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看球舅相陪

之前陪小外甥玩足球游戏的时候,提到今年欧冠决赛的事,没想到他一直惦记着。
于是昨天下午过来和他一起看电视转播。怕还没有多少足球掌故经验的他没精神看完比赛,专门还和他到超市买了点零食饮料。
情况还不错,外甥自己起床,精力十足地和我从头到尾看完了比赛,边看边吃边讨论 也算是他的球迷入门课了。
上一次陪外甥凌晨看球赛,还是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那次才5岁半的大外甥听到我和他姥爷谈论世界杯转播的事情,顿时来了兴致要一起看球赛,并严肃地“警告我”:要是不叫他,他会大发雷霆嘀。
冲着他对名词的运用,那天早上到点就把同床睡的他摇醒了,睡眼懵懂的他跟着我在电视机旁还没撑到开球,就说:我还是回去睡觉吧。得到允许后,一个人晃晃悠悠走回去睡觉去了。
年龄大点是管用啊。

得心应手传家宝

这几天牙龈肿痛,本来早上好点了,但中午和乐乐小姑姑在外面吃了一顿拉面,到了晚上脸都肿起来了。
下定决心自己做饭,列清单购置家什活,发现别的都都好将就,就是这锅和铲子实在定不下来,这也是最近没有开火的主要原因。
锅我喜欢圆底的,用油好控制,翻菜利落,但现在的锅即便分类到圆底,但这个圆只是针对平底锅而言,估计那个平底是为了搁置方便。
锅也就罢了,但炒菜的铲子则是实在找不到替代品。不止现在,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有遇到过满意的。炒菜炒菜,铲子主要是用来翻炒的,你说弄那么大的边干什么,又不让厨师卖菜分菜,莫非为了偷尝菜方便?
更难容忍的是铲子边沿浪费材料,所以又要在长度上把材料省下来,我遇到超市最长的铲子也不过39厘米,加上弯度,实在找不到做菜的感觉。
我锅换过,但炒菜的铲子却一直没换过。那还是刚工作不久在佛山苑掌勺做大哥的时候,胖子龙介绍我到解放桥的厨具市场买的,窄平铲面,细柄还加上木饼,得心应手。
好在儿子喜欢做饭,这个可以传给他。

宜家初购

17年宜家在家济南开业时,就打算去逛一圈,但先是避开业人海,后忙搬家,也就耽搁下来,越耽搁越没有去的念头了。
今天算是好好逛了一次宜家,和我想象中家具超市不一样,这里就是一个大超市,里面不少商品价格低的有些出乎意料。
最后满载好容易塞进车里东西而归。回家后一趟趟搬到楼上,然后和外甥急不可待开始组装。舅甥二人虽然动手能力一般,好在配合默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把电脑桌安装起来了。
外甥走后,闲来无事就独自将小件折叠桌安装起来了。这个安装的要顺利得多,一是简单,再者此前安装过一下,那也是和儿子第一次合作干的家装活。

再临变点

自去年搬家开始,我对自己随遇而安的认识有了改变。而那时候习惯于改变,是因为为之改变的核心没有变。
但那时候也忐忑,如果两年半我们生活的核心,我快乐的源泉改变之后,那时的改变我能否承受。
结果,还没有熬到那个期限,我们的生活已经改变,因为只是提前而已,也就能够接受。
再次来到一个新的起点,但已经不再只是随遇而安,而是再无选择的一往无前。

迷信皆空

前几天回家,难得给儿子送饭。儿子接过餐包高高兴兴返校,我也转身回家。
路边座椅上照例有家长看着孩子吃盒饭,路上男女同学牵手同行。难得一见的是,其中一个女学生手里叼着烟。
这应该和狗仔们爆出的王源抽烟新闻没有几毛钱关系。
记得去年刚开学的时候,给儿子送饭回去路上,听到两位家长在那里闲聊,一个家长说看到路上学生有抽烟的,另一个家长几乎是神经质地反驳道:那肯定不是实验的学生!
偶像也罢,人设也罢,皆是假象幻影,迷惑麻醉自己而已。
信那个?一切都是空。

稻草一根比一根狠

继谷歌宣布即将停止向华为提供对 Android 系统和谷歌服务的支持后,昨天ARM又宣布与华为绝交。
ARM的断供在网上引起一片哀鸣,似乎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或者一堆稻草。
华为毕竟不只是一家手机厂家。
我最早接触安卓设备,不是手机,而是国产的mid智器。当拿到设备玩弄的时候,感觉安卓前途不可限量。因为谷歌推出的系统软件,只要硬件平台符合他的要求,厂商就可以推出基于安卓的设备。有完善的系统软件,就已经成功大半,剩下的就是堆料了。
安卓与ARM的天作之合,颇有当年Wintel的阵势。很多报道把ARM比作当年PC界的霸主Intel,其实现在ARM当今权势之盛,甚于昨日之Intel。这也要拜Intel当年以兼容软件之名自绝RISC阵营所赐。
说到软件兼容,这也是众多欲于安卓争霸的系统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其实大多数用户并不关心软件运行在什么系统之上,只要原先常用软件不影响使用就行。
现在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阶段,还没到掀桌子的地步。真到了那个地步,就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彻底推倒重来,国内手机只许用国家新系统,TA的软件也只许在该系统上运行……
不至于如此吧,都挺好的。

不爽利的营销

昨天晚上媳妇下班,跟我说起她一个亲戚怀疑遇到电信诈骗了,说接到移动客服电话,又是升套餐,又是赠话费,最后自己电话里面余额少了。
我直接告诉媳妇,可以直接回复亲戚,不用担心。这电话我也接过几次,每次都是叽叽歪歪说半天让升套餐,但语焉不详。昨天下午我趁给手机换屏时候,顺道到移动营业厅,算是彻底清楚了。
所谓反馈老用户也罢,升套餐赠话费也罢,打着各种名号,其实一个目的:让用户升到48元套餐。因为所描述的流量就是48元套餐的流量,而赠送的1年240元,也就是减免20,剩下的差额则通过提前扣减话费来锁住用户。比如我这18的套餐,就是先扣120话费,每个月再正常交话费18元。
你直接说预交一定话费,享受48元套餐不就得了。
这样无非又想锁定用户,又想给客户产生大优惠的错觉,顺带1年后客户习惯性保留无返还话费的套餐。
机关算尽,难怪被当成电信诈骗了。

离家难舍心境难平

最近三次离家出行,每次都遇到不同状况,交学费积累经验。
晚上为出行做准备,边和媳妇总结着,边根据经验下单。计划周到,下单顺利。
下完单想起刚总结的要检查一遍的经验,仔细把订单短信看了一遍,总感觉有点奇怪,时间怎么和原先的不一样,然后发现方向反了。
我一顿午饭钱的退票费啊……
经验可以积累,但离家的心境暂时还是难以改变。

闹清醒眼难挣

昨天忙活了一天,诸多不顺,反复而反复,所得与未得各半,得到的迷糊,未得的焦躁。
晚上回来之后,重新定了定神,在脑子里将白天所学所做重新梳理一遍,对比所得与未得,似乎找到了解决方法。只恨手边没有机器可以直接验证一下。
脑子虽然清醒,但眼睛却快睁不开了。睡下之后,做的梦清晰而古怪,曾经最亲的人,面貌却异常陌生,不知是前生还是来世。只是他给我的车票,是否是命中的注定。
早上早早起来,才想起昨天做的很多学习成功,在混乱中忘记存档。心中急切赶去,还好,虽然有些波折,问题还算是顺利解决。
一周又过去了。

抗美援朝老电影走红

相对前面三部电影,《铁道卫士》即便在老影迷中的知名度也算是低的。而前三部的播出顺序应该也是按照影响力大小而定的,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看过这些电影的遍数,顺序似乎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这个特殊时期,这些原先只能在流金岁月播出的经典老电影,能否还能在黄金时间段播出,虽然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看电影频道。电影频道的地位,从被经典影片替下的诸如什么别动队之类就能看出来。
反正就这样的收视率了,与其播放那些只为看看网评低分是否恰当的电影,还不如播放经典老电影。
接下来不知会放映什么片子,不会是样板戏电影《奇袭白虎团》了吧。小时候就经常和《奇袭》搞混了,最后是乐乐爷爷的主意,让记住主演的姓名来区分的。

【四天四部抗美援朝电影:CCTV6明播反特电影《铁道卫士》_手机搜狐网】 https://m.sohu.com/a/314841240_260616?_f=m-index_important_news_8&spm=smwp.home.fd-important.9.1558180068609aNzFyk9&_trans_=000012_uc_km&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