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心境打谱

最近基本重回正规生活,又把闲置了快一年的棋盘擦拭干净,开始打谱。

棋子用的是原先买的最便宜的单面小坐云子。去年把里面歪瓜裂枣的棋子剔除掉后,棋子整体质量还算满意。主要还是心境和不太一样了。原先打谱,享受的是棋子碰击棋盘的感觉,无论是声音还是手感。现在似乎更享受的是棋子在棋盘上的排列,形状与色彩。

由动至静,可能真是老了。

棋谱打的还是秀策全集。已经到了秀策与太田雄藏的三十番棋。原本我曾以为秀策最辉煌的战绩,是三十番棋将雄藏降格,不是御城棋十九连胜,毕竟对手里面缺少了天保四杰之首的雄藏。

但今天打完第十七局,也就是将雄藏降格的那局,感觉还是有些失望。这三十番棋的激烈程度,是无法与吴清源的十番棋相比,更不用说道悦等人的争棋相比。

这更像是亦师亦友的二人,对围棋生涯的一个总结而已。

可以看得出,年轻的秀策想赢,而看着秀策成长的雄藏则不怕输。年龄与阅历决定了二人对胜负的态度。

也许后面秀策与师弟秀甫的十番棋时,就能体会到。

免费大餐终不可靠

昨晚把前期各处代码转到百度AIstudio后准备退出的时候,看到有个系统消息。打开一看,原来是系统从15日起,停用katago项目运行的通知。
看完通知,没有丝毫失望,反而有点释然的感觉。
自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从小对白来的东西总怀有一种本能畏缩心理。当时看到免费算力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到网页上查看,是否可以购买,价格是多少。
停用katago项目其实已有先兆,前天的时候,原先每天免费的12算力,缩水到10算力,并取消了5天连续使用赠送的算力。当时的理由是大量用户使用算力挖矿,现在直接停掉katago,因为他的运行占用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资源。
这样也可以理解,谷歌的colab后来也封杀了围棋AI跑谱。而百度其实可以效仿谷歌推出收费的colab pro,尤其其现在只是针对美加用户的情况下。
一直有这种规律,当我想随大流的时候,大流就已经泛滥了为河了。
这样也好,断了念头,一心攒钱购买3070显卡了。

共同体会 共同伴随

乐乐奶奶去世后四天,我去医院处理费用结算等事宜。回家跟媳妇说起来:进了医院大门,感觉到处都是奶奶的影子。
那位立马教育我:“别胡思乱想,好好继续生活”。
我笑笑,没有说话。
头七那天,照例到伟东,进门后发现媳妇给我发了一个语音,说:坏事了,也有我的症状了,看到一个老太太跟乐乐奶奶可像了。
我听完不由笑了。上次我笑,是因为我知道报应肯定来,但没想到来的那么快。
这个报应并非贬义,用现在常用语就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正笑着时,那位又发来一句文字,说:可难受了,妆都花了。
现在那位有了这种症状,恐怕要跟我一样,伴随一生了。
三周过去了,其实这样,比刚开始那种记忆的模糊化、线条化要好,那应该是痛苦与恐惧造成。慢慢走出来,至少不会再有恐惧,对遗忘的恐惧。

随景随忆

疫情期间,医院里面的陪护制度也大改变。不但培训人员限制一人,原本ICU每天下午的探视被取消。
一个人陪护,送送饭补充护理用品还可以,因为病人多是不能行动甚至是昏迷,遇到外出检查,尤其是做CT这样的力气活,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于是不少病号家属就利用做检查的机会,算是探视了。
一般这些家属都是直系亲属,但难得遇到一次是外甥来帮忙。检查完毕把病号床推回ICU的时候,外甥还给床上昏迷着的老舅鼓劲:舅,你在里面好好的。
这本来挺温情的话语,让我听着总感觉和这环境氛围有些,有点违和感。
当时不禁想:要是哪一天我稀里糊涂被弄到里面了,那几个小子会怎么样?
大外甥:舅舅进ICU了?!唉,从小就打我骂我说我还气我,哦不对,这是弟弟控诉他爷爷我姥爷的,反正,没少欺负我。好容易长大了,我要做个小手术,他专门还跑到医院吓唬我……
二外甥:舅舅进ICU了?怎么可能!上次问他什么是996.icu,他还说是I see you。从小光让我学习,自己却不好好学习,这回知道什么是ICU了吧……
小外甥:舅舅进ICU了……,ICU是Intensive Care Unit吗?哦,如果舅舅进去可能会出不来了?我也许会难过吧……
儿子:老爸说的没错,这几个外甥哪个也靠不住。关键时刻还得我这个孝子出面。我是拔管呢,拔管呢,拔管呢,还是拔管呢?等等,先看看爸爸帮我管的那几个游戏账号怎么样。唉,老爸也真不容易,炉石还在用落后好几代的卡牌收藏熬月度任务呢。以后只能靠自己充值,完成日常了……
将来要是真这样,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话题调剂

昨天儿子休息,晚上请客吃滕州菜,儿子很开心,因为请客可以吃更多的菜。
所谓休息,就是早上可以晚起两个小时,学习还是继续,所以儿子是低头哈着腰去,饱餐之后挺胸叠肚回。
步行回来路上,难得有跟儿子这么长时间交流。因为下午看到一篇关于范蕴若的文章,有所感,就跟儿子聊起抑郁症的问题。儿子居然还记得小学时候看的《棋魂》里面的内容。
也许怕气氛太压抑,所以交叉聊点开心的话题。但自从停了游戏之后,我们爷俩间共同的话题少之又少,于是话题就转到他那还能玩游戏的弟弟身上。
我跟儿子又提到,去年给弟弟买了一套港版英文的PS4的《刺客信条:奥德赛》。弟弟一次边玩游戏,边跟我聊:我本来有一套的,但哥哥(那可真正的亲哥哥)说只有中文的,然后就给我拿走了。
儿子听着,估计脑子里想象中弟弟、大哥哥当时的神情,忍不住一脸坏笑。也是难得这么开心。
本来按照计划,儿子要是能考到北京,最开心的应该是崇拜他的弟弟,至少是玩游戏方面。现在看,一切都要重新规划了。

小人之心险错过免费GPU算力

真是“由来只有新人笑”,自从使用了腾讯云Tesla V100的GPU云服务器之后,是再也看不上自家的1660显卡PC机了。

本来NVIDIA发布30系列显卡后,还曾纠结是一次性购买3060ti显卡合适,还是细水长流租用腾讯服务器合适。但黄厂长为缺货“道歉”后,基本算是暂时死了购买的念头,毕竟缺货和涨价向来是狼狈为奸的。

为了便宜租用Tesla T4的服务器,但有了Tesla V100的高速高效在先,便宜也心痛。毕竟下一步整理古谱名局,以分析为主,连文字带截图,几个小时下来费用也是心疼。

就在昨天使用Tesla T4服务器分析前几天为AI犬当机械臂的对局时,看到飞扬论坛有篇Ai Studio运行katago的图文帖子。

百度Ai Studio,我已经注册有段时间了,但一直没有关注使用,一是前段时间耽搁了,再就是虽然通过使用百度语音、OCR接口对百度有了好印象,但还是对百度提供免费GPU算力抱有怀疑态度。

要不是这次心疼钱,估计还不会尝试。但尝试了一下,发现自己真是有些小人之心了。

申请、配置、使用异常顺利。而且GPU算力也不是挂羊头卖狗肉,katago计算速度不亚于腾讯云的GPU服务器,而且算力真是免费、用不完的。

原先只是觉得吃人家嘴短,现在,手也短了。

突如其来的复播

昨晚回来的晚,忙完了早早关了电脑也没怎么浏览日常网页,睡前看手机的时候,才看到央视10日上午要转播NBA总决赛第五场。
初看有些意外,因为并没有什么先兆。但细想也不奇怪,毕竟莫雷事件之后,停播的只是央视,腾讯视频照播,各大网站也靠这个来充斥版面。
央视停播NBA除了一时置气,也有之前我说过的经济利益外顾虑。
一是万一哪个莽孙扯衣服撩膀子,展示支持这个,抨击那个的口号、纹身,马赛克打都来不及;二就是观众席上不怕事多的各色人等,拉横幅、举纸板,镜头切换都切换不过来。至于解说评论随口冒几句倒是次要了,但虽是洋文,我这英语听力是听不懂,总还有能听明白的。
这样出一件,央视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现在好了。NBA也打园区赛会制了,场内少了闲杂人等,观众席上清净了。至于决赛的两队球员教练,估计NBA联盟早就晓之以理动之以利,毕竟只有这三五十多号人,这点工作还是能做,能搞定的。
这也许就是所说的商业试探与妥协吧。

情在人不在言

罗大佑的恋曲1990算是我最早能完整唱下来的歌,所以一直在我的播放列表里。在网易云音乐听歌的时候,也会点击讨论区看一下。
原先讨论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非洲司机小伙的故事。前段时间看到里面靠前单位推荐评论里面,有网友引用了贾平凹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原先也看过,因为接近置顶,应该看过不止一次,但只是看过而已。只是最近看那次才深有感触。
今天偶尔点进去时,发现这条评论被删除了,估计是官方清理吧。官方也不容易,前段时间据说所谓“网抑云”都被大媒体点名。
其实网上网友或随手或用心,有感而发,写点东西有何大惊小怪。
乌云阴霾也不会总是布满天空,更不会只挂在某个倒霉鬼的头上。
人之为人,伤情难免。只要有家人,有朋友,如曦光似春风,一切总会好起来。
甚幸甚幸。

一分钱一分货的云服务器

最近一直惦记着攒钱买新出的rtx30系列显卡,但看到黄厂长一脸卖方市场无奈相的表态,估计真要等到明年了。
最近用腾讯云Tesla V100的GPU服务器,已经有些看不上自己家里的1660显卡。但每小时4块钱的租费看似便宜的,长久用下去还是心疼。
好在腾讯云业务产品更新很快,昨天看到广州三区也推出了同样的GPU服务器,同时还有价格只有一半的Tesla T4服务器。
价格诱人,忍不住动手了。
好在脑子转活的还快,没有像上次那样直接购买GPU服务器,而是先购买了网络硬盘,然后买最便宜的普通竞价服务器,一小时3毛钱,加上带宽不到1块钱,就把数据上传装备好了。
看来近期恢复最快的是智商。
购买服务器后,轻车熟路搭建环境安装程序,一运行benchmark,发现智商还是没有恢复到位。便宜无好货,一半价格,但是性能只有40%不到,运行起来,还是不合适。
好在多了一个选择,至少分析棋谱还是便宜一些。

脑胃断路

昨天那顿晚餐,据说那娘俩以为我吃完了,还谦让了一下,最后由儿子把剩余的菜解决了。如果儿子不解决,估计我也能解决。
过去两个星期了。感觉自己在逐渐恢复。但唯一意外的是自己胃口问题。
也许之前那段时间一直食不甘味,所以吃的少,胃口一般。
但从结束第二天开始,我自己发现似乎有种坐下吃饭,有吃不饱的感觉。开始还以为是很久没有正常吃饭了,身体需要补充。
后来发现这种感觉一直存在,也就是不吃也罢,但要开始吃东西,脑子里总有饥饿感,而胃则没有饱足的反馈,二者的联络迟钝了。如果不是有事情打断,或者东西吃完了,则会一直吃下去,第二天才会感觉难受。
国庆假期快要结束了,减少吃饭的机会,也许会慢慢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