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想把华硕主机换了,但还能用,再者这台机车从21年开始用,导数据也是个麻烦事,于是一拖再拖。
这次办公室电脑搬回来了,机器也到了退居二线的时刻。从网上买的细长螺丝刀也到货了,上次想拆机加内存,就是螺丝刀卸不下螺丝钉才作罢。这次工具趁手,把机器拆开,里外两层壳,做工的确精良。
拆掉数据硬盘后,本想换内存,结果发现内存只有一个插槽,而且是在涡轮风扇下面,而要拆风扇,还要把镇压独显的散热器一起拆了,只能作罢。内存8G就8G吧,其实只见新人笑,哪听旧人哭,主机一旦被替换后,基本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最后只是把多余的一块SSD硬盘加上,组装完了后发现多出一个螺丝钉,只好拆了重新安装。
17年的机器,历经两个主人,用到现在还能发挥余热,也够本了。
作者: 512song
吴清源,命运注定
因为要换机器了,所以昨晚赶着把公众号《诸神黄昏》系列最后一篇完成。这应该也是我使用AI分析棋局最累的一局,不觉到了第二天,眼睛都睁不开了。
早上起来把公众号文章完成了,这完全颠覆了以往对名人战那可恶的平局的观点:根本不是坂田荣男大优局势一再犯错,被吴清源最后扳成平局,对局中绝大多数时间领先的是吴清源,而放掉最后一次取胜机会的还是吴清源。
真是天意。
你一个中国人,去跟一帮被你降格的日本棋手去争什么日本围棋最高名誉名人。
我从不否认吴清源是不世出的天才棋手。但有的历史他自己没法否认,他的棋迷也没法为他洗白。
吴清源自己也承认,南京城中曾有他的追杀令,罪名是文化汉奸。
吴清源少年东渡日本,按照左翼作家江崎诚致所说,吴清源那时候在日本的明星地位,是他见到所有偶像所能相比的。
但时代前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繁花凋萎,难逃被遗弃的命运,而不变的只有千古流传的气节,所以吴清源无法理解《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好在他还有一个抗日的哥哥,而且是那种出生入死的抗日。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套餐流量陷阱
今天体会了半天葛朗台的焦虑与恐惧。
这个月因为儿子在图书馆学习时间长,手机流量告急,偏偏家里套餐主卡不在我这里,只能是单独给他卡里充了部分流量,然后盼着主套餐内流量能撑到月底。
结果下午流量还是超了,不是儿子超,是他姥娘超了,而且流量还在持续增加。
想到套餐外流量那价格,那不停增加的流量数就是钱啊。只好嘱咐媳妇快点回家找主卡手机接收购买流量的短信。
这联通也够可恶,充话费不用短信,买流量需要短信,摆明了就是故意的呗。
奸商,奸商。
暴雨不至,徒增潮热
因为办公室月底到期,最近一直在下班时蚂蚁搬家,今天停了一天,一是小件搬的差不多,更主要是天气预报从昨天开始,就不断推送暴雨的消息。
结果呢,等了一天,雨虽然时不时下一阵子,但预报中的暴雨雨估计都下到周边去了。
既然雨下不下来,闷热的天气让人汗如雨下。只能一次次到窗子旁看看雨,试试风,再心中默算一下,离立秋还有多少天。
真是受够了。
改月刊的《围棋天地》还能买多久
2025年《围棋天地》重新改为月刊。当年由双月刊改月刊,再改为半月刊,其中一个理由是保证时效性,现在重新改回月刊,应该跟时效性关系不大。
去年是改为半年买一次,去年底的杂志在家还没有看全,不知不觉又到今年买杂志的时间。
杂志到货后掂一掂真是轻了不少。等打开包裹确认完数目时,发现LG杯闹剧刊登在三月份上了,顿时没有看的心情了。
LG杯闹剧发生在1月中旬,即便隔了春节,但二月又没有跟以往年份那样合刊,有足够时间进行刊载的新闻,进行评论了。
拖了一个月,还不是等上面的意思。
这样的杂志,估计双月刊都改不回不去就关门了。
曾经才俊被人欺
十年前看《唐人街探案》,当时评价平平,但我当时感觉是眼前一亮,亮的是秦风扮演者刘昊然。因为那时开始流量明星风行,多是跟风韩流,走偶像风,而刘昊然在片中的表演,至少是敢对自己下手的。
所以看完片子曾有过一个评价,所谓年轻艺人里面,有前途的就是演员刘昊然和唱歌的汪苏泷。
只是当时也没有想《唐人街探案》会拍这么多集,有了自己的唐人街宇宙。
也没有想到,刘昊然演着演着就随大流了。
更没有想到,汪苏泷怎么就混到被人欺负的份上了。
不稳定的PDF识别
颇有挫败感的一天。
本来前段时间使用zotero的GTP插件,通过硅基流动的免费7B模型,可以准确提取PDF文件中的数据,但没想到今天准备实战应用了,却发现极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是多方面的,不仅是不同PDF文件,不同模型间提取数据也不稳定,即便是同一模型,在不同时间段效果也不稳定。
我有些怀疑是内嵌模型拖了后腿。
看来只能是通过ragflow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古籍点校高清电子版齐全
去年围棋古籍点校,联系人把古籍的电子扫描件发给我,共24卷,其中两卷的清晰度要低一些。对方也只是感觉文件大小有区别而已,但对我来说总是遗憾。
今天联系人发给我那两卷的高清扫描件,说扫描件的提供者知道情况后,很是理解我的感受,就专门补发了两卷高清版。
咱也算是爱书之人,当今的电子版相当于当初的纸质书了。
同时,联系人把古籍出版进度跟我介绍了一下,预计是十月份出版。
对出版的书籍精品化,我是不抱奢望的,只是希望出版的书没有大的差错就好。
厨房阴影:鸡爪
这两年跟儿子一起吃饭,被他带坏了,不吃点好的不关没精神,脑子也反应慢了。于是昨天从超市买了一只处理过的三黄鸡,准备来个炒鸡两吃。
早上上班前把解冻的鸡洗干净,简单放了点料,顺手把鸡头鸡爪子扔了
鸡爪子儿子在还有人吃,他不在,我是不会吃的,有心理阴影。
我们家生活水平大提升,是在儿子他小姑姑工作后,那之前家里有钱也不舍得花,她工作之后直接往家搬单位发的福利。
最早是成卷的肉,过了一周是成板的鸡翅,也只有吃了奶奶用高压锅做的鸡翅,才知道原来鸡翅这么大,这么好吃。
又盼了一个星期,盼来的是鸡爪。奶奶照旧用高压锅炖了,结果出锅之后,我们三个看着那一盆白瘆瘆的鸡爪子,谁也没动筷子。
鸡爪子原样在壁橱里呆了一天后,奶奶晚上要出去串门,临到门口好像还喊了一声:我去谁谁家了。
我跟爷爷估摸奶奶已经下楼,转过一座楼,立马从各自座位上站起来,直奔壁橱而去,搬起那盆鸡爪,一起开门奔下楼去毫不犹豫倒进垃圾桶。盆不大,不至于两个人搬,纯属壮胆打气加共同担责。
奶奶回来后,在家装模作样转了一圈后,到壁橱那边去了,我们两个作案的看书看报纸,装作什么事都没有。而奶奶看看壁橱里面,也没有说话,似乎叹了口气,不知道是可惜,还是如释重负。
从那之后,直到儿子能吃肉食了,家里就再没有出现过鸡爪。
高考录取变动大
这两年都没有怎么关注高考,今天在整合后台机器及应用的时候,想把原先程序及数据到一台机器上,看了一下考试院网站,原来周六普通批第一次录取情况已经公布了。
下载了Excel表格后,按照录取位次排序看了一下,重点是一万四左右到两万位次部分。可能是去年没有关注,感觉今年录取专业情况相比三、四年前真有沧海桑田之感。
不得不说,张大拿的“新闻专业无用”引发的文科争论,以及随后新天坑专业的跟风潮,已经有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