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武德的澳大利亚

如果说李铁在战平澳大利亚后的发布会言论以及九连拍微博,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十二强首战澳大利亚,就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
李铁败给了他的盲目自信,这个自信源自他自己对中国球员的信任。
当年霍顿执教中国国奥惨败,丢掉了本来到手的国家队主帅位子。一位外国评论员评论道:看一名球员,不要看他嘴上说什么,而要看他在场上表现怎么样。
李铁选择相信国内球员,可能那些球员能说会道,也可能存在媒体报道的利益输出。这些球员好歹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给大腕当过马仔风光过,但问题是,首场偏偏遇到不讲武德的澳大利亚,摁住就是一顿胖揍。一场球下来,丢的不止是3分3球,还有球员的花拳绣腿架子,更重要的是李铁的信心。
估计这也是李铁赛后失智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过境迁的换李铁

晚上回来看新闻,李铁辞职似乎只等官宣了。
球员时代,“换李铁”的声音曾经响彻金州体育场,那时候自媒体还没有这么发达,也也没人站出来,以专家的嘴脸教训球迷“不懂球”。
但只要踢过比赛的人,应该明白,那场比赛李铁是不应该被换下的。在场上踢球,都喜欢自己身边有个李铁这样的队友,攻守间不至于狼顾无助。
而作为教练,换李铁的声音响彻全国,力挺他的专家声音显得那么渺小而狼狈。
这次换李铁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备战战略还是比赛战术,还是赛后的舆论环境营造,甚至是经济上的瓜田李下。
辞职是最好的解脱。

铁心怯懦到底

熬夜看中国队与沙特队的上半场比赛,感受跟看到首发阵容一模一样,就是:人可以被打死,不能被吓死。

一开场被沙特队带球一马平川横扫禁区前,足矣让对手轻视到骨子里。

下半场扳回一球后,看到中国队换人,想到的是《亮剑》,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关键时刻,高呼:意大利炮来!

结果下面回应:报告团长,花炮来了!

顽固表面下的胆怯

今天凌晨世界杯预选赛,李铁将张稀哲放进首发,并在1:0领先时换上于大宝与蒋光太搭档中卫。

这两名球员首战澳大利亚中倍受争议,使用这两名球员,与其说是李铁的顽固,不如说是他的胆怯。面对小组对手中最弱的越南队,已经戴不住口罩的李铁,需要证明自己用人没有那么糟糕。

但如果不是上半场几乎隐身的武磊下半场爆发,我想李铁面对的不止是媒体与球迷的怒火,赛前的长约估计会成为一张废纸。

张稀哲需要的是奥古斯托那样吸引火力的队友,而不是吴曦那样的分担压力的队友。结果,耗尽体力的吴曦与难当中卫大任的于大宝,只能任由越南队在中国队禁区内翻江倒海。

反倒是越南队主教练,赛后主动承担了最后失球的责任,因为盯防武磊的5号球员是他派上场的。

希望李铁别再心存幻想,或者说侥幸,踏踏实实踢完比赛吧。

四前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昨晚对日本队的世界杯预选赛,首发中不出意外换下了张稀哲与吴兴涵,同样的还有就是依然保留了两名归化球员。
意外的是开场张琳芃就受伤下场。从他受伤前那个狼狈的拉人都拉不住的防守,被换下未必是坏事。
在下半场一球落后,但场面还不像上一场那么惨淡后,李铁终于换上了阿兰与洛国富,做出放手一搏的架势,同时也是为了打破外界关于上层限制归化球员人数的猜测
看似四前锋同时在场,但两人换下的是中场球员,谁防守?
野牛能拼能抢,阿兰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就只能劳累两位了。
至于武磊,体力消耗大,防守能力差,还是继续打前锋吧。
怎么看,怎么感觉像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莫名自信的首发

昨晚今晨犹豫再三,还是熬夜看了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对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估计剩下比赛也没有机会看了。
当看到中国队首发阵容张稀哲搭档吴曦的时候,就有种不祥预感。显然李铁太乐观,或者说太理想化。他计划应该是二人一攻一防,一个为前锋喂球,一个为之补位。
但面对澳大利亚这样的非亚洲球队,身体对抗中能够扛住他们就不错了,一攻一防的组合被澳大利亚球员裹挟,不用说一加一大于二,连吴曦都几乎隐形。
由此看来,后面比赛不看也罢。

不是朋友莫上酒桌

昨晚看新浪新闻,看到谢晖因为不当言论被俱乐部暂停主教练职务。而谢晖也回应,自己是喝多了酒,对面人别有用心偷拍。
不知是不是怕谢晖拿起法律武器,新浪只是转载了俱乐部与谢晖的声明,并没有提及是何言论。这倒与水浒江州法场,只提反诗罪名,不提反诗内容如出一辙。
今天看网易新闻,估计编辑胆大也跟谢晖关系一般,直接把视频放出来了。
谢晖倒真没说错,就是喝多了,吹牛吹上天而已。
问题是,你能跟人家坐到一个桌子上喝酒,还喝的那么痛快,说的那么畅快,怎么转眼就成了别有用心?
原先在单位几个固定吃吃喝喝的同事们,曾经调侃:咱们好歹也是酒肉朋友。
如果算不上朋友,就别上酒桌了。

规则与精神

奥运会结束后,各大网站照例刊登了很多精彩回顾、感人瞬间的文章。其中意大利与卡塔尔运动员共享金牌男子跳高决赛,被高频提及。
绝大多数文章及评论,都高度歌颂了这次英雄相惜。但也有评论,这与追求更高更快的奥运精神相悖。
其实共享金牌,在被称作终以失败结束的跳高中,是常见的,也是规则允许的。
那场决赛是穿插在各个径赛项目转播的,我观看了最后冠军归属时刻。在官员征询两人意见时,两人尤其是卡塔尔选手,是非常冷静的。
因为规则允许,所以两人选择了共享,开始了带泪的疯狂庆祝。
如果规则要去决出一个冠军,相信两人都不会放弃,会一拼到底。

还算靠谱的奥运个人总结

晚上出去散步,沿世纪大道转凤鸣路,从经十路绕了个大圈返回。
途中经过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大门口拉着横幅庆祝体育局运动员奥运夺冠的横幅,其中陈梦一个人占了两条。后经过侧门,也挂着横幅,是获得银牌、铜牌运动员的庆祝横幅。
这也就更能理解男子跳水十米台决赛后杨健的心情了。
奥运落幕,成绩喜人,但国人还是略有遗憾,那就是最后一天金牌数被美国反超。不少人归罪于裁判,尤其是最后两天拳击、女子摔跤项目。
观看奥运直播过程中,中国成绩优异的多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的项目,比如射击、跳水、举重优势项目,以及游泳、田径项目。而对抗类项目,除了乒乓球、羽毛球外,基本战绩平平。
郎平在女排小组淘汰后曾总结,集训出了问题。奥运前练兵机会本不多,两次出国回来后封闭,球员们基本算是圈养了。
乒乓球队国内有足够的练兵机会,而更多运动队则无法通过实战检验训练成果,运动员更是缺乏大赛经验,尤其是决赛中的应变能力。
女足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就是坐井观天。
今天晚上看中国奥运代表团总结新闻,提了“直接交手对抗类项目”这个名词,看来我的看法虽不专业,却也合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