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每天傍晚沿经十路往回走时,总是莫名思念涮羊肉。
是传统木炭火锅,麻汁调料随便加的那种,恨不得吃一盘羊肉片,蘸一碗调料。
虽说越想越强烈,但真要火锅羊肉调料摆在面前,肯定一点胃口都没有。
念头是念头,胃口是胃口。是对以往一起开心的思念转移,也是忙完这阵子的一个精神动力。能有的动力似乎也仅限于此了。
但从昨天下午开始,连这点念头都没有了。
分类: 杂谈杂忆
重读小说再排榜
今天周末,跟以往周末调休上班一样,少了点日常,多了些无聊。考虑到手机电池有些不耐用,就又把kindle带上了。
许久没有买新书了,选了本经典的小说重新读一下,翻看一下,还是选了《零点》。
晚上选完看了一些,今天一个上午连续看也就看完了。在没有看本书之前,在我心目中阿加莎小说排名第一的是《无人生还》,今天重读之后,对这个排名有些动摇。
于是下午又把《无人生还》看了一遍。速度快,主要是因为脑子里印象更深一些,看着前面文字,后面的可以很快回忆联想起来。
看完了之后,感觉还是更喜欢《无人生还》一些,因为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对正义的阐述更为简洁明了,毫不含混晦涩。
《零点》出版时间要晚于《无人生还》,相比而言,《东方快车谋杀案》出版的更早,所以从构思到文字上更娴熟,属于那种有着侦探情节的文学作品。
如果单纯以侦探小说论,那《无人生还》还是居首位的。
昧良心的高考志愿填报商业化
昨晚媳妇发给我一个图片,是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讲座。看了一下,跟上周同学参加的那个讲座,除了相应学校跟讲座地点,都是一模一样的,属于收费咨询的那种。
我就说这种讲座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听。
这一个多月的蹲点守候,把我残余的雄心磨没了,耐心练满了;屁股坐大了,脾气熬小了。
真是人善人欺。那位一听,还急了,跟我讲上道理了。说我自己以为明白,很多家长可能不明白。这种讲座存在有他的道理。
我虽然少了撑腰的,家庭地位跟脾气都急剧下降,但骨气还在,立马反击:按她的说法,大多数人没有保健医疗知识,那套件白大褂就开保健品直销推广会的也有存在的道理了?!
高考志愿填报,分数是王道,排名是标尺。以历史数据为参考,招生计划中专业、人数为基础,对应本年招生计划中学校及专业的排名,就可以排列出大致的报考区域。
现在可以报考96个志愿,足够多了。这96个志愿,可以分为乐透区、捡漏区、主攻区、保本区和垃圾区,排列好次序。比起我们那时候未考先报志愿,三个学校志愿一不留神本科掉专科,现在的学生幸福多了。
现在的讲座,以专业人士为大旗,四万考生滑档为烟雾,传播焦虑,制造恐慌。然后利用家长如买保健品一般心理赚学生的钱,他们也好意思。
在这就先打个广告。忙完最近的事,剩下陪读这几个月的重心放到明年高考志愿填报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上。
明年高考,圈里朋友的亲人朋友孩子有报考志愿的,可以提供免费无责任数据分析供参考。如果有用,打个赏满足一下虚荣心,10块钱不嫌少,200不嫌多,十万八万,机器都给你了。
如果觉得谈钱俗,提上三斤桔子二斤葡萄,少了自己吃了,要是多了,就摆个地摊响应政府号召了。
就这样吧。
血缘与性格
儿子跟他奶奶的感情一直很深。这一半源于血缘,一半源于性格。
在儿子还不到半岁刚会坐的时候,奶奶第一次回老家不在身边,他已经会寻找奶奶,并听到奶奶两个字后,不开心地使劲拍自己的头,不阻止不停手。
在四个小子里面,儿子是被看护时间最短的,只是两岁到三岁那一年在老家,而那应该是儿子最幸福的时光。
每天吃完早饭,儿子都会指挥奶奶扛着他那一人高,枪托里加了水泥块的玩具枪下楼。然后去小广场的小卖部,日买不辍地将里面的小玩具都买回家。以至于12年后儿子到小卖部,还能找回那时候的记忆。
随着小外甥的出生,奶奶的生活重心还有心灵寄托转到他的身上。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寒假结束得了水痘,需要在家休息。奶奶本来想留下陪护他,估计看到奶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神情,躺在床上的儿子皱着眉头对奶奶说:弟弟小,你去照顾弟弟吧。
结果,奶奶哧溜一声就跟着回北京了。
后来独自在家,关键还不能吃肉的儿子恨恨地说:怎么这么傻!
儿子犯傻显然不是因为那时候还互不对付的弟弟,而是因为自己的奶奶。
心想眼见
儿子上课的地方楼层很高。前天晚上全家闲聊的时候,儿子说上自习的时候经常从窗子往外看,能看到千佛山的金佛,以及佛前面的楼,还有那开着的窗户。
整个八月儿子只是休息了两个下午,其中一次去过那个楼。
从大观园看千佛山的金佛,天气好可能性很大。要是能看到前面的楼,还有开着的窗户,要么就是他的视力真好,要么就是心想眼见。
睡懒觉不易
儿子暑假开始前的网上家长会后,为了给家分担,自己提议到课外班学习。然后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一进赛百味,服务员都知道他要点什么了。
今天算是学校假期最后一天,也给他放个假,昨晚出去简单吃了顿饭,让他娘俩都睡个对时自然醒。
结果我到点起床准备出门,孩子妈的妈打电话来了。那边刚接起电话,回头看儿子也起床了。
我以为是电话吵着他了,他说是要上厕所。
我不禁有些幸灾乐祸:让你昨天晚上喝那么多水。
儿子顿时作恼羞成怒抄椅子状。
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得亏他奶奶还在呢,这家庭地位就开始骤降了。
安倍退隐
儿子今天算是他上课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可以放假了。
早上出门前,儿子拿起手机浏览新闻,然后扭头问我:安倍辞职了?
儿子对安倍有兴趣,主要是跟他关注的东京电视台新闻有关,再就是这个政治人物伴随了他从小学到高中。
小学一天儿子慷慨激昂地放学归来,那时钓鱼岛事件引起的爱国热潮席卷全国,中日关系降至建交后的冰点。安倍当年上台,因为萧规曹随,结果成功背锅成了靶子。
高中政治课本中讲到,国外内阁制极不稳定,当时老师举的例子是意大利和当时的日本。
安倍在日本首相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八年,如果不是因病,肯定还会坐下去。
这八年安倍的日子也不好过,世界环境、周边关系恶劣,可谓是惨淡经营,加上本人长得丑了点,国内更是惨遭群嘲揶揄。
这八年,安倍眼巴巴错失了近邻贸易伙伴,而我们也失去了可以缓和矛盾利益伙伴,独自承受美国压力的同时,也把本来心里嘀嘀咕咕的日本推向对手。
美国人接纳大统领,因为前面有小布什那个混子和奥巴马这个菜鸟,有了谁干都一样的错觉。
安倍无奈辞职,下一个会比他好吗?
肯定不会,否则早就脱颖而出了。
重复学习终有得
读完《教堂钟声》后,已经有一周没带kindle了。新买的娱乐性书已经看完,正经文学类、历史类的书,还是很难静下心来看。
于是带小开本的书过去,携带方便,随手翻看,还能放在椅子上占个位子。
这几天拿了一本计算机类的必知必会书过去,书不厚,每天都翻一遍。根据这半年在家读书的经验,对计算机新知识类的书籍,一遍不行就再看一遍,看的遍数多了,也就理解了。
理解归理解,但要记住还是更难一些。终归老了,记忆力差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
说来惭愧,自认读书看报不少,但第一次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竟是通过游戏《仙剑奇侠传》中一个反派小头目之口。
人们可能总以为“欲”与“待”都很短暂,但往往“不待”猝然来临之际,才发现,原来那个“欲”已经那么漫长。
如果欲与待同样漫长也好啊,虽然其间有太多虚伪的自欺欺人。
人世中,无奈与不甘,悲伤与懊悔,莫过于此。
想念柯基
上周在路上快到医院门口,看到有遛狗的,那柯基一脸奸恶之相,不免又想起面相憨厚的Magic了。
去年有接近三个月,每天早上牵着magic遛弯。虽然magic对我只摸头不给吃的略带不满,但每次见我去,还是很兴奋,想来还是有点感情的。
乐乐奶奶在北京遛magic的时间,前前后后肯定要远比我长,而且是每天早晚两次,估计把柯基累的不轻。今年因为记忆力的问题,喂食频繁又把magic撑得不轻。
虽然如此,现在magic应该还是会想念老太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