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尘埃落定

今天一大早全家出动,往返于济南市区各派出所、街道办之间,在完成最后的政审材料提交之时,收到了高考成绩的推送短信。
虽然都很失落,但好在已经精疲力尽,坦然接受。
六门课,三门超额,一门保持,两门低谷。
安慰儿子的那句话,他以后会有切肤之痛:这就是高考。
好在高考不是终局,重要的转折点在大学毕业。
继续努力吧。

成绩查询日倒计时

前天晚上莫名地焦虑,这种焦虑是发自内心的,以至于无法正常入睡。
昨天早上才明白过来,马上就要到发布成绩的时候了。
高考结束也过去有些日子了,一直自我安慰:反正已经考完了,担心也没用。但事到临头,怎么能不紧张焦虑。
到了下午,朋友发给我今年高校录取信息的PDF扫描文件。看到文件,心里觉得“窟嗵”一下,感觉要开工干活了。
到了今天,开始忙一些考前的准备工作,已经不止是焦虑的问题,开始烦躁了。
明天还开什么发布会,早早开放查询算了!

童心依旧

昨天儿子属于恢复性训练,无论是是跑圈还是蛙跳、挺身跳都减量进行。
看来是身体恢复差不多了,训练完后居然提出要去逛逛融创茂。
大部队汇合后一起步行前往。转了一圈吃罢饭后,儿子才前往他的目的地——玩具店。
看着儿子在玩具店里认真地观赏奥特曼玩具,还跟我说着什么国代版之类术语,怎么感觉不像是马上进入大学的学生,还是那个14年前,跟在他大姑姑后面,确认给他买几个玩具的小孩。
还好,儿子身旁还蹲着一个比儿子个子更高,面相更成熟的小伙子,抱着一堆奥特曼,还在寻找着配套的玩具。
看完之后,心里平衡多了。

不要毕业才体会到的感情

每天下午陪儿子出去锻炼,都要经过山体门口,而每次都能看到拉着行李箱,甚至是拎着打包被子的学生,那肯定是毕业离校的学生了。
今天再次经过,告诉近日一直宅在家的儿子:离开大学,就是进入社会,青春真的结束了。
顺带给儿子讲了一下我离校那天的事情。
我们跟这几天看到的散兵游勇不同,属于集中离校。按照一个同学的话:离校时才感觉到同学的感情,楼下黄面包车到了,一个人一喊,都跑出来帮忙搬行李。
我离开那天也是如此,到了纬八路的住处,傍晚天降大雨,一个人越呆着越难受。等雨停了,就坐车回到学校,本想见一个是一个,谁知道一进宿舍楼,大部分都在。原来一场大雨,天桥底下给淹了,把去长途车站的同学们都给圈回来了。
真是人不留人天留人。
希望儿子能够早点体会到同学的感情。

降体重,锻炼不如腹泻

儿子连续训练了五天,这两天在家休了两天,发烧加腹泻。
周四的训练的路上,就看出儿子状态不佳,因为走路还没有我快。开始跑第一圈的时候,据他说头疼的厉害,后来才好起来。
连续两天腹泻,估计是饮食习惯改变的原因。原先吃得多,一是学习消耗大,再就是这也是唯一的乐趣了。现在节食,肠胃也受不了。
不过可气的是:苦练五天体重没见减多少,拉了两天肚子,体重一下降了四斤。

无谓的体检门槛

前段时间写了一个程序,采集各大高校的招生简章。毕竟招生简章是最为靠谱的。
高考结束后,随着教育部所属院校的招生简章发布,已经连续几天没有采集到新数据。本以为程序出了问题,到网上手工查询一下,发现除了军事院校,招生简章都已经发布了。
今天从考试院,看到国防科技大学的招生宣传材料。虽然不是招生简章,权作参考了。
我比较关注的是军校的体检内容。根据军委的文件,考生的体重有一个计算公式。此前在网上,有一个流传的名单,是不体检不政审的军校,国防科技大学就在其中。
查看一下宣传材料,果然比较宽松,只要考生的体检中,没有其他项目的提示,就可以通过学校的体检。
想想也是,一般学生的体检就是体重超标。如果学生有志从军,进了军校,三个月下来,体重肯定能降下来,这道门槛也就没有必要设了。

初试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

山东省的高校招生志愿填报15号开放,由于有时限,前两天忙着别的事,今天才第一次登录。
志愿填报系统跟此前的报名、准考证打印等,是同一网站,进入后是同样简单的,甚至简陋的界面。
不知是不是模拟阶段的关系,志愿填报只能是逐条添加,而且是最原始的那种,人工输入学校、专业代码,然后显示相应的学校、专业名称。如果之前的3个或者6个学校志愿,也就罢了,如今是96个志愿,难怪很多家长孩子要忙活一晚上。
而且目前系统中,录入代码时,还没有选科、以及体检结果对志愿的限制,这样就存在退档的风险。
看系统介绍中,限制功能是存在的,估计是在提交的时候后台进行检查,但这样会造成报名顺序的混乱,而顺序是高考志愿重要的因素。
希望正式填报志愿的时候,系统会更加人性化。

老师心情知考卷难度

今天陪儿子进城,分发班级同学订阅的高考资料杂志。

到约定时间后,儿子跟同学将剩下的杂志放到门卫那里,这时候他们数学老师正好返校,看到他们就快步赶了过去。

远远看到老师很开心,儿子也腼腆地笑着。

看来老师对高考数学试题还算满意,如果是班主任化学老师,估计就不会这样轻松了。

三年前中考,儿子他们班大多数在一中考试。考完数学后,同样是在校门外远远看着,一帮没心没肺的小子们,在班主任旁边开心地玩闹着,边讨论着“很简单”的试题。而他班主任海哥,还有能教数学副班体育老师两个人,应该是感觉孩子们太乐观了,但又怕影响他们的情绪不敢说出来,只能面色凝重分站在那里。

当老师也是不易啊。

准大学生

昨天在建大门口等车的时候,看着进进出出的学生,告诉儿子,很快他就加入到大学生的行列了。
儿子看着那些快快乐乐的学生,说,他还有些不适应。
是啊,高中实验三年,看到的都是一张张紧张的面孔,难免不适应。
于是告诉他,如果刚开始不适应,那就去图书馆。
后来聊到高中三年,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感觉前两年的压力要大于高三的。这应该也是他妈妈发现他后期眼睛亮起来的原因,我还以为遇到喜欢的女同学了呢。
家长真的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了解孩子。

夸大的宣传语

昨天忙活一天,晚上身体一挨床就睡着了,早上却还跟前一周一样,到点就醒了。
起来后,先到亚马逊把电子书包月给关闭了。上个月忘了关闭,自动续费一个月。由于忙于高考,基本没有看书,包月有些浪费了。
看了一下记录,上个月只是借阅了一本《沉默的病人》。书的名气不小,长期位于各大榜单前列。书的宣传语也挺醒目吸引人的:多少看似完美的夫妻,都在等待杀死对方的契机。
借阅后阅读进度缓慢,只是看了前面部分就有些看不下去。看的过程中,感觉虽然打着心理学的旗号,但还是属于悬疑小说,而且像极了阿加莎的《罗杰疑案》,感觉第一人称的“作者”,就是凶手。
后来在简书上看到几篇评论,印证了我的判断。也就更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小说并没有对自画像中提到那个希腊女性阿尔刻提斯的故事背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估计也不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如果有了介绍,那样小说的悬疑性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感觉书籍宣传语有些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