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终实战

前几天安装onlyoffice顺利,但它只算是一个nextcloud的一个插件,安装onlyoffice的时候其主体反而出了问题。
之前最初安装的nextcloud,是根据官方推荐,使用snap安装的。安装期间的漫长等待就不提了,安装完成之后发现了诸多问题,最要命的就是无法离线安装onlyoffice。
于是又通过网络简单学习了一下snap,也算初步明白了问题所在。snap其实是容器安装,这样就省却了诸多配置工作,也避免了相关软件版本等各种冲突。这也就是我安装完后只是设置管理员密码,直接进入系统的原因。据资料显示,连ssl证书的命令都集成了。
这样适合迅速部署系统,稳定安全运转。但网上评论的不足也不少,体积庞大倒是次要,关键是后续的配置缺少灵活性,而且有些占地霸圈的嫌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准备,今天算是正式应用了。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snap安装方式,采用手工安装方式。
虽然几经折腾积累足够经验,已经很熟悉,但安装的时候居然有些紧张。
还好,一切顺利,不错的开端。

开源良品onlyoffice

最近安装测试的应用软件里面,最为顺利,也最为满意的就是onlyoffice了。虽然只是一个服务器端,但是可以通过nextcloud以及自家的前端软件调用,足矣。
onlyoffice也是存在开源免费版本和企业版。好在开源版本基本功能还是完整的,主要是限制文档在线编辑数量最大为20。也就是要么最多20个人同时编辑一个文档,要么是一个人同是打开编辑20个文档。对简单的小范围应用,也足够了。
这样看来onlyoffice比起那些大刀挥砍阉割的开源软件厚道多了。不知那些牺牲社区版的企业版软件过得怎么样。
最近还看到一些关于freenas的报道。从9.0.版本就致力于商业开发的软件,因为发力过猛,后续版本开展并不顺利。现在版本还是开源的,但公司的重点已经转向硬件设备的销售。
但在诸多开源系统的nas市场,看来日子并不好过,否则就不会在自家网站上发表一篇与开源nas系统OpenMediaVault的比较文章了。
作为支持商业化产品的nas系统,与开源系统进行PK,真有些自降身份了。

意外所得

虽说不是996,虽然只是学习测试,但连续一周多下来,还是感觉有些疲惫,在昨天上午完成最后nextcloud的安装调试后,已经准备暂时休息一下,再转到下一步的实际工作中。
但就在整理资料准备退出时,突然发现一个相关链接里提到nextcloud可以通过安装onlyoffice插件实现在线协作,这可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功能,不久前一位同事还问起过。
顿时又来了精神,新建一个虚拟机,按照官方文档一步步进行,安装过程顺利,但就是那下载速度慢如蜗牛,直到下班前才安装完毕。
今天一早急切在nextcloud下安装onlyoffice的插件,设置好onlyoffice的服务器地址,并非像网上所说必须有域名和启用ssl,就可以新建并编辑文档了,即便是没有安装微软的office。
这算是意外的成果了。

Jupyter安装后必要配置

使用pip进行安装

pip install jupyter

安装运行后无法通过远程访问,需要通过ipython生成秘钥

$ ipython
from notebook.auth import passwd

passwd()

根据提示设置密码,然后记录生成的Sha1秘钥,然后生成Jupyter的配置文件

$ jupyter notebook –generate-config

配置文件在当前用户目录下~/.jupyter/jupyter_notebook_config.py

对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加入以下内容:

c.NotebookApp.ip=’服务器地址’
c.NotebookApp.password = u’sha1秘钥’
c.NotebookApp.open_browser = False
c.NotebookApp.port =端口号,默认为8888

重启Jupiter,可以通过远程的机器访问,然后安装扩展插件实现代码的自动补全功能

pip install jupyter_contrib_nbextensions

jupyter contrib nbextension install –user –skip-running-check

再次登录Jupiter notebook,可以看到增加了Nbextensions选项,点击后将里面 “Table of Contents” 以及 “Hinterland”勾选,就可以实现代码的自动补全功能

树莓派 zero基本调试

回家之前就从网上购买了一堆设备,回去也不能闲着,可以利用家里相对齐全的准备安装调试。结果人还没回来,东西先到了。
购买的核心装备是树莓派zero w,虽然已经知道它比家族大哥树莓派小不少,但拿到手里还是惊奇它的小巧。在性能相对低下的情况下,zero感觉反而应该有更大的应用。
其他的配件都是围绕zero购买的,东西不少,但还是失算了。购买之前在网上学习的时候,看到大批介绍“一根数据线轻松安装树莓派”的文章,所以没有购买OTG数据线转换头用来接键盘。但折腾了一晚上,无论在win7下还是Linux下,都无法解决zero网络设置问题。
也许是运气问题,但在网上学习,其实也是在纠错辨伪中艰难前行。
昨天早晨决定不再浪费时间,下单花不到50块钱从京东买了键盘加转换线。下午在等快递过程中不免又后悔了:直接去科技市场不是更节省时间吗?
新装备到货,接上树莓派,连上电视当显示器,不到10分钟搞定。
今天上午被老妈约谈回来,开始调试软件问题。还好,虽然略有波折,但都能很快解决,只是媳妇嫌直播画面效果差,没办法,兼容镜头便宜啊!
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树莓派zero w安装SRS

首先下载源码,选择最快的途径

下载后编译

./configure –pi
编译后需要进行替换,先进入objs目录下,删除st-1.9目录,然后输入以下命令并回车: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ssrs/state-threads.git st-1.9 && pushd st-1.9 && git checkout -b srs origin/srs && make linux-debug EXTRA_CFLAGS=”-DMD_HAVE_EPOLL” && popd。

这样就把state-threads库替换成可以正常使用的版本了。

然后按照https://github.com/ossrs/srs/issues/1282#issuecomment-445539513的办法更新补丁,使用1.st.arm.patch.txt 替换trunk/3rdparty/patches/1.st.arm.patch 。

编译打包

cd srs/trunk

./scripts/package.sh –pi

生成的包位于trunk/objs/下,使用unzip解包,进入解包文件夹后安装

sudo bash INSTALL

启动服务器

sudo /etc/init.d/srs start

利字当头

做游戏卡起家的NVIDIA前几年最风光的时候,大谈自己在AI、深度计算等领域的投入、成果、前景,似乎大有一副丢掉“卖游戏卡的”帽子,扬眉吐气做引领未来高新科技潮流旗手的架势。
我也几乎相信了。
所以用原先中端显卡的钱,买了入门阉割版显卡的时候,也忍了,也认了。
但后来感觉不对劲,那口口声声禁止用来开发核弹的开发板,指标、性能不过如此;普通显卡一直缺货,但是公司利润却一直飞涨,显然是把产能转到利润超高产品上了。
而过去一年和NVIDIA利润腰斩一样惨烈的,只有加密货币产业了。
看NVIDIA的报表,数据中心业务、专业虚拟化业、自动驾驶业务收入等同比都是两位数大涨的。之所以利润腰斩导致股价腰斩,完全是因为矿卡卖不出去了。
被认为是一大骗局的加密货币,去年价格更是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而单凭一众矿工是无法掀起这惊天巨浪的,幕后操控者,其实是那些推波助澜,从中获取暴利的利益集团。
暴利浪潮退去,如苹果一样,NVIDIA也把一部分锅甩给了中国市场,甩给玩家们。牛夫人又变成了小甜甜。
以科技之名,行暴利之实。活该。

NVIDIA发布2019财年Q4财报:利润腰斩 股价腰斩
https://m.mydrivers.com/newsview/614853.html?fr=kkj

安装nginx下的nextcloud

前几天学习的时候,使用owncloud当服务器,而nextcloud的APP当客户端。再学习了解到,原来nextcloud也有服务器版本,而且是由原先不满owncloud的过度商业化而出走的成员继续开发的。
二者的关系有点类似当初的freenas和nas4free。
上午儿子上课,我也跟着起得早,时间比较宽裕,就把nextcloud安装了一下,顺便也想测试一下二者在nginx的问题。
安装非常顺利,就是数据库设置有点弱智,需要在进入安装界面,再修改配置文件中的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而用户名是随时变,密码随机生成,有些多此一举。
安装后进入系统,和当初owncloud情况是一样的,这样看来就是nginx配置的问题了。为了减少麻烦,这次选择新建nginx的配置文件,全部复制官方推荐的配置进去,然后根据自己机器情况,再修改部分配置。
修改后重启nginx,问题解决。看来学习不光要增加知识,方法也要不断改进。

尴尬的owncloud完美收尾

感情的好恶真的很误事,而无知的主观好恶误事更是要命。
昨晚整理完资料后,还是不死心,准备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把owncloud收尾。
但早晨起来后,心里还是有些打怵,先把儿子安排的魔兽世界日常任务完成了,静静心,调整一下状态才开机干活。
先卸载掉nginx,安装已经近10年没有用过的apache,运足气,准备开始折腾。
但,顺利的让人难以相信,甚至有爆粗口的冲动。
没有做任何配置,owncloud完整的页面便呈现在眼前。
再使用Windows客户端连接,除了修改一下服务器中owncloud的目录,没有再做什么其他改动,数据同步已经开始。关键是速度也不慢。
当初弃用apache,是因为配置太麻烦,尤其是到了2.2版本,需要在几个配置文件中寻找、修改。而nginx要简单的多,尤其是转向ubuntu系统之后,二者几乎属于集成一般,基本上默认配置足矣。
今天看,无知害人啊。
继续学习吧,也算是对得起自己了。

初步安装owncloud

上周末在伟东住了一晚,结果照例头疼了好几天,不知是楼层高的原因,还只是心理作用。
昨天感觉好点了,便又开始安装测试私有云系统OwnCloud,也算是为家里手机提供备份服务,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资料归档整理做准备。
本来以为只是安装系统,网上相关资料也多,结果还是折腾到深夜。

安装过程还算顺利,开始有些急于求成,php选择了最新的7.3版本,到了安装那步,系统却提示不支持,只好又安装7.2版本,好在二者可以共存。

后面安装php-zip又出现问题,后来修改了源,问题才解决。

但最后还是在文件新建上卡住了。用户可以登陆,也可以新建用户,但没有文件的新增按钮。而APP可以通过用户认证,但提示405错误。

躺下之后,脑子还很兴奋,又把流程过了一遍,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现在心态真是好多了,反正已经死心了,能学多少算多少了。
下班回来,把想到的解决方法实验了一下,依然无效。看来还是和nginx有关,因为owncloud官方也不是赞同使用他的,暂且搁置一下,下次再试一下apache。
但也不是说没有收获,顺带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U-file,至少解决手机备份功能了。
都说人过四十不学艺,早过了那个年龄,时间和精力都已不允许再耗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