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还是挺可怕的。往大里说叫党同伐异,小里讲叫拉帮结派。
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军世界杯的时候,举国同庆。仿佛一夜间可以脚踢巴西,头顶德国了。
某名嘴,现在叫大V了,夸中国当家球星,有脑子,说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不嗑药的肯定是他。
但从他放炮的水平看,还不如他踢球的水平。却还是一帮人,圈内圈外的都有,此人言论一出,闲的帮闲,忙的帮忙。
弄得人不禁怀疑,是他的智商有问题,还是我们智商有问题?
现在看,就是他的智商有问题。
这下放心了。
分类: 体坛纵横
难以比拟
90年代初和乐乐的爷爷一起看足球的时候,他最为推崇马拉多纳,因为从没有一个球员像马拉多纳一样,招来对方多名后卫的紧密防守。
墨西哥世界杯期间,那时报道世界杯的报纸还不多,每天乐乐爷爷下班后都将参考消息带回来,第二天再带回单位。
参考消息有专版的世界杯报道,报道中专栏评论的是渐露乌鸦嘴本性大人前球王贝利。虽然开篇就对马拉多纳旁敲侧击冷嘲热讽,但在评论首战南朝鲜对的比赛中,贝利幽默地评论:自己小时候穷,没学过朝鲜语,现在学会了,原来朝鲜语中犯规叫马拉多纳。
那场比赛是科斯塔库塔所说马拉多纳那时情形的缩影。对马拉多纳,只能像伐大树一样一次次把他掀翻,不能犹豫,否则,就会像86年的英格兰,还有90年的巴西一样吃下苦果。
科斯塔库塔说的还算含蓄,而意甲黄金期同时代的后卫卡纳瓦罗说的就直接多了,那就是梅西还没法跟马拉多纳相比,最接近的只有罗纳尔多。
的确,只有经历了两个时代的球员,尤其是后卫更有发言权。当年,基恩可以连眼都不眨地恶意铲倒哈兰德,然后没等裁判红牌就转身下场。
断腿并因此退役的哈兰德的儿子小哈兰德,现在可谓是足坛当红小生,他估计绝不会有此阴影,时代不同了。
快马为鉴
早上跳绳因为休息了一天,无论速度还是可以的效率都有所提高。在等儿子完成跳绳任务的时候,拿出报箱的报纸翻看了一下。
真看出是体坛赛事的冰河期了,吕征退役的新闻占了整整一版。
也是,好歹也是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帮不上忙也要帮腔。
昨天在网上就看到相关新闻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尊重与绩效本就是势不两立的。
去年在鲁能吧看到一个帖子,说吴兴涵与刘彬彬的上限就是吕征。虽是跟帖,有情绪在里面,但我却完全赞同,尤其是结合二人近年的表现。
还是努力吧,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面前。
德甲重启
晚上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了德甲回归的新闻,转到PPTV,焦点战多特蒙德与沙尔克04的比赛居然免费。
已经很多年不看德甲联赛了,对德甲的印象还停留在科勒、罗西基那个年代。
但物以稀为贵,在这个没有直播许久的时期,看看比赛也是一种享受。
比赛是空场进行,在利益与风险之间,德国人也在寻找着平衡点。看得出球员也是久疏战阵了,失误频频,真如中国戏曲行所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这应该也是推倒的竞技世界,甚至是整个经济世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面怎么样……
就这样吧。
“车神”塞纳26周年祭
26年,感觉比这个数字还要久远。
虽然如此,但塞纳最后的影像还在记忆里那么清晰。
当塞纳从技师等工作人员身边离开返回赛车时,脸上忧虑的神情,是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还是因为自己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命运。
大将难免阵前亡。
意外的赛事转播淡季
昨天周日,儿子休息,本以为不学习就少吃点,晚饭的时候,人家委屈地说:下午不是还参加网上直播家长会了吗?
感情现在不光学习,什么都是给我们干的。
趁他玩游戏的时候,看了一会电视直播的乒乓球卡塔尔公开赛的男单决赛。昨天国内最关注的应该是张伟丽UFC卫冕赛了,初中同学群里前天就开始预热关注了。
宅在家里这段时间,昨天算是难得接上宽带电视。这个时间段,由于国内赛事暂停,国际赛事存在时差,这本该是NBA的热播季,但一切都让莫雷那混蛋给搅黄了。
这事央视做的没错。自从杰克逊他妹子在超级碗闹了一出之后,美国的直播也变成错时延播了。在萧华扯联盟言论自由的大旗表态后,谁能保证直播的时候哪个光膀子,穿背心,系领带的混蛋再粉墨登场。
停播之后,估计双方都自以为卡住了对方利益的脖子,在抻着,等对方妥协。因为央视也没有填补空白时间段的计划。
但即便做了,遇到现在的疫情,估计也是血本无归。
在天灾人祸面前,做与不做可能都是错的。
风向变
今天看报道,以《检察日报》评论吹号,关于孙杨禁赛的风向开始变了。
真是,墙倒众人推,而关键是看谁先推。
其实禁赛结果出来后,热闹的是吃瓜群众,一众关系单位却平静的很。一方面在评估风险,一方面在等待时机。而孙杨方昨天将微博中的证物照片删除的时候,即便隔离期不便安插探马,大家心里也有底了。
两方面,一是上面有人发话了,另一方面,孙杨方也发现自己傻了,让检方知道了,也给观望方亮底了。
这就和法庭剧里面的情节一样,还没开庭,呈堂供物已经连买菜都知道了,这官司怎么打。
有篇文章中提到霍顿,说霍顿本职工作是澳洲联邦银行高级分析师,游泳只是是副业,他从迷弟到死敌,是因为心里清楚。
也别拿道德说事,现在已经不是《火的战车》那个脱衣服上赛场,穿衣服进职场的年代。奖牌就那么多,市场就那么大。
一切还不是利益闹的。
输阵又输人
今天看孙杨禁赛的后续报道,提及WADA的首席律师不仅参与WADA的反兴奋剂规则条例,还曾将七届环法车王阿姆斯特朗拉下马。
孙子云: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和这个牛人对簿公堂,孙杨一方的草台班子败诉本不丢人,但,也丢人。
曾经对阿姆斯特朗案件的纪录片印象深刻,还曾连发过几篇随笔。但时间长了,已经对不上号了。能把逢人就亮腋下枪的FBI探员都搞不定的阿姆斯特朗拉下马,这家伙是挺牛的。
但那部纪录片里面说的也很明白,WADA是一套组合拳将阿姆斯特朗打的挺狼狈,但真正将阿姆斯特朗击垮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是耐克公司取消对其赞助。
正义对抗的,往往是利益。
https://sports.sina.cn/others/swim/2020-03-02/detail-iimxxstf5698098.d.html
意料之中,结果震撼
昨天早上例行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孙杨仲裁案下午公布结果的新闻。下午忙着也没有再在意,是从同学群里看到结果。
禁赛8年,够震撼的。
不是事后诸葛亮,在听证过程中,当追问到孙杨方的巴震是否曾因禁药问题被禁赛过的时候,就有种预感,结局已经注定了。
此次仲裁判决中认定,孙杨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销毁样本采集器。而孙杨在听证会上,重人不重证,始终把矛头指向药检人员资格问题。也就是说他不相信药检人员,那他相信的是谁呢?
是巴震。
不知这是诉讼方的坑,还是孙杨方的坑。
但作为一个中国运动员,除了自己的亲人还有教练官员,他们还能相信谁?
网球杂忆
感谢有线电视免费,在家看澳网直播,老妈在旁边陪我看了两场半决赛,一场女单决赛。
男单决赛结束时间晚了点,是通过笔记本上看完的。蒂姆决胜盘被德约科维奇很经济地击败,男子网坛90后尚需努力。
和女子网坛混战不同,男子网坛依然是三巨头统治。一个巨星君临天下就够压抑的了,现在是三恶霸瓜分天下,最大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90后们,真是生错了年代。
最早了解网球,是通过报纸《体育周报》。那时候巨星博格退役,风头最火的是坏小子麦肯罗。报纸上少不了的新闻多是花边新闻,什么骂裁判,踢记者,摔拍子。电视上仅有的两个体育集锦界面中,短短片头就有几秒钟麦肯罗咆哮的镜头。
相对大器晚成的伦德尔,后续占了大量报刊版面的是17岁就夺得温网冠军的贝克尔。
电视上第一次看直播,是汉城奥运会后,央视转播的一场表演赛。这应该ATP进入中国的一次推广活动,直播前几天央视就开始连续播放爱德堡对阵阿加斯的预告。
那时网球翻译还带有港味,现在爱德堡翻译作埃德伯格,而阿加斯则是长发变光头,波姬小丝换成格拉芙的阿加西。
ATP的推广还是有效的,恰好又赶上张德培法网夺冠,电视上网球转播还有相关节目逐渐增多。而大满贯赛事推广做的最好的还是法网。
众星捧月的桑普拉斯时代结束,是费纳争霸,等还叫小德的德约科维奇露头后,90后球员的噩梦也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