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梦碎

还是阳历更容易记忆。
两年时间,有时一瞬即过,因为有希望。而这两年,虽然很多细节历历在目,但却觉得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天总是难遂人愿。
就在三年前,还计划着,等小子高考结束,不一定在某地一起团聚,我就在伟东安营扎寨,早上陪她爬金鸡岭回来,除了做饭,我要么就在网上忙自己的工作,要么就读书、下棋。她要唠叨,我大不了戴上耳机,反正她说完就忘,翻来覆去就那几件事,也不嫌自己絮叨。
等两年前那个下午后才发现,这个所谓最差的方案,其实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不得不信缘分

在经过一番犹豫与思想斗争后,昨天决定还是继续围棋古谱的整理工作,并计划利用下午进城的机会,把伟东的《过周十局》书带回来,以作参考,毕竟纸质书比电子版看起来还是方便。
结果中午就收到一位网友的微信,问能否帮忙整理陈先生对局棋谱,将图片中的棋谱录入成电子文件。
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虽说跟钱没关是一句俗话,但这事的确如此,就像当时跟一旁朋友说的:这只是事关理想,事关情怀。
中午进城前收到了电子图片,整理了两局。看到图片里发黄的记录纸,上面熟悉的名字,对应着上面的日期,一下子又回到《超越自我》书中的场景。
不得不承认缘分。

《过周十局》的犹豫

在不断自我鼓励情况下完成《弈墨》整理后,终于松了一口,却也没有足够勇气和斗志继续下去。
本来是想整理《眉山墅隐》的,这是我手工完整录入全部棋谱及文字的第一部古谱专辑,而之后参与了飞扬网的文字校对,是我引以为傲的工作。
但一想到《眉山墅隐》那六十对局数,还有大量详尽的解说,心中就开始打退堂鼓。
近来因为整理许在中的对局,对周懒予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周懒予先生围棋谱》对局数比《眉山墅隐》还多上十局,犹豫之际,想先整理《过周十局》,心里又开始嘀咕:陈祖德先生已经有《过周十局》的著作,算了吧。
因为恒源云有张代金券快过期了,便试着自动使用6000visits分析了《过周十局》的第一局,结果,从开始便让我颇感意外。
今早,又使用AI细细分析一下那局棋,跟初步分析一样,对以前相关评论还有著作而言,简直是颠覆性的。
对于因《超越自我》一书而喜欢上围棋的我而言,真的失去了继续的动力和勇气。

返京决策正确

9号那天弹窗一解除,就急急火火把儿子送回北京,除了怕再出幺蛾子,还有一个原因是要赶上已经被推迟的六级考试。
而当时小子在赶火车路上的犹豫,是因为咨询老师后,得知未必能够及时参加。
还好,一切都赶上了。从今天起,封闭期结束,可以按照请销假制度出入校园了。
我们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小子宿舍里面两个同学,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返校呢。
昨晚考完试的小子难得主动跟我们发起视频,只是为在视频里看我们吃饭,心情应该还不错。
睡觉前小子又微信确认,视频里给他推荐的旺顺阁的名称,看来是准备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
一切似乎都在恢复正常。但也不是,我的健康宝又弹窗了。也只有那一刻,才会感觉自己那张老脸还算顺眼。

不同时代的高考后两个月

昨晚三个把孩子送走的老家伙脱离大部队小聚,也算庆祝。
举杯闲谈间,某位提到我们这还算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逐步向上走的时代。
并提到三十多年前我们的高考,很多同学如果考砸了考不上大学,就算不想复读再战,在地里干上从7月10号结束到9月初开学这两个月的农活,复读再苦也咬牙重进校门了。
是啊。现在的孩子,从6月10号高考结束,到8月中旬高考本科录取结束,也是两个月的时间。有多少曾经立志考不上本科,甚至高考考的不理想就去复读的孩子,经过这两个月的安逸生活,选择了失忆般放弃。
聚会结束,骑着自行车沿经十路回家。来时如何轻松疾速,回去时就需如何吃力坚持。
当然,反之亦是。

古谱棋手:周懒予之文字姓名

最初了解周懒予是通过赵之云版《围棋词典》,当时人物词条名为周嬾予。

周嬾予 一作览予、懒予。明末清初棋手。名嘉锡,嘉兴(今属浙江)人。

幼年观祖父慕松对局而解弈,十四、五岁后棋艺渐臻妙境,与郡中名手对弈,辄胜。后与前辈国手过伯龄屡次对局,多胜。

越数年,与名手十余人会于杭州,时人以其名高,由诸名手轮番挑战,他应付自如,屡战不屈。评者以为其所以常胜,在于“持一先而不失”。又与汪汉年、周东侯多次角逐,亦占优势。

棋风绵密细腻,以柔制刚。清徐星友《兼山堂弈谱》云:“应对双飞燕双压,其着法始于嬾予,最为醇正。”

遗谱刊为《周嬾予先生围棋谱》。周筼《采山堂集》有《周嬾予传》。

后陈祖德先生《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中的《过周十局》,同样为周嬾予。我也就先入为主接受并使用这个名字。

整理古谱时发现,大部分资料中记载的名字为周懒予,如《兼山堂弈谱》、《不古编》等。

后来在《续修四库全书》扫描文档的第1103册中,找到《周懒予先生围棋谱》。

有意思的是,同治癸酉版封面是周嬾予。而书中周筼所写的传记名则为周懒予。传中还专门为周懒予的名字作了注解:“懒予,余宗人,今弈家所称国手,名嘉锡,字览予。曰懒,声讹也,后遂因之。”

由此看来,周懒予应该是更为公认的名字,而周嬾予应该是有所避讳而所用名字。

为保持一致性,今后古谱整理中,除引用原文外,将统一使用周懒予。

周懒予,重拳许在中之克星

许在中除了在《弈时初编》中与汪幼清二局,因棋谱记录简略而归于胜负不明。在《弈墨》中他先后战胜江君辅、过伯龄、周元服(二局),可谓是重锤之下不斩无名之辈。唯一败局是执白负于后来的王者周懒予。
在那局中,周懒予面对执白先行许在中的重锤,针锋相对,不足五十手即逆转了局势。
当时观战的第一反应就是:此前一直以攻杀见长的许在中,算是遇到了对头。
这几天搜集许在中的对局,发现除了之前书籍所说的《弈墨》、《弈时初编》,《周懒予先生围棋谱》也收录了许在中的三局棋谱,其中第二局为《弈墨》第四十三局。
而新发现的二局,也印证了我当时的观战感。
许在中负于周懒予的前两局,还属于许在中攻,周懒予守,外家拳遇到太极功,无处发力。
而《周懒予先生围棋谱》中的第三局,则变成周懒予早早发力,屠龙大胜。是整理古谱以来最大的目差对局,在明清留存下来的古谱中,也应是少见的“血案”吧。
不知道许在中面对周懒予不依不饶,将自己大半盘棋子杀掉时,会不会心中恨恨念叨:后生仔,不讲武德。

榜首大战平局,泰山难矣

今天中超榜首大战,泰山替补出场的刘洋打入扳平一球后,卫视主持人欢呼:刘洋证明了自己。
进球后转播镜头转到泰山队替补席,狂喜的郝伟身后,是表情麻木的,被替换下场的郭田雨和宋龙。
刘洋的进球不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只是证明泰山队里,比他差的还有的是。
经过半个月的休整,郭田雨状态未有任何起色,而上半场宋龙被谢鹏飞在禁区内连过两次,这对球员而言简直是莫大的羞辱。
赛前媒体介绍双方外援势均力敌,泰山强在国内球员。结果武汉外援只上了两个,而双方国内球员的表现对比,表明泰山这个赛季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

暂且搁置《弈时初编》的整理

在整理完AI观古谱的《弈墨》部分后,本想乘着热情尚在,继续完成《弈时初编》的整理。
但在将棋谱录入过程中,发现其收录的棋谱与《弈墨》部分对局存在重合,而且部分棋谱的先后手不一致,便产生了犹豫。后来在整理完文字部分后,决定还是将《弈时初编》的整理暂且搁置一下。
相比《弈墨》,《弈时初编》的无论知名度还是相关资料要少得多。虽然没有见过《弈墨》原版的电子版,但好在有几个版本出版物纸质版本进行参照,而《弈时初编》的整理,我只能依靠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围棋文献集成(九)》。
而根据薛老师提供的图片看,《围棋文献集成(九)》中收录的棋谱先后手并未完全体现原版记录,而是参考了后期出版的《弈墨》,进行了删减调整。
浙江版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弈时初编》的文字。与《弈墨》的棋评不同,《弈时初编》的局后棋评,更像是全局总评。棋评文字虽少,但在录入过程中,发现有些断句及语气助词不对劲。比如第七局的“五六至六八分开,白势其妙人能知之而不知,本于四六之先断,至此白势孤矣。”
通过请教薛老师,得知国家图书馆中的《中国历代围棋棋谱》中收录了《弈时初编》,而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点校底本也是采用此版本。
既然如此,那就等不久后返京再做整理也不迟。

半睡半醒编程灵感现

请神容易送神难,终于把自己宿舍号都忘了的神兽送走,感觉整个人一下子放松了。
昨天下午有个工作需要完成,但脑子却一点都转不动,本想躺下休息一下,结果跟前一天一样,一下子就昏睡过去了。
等处理完数据,已经快一点了。估计躺下后脑子里还在想,数据输出到Excel的方式实在太繁琐了,也说不清是梦还是半醒状态下,有了一个新的思路。
忙起床打开电脑验证一下,果然有效而且效率大大提升。看来脑子还算好使。
希望一切尽早进入正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