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甥前几天回来,跟去年一样,他乐乐哥又出去实习了。不过比去年没见面,完全错过好,8月初哥俩就能见面。
小家伙唯一惦记的还是伊豆,于是工作时候又跟二外甥商量,等下月人凑齐了,请他们三个一起吃饭。
说完了后,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好像忘了什么。
到了晚上才反应过来:原来是算来算去,把大外甥给忘了。
一年比一年热
去年夏天就够难熬,按照儿子的话,没有每天半个大西瓜都撑不过去了。
没想到今年夏天更加过分,昨晚睡前才发现自己胳膊已经成了黑白两骨节。
今天更是感觉在阳光下呼吸都困难,全程坐公交回来的。到家想起去年同甘共苦的儿子,问他在大同怎么样。
他说那边也热,住的地方还没有空调。看来这海拔高了一千米,丝毫也挡不住热浪。
随后他回了一张照片,冰西瓜是从饮品店买的成袋冰块。
苦中作乐,倒也不难为自己。
高考分数躺平线
周五本来想延续传统,把今年山东的录取信息导入自己的系统,但因为干了一仗,心情全无,也就放下了。
下午公交车上收到一个朋友的微信,说到她亲戚孩子录取的情况。回家后把录取信息排序浏览了一下,跟预期的差距不大,而自豪值加成的是,山财会计系依然是独一份的存在。
虽说高考报志愿看排名不看分,但除了21年特殊原因分数坚挺,其他年份基本排名与分数的偏离差距不大。
前几天跟朋友聊起,现在高考分数550是个坎,起个名字叫躺平线。只是这个躺平不是无忧,而是低于这个线就躺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睁着眼选学校专业碰运气。
努把力,到570以上,就要费脑子动手抢了。
再努努力,命运就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混淆概念,骗子特征之一
这几天网上为山东文科生喊冤的,基本都是那些有组织的机构。而现在喊冤的是他们,19年开始鼓动学生们选择文科也是他们。
说他们是骗子,是因为他们在混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文科生和滑档。
什么是文科生?是史地政纯文,还是没有理化的就是文科生,估计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而所谓滑档,他们同样搞不清楚,按网上通俗的说法:500分报了清华没被录取也叫滑档。
这么多年来,他们的话术就没有变过,就是利用赋分制,上下其手,更是夸大文科的避险功能:理化太难了,太苦了,给学习好的孩子们做赋分分母,当炮灰。
结果就是年复一年的忽悠,谎话也成了真理,文科生基数越来越大,想拿高分越来越难,何况学生及家长被赋分制迷了眼,以为文科随随便便就能拿到高分。
现在又开始忙着洗白了。
山东文科生冤在何处
早上起床就开始忙古籍点校的审核,等到看的头昏眼花,便打开短视频放松一下,结果看到一个接一个的视频,是为山东文科生喊冤的。
昨天普通录取结果出来后,粗略看了一下,这文科的确不吃香了,比如现在某最熟悉的大学,除了垫底的不出所料是土木,他上面的几乎都是文科专业。
张大拿的功劳不小,而推波助澜并起到绝定性的则是各地的报考机构。
不过至于视频中说文科学生冤,张大拿可不背这个锅。
所谓的冤,是指的500分以下的文科生没学上。
说这话的,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新混进来的。山东从实行赋分制和平行志愿以来,这个分数段,文科生什么时候日子好过过?
选文科,要么是为了拼高分,要么就是避开理科的辛苦,如果还不能拿到高分,只能怨自己。
年轻人爱情的模样
早上为了避开五道口一代的拥堵,出门比以往早了一点。电梯在中间楼层停下,急匆匆进来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戴着眼镜,高高瘦瘦的。
电梯到了一楼,那女孩急匆匆出了电梯,急匆匆超过同行的人,直奔小区门而去。
小区门外,站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同样高高瘦瘦,一手握着一杯奶茶,一手扶着拉杆箱,满脸期待与幸福。
出了小区门,就听到身后传来那小伙带着拖音两个字“老婆~”
这应该就是是属于年轻人的爱情。
成书文字不敢马虎
最近手头工作暂时完结,便开始静下心来开始古籍文献点校的收尾工作。
今天把三篇工作量最小的文献完成。虽然之前已经自然够仔细的了,尤其《弈理析疑》还在公众号发表过,但还是发现了几个错误,主要是拼音输入导致的同音不同字。
还好发现,虽说总有遗憾,但如果将来真能付梓,别人看到那错误,讥笑也罢,反正也不知道我是谁。但自己看到了,估计要汗流浃背了 。
期待《唐朝诡事录2》
这一年来,没有追完一部电视剧,基本属于看看前面也就没有兴趣看下去。
包括《庆余年2》在内,那是留着回家跟第一部一样一起追,不过质量也是比第一部下降不少,当然跟填第一部结尾的坑有很大关系。
这段时候一直惦记追的是《唐朝诡事录》的第二部,期间一推再推,最近看介绍18号终于要开播了。
《唐朝诡事录》说起来,并非那么精致,但成功在于认真,堪称良心制作,无论是编剧,演员。
而且这种良心贯穿全局,换一种说法就是,这部剧中充满了大是大非的正能量,如《石桥图》结尾那句“真名士也”。
贯穿全剧的还有慈悲心与同情心,如《黄梅杀》,前面看独孤书生有多可恶,后面就有多悲悯。而回忆中他出场时意气风发,更让悲剧气氛达到顶峰。
其实,拍出一部良心好局并不难。
希望《唐朝诡实录2》能让我追到底。
AI大模型武林现状
今天跟外甥聊起AI大模型,因为刚用过WPS的AI版,他感觉国内的大模型还是不错的。
但这个不错是相对的。
就像《射雕英雄传》,一开始丘处机一人单挑江南七怪,似乎已经是天下无敌的派头,后面逐个登场的侯通海、沙通天、灵智上人,虽然差一些,但也是难缠的对手。
只是东邪登船亮相,群雄顿时成了众丑。
偏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上,还有个中神通。
这应该就是现在AI大模型武林的现状。
AI抢饭碗的现实案例
本次古籍点校最没用围棋技术含量,却最为繁琐的是《围棋与棋话》后半部分附录的文字录入。
开始录入的时候,想到媳妇老家的外甥女,中考成绩公布前在家躺平,想给她找点事干,就付费让她帮着点校扫描件。
第一张图片发过去,没想到很快就返回了文字,虽然错字不少,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问了一下,她用的是手机屏幕文字识别。
也是受到启示,我才开始测试并使用百度的文字识别服务,从而大幅提升古籍点校进度。
这应该就是AI抢人饭碗的一个范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