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生病

人若焦虑,是全方位,难以抑制掩饰的。
昨天变天,北风起,骑单车回家明显感觉冷了。
晚上感觉嗓子不舒服,当时想:现在可千万不能生病,就剩下这几天了;就算感冒,也是冻感冒,别传染儿子。
早上起床感觉好多了,随之是心情轻松多了。

高峰难续

今天看渤海小吏的系列视频,随着天策上将李世民,如作者所言“天对神的恩典”,恰到好处的离去,大唐气象系列也随之终结。
在视频末尾,作者在热情洋溢而不舍地对李世民的一生总结后,又花了颇长时间的由《黑悟空》转向《西游记》,最后宣布明年他将对一百回《西游记》做一个详解系列。
看来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系列”也随着李世民的谢幕而终结了。
想来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看罢了秦皇汉武,评论了天选光武,到最后武德封神,驻脚俯视那些后辈所谓开国先皇,中兴名将,的确很难再保持激情。
甚至可以说,春秋之后的王后将相,口中仁义震天响,实则蝇营狗苟,真是黄鼠狼嫁耗子,一辈不如一辈。
就此打住,也好。

野性基因

五道口有个超市,里面卖的三文鱼物美价廉,分为厚片和整块两种,原先买过切片的,儿子最近惦记着整块的过过瘾。
中午下班到超市三文鱼区,发现新增了一种袋装的。拿不准便拿出手机跟儿子视频,看到那厚实的三文鱼,手机里儿子那呆滞的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儿子吭哧吭哧吃完三文鱼后,心满意足地感慨“原始基因”,笑眯眯留下“谢谢”的评价后,高高兴兴学习去了。
没有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问题。

奇特的秀甫、秀荣十番棋第七局

这周开始做《AI观古谱》的秀甫、秀荣十番棋系列。
周末效率高,今天完成了4篇。当然也是因为其中一篇尤为省心,一个变化图都没有。
十番棋第七局同第四局一样,在国内版《本因坊秀荣全集》中,没有记载对局地点,甚至连对局时间也只是省略到五月。
而本局秀荣的表现可用完美来概括。如果以与AI胜率符合度衡量,只看本局秀荣真是无愧“名人中名人”。
使用AI分析棋局,尤其是古谱,绝非吹毛求疵,更非为了关公战秦琼一般争个排位高下,无论古今、中外,还是个人。
因为围棋,尤其是竞技围棋,是人之围棋,纹枰对坐,落子之人带着棋手的性情与情绪,这与AI冷冰冰的胜率计算不可相提并论。
但本局的胜率曲线实在是诡异,一条直线下来,甚至无法用对局双方熟调输出来解释。作为方圆社领袖,秀甫本局这种毫无斗志的按部就班输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也许,现存的秀甫、秀荣十番棋的棋谱,并非对局的真实记录。只是后来编纂成册是,才凑以成数。
甚至,如《黄龙士先生围棋谱》中部分对局,是伪造的。
这应该是古籍的无奈,中外概同。

又是一年四六级考试

早上儿子同宿舍同学微信里跟他借耳机,原来今天是四六考试的日子。
儿子很大方地借出去了,反正也用不到了。不由我们又想起22年底,六级考试前一天驱车从东边赶到西站进京。
儿子说后来得知,那时候还有学校把学生装一辆大车参加考试去。
儿子还算轻松,一年级半网课、半封锁就都过关了。我们那时候两年四学期,四本精读加四本泛读,几乎怀疑我们上错了专业,改英语系了。
现在回忆起来,任老师是真不错。

杂谈杂感:古谱最后的十番棋

本想在今年参与点校的中国围棋古籍出版后,在出版物内容基础上进行古谱系列整理,但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依然没有下文,所以写了一些《AI观大赛》文章练手加打发时间。
同时,古谱在做的就是《古谱最后的十番棋》专辑。
十番棋,并不是两个棋手下十局棋那么简单,那样的十局棋在中日古代比比皆是。作为新旧时代分水岭标志性人物的本因坊秀哉,就同换了几次名字的石井千治下了五次十番棋。
能称得上十番棋的,需要如吴清源通过切身体会所写:
事实上并没有比擂争十番棋更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为了见证“日本第一人”的产生,世人的目光当然全都集中于擂争峰顶的二人。这二人赌上生活、赌上名誉、赌上性命,而观战者也捏了一把汗,为那一步步棋欢呼雀跃,抑或顿足叹息。
日本围棋在明治维新后一度深陷低谷,从本因坊家负气出走的秀甫,带着林家的秀荣,说好听的是“游离”关西,实际就是在关西流浪,靠着赌棋坑蒙拐骗糊口。
后来秀甫成立方圆社,是复兴,甚至是拯救日本围棋首功之臣。
而秀荣在从林家复归本因坊门后,苦苦经营延续家元制度的坊门。
二人在明治年间(1884~1886年)的十番棋,虽不能撼动秀甫的日本第一人地位,且因为二人师承关系和割舍不清的感情,少了以往十番棋的残酷,却也是那个时代围棋最顶尖棋手间,同时也是新旧势力间的对抗。
无论是二人当时地位,还是身后评价来看,本次十番棋堪称古谱最后的十番棋。

先天不足的开源ERP

今天中午,外甥问我知不知道erpnext,我说跟odoo一样开源的erp,他说看功能很强大,想研究一下。
结果我跟儿子疯狂星期四还没有吃完,那边似乎就已经准备放弃了。
现在这开源erp有着同样先天不足:太强太大了。
折腾odoo已经10年了,也折腾不动了。不仅因为其会计等模块西方化,更因为erp本身在于全流程管理,要想使用其中一个模块,必然要牵连,或者受到其他模块的牵制,他属于大而全,且不可分割。这应该就是当年某大企业实行erp后一年,就控诉自己被忽悠一样。
所以我用odoo,就使用他的会计模块作为管理客户端,然后编程序获取数据转化成自己需要的格式,就像做了一个外挂一样。
每次想到这,都非常得意:自己还是蛮聪明的。

flask-admin的文档,岂一个烂字了得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款后端管理系统,主要想替代僵化的Django。在先后尝试了Nocodb、nocobase等几个低代码管理工具后,颇为失望,这些更多是替代了数据库管理,而这种替代代价是限制。
昨天联系用友客服的间隙,尝试安装测试flask-admin,这个系统的确是简易、灵活,但就是文档实在太烂了,简直可以用坨来形容:getting started的第一个代码示例就出错,根本无法运行。
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原来这个示例是从github下的示例摘取出来的,没有环境设置当然运行不了。
这国外IT人现在也这么不靠谱。
暂且再试几天,不行就用Django低版本加xadmin将就一下吧。

美食偷师

现在每周包一次水饺,看到袁记云饺排队就跟儿子说:算是赚不到我们爷俩的钱了。
我们家偷师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是酸菜鱼,那时候饭店酸菜鱼35块钱一份,我们分析研究,回家自己照猫画虎做出来,也就十来块钱。
现在我们爷俩开始研究自作意面。
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疫情之前,西餐食材非常便宜,比如贴着汉字白纸的汉斯意面酱,超市活动不过3块多钱。现在连杂牌子都要十几块钱。
后来在超市看到一种番茄酱,不是沙司是那种近似固态的酱,先用橄榄油炒洋葱丁后,再加入这种酱,炒出来不比超市买的意面酱味道差。
想赚我们的钱越来越难了。

做饭质量的衡量标尺

给儿子做饭多年的经验,饭菜的质量跟中国式父子关系下,儿子嘴甜的程度成正比。一般能笑眯眯来上一句“我吃了”,那就代表成功了。
昨天做了一顿猪肚鸡,那一下午的煤气费实在让我心疼,不过吃完后儿子来了一句“谢谢啊”,那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
本以为自己伺候好儿子的嘴,就算完成任务了,可以安心了。谁知晚上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里去找了小子一大帮大爷们后,领着他出门前去面试,喊了半天回头一看,他居然染了一头黄毛,还是那种非常浅的黄色。
顿时把我气的啊,直接气醒了。
内心的焦虑,在梦里是掩饰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