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爷爷辈看孩子

昨天肯德基候餐的时候,旁边一个刚会走不久的孩子在那很开心的自己玩,爷爷在旁边看着。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公共场所,有敢放任孩子如此玩了,于是忍不住拍了视频发给媳妇。
媳妇回复说:未来的你[捂脸]。
我则答道:这样非被你骂死不可。
爷爷辈看孩子在奶奶辈看来着实不靠谱。
当年大外甥第一次被他姥爷领着出去玩,结果就摔了一跤。摔了也就是摔了,偏偏地上有颗沙粒;有沙粒也就罢了,偏偏外甥鼻子从小就大。
看着外甥鼻子上的伤,他姥娘开始训斥他姥爷,反反复复就一句话:你怎么能让他拉你的手呢?!
大外甥噘着嘴,攥着拳头站在一旁,眼里满是委屈,捎带一点不满看着姥娘训姥爷。
姥爷不靠谱,那也别指望舅舅靠谱。我也不劝解直接把外甥抱走,用棉球蘸紫药水把外甥鼻子上的沙粒大的伤口涂了一圈,然后抱着他去照镜子。
本来只是委屈的外甥,一看镜子里自己的模样,成小熊杰里米了,顿时把攥着的拳头挥起来了。也就是大外甥脾气好,要是后面那三个,估计直接拍我头上了。
那应该也是他姥爷最后一次独自领着他出去,再往后那两个,就更别想了。

开工ERPNext外挂

昨晚下了一阵急雨,关窗继续睡,早上居然给冻醒了。
既然醒了,就开工做ERPNext的外挂系统。忙到眼痛腰酸算是把系统数据库结构弄清楚了,于是出去改善一下生活。
现在技术进步太大了,不用说最初学习数据库,即便是第一次做odoo外挂的时候,都被一本正经的教导,数据表能分则分,通过字段关联,低耗而高效。现在看,ERPNext中的数据表,能放在一个表里面的统统放进去。毕竟现在无论机器性能还是存储容量,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而这样的好处就是看数据,可以一目了然,不用再表内猜来猜去,表间查来查去。
不过,当年大厅里“某某某,快做个分录”养成的习惯,还是时不时误导思维,浪费了时间。

抖音也推精品

最近看抖音打发时间,时不时还是有收获的。
今天被推送了一个视频,标题是建国30周年贺礼片《大河奔流》,视频里第一眼就认出了坏蛋专业户葛存壮。接下来看评论区里面“陈佩斯跟葛优他爹”,再看那鹰钩鼻,我才反应过来,海清是陈强扮演的。
真的网上所说,陈强其实就演了两个坏蛋,就被记了一辈子。
《大河奔流》看的时候还小,主演里面就记着吃黄瓜的张瑞芳了。
现在看,二人表演自然,台词扎实,毫无印象中文革后初期演员那种舞台剧式的生硬感,即便放到现在,也是上乘的表演技艺。
不过虽然小,当看到村里场院的屏幕上出现王铁成扮演的周总理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来自银幕,也来自周围坐着、蹲着、站着看电影的人群。

模型,小有小的好处

早上起来在抖音看到一个视频,是介绍SLM小模型的,这个SLM自然是针对LLM大模型而言的。
这个视频的源头是gemma推出了开源的小模型270m,这个模型只有不到300M,是小的不能再小了,应该针对的是手机应用。
视频中关于小模型的介绍,倒是跟我最近对小模型应用总结差不多,那就是小模型的本地部署是有实用价值的。主要针对的就是目的明确的批量处理任务,而非那种专业性的求索性应用。
同时本地部署模型可以处理本地资源,并确保用户隐私。
最后,那个视频的依据除了gemma3,还有英伟达的一篇重文本轻公式的小模型应用的论文。
所以,小模型的最为关键的优势不言而喻:成本低。

一心二用转台音乐频道

原先习惯用电脑的时候,一心二用,开央视的画中画小窗,看的是科教频道。
不过最近这科教频道是越办越糊弄事,三星堆的象牙坑,他能一播播三、五集,还循环播,分不同节目播。真如《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所说,重复重复又重复。
好在最近发现了一个新频道,是央视的音乐频道里面的点歌节目,名字都透着怀旧的俗:我的爱对你说。
开着小窗听那不讲究的熟悉原唱,撇腔落调的关系户歌手,颇有些当年听收音机的感觉。
也就是央视,要是别的卫视播出这样的演出效果,估计早就收摊子了。

包包子犒劳自己

老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自从7月儿子回家后,我一个人在京城,只跟跟外甥吃了一顿伊豆自助油水大的。天热湿度大是主要原因,此外就是有希望,觉得忍一忍,回家三个人一起,天天吃好的。
满脑子都是济南的美食,以至于回家后被媳妇嘲笑:吃个饭,五分钟换了五个主意。
回去吃的还是不错的,虽然因故急匆匆赶回来,但基本想吃的都吃了。
不过回来后,反而觉得肚子里油水不够了。于是两天忙完一周的活后,忍不住包了一顿豆橛子肉包子犒劳自己。
谁说山东人吃豆橛子够够的。
这顿包子在儿子回来前,可以支撑好几天了。

网络拖机器后腿

这几天工作进程超出预期,不仅是手工操作人工智能,对AI返回的数据处理也顺利的让我都有些出乎意料。
“新”PC优越表现是功不可没。
这台机器CPU为AMD5500组装了快一年了,原先一直在办公室使用,但这期间我对自己这次装机一直心中没底,因为用起来总感觉机器软得很。这个软,就是机器总是运行的比我想象的差一些,让我有种出工不出力的恼火。
机器搬回家替换掉原先的老华硕主机后,这才意识到装机是成功的,拖机器后腿的是,那办公楼提供的网络。
一个科技园区,网络这么烂,真是个笑话。

人工智能也需要人工堆

工作后,聪明人见多了,比不了也就不吝使用笨办法,堆时间耗力气。
上个月使用rag管理PDF文档的挫败感,让我不得不重回老路子,高效批处理不行就改用手动。
AI对PDF文档识别率低,是因为它使用了平庸的识别路线,在精度和速度方面打了折扣。于是选用主打准确度的豆包客户端,将需要识别的PDF文件上传,然后指定需要读取的指标,要求其以json格式返回识别的数据。
结果非常满意的,麻烦的就是需要一个一个文件处理,两天下来,鼠标都把手指头皮蹭掉一块。
有多少人工智能,就有多少人工,这句话真是没错。
有结果就好,管他呢。

不愧立秋

昨天一家吃罢午饭,我在那娘俩的讥笑声中骑上单车直奔公交车站而去。
赶时间还是对的,提前两分钟坐上了改签的高铁。一路上艳阳高照,只是列车开始预报到站信息是,感觉火车似乎钻进了雷雨中。
出了地铁坐公交到家花了一个小时,几乎是火车时间的一半。
还好,今天是这近两个月以来,第一次没有带着一头汗醒来。虽然没有预报中的雷雨,但白天不再闷热,计划中的工作任务也就出奇的顺利。
立秋终于有立秋的样子,希望越来越好。

管虎的电影,管虎的情怀

最近这几天,暑档期电影颇为热闹,相比口碑一致的《南京照相馆》,同为抗日题材的电影《东极岛》则呈现两极化。
不过管虎的电影就是如此。
今天看管虎接受采访时表示,初心是想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类型片、人物、风情,最最重要的是不一样的视听盛宴,在这上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电影就是电影,电影要视听,要不一样的体验。”
的确,看管虎的电影,就要接受不一样的体验。
如果说《戏子厨子痞子》我还能接受,从《黄皮子坟》开始,尤其是片中生生加上老苏联影片模仿片段后,我就对管虎的电影敬而远之了。
管虎的电影,有他自己的情怀,那是他的情怀,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