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思过往

假期结束了,外派帮忙也结束了。

假期以加班开始,以加班结尾,好在中间完整,已经非常满意了。

下午加班做工资,本以为很快就能做完,做着做着发现已经临近下班,平时做好预备工作和突击做还是不一样。

好在干累了,可以了轻车熟路到赵大姐那找东西吃,好吃的进嘴时才突然想到:出去这三个月,少吃了多少好东西!真是亏大了。

在外面三个月,好歹都是给建行干活,工作而已。

唯一感到不适应的是,工作的时候,旁边办公室时时传来“熟悉”的声音。之所以不适应,是因为明明知道那声音不是来自某个曾经非常熟悉的人,但却又是如此相似,连语气声调都是一样。每次听到“熟悉”的声音,脑子里就瞬间浮现那熟悉身影,又会不由唤起那些相关记忆的片段,虽然自己脑子里也在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一个人。

终于结束了。

经典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由于受够了Win10那无休止的更新,和不知所谓的新功能,利用更换硬盘的机会,重新返回了Win7。

按照一切顺利,唯一不顺利的依然是谷歌浏览器,由于之前的系统是在谷歌商店服务器被屏蔽之前安装的,新升级后,原先的浏览器插件和应用都无法使用了,只好放弃chrome,开始使用火狐浏览器。

更换或者倒退系统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升级win10后,原先刻录的蓝光盘无法识别了。那里面有我收藏的不少经典影片,也算是pt时代的回忆,换回win7后,开始还是无法访问,但安装了一个免费刻录软件后,终于又可以看到蓝光盘里面的内容了。

首先查看的是保存《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光盘,那倒算不上高清影片,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那个版本,失而复得,甚是欣喜。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虽然是前苏联在七十年代拍摄的,属于按电影标准拍摄电视剧的早期代表作,无论是剧情人物,还是演员扮演,摄影配乐水准一流,豆瓣评分超过9分,堪称神剧。

而作为谍战片巅峰之作,国内后来拍摄的同类型电视剧,都可以多多少少清晰地看到本片的影子,致敬却难以超越。

大逃杀

另一个导致低端显卡价格坚挺的原因,应该是新“吃鸡”游戏的需求。奸商们再怎么忽悠,挖矿不出币也是找抽,所以就忽悠某某显卡吃鸡不吃力,反正能玩就行,有几个懂特效的配置?

看到满屏“吃鸡”,还有那个头盔男的游戏宣传照,开始一直以为是一个VR游戏,看的多了才知道那游戏叫《绝地求生》,号称是“大逃杀”模式的游戏。

所谓“大逃杀”模式,就是厮杀最后只活一人,应该是取义与日本电影《大逃杀》吧。

有的电影,是不能只看片名和最初国内的主流媒体的评论,否则就会错过太多佳片。《大逃杀》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

这部电影拍于21世纪初年,第一次看到这部片子的那张溅着血迹的师生合影的宣传照,配以中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宣传语,第一反应是一部“变态”影片。之后又看了一下纸面媒体的评论,更加深了这个印象,所以也就没有兴致观看。

过了几年,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部片子播放,就随意看看,看到北野武扮演的老师被攻击的那个片段后,顿时发现,这部片子拍的很精致,绝非是那种所谓的日式变态片,于是就坐下来看完了。

差点错过一部佳片。

这部影片的名字和情节欺骗了很多人,甚至把日本人自己都欺骗了。但如果认真看完整个影片,就会发现这部披着荒诞变态血腥外衣,似乎主旨是揭露所谓人性的恶的影片,其实是表现人性的善,与恶相比看似软弱无力的善,周密筹划却被一念之恶毁于一旦的善,人性中的善,在恶之残暴面前看似软弱无助的善,更显美好而坚强。

对这部影片而言,最好的评论应该是:变态,我们是认真的。

显卡低性不低价

此次折腾晚了几个月,一是工作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折腾主角显卡价格的问题。

本来是想买NVIDIA最新的开发板jetson tx2的,但赶上手头较紧,而应用面相对较窄,所以退而求其次,更换计划,购买NVIDIA最新显卡系列的gt1030,看重的是功耗低性能够用,测试学习完了,如果无法应用,还可以升级家里机器玩暴雪的游戏。

但计划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因为显卡价格一直不降价。按照原先的惯例,不管是N卡还是A卡,低端显卡价格一般都在400元以下,但今年例外,没有500块钱拿不下一二线品牌的显卡来。

显卡价格坚挺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疯狂的挖矿风潮。

最早知道挖矿,是和市场上少见的ATI1900联系在一起的,那时候挖矿的人少,使用的也都是高端的显卡。从最近年开始,挖矿风潮在中国兴起,据说现在全球比特币70%产自中国。

除了矿工,最高兴的应该就是显卡厂商了,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产能向高端显卡倾斜,低端显卡都懒得生产,生产出来也是价格奇高,爱买不买,真真气死个人。

对比特币研究不多,不好评论。但它作为网络货币,定然是被各国政府狠的咬牙咯吱咯吱的,但价格依然翻着番往上窜,自然少不了那些趋利而为的资本推手。

除了资本市场的推手,相关领域的推手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挖矿成本的计算文章,虽不明言,但那字间行距无不散发着诱惑的气息。推销高端卡也就罢了,有的网站已经恨不得推销低端显卡了。

现在虽然硬件技术进步了,也有了矿池服务,但挖矿毕竟对显卡性能有极高要求,那种文章只能说是奸商水文,但就是这种水文也已经泛滥成灾,反正显卡行业有油水捞,有肉吃,也就无人过问。只是苦了我等普通买家,这也算是DIY以来第一次大骂奸商。

爱与情,仇与恨

最初知晓外山算节与丈和的对局,是通过薛至诚写的《日本围棋故事》。在那本书中,这场纪念对局被写成了带有火药味的争棋。

其实这本就是一场本来很普通的纪念对局,因为本因坊算砂安葬在京都,所以丈和才随师父元丈从江户前往京都。一路上也与路经各地的当地棋手交流,这也算那个时代的一个交流传统。而算节作为京都人,与当时已经被认为是坊门接班人的丈和对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与恩怨什么的无关。

为了吸引读者观众,通过强调人物间的爱恨情仇,来增加故事情节冲突本无可厚非,但中国近期的作品似乎重点放在恨与仇上了。同样涉及围棋的动画片,日本的《棋魂》中也有坏人,但主题是围绕围棋的爱与情,人物的情与爱;而国产的《围棋少年》则强调的是国仇家恨,表现人物的丑与恶。看似故事跌宕起伏,咬牙切齿的《围棋少年》,但与平缓无奇,心爱无言的《棋魂》相比,高低立下。即便抛开围棋而言,对孩子的教育也毫无可比性而言。

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应该才是影视作品、小说的最高境界吧。

折腾有所得

昨天折腾了将近一天,早晨起来脑子又和前段时间上班一样懵懵的,看来上班后回来没有精力在学习折腾也不是自我心理安慰的。

泡上一杯茶,想想昨天也不是瞎折腾,至少上半程的失败否定了一个低成本虚拟机平台的构思,下半程的成功肯定了搭建GPU计算平台的构思。不能说突破,至少还是有所得。

这次折腾的成本不高,在原先硬件基础上,只是咬咬牙狠狠心跺跺脚购买了一款N卡新架构最低档的GT1030显卡,花了460块大洋。但验证了低端显卡也能应用在虚拟机的直通上,只是可能原先平台过于低端了,所以应用起来故障连连。

后来在实验最新围棋AI程序leela上,GPU的威力得到了验证。在使用N卡开源驱动情况下,运行leela的OpenCL程序,机器几乎死机,好在就在失望放弃关机之后,又不甘心决定再试一下,重新更换N卡私有驱动后,情况顿时好转,在cpu满载的情况下,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转了。

看来N卡厂长老黄“摩尔定律已死”的豪言不虚,今后在大数据及深度学习方面,GPU将越来越成为主角,这是Intel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和未来。

开局者欢乐喜剧人

《喜剧总动员》是浙江台主办的,第一季的时候,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演出模式,几乎可以说是把原先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换个名字照搬过来的。

《欢乐喜剧人》第一季每个节目我都看过,有的节目看了不止一遍。同时期喜剧综艺节目也不少,但《欢乐喜剧人》应该是做的最好的,他最大的优势在于精致,无论是选择参赛选手,还是舞美设计都是一流标准的。

同时,节目有给了参赛选手足够的表演时间,这是春节晚会那按秒计算的演出是不能比的,淘汰赛制虽然残酷,但也迫使参赛团队选手使出浑身解数,在足够的时间和舞台空间上演最好的节目。

但淘汰制的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节目资源比较有限,选手被迫把好的节目往前赶,避免被淘汰,反而使得最后的决赛相对逊色了。比如乔杉、修睿的半决赛参赛节目,放在决赛,完全可以压倒最后夺冠的沈腾。

而贾玲的最后败落,与之前小品《花木兰》遭受到无厘头攻击有关,而节目组袖手旁观摘清自己的做法,也伤害了贾玲的参赛热情。这个风波简直就是中国地方性区域团体的一个耻辱,也是东方卫视的一个污点。不知这是不是《欢乐总动员》花开浙江卫视的一个原因。

但《欢乐总动员》第二季水准还是下降了,不光是参数选手或者团队的水平,还有节目组制作的问题。郭涛参赛前竟然没有时间彩排,是参赛选手还节目组时间安排的问题暂且不提,这样为了节目“公平”制作出来的节目,总是难以保证高水平的。

穿越小品佳作

上午没有出门,在家里把前段时间看的一些半截落块,但感觉不错的综艺节目完整看了一下。最初目的是看浙江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中江一燕参演的小品《子孙满堂》。无论当时评委或者说导师还是之后一周网上评论,都对江一燕的演技大加赞赏。

但我感兴趣的不是她的表演。我个人观点一直是,一个好演员必须会演喜剧。江一燕之前演过喜剧电影,按理说应该是有演喜剧的基础,但在这个小品中她的表演实在是一般,而另一个素人喜剧演员则沦为打酱油的角色,反倒是友情客串的董勇表演中规中矩,撑起了这个小品的大梁。

我感兴趣是小品的剧情设计。当董勇扮演的祖爷爷突然意识到,要给自己拿下酒菜的老伴其实已经过世多年的那个情节,那是一个反转,也是小品第一个高潮。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人设还是剧情设计,江一燕扮演的祖奶奶才是灵魂人物,但她的表演实在难当此大任,而更像是一个串场的角色了。

这个小品单论剧情应该是当今少见的佳作了,当以轻松幽默的现实开头,又以温情回忆串联后,后面的情节过于厚重了。即便不考虑这是喜剧节目,但也完全可以以夫妻情,兄弟情,祖孙情举重若轻的加以串联,而过于靠拢主旋律反而流于煽情了。

同样是喜剧小品,同样穿越题材,贾玲的《你好,李焕英》相比江一燕的《子孙满堂》要更胜一筹。

《子孙满堂》已经算是小品中的佳作了,但《你好,李焕英》在中国小品中堪称顶级之作。虽然剧情简单,甚至前面为了陈赫的戏份略有拖沓,但情节铺垫得当,与后面的高潮抒情衔接流畅,而贾玲对人物和剧情的掌控可谓是收放自如,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感表达的真切而不造作。

同时这部小品中的“化肥厂三少”,应该也是中国小品中不能称为绝后,至少是空前的龙套组合了。

再而三,该结束了吧

休假第三天的开始,已经说不上是顺还是不顺了。

因为节前就已经答应了同事,所以一早还是准备到单位加班干一个小活,顺路把其他事情做了。和平日一样汽车沿历山路北行,到了大润发路口,看绿灯闪动到了斑马线还有7秒,本来过路口没有问题,但刚到路中央,眼看着一辆白轿车由东而来要加速右转,还好我眼疾手快车闸好,在自行车前轮与汽车左车灯轻微接触时停下来了。

人和车就对峙在那,那司机别看车开的快,说话倒真是慢:你~闯~红~灯~了。我抬头一看,可不,红灯刚亮起。

到了单位干完活,突然想明白了,我要是被那小子撞了,休假期间这算工伤吗?

赶紧往回走,顺路理发换换运气。原先棋盘街理发那家小店因为创城,门改回窗子,窗台下摆了一堆砖,估计是方便自家人进出的。

我从窗口看看里面没有顾客,就绕道前门摁门铃进去了。进去一看,嗯?里面一位大叔怎么先理上了?等大叔理完发打完招呼,踩着屋里一个小板凳,上窗台潇洒出去了。

我边理发边在心里纠结:理完了我怎么出去呢?人家大叔怎么看也70快80了,人家都从窗子出去了,我要是不走窗子……

最后还是规规矩矩走正门出去了,倒也不是怀疑自己身手和顾忌咱假白领的形象,只是最近几天运气太差,万一马失前蹄,那自己受伤事小,丢人事大啊。

理完发到大润发买好这几天的食粮储备,暗下决心,这周剩下两天不来个坦克请我,我是不出门了。

漫漫休假归乡路

往往开头不顺,后面也顺不了,果然……

休假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准备赶在上班高峰前往回赶,结果全家上了车,发现,车启动不起来了。

无奈之下只好坐公交车到汽车东站坐长途车回去,等到了东站买票时,售票员听说我们要回淄川,说最近一班的车刚要出门,热心地抄起对讲机就跑去拦车,但却失望而归。

下一班车要一个半小时后才发车,只好转乘到张店的车,到了周村发现出租车不少,就下了长途车,结果一辆出租车也不来了。

好容易坐上出租车到了淄川,心里琢磨,莫非乐乐他爷爷不舍得他的房子?又转念一想,应该不会,可能不想我们开车回去,要是车坏在路上不是更惨?

还不错下午办事倒还顺利,算是不幸中万幸,但等到回家了,发现最后一班合拼出租车刚发走,而下一班长途车要一个小时后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