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快乐不止

乐乐的爷爷玩的项目也是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只不过受条件所限罢了。
在农村条件差,就领着我们沿着村北头的河沟,用自调的面筋粘知了,在院子里用扫棍法打麻雀。室内项目就是打扑克,下跳棋。但往往最后输的都是他,而输了还很高兴,这点惹得从不玩这些的乐乐奶奶甚为恼火。
后来有了电子产品,玩的是乐乐大姑姑从济南带回去的红白机的仿制机。卡带是五十合一的那种,他最喜欢玩的倒不是后期的俄罗斯方块,而是爆破人,每次看到精心设计的爆破计划成功,真是喜笑颜开。后来开始玩俄罗斯方块机,只是因为原先的机器出了故障,而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
在他生病期间,一次,他看到我在和乐乐在电脑上一起玩《英雄无敌V》,驻足观看了半天,然后问我:这是播放做好的动画,还是游戏里面做出来的?在得知是后者后,若有所思地走开了。
如果不是生病,估计他肯定会尝试的。那样陪乐乐玩游戏的工作就有人替我分担了,但估计他也只能玩炉石这样侧重动脑而不是动手的魔兽世界。
那也很好啊。

快乐难继承

周末帮着儿子魔兽世界升级,刷无头打装备。8.0之后,任务遍地都是,某个头顶感叹号NPC一对话,就冒出一连串任务。而偏偏主升级的牧师装备低,不搁打,甚为痛苦。
但学习已经帮不上忙,除了做饭能帮的也就这些了,而且也就这还能让儿子开心。
和我只能拿电子游戏哄儿子不同,乐乐爷爷当年总有各种新鲜东西让我们开心。
在买华容道玩具前后,他老人家还买回来一套七巧板,然后我们就整天趴在桌子上摆弄里面自带的组合图形。每次完成,他还尺子铅笔齐上阵,在废旧书上按照比例画出拼图的分解图,厚厚一本,如武林秘籍一般。
而乐乐奶奶的看在眼里,对我说,你爸也就能干点这个。
他曾和我一起用易拉罐做电视天线,乐乐奶奶走过留下一句家里的经典名句:屎壳郎能酿蜜,养蜂干嘛。
那个时候除了春节鞭炮暑假回家,似乎都是开心的。好像我当年开心很廉价,也许按某位同事的话,弱智儿童欢乐多。
整天忙着开心,学习成绩一般也怨不得我了。
儿子上小学前曾威胁我们:长大了我要告诉你们我的童年不快乐。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看点书就学会这个了。当时就很坚决的告诉他,我们就是把你送上好大学就算完成任务,管你快乐不快乐。
现在不快乐,将来能快乐吗?
天保佑吧。

再玩华容道游戏

前天班后,在单位看到某同事正端详其前任留下的一个物件,她不知道那是做什么,我还是还熟悉这个名为华容道的游戏。
放下手机,小兵移一格开局,我就开始摆弄曹操关张赵马黄。很久不玩了,原先分分钟就能让阿瞒逃离生天,现在终于在那同事莫名其妙的眼神中完局的时候,再看手机,手机银行都登录超时了。
最早玩华容道,是乐乐爷爷从电视上看到的,开始是用硬纸板自己做了一套棋子,用纸盘当盒子,整天摆弄研究。后来从张店买了一副塑料的回来,那质量比现在木制的还要好。
当时我们在家一起研究琢磨,好歹能让曹丞相走出来了,然后就开始钻研怎么能用更少的步数完成。再后来,在《我们爱科学》画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华容道游戏,并提供了最佳招式——经过计算机验算的81步完局。
知道了最佳答案,开始很是兴奋,但随后游戏的热情也就消逝了。从淄川搬家带回来的一堆宝贝物品中,并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华容道游戏的命运,似乎也是在ai阴影下围棋的命运,如果只关注胜负,那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境变心变

昨天下午监考兼被监监考完毕,身心俱疲,回到单位卸下行头,天已黑下来。
穿越回民小区回家,突然有种饥寒交迫的感觉。但路旁边的羊肉串还有羊汤馆传来的香味,却一点也勾不起我的食欲,只想找个馄饨摊坐下,来碗馄饨吃个烧饼就好。
那一段路,从没如此怀念山财的美食一条街。
虽然都是依傍居民小区而成,但回民小区和山财美食一条街风格完全不同,就算没有经过治理,想找个馄饨摊,也难。

而山财那条街,已经彻底被抹去,只留记忆中了。
今天吃完饭后再次经过那里,心境已经全然不同。
三年后,饥寒窘困也罢,饱食碌碌也罢,总是自己的选择。由他去吧。

脱不了的考试

今天被抓差监考。
这是我最不愿意干的活了,首先咱从小上学不作弊,也就看不惯作弊的,但从小考到大,也知道考试不容易。要是碰上作弊的,到底是抓还是不抓呢?
是个难以预知的大问题。
原先是能推则推,但现在是轮流监考,只好硬着头皮前去。到了考场才发现,现在真是科技时代了,考场里面安装了远程监控,两个监视屏幕就摆在前面。
这下省劲了。但问题来了,这监控是不止是监视考试的吧?我们来监考啊还是考监考考试啊?。
考试作弊也不容易啊!既靠胆量还靠技术,二者皆备,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工作之后,逍遥自在了一年,按照同年同锅吃饭的同事的话:有钱还不用考试。
但第一次考试还是到来了,我们年轻的员工被集中到大观园本部进行集中考试。去了人生地不熟,藏个小抄都找不着地方,而那欠揍的出题人肯定是三楼干信贷的,出的题是对我们在网点前台的,真是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看看旁边同来的大姐,彼此彼此。正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突然停电了。不知道是过载还是某兄弟看谍战片看多了动的手脚,反正旁边大李老王们开始趁黑到工位上找书翻答案。
我刚想也过去,旁边那位大姐露出党员本色,一声呵斥,吓得当年还追求上进的我乖乖坐回去,继续大眼瞪小眼。
成绩出来后,自然惨不忍睹。
高三下学期,物理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我们这帮苦孩子,笑眯眯打气道:现在苦点,到了大学就没有这么辛苦了!
那时读书少,也就信了……

早期日本推理小说记忆

我对江户川乱步小说没有兴趣,也算不上崇西贬东,除了小说风格以外,翻译水平也是一个原因。
我最早看的推理小说,不算漫画书,就是日本的《太阳黑子》,很多年后才知道作者是森村诚一,而他恰是因为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扬名立万。
而日本推理侦探小说看的最多是横沟正史的金田一系列。那是难得在网络初兴时期看的网站电子书,因为精彩,所以也就能够忍受那种不适的阅读感。
横沟正史小说风格算是社会派,是不是受到欧美小说影响不得而知,而笔下的金田一更像阿加莎后期作品的波洛。
但感觉横沟正史的小说好看的一个原因,还是翻译的好,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气氛描写都精致到位,《八墓村》里两个老太太下毒场景氛围,《狱门岛》老和尚难掩嗤笑,虽未细写明言,但读书之时却似就在眼前。
同时期看的电子书还有就是古龙的七种兵器系列,但现在这些小说在脑子里的记忆还是模糊,这应该是电子书与纸书难以相比之处。

三书三书商

昨天到乐乐奶奶那里,很是不巧,一进一出正好错过。由于换了门和钥匙,在楼下等了近两个小时。
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两个小时下来,还算不上焦虑,倒是心情平抚了不少。
进门后从书架上拿了几本书,顺带看了一下书架上那几本的古龙小说。《风云第一刀》、《陆小凤》、《边城浪子》分属江苏文艺、花城、珠海三家出版商。
这三套书都是从新华书店购买的,应该都是正版,而且购买的时间间隔并不长,看来引进书时,在台湾这三套也是分属三个出版商的。古龙作品版权混乱的传闻果然不假。
这三套还有另一套《绝代双骄》是06年以后,给乐乐爷爷陆续买的。最初是《风云第一刀》,因为喜欢,所以买了后续的《边城浪子》。最后买的《绝代双骄》他基本没有怎么看,一是风格不喜欢,再就是喜欢边看边记录的他,那时精力也不行了。
对书虽有褒贬,但如乐乐奶奶说的:褒贬是买家。书及书的回忆带来的快乐,他物难以比拟。对书的作者、出版商还是心存感念。

快餐武侠小说

大多读者对《剑神一笑》是否为古龙的小说持否定观点。除了露骨刻意的写作风格,里面人物牛肉汤的设定与《凤舞九天》里面也是矛盾的。
后来看评论,其实不止《剑神一笑》,连《凤舞九天》大部分也是由枪手代写的。
除了非原作的原因,《剑神一笑》没有选入国内出版的陆小凤系列的一个原因应该是版权问题。我在亚马逊购买的古龙作品集,号称唯一正版,但里面居然少了楚留香以《血海飘香》开篇的几部,而是以《蝙蝠传奇》开篇。
而打开这部作品集,随手翻到的是《枪手 手枪》,写的怎么看都不像古龙作品,而是像当年在山财图书馆看到的诸如吉龙,古龙遗等作者写的小说。在网上查了一下,这本书其实是署名于东楼的作者写的,更滑稽的是,作者其实本为注明写于东楼,结果出版商当作作者名了。
快餐文化时代的快餐作品,由此可见一斑。这种情况下,想出佳作,简直是痴人说梦。

古龙风格更偏日

以前看古龙的介绍,说古龙创作初期,受到欧美侦探小说的影响。在我看来,他作品中流露更多的是是日本侦探以及武侠小说的痕迹。
且不说楚留香作案手法几乎脱胎于怪盗二十面相,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剑圣对决,更像是宫本武藏与佐佐木小次郎双雄争锋的翻版。而宫本武藏“你把刀鞘都扔掉了,还怎么赢我?”高深莫测的话语,在古龙小说中随处可见。
我最早购买的电子书中,有一本《剑神一笑》。之所以购买这本,是因为我购买的大陆正版陆小凤系列中,以《凤舞九天》收尾,并没有收录此书。
现在回想,这本书可谓是样板戏式小说的代表:主角无所不能,最后击败幕后元凶,原来从故事开始,一切就在主角的神机妙算之中。
真乃神人也!
相比楚留香、陆小凤,我更喜欢七种武器之离别钩中的杨铮。杨铮更像西方侦探小说里面的平民英雄,命贱如泥土,正气冲斗牛。同样是双雄对峙,但倒下的是风流侠少,世袭侯爵。
这部是古龙后期作品,不知这是不是古龙风格的转变,对自己前期风格的否定?
瞎猜的。

样板戏与现实主义电影

江户川乱步的小说看不下去,阿加莎的小说迟迟不肯降价,恰巧侦探小说的推荐书目中有雷蒙德·钱德勒的短篇小说集降价,看在价格实在便宜的份上就下单买了。
本来不抱什么太大希望的,虽然书籍的广告词很扎眼,什么作者是村上春树、钱钟书推崇的大师-离得远了点,笔下的人物马洛是读者投票排名第一的侦探-这肯定不是英国读者投的票。
但书打开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太孤陋寡闻了,书写的真是精彩。
如果说罗平类的侦探小说是样板戏,高大上的主角,一往无前的进程,面面俱到的细节。而钱德勒的小说更像是现实主义电影,重情节而不刻意塑造人物,以不带光环的主角串联整个故事,每个配角都当主角来描写,精彩的配角不但推动悬疑情节,也更衬托主角的内在的光芒。
情节才是侦探小说的灵魂,围绕情节塑造人物,还是围绕人物堆砌情节,是侦探小说作者水平高低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