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总在抖音上看到直播,是关于无票收入账务处理的,频率颇高。但每次都是重复差不多的部分,我就不想每次直播都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显然这是给会计机构做广告的。
今天又看到了,决定看看看他们到底能有什么货可卖。结果呢,在写了一个谁都会写的分录后,大谈会计职责,说什么会计职责就是核算和监督。
我呸!
无非就是说,我就是实事求是进行账务处理,具体税务机关来查,那是别人的事。
再呸!
你一个臭记账的,装什么清高!
分类: 杂谈杂忆
都江堰,现实高于视频
这几天四川大雨,网上视频中有不少都江堰的视频。
那年雨水虽然没有今年这么大,但一场雨也削掉了路上一座山的三分之一,而沿路也时不时看到岷江中漂流着的木头。
很多景点因为拍摄角度等加持,是名过于实,而身临都江堰,却能感觉到视频无法比及的震撼,之前书中都江堰的知识一下子呈现眼前。
这应该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山财罕见非裔学生
今天从山财门口经过,估计是已经放假,校园里面人员稀少,正拍照留念时,门里面出来两个学生。
初看感觉有些不对劲,细看原来是两位黑人兄弟。
上学时老外见过,基本是那大冬天穿短袖的北欧外教,现在也招外国留学生了。
看那两黑人学生的结实大腿长脚筋,如果不是英语口语都还给老师了,真想上去问问他们是哪个系的。
当年我们系有藏民班,什么这个桑,那个次仁的,不能说我们系足球队在学校里横着走,是别的系绕着我们走。
不过,想起当年军训教官说的话,这黑人兄弟,应该不是不远万里来学会计的。
AI记账?糟蹋了
今天本想早点完成财政报表安心回家,结果半天时间都浪费在登录用友系统上,也不知道是系统故障还是人为。
最后直接新建一个Excel表,手工把这个月账务重新处理了一遍,然后将财政月度报表完成上报。
昨天看新闻,有新闻鼓吹什么现在AI可以多少分钟处理完几套账。这一看就是既不懂IT,又没干过会计的脑残写的。
就这个活还需要AI处理,真是糟蹋了AI。
年龄与活力成反比
早上起来,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大腿那么疼,疼的下班的时候都想坐公交回家。
真是年龄与活力成反比,现在这三个外甥一个比一个猛。二外甥好歹还骑电瓶车,要是老小今年回来,肯定会疑问:有自行车为什么要骑电动车?
前年大热天骑单车,陪着小外甥经清华过北大,穿行宇宙中心,路过鸟巢,回到家他说自己中暑了,我回去也是喝水喝到想吐。
所以去年超意兴在京城开分店,本想请小外甥前去吃他喜欢的把子肉,后来一看距离14公里,跟上次差不多,而他大了一岁,我老了一年,还是作罢。
不过以后,让他跟我一起出去估计都难了。
老胳膊老腿
下午收拾储藏室的时候,感觉大腿不太舒服,到了晚上,大腿后部已经开始不活动都感觉到酸痛了。
边按摩肌肉边琢磨怎么回事。
后来想起来了,中午以讨论业务的名义,蹭了外甥一顿饭。去吃饭的路上,他骑着自家的电动车,我骑着单车,边骑边聊,虽说那边电动车压着速度,我那速度也超出以往了。
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刻意保持每天的活动量,但这活动量毕竟不是运动量。
真是老胳膊老腿了。
认权作父
这两天网上“特朗普当爹”成了热门的话题。特朗普自然乐的白捡了个儿,而降了辈分的北约秘书长吕特,似乎也是有口莫辩。
原始视频我看过,本来特朗普本正在那吹牛皮,说伊朗和以色列开战,就像两个幼儿园的小孩干架,总得先让他们打上一阵子。偏偏这时候一旁的吕特贱兮兮地加了一句:这时候爸爸再出来。
特朗普不是听不出来,但他以他奸商本性,什么便宜都不会放过。而吕特也是打落牙往肚里咽,怎么解释?说自己口里的儿子不是自己,是以色列和伊朗。伊朗那边可以装聋作哑,以色列那边,你怎么跟内塔尼亚胡解释?
嘴欠就这下场。不过知足吧,那边泰国女总理电话里喊了洪森一声“叔叔”,都快下台了。看来,当儿子也得选个有权有势的爹。
当然也有高兴的,那就是之前被称作“三姓家奴”的冯德莱恩。
不过,这特朗普也别太得意了,你号称“懂王”,认个吕姓干儿子,小心为好。
中考 高考
前两年高考期间都骑单车经过清华附中,大门口不能说门可罗雀,但也是保安比家长多。当时还感慨,还是京城家长豁达。
今天又骑车子经过,好家伙,家长队伍从门口一直延绵到圆明园东门。北头人员稀疏,近了才发现一位男士担躺在人行道上,看穿着应该是家长,旁边一位女士在焦急询问有人知道他有没有历史病症,没人说话,旁边的辅警也淡定的站在一旁,就像看汽车道路边停满汽车一样无视。
现在网上流传什么“孩子最重要的考试是中考,而不是高考”。那是人家京城人的高端局,下面的就别凑热闹了。
离开校园之日
接近40度大晴天,帮着儿子把装在四个大大小小袋子里的宿舍最后物品带走,他四年大学生活也就结束了。
应该也是诸多不舍,收拾的时间着实不短。
往往只有离校的时候,才会发现对学校的感情比想象中深。当然,有感情的不止是物,更多是人。
记得当年书记感慨:平时没感觉,离校的时候,下面黄面包车一到,喊一嗓子,各宿舍的都窜出来帮忙搬行李。
时代不一样了,那时候真的觉得很多同学一毕业,可能再也见不到了。所以才会离校后又赶回学校,想见一个是一个,没想到一场大雨,把大家都圈回来了。
很多事情,需要小子自己去慢慢体会了。
再看强权之恶
这些年每天写点随笔,为了动动脑子动动手,绝大多数写过就忘了,有的只是一点印象而已,但也算记录一下自己的当时的想法。
这几天伊朗以色列冲突,网上视频也是真假难辨,不过今天看到几个关于以色列网红的视频,不由让我想起了以前曾经被以色列人审判的艾希曼。
查了一下当年自己《耶路撒冷三千年》的读书随笔,关于所谓“平庸之恶”的评论。
现在看,我的没有“没有什么平庸之恶,是强权之恶”观点还是站得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