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儿子把生日礼物兑现了,花了150块钱直升了他新建的名为“作业还没写完”的死亡骑士。
但在直升之前,他还是首先把新手任务完成了,估计再玩一百个DK的角色,他还会再玩一百遍新手任务。
我们爷俩是从巫妖王之怒开始玩魔兽的,DK的新手任务是我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里面唤醒DK人性良知的“狗血”剧情中,那大段排比话语,儿子当时就熟背在心。
新手任务的结尾,圣光之愿礼拜堂之战,从300人类战士对抗10000天灾大军开始,到老弗丁力挽狂澜,可称魔兽世界中最壮烈的篇章之一。
对儿子而言,魔兽世界已经不只是一款游戏。
如果没有了吸引人的情节,只有周而复始的世界任务和战场厮杀,那角色扮演游戏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有灵魂,PC还是手机只是游戏的载体。而没有灵魂的游戏,只是赚钱甚至坑钱的工具,也就不要抱怨玩家难伺候。
作者: 512song
悲情门神
在初中同学聚会的酒桌上,几个同学聊起初二暑假,跟着班长到矿上同吃同住同踢球的几天,依然兴奋异常。我只是静静听着,在那个年纪,我没那么大的胆,家里也没有那么大的心让我离家外住。
当他们得知我并没有去时,几乎异口同声:那谁给我们守的门?!
在不少初中同学们记忆里,我总是和球门联系在一起。
我在那个时期痴迷于足球,而对守门员的技术的追求,似乎比学习还用心。
昨天看新闻,布冯庆祝自己职业首秀23周年。而我之所以选择守门,是因为当年惊羡西德队门将舒马赫的表现。
现在估计很少有球迷知道舒马赫了,大多数球迷知道在老一些的德国门将可能是狮王卡恩。而卡恩在韩日世界杯的力挽狂澜的表演,就是舒马赫在墨西哥世界杯的翻版。
但如卡恩护卫德国队跌跌撞撞杀进决赛,但却一次致命的脱手成就了阿福大罗一样,舒马赫同样在墨西哥世界杯决赛中冒然出击导致失球,最终与金杯擦肩而过空留遗憾。
舒马赫也是和德国队一同渡过了黎明前的黑暗,但却未沐浴德国战车的再度辉煌。因为出版自传《开场哨》,他被开除出国家队,继而被科隆俱乐部扫地出门。
德国人可以忽视舒马赫对法国队巴蒂斯通屠夫式的野蛮攻击,但却无法容忍他顽童般揭开足球丑行的遮羞布。
而我最终放弃守门员这个位置,倒也不是因为舒马赫的的放逐,而是因为在一次次面对挑战的激情过后,日积月累的挫败感压过了成就感。
于是终放弃,再无勇气重新面对。
自己的悲哀,自己的无奈。
明知坑在前
晚上去儿子学校参加关于新高考政策解读论坛。在迷迷糊糊的一个半小时的课程里,透过诸多政策,诸多数据,我还是看到了一个结果:从省里到校里,给儿子没有留下多少选择的余地了。
和我上学期间每次都能幸运地赶上政策尾巴不一样,儿子是每次政策改革都赶上了。从小学择校生,到小升初考试规则,再到中考语数英三门定乾坤,最后的高考新政策也终是难免的。
在我高一结束前,没有政策解读,但家里也曾为学文学理而开过家庭会议,当时决定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进了前40名就学理,否则就学文。
当年的选择是基于学校文科较低的本科录取率,而理科可以有40到60人的本科录取历史成绩。
结果,正好是40名。
还好,儿子还有半年多的时间,来准备那在不多的选择中赌博式的选择。
这么多的改革都挺过来了,再挺这一次吧。
记忆回归
同学聚会的活动场所名字很陌生,但一位同学给用20多年前的地标指明方位后,发现原来是原先我家附近常去之地,只是那时只是规划初始。
本想从学校沿着熟悉的道路走过去,后因时间紧张而作罢。等坐同学的车到达后,发现路程是这么远。而我上学时,晚上饭后经常和乐乐爷爷奶奶一起顺着松龄路散步到此,然后沿山而上。
这么长的距离,这么很长的时间,有这时间可以背多少政治题,可以做多少作业。看来当年成绩不好是有原因的。
对淄博喝酒风俗本来心有余悸,但晚宴上大家喝的热烈,却没有淄博式的劝酒,反而比预备的多喝不少。后期坐在椅子上,看着那些给我猜五次也猜不出名字小脸便变大脸的同学们,看着一猜就着的大脸变胖脸的同学,看着从小学就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同学,心中脸上满是笑意。
第二天坐车回家,直到晚上躺下后,估计是酒劲彻底过去了,随着把聚会中那个豹头环眼的同学和毕业照片中那个瘦弱的同学联系起来,更多回忆又重新浮现在脑海中。
前几天儿子得到消息,他初中时同位现在和他小学时的同位居然现在高中同桌。儿子顿时捂脸:这下小学的糗事连到中学了。
我自诩记忆力好,但对初中记忆的缺失,和当年不堪回首的糗事一箩筐是分不开的。
也许只有青春少年时才有那么多糗事,只希望我当年无脑的行为对同学造成的不悦已经被遗忘,也祝福在的同学们都幸福。
重回自己的沙场
初中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刘校长领着我们重游校园。与两年前相比,学校就已经变化不小,更不用说30年了。三十年前保留下来的只有原先图书馆的一层,再就是那建校就有的那棵皂角树。不知乐乐奶奶还记得吗。
绕学校一周后来到操场,虽然变化同样巨大,但我还是能大致定位原先操场的位置,因为就像几个同学说的那样,那是我守门的地方。
那是我的沙场,我挥洒汗水和泪水的地方。
虽然我踢球最高光的时刻在高中,但与高我们几级的刘瘦那批球员相比,无论技术还是体能,我们差距还是很明显。
而作为门将,我可以自负的认为我是那些年中最好的,至少是极少数中的之一。
30年间因为当年的少不更事遗忘了很多,但有些场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初二那年的年级足球赛,相比初一我们的实力已经落后,凭借签运和班长的任意球,我们还是进入决赛。而与三班的决赛,是我门将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是至今心中难以挥去的阴影。
整场比赛都被对手压着打,虽然丢了一个球,但也扑出了一个点球。扑出那个点球,凭借的完全是本能,那一刻甚至有种站在悬崖边,决不能后退的绝望。中场休息的时候,才发现扑救一侧大腿的球袜上面到膝盖一道伤口在流血。
到了下半场还在坚持,但丢掉第二个球之后,希望也破灭了。当时对方从左路突破,出于对左后卫老凯的信任,我并没有太紧张,准备夹击对方出底线,但另一位缺少经验的队友,贸然从底线插上占据了我们的位置,几乎是把对手保送到射门位置,那一刻我体会的不止是绝望,还有恐惧。
香克利的名言:足球无关生死,但高于生死。只有全身心踢过比赛的人才能体会其中意味吧。
这也是我从小想让儿子参与足球活动的原因,让他自己体会其中的拼搏、荣耀和痛苦。但估计只有荣耀是他想要的,而其他都是小子避之不及的。
其实也无需遗憾,体育和生活其实也并不相干。
我自认为是最好守门员,除了判断的灵性,更主要的是勇气,那种对着对方的单刀眼都不眨迎冲上去的勇气和胆量。
而这正是我生活中最为欠缺的。


再次上车,已不是回家路
今天初中同学毕业三十年聚会,早上起来先奉命去乐乐奶奶那里检查了一下暖气,然后坐车去长途汽车东站坐车。
大学期间坐车回家是最期待的事情,只要是放假,或者连周末不上课超过三天,我都会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往家跑,这也是令同学们羡慕的一件事。
那时候坐车一般都是到经十路上拦车,要么是先坐34路到体育中心,要么做33路到现在的泉城公园,原先的植物园。
后来工作后,反而回去少多了,一段时间回去的勤,也是跑到燕山立交东头拦车。那时候车也多,基本30分钟不到就一辆。
每次返回济南的时候,也是30分钟一辆车的发车,非常方便,车票也便宜。上学第二年暑假结束第一次带大外甥回济南,他原先是不买票的,但人满了他就坐在我们的腿上。那次看他很紧张地看着上车的人,就为他买了一张半票,他满足地往后一靠,满脸都是满足感。
后来据乐乐大姑姑回忆,接到我带外甥回家的电话后,有种奇怪的感觉,感觉就是一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回来了。
今天为了保险起见,没有拦车,专门跑到东站坐车,谁知等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车,坐上车出站时,俨然是我的专车。
再次上车,已不是回家路。
共同坚持
济南今年的季节变化真是不正常。以往刮几天风就到夏天的春天,今年特别长,接踵而至夏天倒是坐实了济南火炉的名号,立秋之后的天渐渐凉透,进入供暖季了却还不见冬天的影子。
昨天本来预报下雨降温,为此还专门穿着厚衣服骑自行车去取发票,结果暖阳和风,回到单位浑身是汗。
到了下班前,雨终于下下来了。
做好饭,步行给儿子送过去。学校门前的自行车随着天气转冷已越来越稀疏,稀疏的还有等候的家长。身后两个家长在闲聊,一个说:天冷了,孩子不上晚自习了,晚自习也就是对那些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有用。另一个频频点头赞同。
这是说给别人的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对当年的我还有现在的儿子,学校学习效率总要高过温暖舒适的家。
学校铃声响过不久,眼神中难掩期待与喜悦的儿子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接过餐包时还不忘提醒我把套头衫的衫帽戴上。
雨不大,我笑笑转身离开。儿子紧跑几步追上来,用一只手把帽子给我套上。
不善表达的儿子,在用他自以为很少的,能为我做的事来表达他的爱意。
其实现在,儿子为我做的,远比我为他做的多的多。
我现在就像这衫帽,雨小了不值当戴,雨大了,戴了用处也不大。
大家都努力坚持一下吧。
正版无门
前几天把私有云owncloud安装配置好了之后,在手机安装客户端的时候费了点周折。
我平时安装APP基本都是通过小米应用商店,觉得正规一些而已。但这次搜索软件的的时候,提示没有相关软件,并将结果“无私”地转到豌豆荚的搜索上,同时提示有风险。
虽然豌豆荚上有owncloud的客户端,但总感觉不踏实,于是转到owncloud的官网,发现上面移动客户端也有下载链接,不是安装包,而是分别指向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
看来小米没有提供下载,非不能,实不为也。
俺是穷人,用不起苹果产品,但用得起安卓手机,却也用不了play store。
苹果产品现在仍然存在越狱爱好者,但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苹果商店,而想用谷歌的play store却要如做贼一般。
谷歌重返中国喊的日头也不少了,即便只是安卓应用,也只听风声不见雨丝。估计谷歌自己看着国内各大守规矩的、不守规矩的各大山寨商店们生意兴隆,也是恨的要咬掉后槽牙,但无奈前面国内审查制度问题还未解决,近期又因被欧盟重罚而落下垄断的把柄,让这让谷歌有些裹足不前。
前面苹果后面亚马逊,都在稳步前行。而谷歌踟蹰不前看似清高,其实是扭扭捏捏小家子气。
购书有悔
周一晚上问儿子期中考试政治考的怎么样,至少应该比上次月考好点吧。儿子答道:嗯,答的很爽。
我一听,心里一个激灵,忙追问:你不会是学王某人吧?他也不否认:嗯,受了点影响。
我心里那个悔啊。
昨晚儿子躺下后,跟我说:要不再买几本他的书吧。
回想儿子上周那激烈言辞,怎么脑中满是改革初期那些对西方影片一面大骂“糟粕,下流”,一面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正统人士的嘴脸。
秦时焚书汉独儒,柏林烟火映魔舞。
还想看此类书,就断了这个念头吧。
活动购书初盘点
本次图书大采购,大部头由刘慈欣的《三体》开始,以阿瑟克拉克的经典套装结束。后来网上看新闻,刘慈欣获得克拉克大奖。
看来以后哪个作家想获奖,得先给我们送礼。
由于没有赶在双11那天下单,除了预售的《漫长的告别》,今天都已陆续到货。这些书基本都是给儿子买的,书架已经需要整理才能摆放开,够他读一阵子的了。
这次只给自己买了两本,主要是前期计算机同类的书已经买了不少了。
计算机书本身不便宜,重复购买也很心疼,但又没有办法。由于水平有限,买来的书翻看半天,发现里面能看懂的甚少,为了看懂,只好再去买同类相关的书籍,买来之后,发现有更多的疑惑需要购买新书来解惑,于是,书架上书名相近的书越来越多。
人家是书越读越高深,我是书越买越显浅。
最后买到的那本书开始没有参与赠券半价活动,最后是通过书籍半价购买的。书不错,理论实践结合,实例循序渐进,算是数据相关书籍里面朴实之作了。
粗粗翻看完后,习惯性看了一下书的出版信息。一年内印刷了五次,印量不过六千,而最后一次的印量也只有五百。
书籍难卖啊,也难怪前几天某老牌社科出版社在网上泪奔煽情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