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惨胜

昨天晚上回家后打炉石,完成每天的日常任务。炉石儿子最近玩的很少,基本都是我完成日常任务赚金币,他抽牌享受那种抽奖的乐趣,然后再组牌由我继续征战。

本来天梯已经完成月度任务,再打下去胜率就很差了,但今天任务正好和天梯主打法师有关,而且不需要胜率,就用儿子新组的法师牌开打了。

开始三局二胜一负,还算顺利,还有一局基本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却遭遇到了一场少有的苦战。对方盗贼使用的是吸血武器加爆牌法。第一次爆牌就把我的冰霜吉安娜爆掉了,这让我几乎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勇气,但考虑到任务还差几张法师牌,于是就硬着头皮继续,继续那种被虐的感觉。

接着在安东尼达斯被回收后,几乎没有胜算了。还好随机法术牌干掉了对方的寒光智者,在有寒冰屏障的情况下,让我燃起一丝希望。

除去牧师外,我这还是第一次和对方拼到牌库抽光。在对方满血情况下,尤格萨隆已经不敢再使用了,只好把巨龙召唤者打出去拼一把,但牌刚打出,对方就立马认输了。

当时还很诧异,认输的应该是我才对啊?

中午回想了一下,原来在安东尼达斯被回收前,我已经获得了一张火球术牌,加上牌桌上的巨龙,刚好能让对方在下一回合被罚掉剩下的生命值。

但能记住对方的牌,并在那么短时间内算清楚牌,也是高手了,非我这种娱乐性玩家所能比的。能赢也值得自傲了,套句大话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切都有可能。

过节品剧

​过节期间在家除了鬼吹灯,倒也没有追剧,选择性看了几部之前口碑不错的连续剧。欢乐颂之类不对胃口,芈月传倒胃口,伪装者的精良程度要好于琅琊榜,可以一看。意外的是,看了几集爱情公寓第四部,感觉拍摄水平不亚于当年的武林外传,可以等儿子回来慢慢看。

追剧鬼吹灯

一天将《鬼吹灯》看完了。片子还算精良,但也是托了原作的福。本来原作就是对话多,废话多,这样在外景布景下室内剧般对白,加以过程的特效,成本也便于控制。孔笙一贯对演员的选角及表演的高标准要求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游戏中的感人情节

刚才与儿子讨论游戏剧情的问题,问到打星际里面泽拉图之死的情节时,儿子说有种想哭的感觉。

这是网上评论游戏里面最催泪的情节。而我们那个时代,最催泪的是仙剑。打仙剑之前就听海龙言道:如果谁打仙剑不哭,那心够硬的。

听了海龙的评论才玩的pal,甚至为了玩仙剑安装了win95。本以为自己心够硬,其实也够硬,通关只是一次落泪。

但不是结尾,而是化蝶那个剧情,当音乐响起,泪水不由自主流了下来。为了剧情,也为了那音乐。

开怪获宝

下午在魔兽世界中进入钢铁前线完成日常任务赚水晶,开始人不多,救个伤员,烧个战旗进展倒也顺利。突然发现战场角落有一稀有精英,于是立马飞奔而去,仗着周围有几个玩家壮胆,上去就给了它一锤。打完才发现这个精英的血量怎么这么大,还没来得及细看,好家伙,怪物已经被玩家名字覆盖了,打团队副本也没见过这阵势。于是也就跟着无脑乱打,好一阵子之后怪物倒下,又过了一阵子玩家散去捡了一个苔原冰蹄牛。

儿子下午上完课回来一起分享成果,按照儿子的话应该是一帮子英雄都在周围埋伏着等开怪,我那一锤子下去,按照儿子的话就是英雄们齐声唤“有个傻瓜开怪了,大家上啊!”,呼朋唤友都冲上去了。又上网查了一下,稀有精英叫泰罗菲斯特,掉落的苔原冰蹄牛只有5%玩家拥有,真是走了大运了。

愚勇的代价

亚马逊网站上看到有泰森的自传,名字叫《永不后退》,突然想到了最喜欢的《英雄无敌III》中末日之刃里面的隐藏关,官方中文版翻译为“勇往直前”,而网上翻译为“愚勇的代价”。

这本书起名永不后退,如果和英雄无敌联系起来,感觉用在泰森身上真是太贴切了。

来源: 《永不后退:迈克.泰森自传》 迈克·泰森,拉里·斯洛曼, 傅婧瑛 书评 简介 电子书下载 Kindle电子书

魔兽争霸不是魔兽和平

看过预告片之后感觉有些失望。魔兽争霸的主题是争霸而不是和平共处,而电影的预告片中突出的似乎双方开始就是为了和平,这就偏离了游戏的主题和精髓。

而且黑暗之门虽然也多次出现,但开启黑暗之门的场景应该不会被重点渲染,而这是魔兽争霸最初令人震撼的情节,没有了麦迪文,没有了黑暗之门的开启,这还是魔兽争霸吗?

来源: (7)《魔兽》首版预告片全面解读+剧情猜想!_毒舌列文_新浪博客

游戏本来就应该就是低价而快乐的

游戏,本来就是为了快乐,一种低价的调剂。从小开始最受欢迎的游戏一般都是简单而且廉价甚至免费的。一旦成本增加,往往不是游戏,而是就变成比赛了,或者是为了爱好的一种奢侈品了。

从最早购买260的正版命令与征服,那时候更像是一种实现向往的付出。但真正有了游戏的感觉,还是购买50元英雄无敌3的正版游戏,当时第一感觉是盗版的吧?

可以说,只要正版游戏便宜,不止是吸引玩家,而且还会促进更多的玩家投入到游戏中,这样游戏市场不愁做不大。

正版游戏终于便宜了 但我们会买吗?

《十面埋伏》名不虚传

清明三天假,在家中看了不少电视节目。其中看了半截张大导演的《十面埋伏》。光听说这部当年的大片非常烂,看完之后才知道还不是一般的烂。不知道刘德华还会不会回看这部片子。除了摄影,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扮演都让人以为这是一部80年代后期的国产武打片。和它相比,《三枪》算是精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