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百灵网

     今天在生活日报头版看到了百灵网与电信的合并通告。说是合并,其实就是电信收购了百灵网。去年7月就有传说网通就要收购百灵网,只是在最后关头因为某些环节未能谈妥,才使得收购计划流产。而此次电信收购百灵网,相比去年的收购,应该对双方都更为有利一些:电信通过收购,接受了原先百灵网的用户,避免了线路的再次铺设的成本付出;百灵网并入电信,解决了原先受到限制而越来越紧张的带宽资源,也算是双赢。

    被收购,对百灵网来说也许是必然的,由于国际出口是租用网通和电信的,一旦上游供应商也是竞争者卡脖子,百灵网在竞争中只能是坐以待毙的。但百灵网有过自己的辉煌,也为济南的互联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百灵网,济南的网民们不会享受到即使在全国也数低廉的宽带服务的。     在99年7月之前安装百灵宽带,我在网通降价初装费后(1000元开户)申请了固定电话,和大多数济南网民使用的是56K的猫上网,而价格据说当时也算公道:2元/小时.。上网的时候那个叫小心,能在网下完成的都做完之后才拨号上网,唯恐超支。当时也听说济南有一个宽带网络,叫三联网,每月只收100元,而且是随便上网,当时羡慕的要命。
直到一天下午下班,发现百灵网在单位宿舍门口搞宣传,当时真是感觉天上掉下馅饼,亟不可待地递交申请,苦苦等待了一周之后,终于在单身宿舍内部安装上了这个不需要再使用猫而用网卡的宽带网。当打开百灵网的主页时,那个速度真是令我等目瞪口呆(后来才知道那个相当于局域网,速度当然飞快)。更令我们兴奋的是,百灵网表示在试用期内网络免费使用。
     那是个兴奋的99年,那一年里我们第一次享受到了宽带服务,虽然还有诸多限制,比如无法使用ftp,icq等,但是免费的宽带已经足以让我们满足;那一年里泰山队获得双冠王,我们可以在网易社区里和南北藐视齐鲁人士的球迷灌水开仗,忙的不亦乐乎。 那也是一个繁忙的99年,经历过结婚期的同事们为了使用百灵网开始找我帮助装机期。一般的流程是同事和我上午到科技市场买配件,而同事的太太们则负责联络百灵网人员安装网络,回到宿舍装完机器再配置上网,那一年应该装了有近20台机器。而网卡也从8029升级到了8139,从50到了29元。这些应该都是百灵网的功劳,每个从使用百灵网开始进入网络世界的朋友应该有一份感激之情。
     其实在各类宽带服务中,我使用百灵网时间是最短。2000年五月收费之后,我付费只是使用了2个月,不是嫌那每月100元的网费昂贵,只是因为搬家到了历山路东头。在那里,没有百灵网,我也只好玩玩单机游戏,偶尔使用尘封已久的小猫上上网而已,每次听到那吱吱的拨号声,心里都在期盼百灵网早日铺设到家门。
     显然,其他供应商不会坐视百灵网一家做大,当时网通费用限制很严,不允许随意降价,但网通最后还是利用搞活动的形式,在年底推出了拨号包月,期限虽然只有半年,但足以使我等远离百灵网的网虫们感恩戴德。
     百灵网也许还沉寂在领先的喜悦中,在开始收费后,网络铺设速度开始减慢。就在等待中,另一个竞争对手出现了,2001年4月份,就在我正为网通拨号包月到期发愁时,一个宽带宣传到了我们小区,但不是百灵网,是广电网。而广电网竞争的手段很简单:低价。当时的CM预付费600可以使用一年,而低价的基础是百灵网没有的,那就是利用原有的有线电视设备,从而避免了百灵网那样过路架线的费用支出。而此时网通也在蓄势待发,在每个小区开始铺设线路,在每个单元安装接入设备,网线就垂在每个住户的门口。
     广电网使用了3年,虽然网络状况一般,需要不时骚扰318000,但面对态度极好的服务小姐,也只能忍着,直到2004年底终于又迎来了百灵网的铺设人员,当时真有一种重见亲人的亲切。当时百灵网的费用是打折之后每月60,要高于广电网的40元每月,但我还是申请了百灵网。     安装完毕的当夜,正在上网之际,突然系统提示IP地址已经被占用,我被踢了出来。真是岂有此理,联系客服人员,推来推去,最后让我换一个IP地址。我不免愤怒!这还是百灵网吗?!因为学习的需要,我希望得到一个实IP地址,哪怕每个月多交部分钱,但百灵网表示无能为力,而同时我的很多同事还在用实IP使用着免费的百灵网。
     此时网通终于布局完毕,据说当时的电信要在济南开展业务,被网通得知后抢先动手,他们通过客户经理的形式发展客户,只要能够提供百灵网的发票,可以预付480元使用1年另赠3个月的宽带。面对此诱惑,我只能投奔网通,也就向百灵网最终说再见了,因为我感觉到在诸多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正视济南市场的时候,百灵网没落是不可避免的。
     依托三联,百灵网的服务质量不能说差,但管理跟不上。记得第一次接触CIH病毒,是裹挟在百灵网的VOD程序包里面的,当我们发现告诉维护人员的时候,他们是幸灾乐祸的,因为开发VOD的人员是高薪请来的,据说牛的很。
     而三联公司既有百灵网,又有三联商厦,这本是合作经营电子商务的最好平台,因为百灵网的用户就是一个稳定的定向的消费用户群,但也没有人过问,shop365网站与百灵网似乎还是各自为战,三联商社并未从百灵网得到什么支持。
     百灵网走过10年,就像三联商社被国美控股一样,最终被电信收购,也许这是宿命,但本来可以避免如此凄凉落幕的。这里面既有面对垄断势力的无奈,但也有对自身管理落后的叹息。希望百灵网这块牌子不要倒下去,但这也只是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从龙芯盒子想到intel的蓝盒子

从订购了龙芯盒子之后就一直很是期盼,希望能够早日拿到盒子,但不知不觉快三个月了,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大老板在北京开会,看来即使发布也要会议结束了,那就是13号之后的事情了。
期盼之余,不禁联想到当年intel的蓝盒子(或者叫蓝箱子),在虞有澄的《我看英特尔》中曾经提到,在intel发展cpu初期,曾经出过一款蓝盒子,主要是供大客户用作开发只用,而很多客户拿到蓝盒子之后是作为一台计算机来使用的,而且销路不错,利润不少。所以虞有澄自豪而又惋惜的认为那才是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但惋惜只是惋惜,或者是自豪的惋惜,intel错过了发展成为“计算机厂商”的机会,但如果intel全力以赴四面出击投身到cpu到主机的一条龙中,也许就没有今日的intel了。
龙芯也是一样,在竞争已经残酷百倍与当年intel的情况下,如何定位,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有了一点成就就开始好高骛远,又想当计算机厂商,又想做笔记本,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务之急,还是大声对自己说一声:我就是一个做CPU!卖出一块就有一块的利润,早卖出一天就比竞争对手多挣一块cpu的利润!

FreeBSD顺利升级到7.0

等待了近半年了,最近FreeBSD终于发行了正式版,今天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于是准备把6.2stable的版本升级到7.0.

这次参考的是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020343-1-1.html。首先安装FreeBSD的系统源代码,但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在修改/usr/share/examples/cvsup 文件中default release=cvs tag=RELENG_6
的时候想当然的只是把6改为7,结果升级并不成功,改为default release=cvs tag=RELENG_7_0后才正常。

# cvsup -g -L 2 /usr/share/examples/cvsup/standard-supfile
# cvsup -g -L 2 /usr/share/examples/cvsup/ports-supfile
升级完毕后,# cd /usr/src
# make buildworld
编译生成二进制系统文件。然后进入/usr/src/sys/i386/conf  将GENERIC文件cp一个MYCONFIG文件,加入pf选项,把不需要的选项删除后编译安装内核

# make buildkernel KERNCONF=MYCONFIG
# make installkernel KERNCONF=MYCONFIG

编译期间出现一次错误,是关于新的firewall的,由于使用pf,于是就把最后选项屏蔽掉了,结果编译安装正常。重新启动后,按照网上的介绍应该是进入单用户模式进行mergemaster -p进行校验的,由于时间比较紧,再说机器也属于测试,便直接进入正常模式#make installworld。

重新启动后,一切正常,亟不可待地uname -a查看系统信息,哈哈,显示FreeBSD   7.0-RELEASE FreeBSD 7.0-RELEASE #2: Mon Mar  3 13:59:43 UTC 2008     root@**:/usr/obj/usr/src/sys/MYCONFIG  i386升级成功!

再查看了一下系统信息,哈哈,原先6.2不能识别的intel原装945GC主板上面的千兆网卡已经能够识别,并能够正常工作,整个运转正常。最后清理一下,免得再出现上次安装出现的小问题。

cd /usr/obj/
chflags -R noschg *
rm -rf *

此次升级应该算是最顺利的一次了,除了下载源码耽误了一些时间,其他的都是太太平平过来了。此外一个小发现就是验证了此前网上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言:那就是很多所谓的intel网卡实际使用的是其他厂商的芯片,比如这个主板,宣称使用的是intel的芯片,但在FreeBSD下看到的信息看,实际是RealTek 8139C+/8169/8169S/8110S芯片。但这样也好,毕竟现在最流行的板载千兆网卡大多数是这种,这样表明在其他主板上尤其是780G上面不用担心网卡问题了。

高兴真高兴,不免又Uname了几次

,算是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淘宝淘宝

原先还不是很习惯使用淘宝,因为我想买的东西一般都能在科技市场买到,价格差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如果不是实在在市场找不到,才到淘宝网上买。

老爸没有什么大的爱好,就是喜欢玩一玩俄罗斯方块。最初喜欢这个游戏还是91年用外甥的插卡游戏机在电视上玩的。后来是用黑白屏的防GB的俄罗斯方块机玩。自从去年玩坏了二姐带回来的那个大屏幕的俄罗斯方块机后,只能将就着用我从沃尔玛买的一个小屏幕的游戏机玩,最近那个也出了问题,玩的时候还要不时敲打几下。

其实我一直在寻找俄罗斯方块机,但可能需求太少,机器很少,而沃尔玛买的屏幕也是一款小过一款,也从淘宝网上买过一次所谓大屏幕的,买回来一看,屏幕是很大,但方块更大,对我爸这样的高手来说,实在是小儿科,所以买回来后直接扔到仓库里面去了。

本来过年前想买一个翻盖的GBA作为新年礼物的,但济南一是价格贵,再就是济南的卖家说没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卖,所以也就放下了。

上周在淘宝网上闲逛,便顺手搜索了一下gba,好家伙,品种不少,价格也是差别很大,经过比较,发现iQue小神游比较合意,便又按价格排序,发现一家行货只买350元,不免狂喜。通过旺旺联系确认为新货后,便下单定了一台。

周五定货,周一一到单位,得知周日货就到达了。打开一看,的确不错,居然还是彩屏的(孤陋寡闻啊),但可惜随机赠送的游戏一玩就死机,为了不耽误时间,中午就到舜井街买游戏,转了一圈没买到。

周三顺路到科技市场去了一圈,在老厅的卖盗版软件的地方买到了一款合集,里面有几款俄罗斯方块,插到机器上,熟悉的画面和音乐响起,试了一会,没有死机,大功告成!

我是带着机器去的,老板问我价格后,还是怀疑地拿过去检查了半天,然后恭喜我买到了行货。而济南这个价格是根本买不到的。淘宝网上宝贝真是不少,有一款dell服务器,虽然没有cpu、内存、硬盘,但600多的价格足够诱人,而一款泰安的二手服务器主板更是让我眼红。而这些在没有熟悉淘宝之前,是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真如一个网友说的,淘宝改变生活。

但淘宝的搜寻功能还不是很强,比如那个gba,开始搜了几次都没有找到的,后来是通过其他链接才找到那个专卖超人小电器的网店。如果这方面加强,肯定会大大增加交易量。

简单使用delphi+Excel的方法

一直不喜欢使用delphi操作Excel,一是因为Excel本身设置复杂,又是公式又是宏的,再就是因为网上关于delphi操作的文章动辄就长篇大论,可操作性差,而我们使用excel一般不会那么负责,只不过用于存储而已,所以我偷懒只是用文本来存储,大不了用excel打开文本文件罢了。

这周单位需要,又编写了两个程序,本来以为是一次性操作,用完了就算了,谁知前台人员感觉比较方便,希望改进一下能够日常使用,但如果再用文本存储,可能麻烦了了点,所以就想简单改进一下,直接操作excel试试。

网上文章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转来转去,大差不差,找了一些文件,又总结了一下,主要参考的是http://news.ccw.com.cn/elife/htm2007/20070611_271052_2.shtmlhttp://www.cnblogs.com/LuckyJan/articles/70559.html这两篇文章。

1、首先加入uses ComObj。

2、读取excel文件的话,先定义var XL: Variant;Sheet: Variant;

XL := CreateOleObject(‘Excel.Application’);
XL.WorkBooks.add(文件名);
Sheet:=xl.workBooks[1].worksheets[1];

定义好了sheet表之后,就可以操作了 s1:=sheet.cells[i,1];读取数据。

取表中文件数是个问题,如果简易的话,可以通过判断单元格是否为空来判断,但不能直接用定义的sheet.cells来判断,我是用笨办法:

m:=1;
i:=1;
while m>0 do
begin
ss:=trim(sheet.cells[i,1]);
if ss=” then
m:=0 else
begin
s1:=sheet.cells[i,1];
s2:=sheet.cells[i,2];
memo1.Lines.Add(s1+’-‘+s2);
i:=i+1;
end;
end;

这样就可以读取excel表中的数据了。

3、将数据写入excel反而要简单一些了,定义xl,sheet同上,下面就是:

if save1.Execute then
begin
TRY
XL := CreateOleObject(‘Excel.Application’);
Sheet:=CreateOleObject(‘Excel.Sheet’);

  EXCEPT
showmessage(‘error’);
END;
S:=save1.FileName;
Sheet:=xl.workBooks.add;
  for i:=1 to memo1.Lines.Count do
begin
ss:=memo1.Lines[i-1];
m:=pos(‘ ‘,ss);
s1:=copy(ss,1,m-1);
delete(ss,1,m-1+length(‘ ‘));
m:=pos(‘ ‘,ss);
s2:=copy(ss,1,m-1);
xl.Cells[i,1]:=s1;
xl.Cells[i,2]:=s2;
end;
sheet.SaveAS(S);
sheet.close;
XL.Quit;

 end;

其中加红的那句很重要,通过这样才能激活当前表。

用了一个下午,程序已经可以运行起来了,速度虽然慢了一点,但用起来操作要简单直观一些,不用再通过文本转换了,但问题在于系统必须安装了excel,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使用这个组合的原因。

收到Ubuntu邮寄光盘了

11号那天下载了ubuntu6的server版本,看到网站上面可以邮寄光盘。之前早就听说了ubuntu可以全球免费邮寄发行版的光盘,便出于好奇,便拼音加英文填写了自己的资料,订了一份7.10版本,就当尝试一下。

今天早晨收发室给我送来一个小包裹,居然是我在网上订的Ubuntu7.10的光盘。包装虽然简单,但纸袋内层帖有塑料泡沫,里面是一张印刷精美的硬纸壳的包装袋。拿到手里心里一阵阵兴奋。

ubuntu果然名不虚传。

虎翼网域名解析终于正常了

虎翼网域名解析自从去年8月份无法解析,我是试验了很多次,投诉无果了很多次,无奈之下还另外从西部数据购买了备用域名一个,渐渐的已经失去了信心。

昨天晚上无聊之中抱着侥幸的心理打开了虎翼网的主页,发现网页已经改版,与原先不同的是,域名申请已经不再放在醒目的位置,满页都是虚拟主机的栏目。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哪里可以修改域名。后来发现用户登录那里已经修改,不再是原先的那种自助用户登录,便试着用当初的用户名登录,进去之后发现可以管理域名了。

经过近半年的折腾,终于可以使用本来就属于我的域名了。

一知半解安装调配TrixBox2.1.2

上周本来想研究一下开源的crm系统,找到了国内的c3crm,发现他是在英文版SugarCRM基础上开发的,顺藤摸瓜找到SugerCRM,现在他已经集成在TrixBox中了。于是到TrixBox的网站上下载了最新的社区版(和c3crm一样,TrixBox也分为商业版本和社区开源版本),版本号为2.2.12。刻录为光盘后,就安装在原先实验ubuntu的机器上面。这个Trixbox就是一个集成了linux操作系统、Asterisk、FreePBX、SugerCRM软件系统的一个集成包。他的linux是CentOS,安装起来和原先的红帽非常相似。安装完毕之后,自动地将应用软件也安装上了,默认的ssh也已经开放,但需要人工干预的很少。输入服务器的地址,就可以进入web界面进行管理了。默认的超级用户是maint,密码为password,进入管理之后按照网上的资料新建了两个SIP分机200和201,然后到网上下载安装了最新的X-Lite3.0网络电话软件,但总是提示无法连接服务器。更改多次之后才发现,原来新建分机之后还要在分机管理的网页上方有一个不起眼的Apply Configuration Changes选项,点击之后才能够将新建立的分机激活。激活之后,X-Lite可以连接主机,并显示自己的分机号码。呼叫另一个分机,可以相互通话,这样内部通话测试成功。成功之后感觉只是内部PC间通话有些无聊,看到下载的资料中介绍使用FXO卡实现本系统和传统电话线连接,推荐的是x100p的卡子。到淘宝网上一查,价格不高不低,摩托罗拉芯片的所谓原装卡188元(比当年的“金王八”可是贵多了),恰好那天股票快进快出白赚了200块钱,便一咬牙订购了一块。周五定货,周一就到了。把FXO卡插进机器空余的pci插槽,开机之后自己发现的硬件,提示是否把配置文件写入,选择是。系统自己就将FXO卡配置好了,省去了很多网上介绍的配置过程。但插上电话线后,却只是听到铃声,没有应答。我使用的版本2.1.2,而网上介绍的多是1.X版本的,里面很多配置文件都已经更改不存在了,很是头疼,只好在google慢慢搜寻,后来找到一篇版本类似的(http://pass.odnet.cn/html/ITtiandi/20080123/108.html),根据里面介绍,只是在/etc/zaptel.conf中将fxsks=1添加进去,网上流传比较多的是修改/etc/asterisk/zapata.conf中,说是最后添加busydetect=yes
busycount=4
signalling=fxs_ks
channel => 1
而这篇文章写的是只增加busydetect=yes 并在group0下面添加channel=1就可以了。如果是双卡的话,就依次添加group0和channel=2.重新启动机器,发现如网上所说,出现了“kenel panic” ,死机情况。看来TrixBox虽然推荐x100p芯片的FXO卡,但驱动还是不完整,而网上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中,通过删除/etc/rc6.d/K92zaptel中命令行的方式不适用于我现在的版本,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已经是重新启动了,直接把 stop)
# Unload drivers
#shutdown_dynamic # FIXME: needs test from someone with dynamic spans
#echo -n “Unloading zaptel hardware drivers:”
#unload_module zaptel
#RETVAL=$?
#echo “.”
        #[ $RETVAL -eq 0 ] && rm -f $LOCKFILE
#;;
unload)
# We don’t have zaptel helper, so let’s not replicate too much code:
# allow others to use the unload command.
#unload_module zaptel
#;;
两段全部屏蔽掉,结果reboot正常。
重新启动后,新的问题出来了,打电话时能够听到振铃声,但接通之后只听到一声bye就挂机了。又检查了配置几遍,几乎就在绝望的时候发现原来是把电话线插到逃生接口(phone)上了。忙插到line口上,再播电话,传来了英文接听声,再拨打分机200,pc机上的X-Lite接通了,声音很清晰。再实验传真,先把200的传真功能开通,再通过传真机拨号,也能听到传真信号,发送也正常,但就是没有找到传真文件。后来上网查询才知道x100p不支持传真,但可以通过设置邮件接受。由于是局域网,没有连接外网,以后再实验吧。最后实验了一下语音留言,使用200的voicemail可以看到留言信息,但默认的mediaplayer打不开那个文件,下载下来用暴风影音可以播放,效果也非常好。至此,TrixBox基本算是安装测试完毕了,一知半解,但算是一个开头。感觉TrixBox比较适合一个小型的服务业公司,可以节省不少费用。具体的功能待以后慢慢学习吧。   

重拾Linux

原先学习使用过一段时间linux,用的是红帽7.2,后来想用自己的二手机器建网站的时候,开始使用的是曼德拉草的9.0,再赛扬850的机器上安装运行的速度实在难以忍受,所以开始学习FreeBSD。接触FreeBSD后,感觉他更为简单,且对硬件要求更低,便用FreeBSD建站,从4.10到6.2.

最近因为dede在Linux下缩略图的问题,自己在FreeBSD上实验感觉和linux还是有所差别的,便动了再次尝试学习的念头。

操作系统选择的是ubuntu 6.06服务器版。最近Linux中风头最盛的应该就是ubuntu了。用6.06是因为他的体积要小一些,只有400M,到ubuntu的网站下载需要的时间少一些。同时顺便在网上填写了免费邮寄的7.0,看看是否真的能够收到光盘。

下载镜像文件刻盘,放入机器中启动进入安装选项,其中有一个选项是“install a LAMP server”,选择这个选项进行安装,会在安装系统同时安装好apache2.0、mysql5.0、和php5.0,安装时间。

开始安装后,首先提示什么安装语言、所在国家、键盘、类型等,接着是网络设置部分,只要网卡不是太少见,系统都可以识别出来(我用的是3com的集成网卡,8139更是没有问题),这时就自动寻找DHCP服务,可以按ESC键掠过,系统就会让你手动输入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这些如同windows下一般。设置完毕后会让设置主机名和代理服务器,按需要设置就可以。

下一步是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挂载。由于用的是替换下来的硬盘,就选择了清空整个硬盘,自动进行分区,这样系统就会自动将硬盘分为ext3文件分区和swap交换分区并挂载。这个倒是很是省心。

Ubuntu和别的系统不太一样的是没有root用户,需要安装的时候设置一个管理员用户,然后在管理中执行sudo来行使管理员权限。按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开始安装系统。Ubuntu和freebsd一样对网络依赖比较大,所以有一段时间要扫描镜像站点更新,比较耗费时间,我的机器安装一共用了30分钟安装完毕。

安装完毕才发现,虽然叫LAMP,但是没有安装ftp软件,没法上传数据,真是做好人也不做到底。先不急着安装ftp,先安装openssh,这样就可以不用坐在服务器旁边用键盘录入了。

Ubuntu的软件安装也很方便,把安装光盘放进光驱,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安装好openssh,这样就可以坐在自己机器旁使用putty等远程登录软件管理自己的“服务器”了。但用起来才发现,putty乱码不少,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先将就着用吧。

登录服务器后,再用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d命令安装好vsftp服务器。但默认的安装中只能用匿名用户登录,找到vsftp的配置文件,使用sudo vi /etc/vsftpd.conf命令修改一下服务器设置:把anonymous_enable=YES 改为anonymous_enable=NO,同时把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这三个选项前面的#删除,使发挥作用。然后 sudo /etc/init.d/vsftpd restart 或者等调试完后面的一起重启机器也可以。

ftp设置好了,下一步就是关键的apache了。默认的apache用户是www-data,文档默认目录是/var/www,查看/etc目录下的ftpusers文件,里面没有www-data的大名,说明可以使用ftp管理,便先使用sudo passwd www-data对www-data用户修改密码。这里和网站上面的PDF文件中的说明有所不同,web服务器的文档根目录实际就是/var/www,而不是他下面的那个apache2-default目录。

目录默认的所有者是root的,先修改权限,

cd /var

sudo chmod 755 –R www(将网站根目录设为755的权限)

sudo sudo chown -R www-data.www-data www(把www也就是网站根目录的权限授予www-data组的www-data用户)

权限设置好了,再修改一下apache的配置文件,ubuntu已经为我们配置好了大部分,我们需要修改的不多,sudo vi /etc/apache2/apache2.conf修改配置文件

主要就是把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 .phps

两句前面的#删除,使得apache能够和php结合起来,否则会把php文件作为一个文本文件让你下载。

同时默认的字符编码还是有些问题,如果网页自己不指明中文编码,网页会出现乱码,考虑到大多用的都是中文网页,把里面的加上一行AddDefaultCharset       GB2312或者是修改默认的AddDefaultCharset,将网页的默认编码改为GB2312。

Mysql和php安装的比较彻底,GBK编码已经安装可以使用唯一需要修改的就是mysql的root用户口令是默认为空的,最好还是修改一下加上口令。

这样重新启动机器,使用ftp软件用www-data用户把dede5上传到目录下。输入ubuntu的ip地址,熟悉的dede安装界面出现了。安装顺利,可以进入管理后台,但发表带图片的文章,总是没有反应,查看一下phpinfo信息,原来GD没有安装,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php5-gd进行安装,重新启动apache之后情况正常。

重新尝试Linux,使用简易度来看,linux是大有改进,其实linux发展不一定非要和微软一拼高低,走视窗化的道路不是它的特长,而服务器方面的设置我感觉简单应用Linux并不比windwos复制。

与FreeBSD相比,性能比较方面我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从应用看,如果是为了应急使用,linux还是有他的优势,那就是一张光盘基本解决了基本问题,自己不再需要编译内核等,由于是局域网安装,没有试验apt的网络安装的功能,但从光盘安装看,和FreeBSD的ports安装差别不大。

如果说不满意,那就是Linix下的文本编辑,被FreeBSD的ee惯坏了,再使用vi等编辑,怎么都觉得很别扭。

微星似乎和硬盘有仇

昨天单位的某品牌微机出现故障,机器需要重启几次才能启动,通过CMOS的内设自检功能检测,的确是硬盘损坏,不愧为大公司,上午保修,下午临下班维修人员就带着主板、硬盘等备件赶到了。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3月这台机器刚使用2周也是出现此种故障,也是当天维修人员赶到,二话没说把希捷硬盘换成三星硬盘(sata)的。所以这次也是直接换上硬盘,不愧为双核的PD925,虽然噪音大些,但速度倒也傻快,很快装好了,但发现只有前置面板的音响有声音,后面的不发声。

无奈,售后人员只好又换上带来的主板,这下问题解决。期间我在旁边观战,无聊中拿起主板一看,一个熟悉的商标进入视线–微星。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遇到此类情景,而主角都是微星。最初,朋友G有勇力,先是装风扇按坏一块毒龙CPU,后来又将主板AGP插槽后端用显卡压下一块,别的同事把限制的微星kt133借给他,不出几个月,他的80GBB西数硬盘无法启动,检查一下,发现有坏道,幸好没出质保期,于是换了一块,不久又损坏。虽然又换了,但很是郁闷,当时认为是电源的问题,于是机箱主板一起换,换上磐正的kt600,之后相安无事。

之后又不久,开会期间与Z聊天中,Z感慨IBM一批硬盘不好,连坏两块,本来那是IBM玻璃硬盘名声不好,也是不足为奇,但知道他用的和G是一样的主板,便起了狐疑,劝Z还是升级为妙。

04年回淄博,遇到一个朋友,他买了二手主板,结果连换两块硬盘,我第一感觉就是问:“是不是微星的kt133”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

现在又遇到了这种情况,主角还是微星。按理说硬盘由电源直接供电,和主板只是数据传输而已,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电源为罪魁祸首,但碰到的都是微星主板,只能说微星和硬盘有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