还是蛮精神的。看着手机,嘴角带着坏笑。看他那表情,他那慈母怀疑他在看什么娱乐信息。儿子回答,在看同学们的考试评论。我说是不是骂声一片啊,儿子答道:是啊!
小三十年过去了,有些东西还是不会变的。
居家常备菜品:东北酸白菜
相对于鱼酸菜,超市里面卖的更多的酸菜,也更为北方人所熟知的,是酸白菜,东北酸白菜。
酸白菜的吃法主要是猪肉粉条炖和包水饺。但无论是哪种吃法,我还是喜欢那种成半棵装的,而不是那种已经切成细丝的酸菜。
而酸菜的质量,就在切丝的过程中就能判断出来。好的酸菜发酵程度控制好,白菜外形整装,但里面的纤维随着菜刀落下迎刃而解,那手感,那声音,也是一种享受。
现在超市里面酸菜品种不少,但奇怪的是,感觉真空包装商品中质量上乘的榆园酸菜却很难见到。与吃过的超市酸菜相比,榆园酸菜虽然发酵火候差了点,但主打的是无添加,味道也算正宗。
在原先吃的多的冬天里,曾经从网上买过散装的酸白菜,做出的味道要好不少,但批次不同质量也不太一样,处理之前味道有些重,况且散装加快递,卫生等总是不太可靠。而且也不适合家常储备。
吃过最好的酸菜反而是济南产的,原先同事给过我几次成棵的酸菜,经过鉴定绝对一流,真是其他酸菜都难以相比了,储备不可能,吃到就是享受了。
注定错过
历来以水饺为特长的媳妇最近涨本事,会发面蒸包子了。
前几天为送饭做准备的时候,专门检查了一下电动自行车。当时还夸一分钱一分货,都快半年了,车胎还鼓鼓的。
谁知要去送饭了,才发现车子怎么也不上电了。
只好死马当活马骑,看看能否骑一骑恢复正常。电动车当自行车骑,但可比自行车沉多了。
刚工作的时候,从佛山苑骑行到财院踢比赛,一路骑行,开玩笑说:这简直就是高原作战。看来那时候自行车的质量真不咋地,纯属暴利,后来厂家经营惨淡,也是自作自受。
转过山东大厦,进入爬坡路段,口罩自然已经戴不住了,拉下口罩,路边花香扑面而来。
从这个春天起,注定要错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