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对波兰,轻松的生死战

很久没有定闹钟起床看球了。

90年意大利世界杯从四分之一决赛开始,我也是定下闹钟起床,观看阿根廷的比赛。每次起床都内心忐忑,且心存侥幸,还对着床头的马拉多纳海报内心祈祷一下。

那时候心里想的,跟现在媒体的广告词是一样的:看一场少一场了。只是主角由马拉多纳换成了梅西。

不过比赛进展要轻松的,除却梅西射失点球那一刻。但只是有些遗憾而已,毕竟那个点球被侵犯的对象,如果不是梅西,估计连var根本都不会介入。

波兰与阿根廷水平不在一个档次,而波兰的王牌,两届世界足球先生莱万斯基,在对梅西无奈如业余球员一样犯规后,也是气场全无,如同训练场上犯错的小弟。

而当年的马拉多纳,显然没有梅西这样幸运,他身边的队友,除去强于迪马利亚的卡尼吉亚,哪怕有一个像劳塔罗这样的球员也好。而成器的巴尔博,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胜者与败者心态

今天补看葡萄牙与乌拉圭的小组赛。临近终场,上演“上帝之发”的C罗被换下。

以往,葡萄牙国家队主教练是不会在时间所剩不多的情况下,把C罗换下的。这跟本赛季在曼联,C罗还剩这点时间时候被换上一样不给面子。

C罗很平静的接受了,将队长袖标给佩佩戴上后,回到替补席。

毕竟此时葡萄牙只是一球领先,如果B费早一点打入那个点球,C罗还会留在场上。葡萄牙必须保住胜局,才能保证球队顺利小组出线,任何差池都不能出,不在下一场,就在最后几分钟。

但葡萄牙似乎有些过于慎重了,因为小组赛最后一场的对手韩国队,心态已崩。

韩国队在苦苦追平加纳后,却因为后防线的低级失误,被对手攻入决定胜负的一球。围攻未果终场哨响起,同为葡萄牙人的韩国主帅因为冲进场地质问主裁判被红牌罚下。

而那厢边韩国王牌孙兴慜痛哭流涕,不知道的还以为韩国队已经铁定被淘汰。

不知道本托为何对裁判不满。主裁判已经给足了韩国队时间,甚至是耐心。而韩国球员还在不紧不慢在后场倒脚,似乎领先的是他们,似乎时间还有的是。

这就是胜者与败者的心态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是在比分上。

“当红打法”:中锋支点作用

今晨世界杯开幕以来的最强对决中,首战大胜的西班牙队替补中锋莫拉塔首先破门,将德国队逼到小组赛再次早早打道回府的悬崖边。

挽救德国队的,依然是替补上场的中锋。首次参赛,也是队中唯一正牌中锋菲尔克鲁格终场前不久将比分扳平,保留了德国队出线的希望。

早上看新闻,诸多大V名记的文章中,不约而同地感慨:还是中锋好啊。

现在足球战术潮流,似乎更多是流行于解说员嘴里与评论人笔下,而不是绿茵场上。上届世界杯,甚嚣尘上的是传控,近两年以来,最流行的变成中锋的支点作用了。

就像我上届世界杯所写《巴西队:我不踢传控好多年》那样,没有一剑封喉的前锋,传控就是唬人花架子。

而现在所谓的中锋支点作用同样如此。支点只是中锋基本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有了中锋,进攻战术就简化了很多,但又有别于古老的英式打法。

自然这就对中锋提出了要求,否则就成了禁区内无用甚至碍事的桩子。

中锋一将难求,这也是球队放弃此打法的无奈之举。

靠得住的,还是梅西

世界杯开赛以来第一次熬夜看转播,阿根廷的生死战第一场,实在不想再挂心加揪心。

等看到阿根廷的出场阵容,心又悬起来了。相比首战沙特,阿根廷是更换了四名首发,但基本都是中后场球员,前场依然保留了迪马利亚与劳塔罗的组合。

显然阿根廷教练组,甚至梅西,都没做到知己知彼。根据本组球队实力与比赛成绩,墨西哥末战迎战沙特,胜算颇大,而阿根廷与波兰必有一伤。所以本场比赛只要战平两分在握,基本确保一个出线席位。

所以墨西哥开场后就展开寸土必争的肉搏战,是任何教练都应该预料到的。而阿根廷是必须取胜才能掌握自己命运,调整的出场阵容,应该是中前场才是。如我在上场比赛后所写:劳塔罗与迪马利亚必须拿下一人。

阿根廷显然也横下一条心要取三分,但却把宝压在劳塔罗身上,或者说对劳塔罗抱有幻想。

其实,国米王牌劳塔罗不堪重用。因为他就是枯坐替补席迪巴拉的年轻版而已。

迪巴拉当初作为球队核心,在尤文同样呼风唤雨,今年夏天合同到期,却一份豪门合同都没有拿到,最后只能委身为欧冠入场券而战的罗马队。

劳塔罗与迪马利亚同时在场,不但没有分担梅西,还挤占了梅西的空间,抢分了梅西的机会,等于让梅西又当爹又当妈。

迪马利亚还好说,劳塔罗其实就是一个巨婴,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

也许是巧合,劳塔罗一换下,梅西就进球了。

大浪淘沙,大战方显英雄本色。

风采不再的橙衣军团

荷兰与厄瓜多尔小组赛,场上踢得无精打采,场下教练席上,挤在一起并排而坐的三位,也是愁眉不展。

转播镜头转向观众席,经过解说员的提醒,我才意识到这同样无精打采的观众,原来是荷兰名宿斯内德。

10年南非世界杯,我还感慨:荷兰当家球星也沦为斯内德这样其貌不扬之辈了。

自克鲁伊夫始,留在球迷记忆中的橙衣军团当家球星,如古利特、巴斯滕、里杰卡尔德,如博格坎普、克鲁伊维特,即便不是潇洒飘逸,至少也是桀骜不驯,气度不凡。

再看现在荷兰当家球星,替补出场的德佩,不用等到坐上观众席,那身材就直追斯内德了。

足坛文明时代明星的幸福

今晨巴西队对塞尔维亚的比赛,因为是3点进行,本想起床后观看,不成想央视全场回放并没有这场比赛。
看新闻,虽然王牌内马尔因伤离场,巴西还是不出意外地2:0获胜。
内马尔被犯规9次,能想象到他痛苦样子。连小外甥前年都跟我背诵过那句评语:巴西队的10号球衣不是让你滚来滚去的。
9次是不少,追平了梅西对马竞单纯被马竞9犯的记录。
但跟前辈马拉多纳相比,这点犯规真不是事。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捧起大力神杯的路上共被犯规53次。而对南朝鲜队被像“伐大树”般放倒的犯规次数,相比82年复赛对意大利队的23次,要少多了。
乐乐爷爷当初评论马拉多纳:没有球员像他那样被专门针对。
现在的球星,幸福多了。

精彩一战,日德重演逆转剧本

昨晚日本队将沙特与阿根廷一战的剧本重演一遍,逆转战胜德国队。
而国内数据闲人圈里面同样重演了一遍阿Q热潮。
本场比赛是世界杯开赛以来最为精彩的一战,即便回顾本届世界杯,这也会入选经典赛事。
虽然领先后也有放松,从吕迪格在护送皮球出底线时,那高抬腿的夸张动作就能看出。但从球队整体战术而言,德国队并没有轻敌。下半场的换人,一是为死亡之组后续比赛,做战略性调整;再者在日本队寸土必争的跑动拼抢下,也不得不进行人员战术调整。
日本队逆转中,镜头中两次给了主教练森保一略带仰视角度特写,那西装后摆的架势,颇有港片时代老大出场的模样。
而他脸上那难以掩饰的笑容仿佛在说:吾屠龙之技,却只斩蒋干之流,尔等自然不识。

墨西哥波兰战平,阿根廷需亮剑

今天早上坚持看完了C组墨西哥与波兰的比赛,除了因为对墨西哥素有好感,同时也想有对C组的出线形势,或者说是阿根廷的命运有所了解。
对墨西哥有好感,是因为墨西哥队总是敢于挑战自己的上限,也许在某些球队还有评论员看来,敢于冒险的墨西哥队,有些自不量力。
现在,更多的球队信奉的是量力而为,不输当赢。这场比赛的前一场,丹麦队便是如此。同样的还有临近比赛结束才打双中锋的波兰队。
凭借“墨西哥吴镇宇”奥乔亚的神奇发挥,双方占成平局。而这个结果对阿根廷是最为有利的:只要阿根廷战胜墨西哥与波兰,就不用像上届世界杯那样需要全世界帮助。
但阿根廷能赢吗?
难,至少要把迪玛利亚和劳塔罗拿下一个才行。

足球阿Q精神

居家健康监控第三天。
早上起床回看法国队对澳大利亚的比赛,选项里面没有比赛结果,当时觉得挺好,跟看直播差不多,有悬念。
似乎为了增强悬念感,开场澳大利亚首先进球。
然后,就没有悬念了。
昨晚沙特大爆冷门逆转阿根廷,看到网上一片欢腾,有的大V立马开始列出世界杯预选赛中沙两场比赛的数据。虽然未曾出线,与沙特比赛倒也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成绩。但这有什么意思?
意思是换中国队上,对阿根廷也差不多?
结果,澳大利亚被法国队一顿暴揍。
然后就没有看到有列出中澳之战数据的了。

冷门历史重演,梅西难了

这些年看阿根廷比赛很少,阿根廷与沙特的上半场比赛,虽然1:0领先,但我看着阿根廷球员很眼熟,还是前几届世界杯那帮莽狲;而踢得也很眼熟,仿佛看到的是90年那支阿根廷。
果然,跟90年世界杯首战一样,阿根廷被沙特爆冷。
喀麦隆虽然被称作非洲雄狮,但在与阿根廷揭幕战前,仍然还是一支弱旅。当时喀麦隆的主力门将是贝尔,而他认为爆冷阿根廷是不可能的,所以才临阵被主教练涅波拿下。
我错过意大利之夏揭幕战转播,除了第二天要上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拥有马拉多纳的阿根廷肯定获胜。而第二天同学评论这场比赛时,认为阿根廷似乎没有怎么当回事,踢得很随意。
历史重演了。
梅西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