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报纸末版

最早订阅《体育周报》时,版页不多,内容以国内与国际足球赛事新闻为主,末版则是当时偏为冷门的项目内容。
这些冷门项目之所以冷门,是因为多属于在国内尚未开展的职业运动项目,也就是当时的非奥运项目,比如网球、职业拳击等。
里面曾有篇报道,介绍网球在西方受欢迎是因为其带来极大的商业价值,举例说网球球王博格,大到球拍,小到头上的发带,都给他带来广告利益。
那正是一个后浪拍前浪的时期,博格已经退役,坏小子麦肯罗已经被伦德尔挤压的,只能靠摔拍子、踢摄像机来增加曝光率。女子网坛则还是老将埃弗特抵抗纳芙拉蒂诺娃。
但更凶猛的后浪即将到来。

原始兴奋剂案例

83年入城后,也托乐乐大姑姑工作,家里日子越来越好。年底买上了电视,不用到别人家看《霍元甲》了,但真正让电视用上派场的是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也正是通过奥运会,开始迷上了体育。乐乐爷爷为此定了《体育周报》,这个湖南发行的报纸,后来在清算自由化时,因为刊登太多所谓时代内幕体育外杂七杂八的内容,在清算自由化时停刊,不知后来的《体坛周报》和他什么关系。
在《体育周报》前几期,我第一次看到了兴奋剂有关的报道。那篇报道是关于在奥运会异军突起的美国自行车队的。美国队之所以能够成绩优异,是其中一名运动员将自己血液抽出冷藏保存,比赛前再输回体内。其教练将这个做法推广到全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输入的是他人的血液。
这应该是导致后来自行车界泛滥成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原始成功案例吧。
利益促使科技进步,有时也在加速堕落毁灭的进程。

运动的强度

因为前几天骑行上量,今天本来想休息一天。早上起来后见天气难得凉爽,再想想晚上的蛋糕,还是骑车出门了。
骑行速度不快,连歇汗都不用,放下搬运的书就回程了。
对于不上量和强度的运动,只能算是活动。
这几次搬运的主要是杂志,多年积累,分量重占地方多。当年从淄川往济南搬书的时候,杂志就没有搬过来。
那批杂志除了快成文物的《大众电影》,就是《新体育》。学生时代,作为一个体育迷,获取体育信息主要通过中午的体育新闻,学校报刊栏的《中国体育报》,再就是每月从报亭购买的《新体育》。
那时候体育报刊里面还是充满正能量的,作者文笔也好。记得新体育里面有篇国家游泳队报道,说强调高强度训练的东德外教对黄晓敏喊:你在泳池洗澡呢?
体育报道负面内容逐渐增加,应该是从《兵败汉城》那本书开始的。而汉城奥运会虽然传统项目堪称溃败,但女子游泳项目却几乎获得突破。但只是几乎,在金牌才是英雄的年代,横亘在庄泳、杨文意面前的是神一般的东徳选手奥托。
突破终于在4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实现,然后是94年广岛亚运会。
为了突破,有时需要神的眷顾,有时需要与魔鬼签下契约。

智商不够朋友凑

圈子还是挺可怕的。往大里说叫党同伐异,小里讲叫拉帮结派。
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军世界杯的时候,举国同庆。仿佛一夜间可以脚踢巴西,头顶德国了。
某名嘴,现在叫大V了,夸中国当家球星,有脑子,说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不嗑药的肯定是他。
但从他放炮的水平看,还不如他踢球的水平。却还是一帮人,圈内圈外的都有,此人言论一出,闲的帮闲,忙的帮忙。
弄得人不禁怀疑,是他的智商有问题,还是我们智商有问题?
现在看,就是他的智商有问题。
这下放心了。

难以比拟

90年代初和乐乐的爷爷一起看足球的时候,他最为推崇马拉多纳,因为从没有一个球员像马拉多纳一样,招来对方多名后卫的紧密防守。
墨西哥世界杯期间,那时报道世界杯的报纸还不多,每天乐乐爷爷下班后都将参考消息带回来,第二天再带回单位。
参考消息有专版的世界杯报道,报道中专栏评论的是渐露乌鸦嘴本性大人前球王贝利。虽然开篇就对马拉多纳旁敲侧击冷嘲热讽,但在评论首战南朝鲜对的比赛中,贝利幽默地评论:自己小时候穷,没学过朝鲜语,现在学会了,原来朝鲜语中犯规叫马拉多纳。
那场比赛是科斯塔库塔所说马拉多纳那时情形的缩影。对马拉多纳,只能像伐大树一样一次次把他掀翻,不能犹豫,否则,就会像86年的英格兰,还有90年的巴西一样吃下苦果。
科斯塔库塔说的还算含蓄,而意甲黄金期同时代的后卫卡纳瓦罗说的就直接多了,那就是梅西还没法跟马拉多纳相比,最接近的只有罗纳尔多。
的确,只有经历了两个时代的球员,尤其是后卫更有发言权。当年,基恩可以连眼都不眨地恶意铲倒哈兰德,然后没等裁判红牌就转身下场。
断腿并因此退役的哈兰德的儿子小哈兰德,现在可谓是足坛当红小生,他估计绝不会有此阴影,时代不同了。

传奇后卫:跟16岁梅西踢了15分钟 就请求教练换我

快马为鉴

早上跳绳因为休息了一天,无论速度还是可以的效率都有所提高。在等儿子完成跳绳任务的时候,拿出报箱的报纸翻看了一下。
真看出是体坛赛事的冰河期了,吕征退役的新闻占了整整一版。
也是,好歹也是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帮不上忙也要帮腔。
昨天在网上就看到相关新闻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尊重与绩效本就是势不两立的。
去年在鲁能吧看到一个帖子,说吴兴涵与刘彬彬的上限就是吕征。虽是跟帖,有情绪在里面,但我却完全赞同,尤其是结合二人近年的表现。
还是努力吧,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面前。

德甲重启

晚上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了德甲回归的新闻,转到PPTV,焦点战多特蒙德与沙尔克04的比赛居然免费。
已经很多年不看德甲联赛了,对德甲的印象还停留在科勒、罗西基那个年代。
但物以稀为贵,在这个没有直播许久的时期,看看比赛也是一种享受。
比赛是空场进行,在利益与风险之间,德国人也在寻找着平衡点。看得出球员也是久疏战阵了,失误频频,真如中国戏曲行所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这应该也是推倒的竞技世界,甚至是整个经济世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面怎么样……
就这样吧。

意外的赛事转播淡季

昨天周日,儿子休息,本以为不学习就少吃点,晚饭的时候,人家委屈地说:下午不是还参加网上直播家长会了吗?
感情现在不光学习,什么都是给我们干的。
趁他玩游戏的时候,看了一会电视直播的乒乓球卡塔尔公开赛的男单决赛。昨天国内最关注的应该是张伟丽UFC卫冕赛了,初中同学群里前天就开始预热关注了。
宅在家里这段时间,昨天算是难得接上宽带电视。这个时间段,由于国内赛事暂停,国际赛事存在时差,这本该是NBA的热播季,但一切都让莫雷那混蛋给搅黄了。
这事央视做的没错。自从杰克逊他妹子在超级碗闹了一出之后,美国的直播也变成错时延播了。在萧华扯联盟言论自由的大旗表态后,谁能保证直播的时候哪个光膀子,穿背心,系领带的混蛋再粉墨登场。
停播之后,估计双方都自以为卡住了对方利益的脖子,在抻着,等对方妥协。因为央视也没有填补空白时间段的计划。
但即便做了,遇到现在的疫情,估计也是血本无归。
在天灾人祸面前,做与不做可能都是错的。

风向变

今天看报道,以《检察日报》评论吹号,关于孙杨禁赛的风向开始变了。
真是,墙倒众人推,而关键是看谁先推。
其实禁赛结果出来后,热闹的是吃瓜群众,一众关系单位却平静的很。一方面在评估风险,一方面在等待时机。而孙杨方昨天将微博中的证物照片删除的时候,即便隔离期不便安插探马,大家心里也有底了。
两方面,一是上面有人发话了,另一方面,孙杨方也发现自己傻了,让检方知道了,也给观望方亮底了。
这就和法庭剧里面的情节一样,还没开庭,呈堂供物已经连买菜都知道了,这官司怎么打。
有篇文章中提到霍顿,说霍顿本职工作是澳洲联邦银行高级分析师,游泳只是是副业,他从迷弟到死敌,是因为心里清楚。
也别拿道德说事,现在已经不是《火的战车》那个脱衣服上赛场,穿衣服进职场的年代。奖牌就那么多,市场就那么大。
一切还不是利益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