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务形象

昨天晚上把电视剧《潜伏》看完了。看完后两个人回想起来,我们最后完整看完的电视剧,应该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是跟《潜伏》同时期的电视剧。
自从儿子上小学后不再惦记周五的电视,我们就没有再完整追过电视剧。如果算上网络,是一年春节期间全家通过树莓派观看的《黎明之前》,也是谍战题材电视剧。
无论是保密局天津站还是军情八局,好像都是和尚庙,没有出现以往影视剧中,那种贴着女特务标签的角色。
最有名的带标签的女特务形象,出自电影《英雄虎胆》,从那之后一个阶段影视剧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电影《血魂》导演还费劲心思找了一对双胞胎姐妹扮演。
而最早看到的不一样女特务形象,是电视剧《密探》里面李媛媛扮演的孟眉,忠诚可比李队长,痴情不亚汪处长。
可惜天不假寿。

人设高于演技

现在看影视剧评论里面“老戏骨”总感觉并不只是褒义词,往往也与“绿叶”划上等号。
电视剧《面具》里面,赵冬梅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模特出身的女演员初次出演电视剧,表演和角色同样惊艳。
看完全剧同小说之后,发现这惊艳还是沾了人设的光,这也是导演敢使用新人的原因。当然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至少不矫揉造作。
而梅婷就没有这么走运了。
虽然贵为女一号,扮演的却正剧中少有的出轨的女主角。弹幕中那些“冯远征正在路上”等恨得牙根咯吱咯吱的评论,应该都是针对女主角的人设而不是梅婷的演技。
梅婷也该庆幸这部剧没有大火,否则真是形象大毁。
估计也是照顾梅婷的表演情绪和演艺形象,电视剧中改编、插入最多的剧情,基本都和梅婷有关。但如此一来,梅婷的戏份和表演就总显得有些生硬,就如她早晚不变的脸部妆容一样。
虽是两难,但由此看,人设总是优于演技的。

老面具

这些天晚上两口子在儿子上晚自习期间,开始看《潜伏》。似乎就是电视上热播的时候,家里的电视基本开始闲置了。
当看到国共双方交换人员那集,胡子拉碴的佛龛一露面,当时不禁说:这不是李医生嘛。
最近小说电视剧都完整仔细看完的,只有《面具》,所以难免有穿越之感。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演艺圈尤甚,且男女演员通用。
现在演员一般都舍命往嫩里装扮,面霜不够强光凑。而电视剧《面具》却有点例外。
按照电视剧和小说里面的设定,祖峰扮演的李春秋是37年左右大学毕业后去的哈尔滨,潜伏十年。而《潜伏》里面,参加过37年金山卫抗战的李涯,虽然到45年不满十年,但年龄应该差不了多少啊。
同样还有梅婷扮演的姚兰,30岁的人看的怎么都老上十岁。
看来真的如编剧所言,此剧是披着谍战外衣,反映的是中年危机。
所以也就老到底。
一集集看下来,剧中出演也都是老面孔,出道就老相的侯勇自不必说。局长是前“白宝山”后“梁帝”的丁勇岱,再往后句号、杜志国、李解,老的一眼都能认出来。
再往后出来一个女干部,怎么看怎么面熟,看《潜伏》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原来是扮演里面女特务许宝凤,这个算是唯一一个扮嫩的了。

流量高于演技

如果把《伪装者》中狙击南田、营救战俘以及最后火车站三个片段单独剪辑出来,脱离全剧来看,绝对够的上抗日神剧的标准。
与其说《伪装者》的高收视率、高评分依靠剧情和演技,不如说是依靠自带光环的人设,依靠的是明星演员的颜值。
现在看孙红雷真是赶上好时代好、时机了,不用说晚上十年,就算是五年,就他那睁着和闭上差不多的小眼睛,余则成这个角色怎么也轮不到他。
现在明星流量是电视剧收视率的重要保障。年龄不合适,剧本年代可以含混甚至糊弄;演技不够,剧情可以改,总之要把聚光灯齐聚主角身上。
即便是少量的精品良心剧也难免俗。当年的样板戏也就是如此吧。

剧情杀与人设崩

上周购买了亚马逊一个月的借阅会员,主要是想看一下最近看过的热播剧的小说,购买电子书实在有些不值当。
跟《隐秘而伟大》差不多,诸如《面具》、《白夜追凶》等基本都是剧本小说,实在分不清是先有剧本还是先有小说。
《伪装者》好一些,应该是先有的《谍战上海滩》的小说,因为电视剧大火,小说名字才改为《伪装者》。所以电视剧与小说的剧情相对差别大一些。删了很多不该删的,增了不少没必要增的。而改动改动女主角程锦云,人设面目全非。
小说里面,程锦云是飞刀出手例无虚发的硬核女主,到了电视剧里面则是逢出场,必成不足败有余。尤其是今天看到劳工营营救行动,那感觉真如郭德纲相声里面说的那样:怎么死的不是她。
有评论调侃该演员是带赞助入剧组,我觉得正好相反,肯定是得罪了编导,遭到了剧情杀和人设崩,才被女二号于曼丽抢了风头。
现在电视剧中,人设比演技更重要。
类似的还有《无心法师》里面的李月牙和岳绮罗。如果互换一下角色,表演其实更吃重的金晨也许就早火了几年了。
曾经跟儿子开玩笑,让他好好学习,将来没准混到演艺圈当个编剧,哪个主演得罪了他,可以跟虚渊玄一样剧本里把主演早早写死。就算不写死,也把从二楼摔下来改成三楼,而且还要再来个面部表情特写。

影视剧年代硬伤

原先看《大众电影》杂志的时候,最喜欢的栏目是影院人语。
这个栏目主要以对话形式,对电影里出现的上至穿越的道具、语录,下至《牧马人》里丛珊白嫩的手加以讽刺,类似现在的电影吐槽短评。
跟那时候电影相比,现在的电视剧可谓是雷声滚滚了。即便是那些口碑上佳的电视剧,在背景年代上也会出现严重错误。
前几天看的祖峰主演的《面具》,原作剧情时间是1948年的冬季,但无论是年初还是年末,那时候辽沈战役马上就要打响,解放军已经在东北对公民党军占据绝对优势,而剧中保密局基地长春已经兵临城下已久,城中冻饿致死人数日增,自身难保,哪有精力反攻哈尔滨。
估计将时代设为48年,一是为了将主角潜伏年代设定在抗日战争,再就是保证其孩子戏份的合理性,如果是46年。那李春秋儿子年纪就太小了。
另一部热播剧《伪装者》原著中故事设定为1939年,而明堂被收养是1922年,估计也是为了保证主角明堂年龄的在20岁以上,要不胡歌也太老相了。
但问题是,1922年新成立一年共产党,还不至于在上海开展潜伏工作,明堂生父也会因为转移到江西而父子分离。
但要是后退五年,那估计成了飞流大闹上海滩了。
相对而言,《潜伏》要严谨得多,开篇戴笠得知李海丰叛逃,会说他挑日本人快不行了的时候叛逃是找死。

阅历这把双刃剑

周六儿子上课,天冷我们两口子也就不想出门了,在家里继续看下载的《隐秘而伟大》,惭愧惭愧。
看完剩余的几集后,又用小米盒子看了一些诸如《请回答1988》、《无心法师》等口碑不错电视剧的免费试看集,准备选择不错的剧集,以后购买会员一起观看。
看了几集电视剧后,开饭时在综艺节目选了推荐的一个节目,开篇前面李宇春唱,后面舞台上站了一排美女。里面除了宁静,唯一一眼识别出来的就是歪嘴的金晨了。
本人中度脸盲,能认出金晨,是因为年初第一次追剧看的是《十日游戏》,年末看了两遍《隐秘而伟大》,印象深刻。
但看《无心法师》的时候,开始真没有认出女一号是金晨扮演的。虽然看网络评价,金晨被女二号压了风头,但感觉那主要是角色人设的问题。
对演员,尤其是女演员而言,岁月是把杀猪刀不假,而阅历则是柄双刃剑,可能会升华了演技,也会黯淡了天资。

改编总有不如意之处

年底从亚马逊买了一组优惠券,今天看到《风声》降价,就用券买了一本。看了开头,发现无论是电影还是前后两版电视剧,不止是情节、人物,连基调都是大不相同的。
与《风声》名著出版在前不同,《隐秘而伟大》因为小说与电视剧孰前孰后不好确定,也就拿不准是小说,尤其是下部删减还是电视剧扩编了。但我还是更喜欢小说的情节。
电视剧除了为给明星更多的个人展示,造成情节拖沓,更加注重突出主角的正义光环,就如最后一集中,顾科长要高高站在“为人民服务”牌前,对萧大头自报家门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电视剧中,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高大全的顾耀东,“诚实”地默认他故意“陷害”了赵志勇,在与丁放告别时只是目送而没有做拥抱。
而小说或者电视剧前面部分,顾耀东首先是一个善良、磊落的人。
当然,最遗憾的还是顾耀东给王科达送咸鱼的情节,小说中是王科达用咸鱼连续敲打顾耀东的头。那该是一组多么喜感的镜头啊!
可惜,影视作品中,明星头可断血可流,发型是不能乱的。

导演金字招牌

相对于华丽的演员阵容,判断一部影视剧质量的标准,导演招牌的含金量更为靠谱。因为除了导演本身素质和信誉度,他们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制作团队,同时他们也会根据以往剧作合作情况,选择合适的演员。
《隐秘而伟大》的导演三年拍了两部片子,片中最出彩的演员王泷正,在上一部《白夜追凶》中的演技不亚于潘粤明。而配角杨奎、周明佩的扮演者两部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部时代剧,除了媳妇吐槽的“顾耀东的头发跟他家的大碗”,《隐秘而伟大》已经拍的够精致了。
一部作品难免带有导演的风格,还有情怀,而这往往体现在剧中的细节中。上海人吃饭,东北人的餐具饭量,就像《白夜追凶》里面的乔森大篇幅的剧情,都是一个东北导演难以掩饰的痕迹。

锦绣草台班子

这几天网上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员》节目中,“为什么一定都要当演员呢,演员这个职业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难道?”的言论转载颇多。
这次章子怡脾气可比在此节目前身《演员的诞生》时大多了,估计在家里呆时间长了,看到一众抢饭碗的,也是窝了一肚子火。
看这言论,怎么有点早年看王朔《一点正经没有》里面,作家宝康训斥要由“流氓转业当作家”的于观等人的感觉。
参加此类节目的演员,虽也有玩票的,多多少少都有作品拿得出手,甚至已经当明星很多年了。被章巨星一番训斥,明星这脸往哪搁,请明星拍片的导演脸往哪搁。
当年梁家辉因为在内地拍片,被香港影片的主要买主台湾方封杀,不得不路边卖牛杂谋生。他本至于落到此田地,只是因为不想辱没了影帝的名声去拍一些乱七八糟的影片。
原先常用草台班子来形容电影演员的滥竽充数和,制片方的粗制滥造,名演员们尚能爱惜羽毛般珍惜名声、演艺生涯,对草台班子避之不及。现在演员需要台子来吸粉赚流量,而制片方需要流量演员来吸睛赚票房,也算是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香港电影业的衰败正是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