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忤逆

这一周一直心绪难宁,早上出门的时候居然忘记带手机。到了伟东放下东西就立马返回了。
老妈去世后每天到她原先住的房子里,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老家单位习俗而已。最大的家务也就是拖一拖地。
原先跟朋友们聊起的时候,有的是不愿再回老宅,因为触景伤情。每个人感觉不一样,我回去后还是好的回忆多,虽然伤感,但也是自我安慰。
但只有拖地的时候例外。
每次拖地拖到餐桌旁边,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那是我最后一次到家给老妈送饭,也是她第一次住院的前两天了。
她给我开门的时间比以往长了不少,喽佝着身子,穿一件旧T恤,外套大姑娘给她买的简单睡袍。
她和以往已经无心吃饭,只想我走之后赶紧再躺下。我知道她的心思,所以坚持她吃完我再走,打扫完卫生间后,就开始难得勤快拖地。
她依然低着头缩着身子不肯吃饭。
我劝说无效,心情越来越急躁。拖地拖到她旁边的时候,看着和我心目中完全不同的她时,因为失望而起无名火,声音越来越大。
她依然没有表情地窝着坐着。还把头扭到一遍,一付就你还说我,你跟我说不着的架势。只有提到他孙子的时候,才警觉地抬起头,用尽力气回了一句。
而这一句招来我更大的怒吼。
如果老天有眼,那时候我早被雷劈的楼都被劈塌了。那是一辈子只训斥我一次,却被我这个遗传了优秀记忆力记了一辈子的妈。
也正是老天有眼,怕伤及无辜,才会放过我这个不孝子。
和家出逆子。这不是他们的失败,是我的失败。
所以双重失败报应来到的时候,我也能聊以安慰。只是不知那时候,他们是否也曾伤心。

老人去世的记忆

前几天烧五七时,姑家表哥提到老人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并提到了了我奶奶的事。
我对我奶奶印象不深,他到我们家短暂住过,但记忆也只是停留在家人的描述中。每年暑假例行回老家,也只是见面没有交流过。
她身体状况出现变化后很短时间就平静去世了。那时候,记得还是通过电报得到病危的消息。我正在准备高二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当时听到爸妈二人在我房间隔壁的厨房里商量,估计这次情况不会好了,既然我准备考试,就不带我回老家了。
那次考试是很关键,高二文理分科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成绩尚可,但也只是在学校本科最低位次线左右。所以对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我还是父母都还是很重视。
那次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作息、考试。考完感觉一般,还有些忐忑。那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QQ,考试名次是通过同学上门告知的。印象非常深的,同学进门的时候,正在看美剧《假如明天来临》,那也是一部莫名其妙结束,深感失望的剧集。
那名次出乎我的意外,应该也是我高中考试少有的好名次,真是喜出望外。
乐极生悲,第二天下楼倒完炉灰,猛然发现挂在腰上的钥匙绳断了,钥匙已不见踪影。
炉子上还烧着水,必须马上进屋。只好找了赵大同学帮忙,从楼尽头单元的楼道天窗爬上楼顶,然后从楼顶扒着楼顶边沿,身子一荡,跳下落到我家的北阳台。
于是做了一生中最大的冒险行为,也许是对我没尽孝子贤孙的警诫吧,何况那次名次虽好,分数并不理想。

最大牌的枪手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记载入历史课本的事件。
那时丘吉尔已经离任有段时间,他的演讲可谓是史上最牛的枪手枪言。
铁幕落下,一边是斯大林裹挟的社会主义阵营小弟,一边是美国翼护的资本主义表兄弟。
在看布雷顿森林会议书的时候,书中提到了马歇尔计划。与只是以救世主自居的高傲美国政客不同,马歇尔敏锐观察到欧洲资本主义各国,二战之后都已疲敝不堪,如果放任不管,必将导致苏联势力的蔓延侵蚀。
可以说马歇尔计划重振了欧洲资本主义势力,遏制了苏联的西进,也为美国此后称霸全球奠定的基础。
今天看到一篇评论的标题,关于朋友多和路好走的关系。铁幕演说与马歇尔计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最终铁幕一边分崩离析,如朽墙不推自倒。
而铁幕的另一边,在国无外敌压境,内有利益锱铢的情况下,也已经离心离德。大统领的颐指气使,更是雪上加霜。
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了马歇尔、丘吉尔。

https://m.sohu.com/a/427466488_209689?spm=smwp.home.focus-history.1.1603754029503kXz8O8Q&_once_=000022_shareback_sinaweibo&strategyid=00011

书去书又回

双十一已经开始预热,不知是不是当当那两口子折腾疲沓了,今年的优惠力度连去年都不如,更不用说购书忙不过来的前年了。
优惠力度小,购买热情自然不足。所以托人把去年背包背过去加零星购买的书,通过快递又发回来了。
昨晚发今晚就收到了,重重一箱。零星买感觉不出来,攒到一起的确不少。
开箱之后,将里面的书籍分一下类,基本都是翻过的,有的只能束之高阁了。
分类之后挑了两本翻看一下。自我感觉进步还是不小,至少实现了书由厚到薄的第一步了。而原先很多看不明白的,也算知道所以然了。
下一步就是整合应用了。

没有源头的失败者

自上学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疲惫无力。
如果说努力就有收获,那只是在学生时代的铁律。
在中学阶段自认虽有走神偷懒,但却从未放弃过努力。大学与工作之后,那些努力只也是前期努力的惯性前行而已。
突然间连那惯性的能量也已经消散,才发现原来那动力的源泉,激励我为之努力的那两个人都不在了。
没有了他们,我就是一个失败者,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不真实的一面 不真实的结局

昨天早上开始就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丢三落四的,炒菜都能把土豆丝铲到锅外面。
本以为是准备明天五七的有些分神,下午到伟东后坐在沙发上愣神的时候,才觉察到,原来乐乐奶奶走了整整一个月了。
今天忙完,送姑家表哥表嫂去车站的路上,又聊起来。去年来济南,还跟乐乐奶奶绕着金鸡岭转了一个多小时的表哥,跟我们感觉一样,一切都是这么不真实,因为不甘心更觉得不那么真实。
谈话间细细梳理回想起这几年来的情况,其实应该是老太太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给我们造成了一切都很好的假象。
也正是这种假象,迷惑了我们,这也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主要原因。

再尝菏泽风味羊汤馆

小区今明两天维修煤气管道,做饭成了麻烦事。
好在中午将就吃饭已经成了习惯,心血来潮,直接来了个忆苦思甜,用电饭煲热馒头,夹辣椒咸菜丝,味道也不错。
考虑到明天早上给儿子的早餐,晚上和媳妇出去买了一些西式面包,准备明早好用烤箱加热当早餐。
天气见凉,媳妇便顺道请我到附近久闻大名的羊肉汤大王喝羊汤。
羊肉汤大王属于菏泽风味羊汤。我之前也只是喝过一次,那也是20世纪的事了。那时候他的店很小,门口朝北,对着实验中学的大门。现在已经搬迁到学校门正对的胡同里面,店面也大了不少。
搬家后,虽然没有再来喝过,但也曾经光顾过。那还是刚搬来那年冬天,乐乐奶奶说后背害冷,就来用保温桶买了一中份,给她送了过去。
她喝了一半,剩下一半我给她倒到锅里,嘱咐她明天早上热一下继续喝。现在想,天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发现锅里有羊汤。
虽然没有喝,但是刷保温桶的时候,发现这羊汤是够油的,跟我们平常喝的滕州羊汤清淡风味完全不同。
果然,媳妇喝的很不习惯。估计也就喝这一次了。

最后的手续

在近一个月的一拖再拖后,终于在差不多最后期限日前,把最后的户籍注销手续办完了。
在办事小厅里面等候时,少有的不觉得时间漫长。
这一个月里每天都骑自行车前往伟东。天气转冷,东大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太队伍反而壮大起来了。
就在去年这个时候,一天爬两次金鸡岭的乐乐奶奶,还是她们羡慕的对象。
现在,即便队伍里面,半数老人需要依靠轮椅、扶步车,但快乐闲聊的她们,却已是我羡慕的对象。

真正老去的十年

昨天把前期搜集整理的高考录取数据完成了入库。
原先数据基本都是从相对靠谱的网站下载的Excel文件。这些数据相互间或重复或短缺,好在未见冲突。依据现学现卖的Python相关知识,照葫芦画瓢使用jupyterlab操作,顺利导入。
晚上陪儿子靠点。脑子里又把白天的活总结一下,突然感觉原先教程里面不明所理的内容,变得条理通畅了。于是忙起身把kindle拿过来,半倚半躺在沙发上,把那一章节重新通读了一遍。
最近和儿子,一直在吐槽同样半倚半躺在沙发另一头学习英语口语的媳妇:一秒钟前还在读英语,一秒钟后听到呼噜声,再过一秒,又变成英语声。
结果昨天我也是如此,看一会不由瞌睡过去,一会睁开眼,继续看,可能一会又睡过去了。
但脑子还是很清醒的。而且看技术类的书籍,kindle并不是短板。
一遍看完,整体顿时觉得通透清晰。原来Python操作Excel是如此简单、高效。
合上kindle,不由自责:这些年来,我到底怎么了。
我离开原单位前那10年,几乎都在跟年重复、月重叠、日反复,没完没了的Excel文件打交道。如果是工作后的前10年的我,肯定会寻求高效,哪怕在“无用”的讥笑中捣鼓一些小玩意来提高效率。
但后10年的我,只是在对重复无脑劳动的诅咒、五十步笑百步的操作技巧的自得中,埋头“勤奋”工作,未曾想过改变。
虽不像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鲁迅:这,是我说的。),但也在慢慢麻木中度过。
那不已是自嘲的“真的老了”,那,就是老了,身心俱老。
仅从这点看,离开也是对的。

变之高下

拜游戏所赐,对日本战国时代人物及时间线的了解,基本都是通过《太阁立志传》系列。按照老彭的话,就是今天给这个送礼,明天跟那个搞好关系,不熟悉不行啊。
本能寺之变所谓的阴谋论,跟大多数阴谋论事件一样,基本都是牵强附会,乱点鸳鸯谱。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如文中所说,过于夸大一方的能力,不以阴谋图之不足得逞。
但夫战勇气也。
奇袭的条件具备,机不可失,在明智光秀发出“敌在本能寺”的号令时,他脑海里应该会映出当年桶狭间,对占尽优势的今川义元,发出近似自杀式奇袭命令的织田信长的身影。
从本能寺之变的战果来看,织田信长父子先后身死,明智光秀已经成功迈出了自己谋反的第一步。
但明智光秀的败落,显然是低估了丰臣秀吉之能。在鸟取断粮持久战后,丰臣秀吉先是镇定自若与毛利家达成停战,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师,在各方心怀鬼胎的势力还未结成阵营之前,击溃了明智光秀。
这是出乎明智光秀谋划的,所以让谋反显得有些仓促。而这也是他与丰臣秀吉的差距。

本能寺之变中,明智光秀“谋反”的动机到底是什么?_手机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