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芬与瓷娃娃

近日看体育新闻,格里芬被活塞队买断,然后被篮网队牵走,不是,是签走。
新浪此前连续几篇评论,不是来自博主博文,还是官方综合,开口傻芬闭口傻芬,甚是刻薄。
以前在空接之城,叫人家给力芬;现在新人变旧人,喊人家傻芬。
红颜老去,英雄迟暮。古今中洋,概莫能外。
另一个横跨娱乐体育两大版块的新闻,是当年的瓷娃娃福原爱的婚变花边新闻。
连博客区都开始评论,说福原爱婚变让海峡两岸分为对立两派。其实文章眼光还是短了点,围棋圈一位大佬就提到,日本那边各大头条也都是相关报道,但似乎更偏向海峡那边。
大陆这边偏向福原爱,应该还是好感惯性延续,如果不是嫁给台湾人,东北腔变成台湾调,估计好感度还会上升。
但如果福原爱的当年水平要是达到现在伊藤美诚对中国对的威胁度,那好感度就不好说了。当然,她日本同胞的态度也自然不同了。

超预期进展的一天

自前几天伟东那边网络出现问题之后,也算是接受了教训,立马在去年购买后一直未使用的腾讯云服务器上安装了gitea,实现了代码的同步管理,这样以后即便某台机器出现问题,也不影响工作进度。
今天进行了一下数据清理,将前期数据库内未在山东招生的学校清除掉,然后再过滤掉近500个民办院校。修改网页代码,首页学校按照所在城市进行分组列示,顿时清爽了很多。
期间虽有少许错误调整,但整体还算流畅,甚至有些出乎自己意料,看来脑子恢复的差不多了。
因为进度超出预期,便又将山师近三年的高考招生信息导入,并进行了一下粗糙的模拟估算。
这次推算的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虽然不断调高模拟计算量,机器累得不轻,但依然得不到结果。
除了资料不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专业分数跨度太大,最高分631分,最低分591分。我估计要么是这个考生非这个专业不选,再就是报考策略出现问题,从山大直接滑落到山师了。
现在群里各报考机构又活跃起来了,相比滑档、压线,报考志愿的合理衔接更关键。

再遇欠费停机

前段时间,通过zerotier组网,将常用的系统、数据库安装在伟东那边的服务器上。这样那边就可以当做一个数据中心了,机器基本静音运转,符合乐乐爷爷的要求。
周六在准备按学校导入数据的时候,发现那边服务器连接不上了。考虑到机器除了电源都是服务器配件,问题应该出现在网络或者供电上。
周日吃过午饭就结伙步行过去,解决问题同时权当锻炼了。
进门之后,果然发现机器运转正常,路由器指示灯异常。本以为是宽带故障,在电话一番弱智的AI客服问答无果后,通过APP保障,系统居然提示欠费。
伟东那边是办的电话宽带捆绑的包月,上个月底到期。人虽然已不在,但熟悉的电话在,也是一个念想,于是还是续费了。
续费了还欠费,以为是业务问题,但缴费的时候发现只是欠费2毛。想来是一年周期内哪个月欠费,在周期结清后清算欠费给停机了。
还好没耽误事,为了2毛钱耽误事就太不值当了,以后还得像手机双向收费时代,预付费的亲情卡那样常查话费了。
那年代城综网上线期间,在上级单位开技术会,期间接了单位G大姐一个技术电话,回答上线技术问题。回到单位就被几个愤怒的同事围住了,责问为何不接听电话。当时还挺诧异:电话没响啊。一查话费才知道,那个电话把最后的话费余额用光了。
就当纪念G大姐退休吧。

马虎也遗传

昨天周日,儿子开学后第一天休息,睡了个懒觉,中午我们三个合力吃掉了一锅炒鸡。
下午因为伟东的服务器断线,步行去了一趟,单车回来后感觉有些累,又以为儿子中午吃的多,晚饭按惯例可以省了,就没有准备晚饭的事。
谁想到了吃饭点,儿子开始喊饿。问他:中午不是吃的不少吗?儿子说:做了一下午数学、物理卷啊。
幸亏他老妈及时赶回,手脚麻利地准备了半桌子合口的,也就是有鱼有肉的菜,解决了儿子的胃口和精神两方面问题。
估计吃的好,儿子难得跟我们交流起联考的问题。颇有些遗憾地总结:物理进步了,问题很多都出在计算上了。并举了一个例子,本来结果应该十分之二,他写成0.5了。
我当时躺在沙发上,顺口说道:是不是不允许用小数点,必须用比例啊?
儿子有些无奈地回答道:应该是0.2啊。
惭愧惭愧。
要是他爷爷还在,肯定在“要是不马虎扣分,就不是我儿子”后面加上“我孙子”了。
也不能都怨我,这稀里马虎遗传啊。

长夜前的微光

昨天晚上看到了迟尚斌离世的新闻。
前几天在评论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官宣“停止运营”时,曾经感慨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当时想此及彼,脑子里闪过的人物是迟尚斌。
当年迟尚斌接手深圳队教鞭,制定球队规章制度,遭到球队大佬们的抵制。有报道称杨晨拿着规章制度找到教练组,说对他来说“那就是废纸”。
后来报道见报,杨晨喊冤道:自己的话被误读了,他所谓的“废纸”,指的是那里面的规章制度是职业运动员而言,根本就是最低的要求。
后续似乎也没有人太纠结于此,因为人们记住的是队中另一位大佬,在迟尚斌不出意外下课后,那更简单的三个字结语:“天亮了”。
那时中国足球正走向最黑暗长夜,长夜漫漫,天亮还早着呢。

Ubuntu下安装配置Gitea

安装Gitea

创建git用户

sudo adduser –system –group –disabled-password –shell /bin/bash –home /home/git –gecos ‘Git Version Control’ git

从github下载最新的编译好的gitea,并移至/usr/local/bin目录下,授予执行权限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gitea

运行以下命令以创建目录并设置所需的权限和所有权:

sudo mkdir -p /var/lib/gitea/{custom,data,indexers,public,log}
sudo chown git: /var/lib/gitea/{data,indexers,log}
sudo chmod 750 /var/lib/gitea/{data,indexers,log}
sudo mkdir /etc/gitea
sudo chown root:git /etc/gitea
sudo chmod 770 /etc/gitea

下载已经配置好的Systemd Unit文件到/etc/systemd/system/目录:

sudo wge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go-gitea/gitea/master/contrib/systemd/gitea.service -P /etc/systemd/system/

启用并设置系统自启动Gitea服务: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gitea

配置Gitea

默认情况下,Gitea会侦听所有网络接口上端口3000上的连接,通过云服务器的控制面板打开相应的端口。

如果您的服务器上运行着UFW防火墙,需要打开Gitea端口:

sudo ufw allow 3000/tcp

这时候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gitea的网页。

默认使用sqlite3,相对要简单,重点是设置好Gitea基本URL,默认是localhost,如果未调整,远程无法访问,可以通过修改/etc/gitea下的app.ini修改。

注册用户后,可以新建仓库、项目,获得http地址。

配置客户端进行管理

客户端可以下载安装GitHub Desktop。

选择file–Clone Reposit,在url中输入gitea项目url地址,及对应local path,设置好remote服务器端。

设置好后,就可以进行git操作。

快餐吃尽老本

周星驰的电影《龙过鸡年》算是一个大杂烩:虽然继承着《逃学威龙3》的名号,但已经离开了校园的场景,搭档也由吴孟达换为陈百祥;片头部分蹭了《本能》的热度,后面则穿插了大量赌神、赌侠的桥段。

这应该是一部那个时代常见的,贺岁片性质的即兴之作。

感觉片中最搞笑的情节,是周星驰、陈百祥、梁家仁三人在警局准备合力痛打两个小“老千”,赌圣系列里面阿星的两大对头洪爷和大军。

现在电影无论海外还是国内,都在搞大格局,做大所谓的电影宇宙。而香港电影当年本来也可以做成自己的赌神宇宙,但却忙着挣快钱而错过了。

都说香港电影是快餐文化,其实早期并非如此,他本有着从孤岛文化延续的底蕴。只是在经济大潮兴起后,追名逐利吃老本而少积累,最终只落得家产败尽,风光成旧梦。

绝非烂片的《缉魂》

昨天晚上暴走到伟东接近一个来回。说是接近,是因为怕儿子下晚自习回家没人开门,从体育中心骑单车赶回去的。
没有时间看电视剧,就在电脑把电影《缉魂》看完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那迷糊不清的镜头感,以为是部烂剧,只是因为主演是张震才继续看下去。
继续看,感觉是部悬疑片,往后看感觉是狗血爱情片,再往后发现是10年后情节的科幻片,最后剧情反转,才明白原来是披着以上各种外衣的伦理片。
坚持看完而没有错过这部良心片,是因为主演是张震,张震基本算是影片的质量保证。因为拍《一代宗师》周期过长,习武拿了全国武术比赛奖项的张震,本片为了饰演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减肥减到恐怖的状态,这也真不是一个普通演员能做到的。
看片子时候,看另一个演员颇为面熟,但又想不起是哪一个。后来到网上搜了一下,原来是新加坡的演员李铭顺,范文芳的老公。
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

挣不挣钱都有美食

儿子寒假在家网课加过年,顿时跟去年网课结束一样,人整个大了一圈。
在家里空间小,还不是很明显,晚上给他送饭看他从校门出来时,开阔地带一看,好家伙,那张大脸。按他哥哥说法,这演艺事业是彻底没戏了。
开学两天就进行济南地区学校联考,据儿子说,同学们有一种又考试,考完回家的错觉。
三天考下来,考试难度都体现在儿子脸上了。
昨天股票大起大落,大起的时候卖早了,大落的时候终于忍住没买回来。
晚上儿子进门,看脸似乎小了一号,就告诉他明天晚饭吃必胜客,然后加了一句:如果明天挣钱的话。
语速可能快了点,儿子一脸麻木就过去了。
晚饭卡时间点了披萨,然后在楼下等送餐。这样送餐员省了爬楼的力气,披萨也减少了冷却的时间。
从校门口出来的儿子看到我手里的披萨袋,脸上笑容立马翻番再翻番,接过披萨还笑着问一句:挣钱了啊?
看来昨天是听到了,也太不相信他老爸了。

观剧男女有别

儿子开学,晚上我们可以看看电视了。隔了这么长时间,继续看《伪装者》,一时都想不起上次看到哪里了。
我看电视的时候,脑子里首先是比较剧情与小说的区别与优劣,以及演员的演技。有些细节,再看的时候会有新的发现。比如日本领事馆那集,于曼丽在外面接应的姿态,应该不是导演所指导的,也就难怪她的人气能撇开女主角几条街。
至于媳妇观看,挑出的细节毛病,则是我完全注意不到的。比如什么明镜多少集不换耳钉,换了没有几个镜头,又换回来了;程小姐耳环一会在耳朵上面,一会跑下面;在旅馆睡了一觉口红颜色就变了,等等。
最后得出结论:不是在一个时间拍的。这剧组太不用心,不够专业。
看来看电视关注点男女有别,挑毛病,男女同样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