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记忆

七天过去了。时间本不长,但回忆这时间的起点,又觉得那么飘渺遥远,更不必说再前推52天。
如果时间真能倒转重来,唯一能够减轻的只会是自责而已,就像这期间的莫名难抑的悲伤,完全是12年前的现。
都说肌肉有记忆,悲伤一样。
悲伤过,就永远难以抚平,只不过是何时何地重现;悲伤曾经有多深,重新伤自己就有多深。
所以人们会规劝他人节哀,自有道理。但如果能够控制,那就不是悲伤了。

无心思的吃饭

在等候那段时间里,开始中午基本不吃饭。一是心情原因,再就是总有种在厕所边吃饭的感觉。
换了地方之后,心情有所变化,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中午到点便出去找地方吃饭。吃什么倒是次要,更主要是想出去活动一下,晒一下立秋后的太阳。
那里离历山路的家很近,但这么多年来吃过的次数,还没有这一个多月多。
开始是吃1加1快餐,吃了几次服务员就记住我了。炒鸡加土豆丝味道不错,但吃起来真是食不甘味,后来想换一个能喝点东西的地方,就想到原先小区门口的米线店。
第一次过去的时候,还担心小店会不会因为疫情关门了。还好,小店还开张,生意不错,老板、收银都还是老人,只是多了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
两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这么过来了。
估计米线店能够生存下来,也是沾了紧靠小区的光。
伟东那边的水饺店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从医院返回的第二天,外出一直忙到中午,在家家悦买完用品后,已经到了吃饭点。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到旁边的金满堂水饺店吃水饺。
但在往那走的路上,我心里突然开始忐忑起来。那是我们一家三口平时去伟东,和乐乐奶奶最常去吃饭的地方了,真怕进去后,老板娘问起老太太怎么没来啊。
所以当看到水饺店的招牌换成麻辣烫之后,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转身往回走遇到媳妇的时候,发现我们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

再见,最幸福的时光

08年处理完最后事宜离开省立医院的时候,心里恨恨念道:再也不来了!
老天有眼,期间虽小有周折,但12年后,的确没有再到省立医院那个伤心之地,换了医院,还是两个。
开始的日子里如此灰暗,一度怀疑这是给我的惩戒:从06到08的那两年里,自以为忙碌的我,到医院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在第一个医院待的时间长。
后来渐渐才明白,无用的我做着无用的事的这52天,才是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祝福那些和我在同一门外,共享稀有欣喜欢乐,共同承受痛苦忧愁的人们。无论是坚强乐观,还是脆弱无助,但也不肯放弃希望的人们,祝福他们。
忆一绺亲情,分一片忧伤;多一丝希望,少一份恐惧。
不敢说永不相见,只说再见。

再度骑行只为目的地

自从高考期间淋雨生病后,骑行就停下来了。先是心累后是心伤。
原先骑行,搬书只是一个自我督促,主要是为了锻炼,现在不同了,骑行只是为了目的地。
今天骑行很慢,也没有敢背书,对自己的体能是完全没有信心了。经过这长时间的日间久坐,双腿肌肉明显感觉无力,昨天回家爬上五楼感觉已经两腿酸软、气喘吁吁。看来最后的气力已经耗费在超出自己想象速度的爬山路上了。
虽然有所准备,但到了弯道上坡的地方,还是习惯性想加速。还好,除了肌肉,发现无力的还有关节,不至于自不量力。
到了伟东,汗都没有怎么出。可以静静坐着,从没有感觉这么安静。

自豪的视力

昨天是儿子上学以来第一次,应该是唯一一次请事假。
一天下来,风吹日晒,人黑了,似乎也瘦了一小圈。
晚上回来的路上,难得静下心交流一下。提到前一天学校的体检,体检情况有喜有忧,好的依然好,差的更差了。
体检进行的同时还有大学特殊专业报名,按照儿子的话就是“去年农大今年清华”。问儿子问什么没有报清华航天班,儿子回答:恐高。
想想儿子小时候第一次爬上千佛山顶峰,站着有坡度的大石头上都紧张,放弃情有可原。
儿子符合的条件是视力,一只眼睛5.2,一只5.3。这也是我和他老妈值得自豪的成就。
但儿子也感觉有些遗憾,因为看的时候还是有些模糊。这也要怪该死的疫情,如果不是疫情,儿子也不会有机会使用那么长时间的手机。
多读一分钟书,少玩一分钟手机。
为了视力,还是读书为好。

一页终翻过

经过一段短暂熟悉的等候,等到了最后的结局。这一页终于翻了过去。
在那段漫长等候的初始阶段,我自信能够接受这个结局,甚至还曾没心没肺地安慰自己,以后的日子没准会更好。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怀疑,后来彻底推翻乃至憎恨自己当初的妄念。我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结局还是未来的生活。
果然,这一页翻过去后,我感觉脑子里空空的。
被抽走的不止是她的影像,还有这么多年以来,跟她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一直感觉只是出门买报纸的那个熟悉影像。
曾经无比熟悉的一切,都平面化,线条化了,不再那么真实。
以后得日子会是什么样,真的不知道。

平静不现实

今天早上醒的比以前还要早,脑子很清醒地躺在床上,感觉那么静,无论是北面的泺源大街,还是南面的高架桥。
静的那么不真实,以至于怀疑是不是自己还在幻觉里。
等闹钟响了,起床后才发现,只是因为天气转凉紧闭了窗子而已。
没有什么不真实,都是现实。
我昨天的平静,只是52天的心路波折的妥协而已。我只是希望平静地结束,平静地结束。
而这,也是如此地不真实。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抛弃过去20多天的幻觉,重新接受现实。

又是一年催泪信

上周学校给家长下任务,因为本周要举行学生18岁成年礼活动,让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
这个活动四年前儿子在初中,也是这个时间也进行过一次。我们两个调动感情、费尽心思写了一封信。后来在老师发的图片中,儿子和几个班里大个子表情漠然地依靠在后面的课桌上,还做出用打火机烧信的架势。
而前面他几个同学哭的,真是稀里哗啦的。
媳妇把这次任务交给我。不要说最近脑子乱,就是清醒也想不出再写什么了。好在周六难得翻看kindle里面的文学书,看到一句话深有感触,就摘抄发给媳妇交差了。
媳妇本来还算满意,后来见儿子桥叔叔洋洋洒洒写了两页半,又按捺不住,周日最后一天晚上,我和儿子都睡下的时候,她还在餐桌上奋笔疾书。
昨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儿子穿着正式校服,领带塞在书包里面,倒颇有仪式感。
晚上回来的时候,媳妇先问:班里读信的时候有哭的吗?儿子说有好几个呢。
又问:你明白我们写的意思吗?
儿子回答:猜都猜到了。然后加了一句:要是猜不到,我还是你们的儿子吗。
媳妇走开一会,心里不平衡又转回来,叽里呱啦解释了半天。
人生处处是道场,对孩子的爱,也不是一时一地一封信。

势利的柯基

最近每次无聊的时候,就把柯基的视频翻出来看一下。
这家伙还是挺势利的。都说人态度变得快就像狗脸一样,也不算冤枉它。
每次空手招呼它,一般是先装看不见,这点人狗倒是相通。实在抹不开面,才慢吞吞爬上来表达一下友善,同时不满的表情也不掩饰。
如果看到有吃的,那态度顿时大转变,转着圈表示欢迎。要是看到我拿着狗链过来,就不止转圈,还会兴奋地将自己玩具叼起来丢来丢去,然后两下子就把狗头探上来让把狗链套上。
等出了笼子,就有些翻脸不认人,我穿鞋的功夫就开始学狼叫,咬脚踝催促出去,它那小短腿也就咬到那了。
出了门更为嚣张,旁边住户养了一只小狗,平时路上见面还亲热几下。但如果那小狗关在家里,任它在落地窗里面怎么叫,柯基都会目不斜视昂然而过。
那日路上见到一条长腿大狗迎面而来,那气派,可谓气宇轩昂,那大长腿,比柯基身子都高。于是柯基就停驻路边,目送那犬渐渐远去。
那长腿大狗还算有贵族风范,一次远远见到一大块头狼狗,我这边正担心柯基会跟人家发生冲突,寻找出路呢,结果柯基自己就领着我躲到旁边的小路上去了。
虽说势利,但柯基对自己,以及后面牵它那位估计也知根知底。

骂战传统

昨天下午翻看kindle下载的书籍的时候,看到关河五十州的《中原大战》。看了一章之后,感觉印象非常模糊,查看一下以往随笔,是17年那段杂乱时期,草草且断断续续看完的缘故。
今天把书又翻看了一遍,感觉依旧前面尚可,后面无论引用还是描述都十分杂乱。唯一眼前一亮的情节是吴稚晖与冯玉祥等的骂战。
书中很多细节尤其是人物对话,是作者想象发挥的。猛一看吴稚晖的文字,尤其是骂冯玉祥的那段,第一眼看上去,简直以为是作者从网上摘抄下来的。
但这篇骂战应该是当年的黑纸白字,错不了的。
看来百年前的中国,没点文化,没点骂人不带脏字的笔法,还真不敢出来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