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周天因为要出门,儿子换上了去年的夏装,结果坐在椅子上,小肚腩就鼓起来了。
我过去拍拍那小肚子,儿子故作不满状:我有小肚怎么啦?小肚子招你惹你了?
这脾气估计一半是冲他小哥哥去的。
周六晚上,准备洗澡的儿子坐在床上,看着自己的肚子,估计也愁得慌。
儿子小学二年级暑假到小姑姑家,为了督促他减肥,他那小哥哥拿着手机给他肚子拍照,然后让他看照片。回到济南,提起此事儿子还气鼓鼓的。
我问儿子:你小哥哥给你拍照的时候,是嬉皮笑脸的,还是一本正经的?我估计那小子肯定是后一种,儿子回答也印证了我的猜测。
这样表情的伤害更大。
现在想来,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暑假,儿子在北体,每天按时到教室学习,然后跑步,但也没有减下几斤,主要是吃的太多了:从体大在烈日下走到华联,想少吃都难。
希望这个暑假,无论是学校还是体重,都心想事成。
作者: 512song
周末搬家进行时
周末两天时间开始搬家前期工作。
三年前,为了搬家专门把请了公休假,一周体重减了十斤。那次是从一楼搬上五楼,这回是从五楼搬到电梯间,两天满满两车的衣物、铺盖。
装筐过程中,发现物件是如此熟悉:有乐乐奶奶给乐乐拼缝的褥子,有结婚时的铺盖,最离谱的还有我财院的毛巾被……
周日下午从经十路前往新家,路上车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家里司机开始显摆自己的车技,然后问我还怕吗?
我说有什么怕的?我刚工作外出收款时,姜师傅在下班点经四路上,飙车比这厉害多了。
那位接着问:不害怕,那你抓副驾驶的抓手干什么?
我说:这不是原先坐单位大吴的车习惯了,上车第一件事先找抓手抓稳了。坐过他的车高速收费站收款,坐其他人的车,就再没有怕过。
笔下人物的感情
在简书上连续日更了四十七天的小说《孤子》,已经停了两天,主要想重新整理一下思路。
其实,开篇的时候,最初构思的女配角,最多是女三号,已经有逆袭上位主角的趋势,甚至期间还专门为其写了第二种结局的开始部分。只是因为上部中未曾出现而已。
后来构思相对成熟的上部写完后,对其中暗写的女二号的感情越来越深,到了第二部开始,写着写着,对原先负面描写,有些不忍心了。
虽然只是自娱自乐,但终算是自己的心血。这就像用心读书一样,对书中、笔下的人物角色逐渐有了感情。
这也就影响了每日打字时的思路及速度,所以还是暂缓一下,等忙完家中大事再重新开始吧。
无双国士 国之脊梁
早上打扫房子的时候,微信里看到袁隆平先生去世的新闻,当时有些震惊。旋即看到了连篇辟谣的,还专门确认了一下原出处媒体同时道歉的新闻,心里方释然。
下午还是看到正式的简短新闻。
在朋友圈的诸多发文中,多用到了国士无双。袁隆平先生的确配得上这四个字。
昨晚在网上一篇博文中,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袁隆平先生同样无愧中国的脊梁。
儿子初中最好的作文
文章是儿子写于三年前。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因故拿出重看,都觉得这是他三年初中最好的作文,心血之作,是他真心之作。。
我曾经跟媳妇儿子开玩笑,说这是儿子初中“别人的爱情”三部曲的末章。
虽是玩笑话,但心情却很沉重,三年后回看,不能不说儿子的敏感,并非无病呻吟,更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
那晚上他关门在屋里奋笔疾书,从字迹就能看得出,字数也大大超标,不得不写在作文纸反面。也不知最后交上作业后,得分几何。
三年后看,我们家长认的,只是老师的看法,专家的看法,甚至是家长的看法,却忽视了孩子自己,还有他身边同样孩子纯真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看法。
美好的相遇
夕阳已经离去了,一切只余下发蓝的黑暗。
她独自走着,将双手藏进袖口,宽大的书包坠着瘦弱的校服,喧嚣中的背影飘过街头,连着脚步一同沉默。
——似乎是自然,喜鹊总是跳跃着在阳光间穿梭,两条细瘦而优雅的腿儿轻盈地飞向草坪,飞向小径,飞向林荫间的晨曦。有时高兴了,也会跃向低矮的树梢,展开一身完美的羽毛,却不会歌唱,只将轻声细语依偎在身侧。
浓稠的夜色就着远方的天光,调着接到的味道。
他孤身前行,将校服搭在肩头。双手找不到口袋,像钟楼一样的身影穿过面前稀落的的人流,逆光漫步在寒意的渐浓。
——仰望星空时,有没想过会有那样的一颗星,身为温暖的轴心,身旁却只有空虚。那是多么寒冷,对着漆黑的以太编制不出温柔的话语,触着无情的虚空构造不出成型的感情。又有向远方嬉笑的凡人,留一点模糊的光华。
她还是那么有礼貌,用笑脸向他人问好。然后,然后便还是摇动的步伐。望向地面的人会看到什么?现实。但至少将面孔沉入了暮色的大地,前方的街头又留给长长睫毛间的熹微。
——因为有了方向,才用了行走。当心头有了方向,脚步便成了误导。那明确如太阳的目标呀,让透过了玻璃的阳光变得有意义。步履轻盈,前进,后退,轻轻踮起,又缓缓落下;交错,旋转,让重心迷失方向;无声,简练,方向如用刀削;匆匆,慌张,又如弓弦般跃回原点;羞涩,依恋,离去得满足而淡伤。目光也伴着这波涛般的鼓点,蘸着诗行,如万花筒般变幻:母亲,猛虎,老师,蔷薇……复杂如手中不断匆匆把玩的小小自己。
他依然穿着篮球鞋,在道路上晃动着影子。但鼻息之间没有汗水的味道,脚步之中只余沉重的回响。眺望天际的人能望见什么?自己。可总有人间的黯淡令目光浑浊,无神的视线也只好交给前方。
——回忆和未来同样神秘,毕竟我们只是一叶孤舟。期望是可以拥有的,像一顿晚饭,一场比赛,又或是走廊转角的回望,目光温柔如蔷薇花刺间露珠的的微光,如小男孩的岁想,小女孩的幻想,还有对那长大成人的理所当然,对于坚强与责任的无畏宣言;如雨后的柏油路,生满天空的樱花树,洁白的海洋,纯白的大地,还有那注定会等来的远方的风。辽远开阔,这是宁静,也是隐藏对未知欣悦的浅浅一抹微笑。
她还在走。
他还在走。
——影子只能朝向一个方向。
——竖琴并未有人弹拨高歌。
她没有言语,但她的内心可以吞下世界。
他不改步调,却向他右边移去。
——平行线永远没有相交。
——心中的螺旋仍在缠绕。
她沉默地走。
他无言地行。
——阳光并不是七色的苍白,影子的光晕亦说不出色彩。但两个影子仍披着这温柔,轻轻地贴在了一起。
黯淡的路灯载不动他与她的影。只是迷惑着她与他之间的距离。
——他笑着,笑得像个孩子。她羞了,伸手捂着笑容。步履匆匆,步履匆匆,而相视的一刻却如此长久,融化在小小的永恒中。
路过,只有一瞬。
他在她背后,她在他背后。
——远方的光芒在天穹中默默逝去。
——雪白的花苞在枝头上悄悄打开。
她在走。
他在走。
——那一秒被偷走了。
但她一步,又一步,无力地陷进大地,缓缓,缓缓地停下了漂流。
她的身体倚着墙壁,好像一团淡淡的影子,却紧贴着那面冰冷,沉默,任梦一般的夜色抚摸面庞。
但这雨是沉默的,因为这不过是一幕哑剧的尾声。
再次暂告段落
两个月前,为了打发医院陪床打针的无聊时间,将过去很多年的一些无聊想法打成了文字。
日整日更,自娱自乐,不觉坚持了一个月。再后来,旧的积累转换殆尽,每日感觉越来越生疏,慢慢也就懈怠下来。
本来也决定告一段落。但涉及到其中的人物,如读小说一样,总是慢慢有了感情,便又继续下去,不觉又虚度了20天,啰嗦了3万无用文字,篡位的妖精就要登场。
精力不济,暂且到此为止吧。
最漫长的系统安装
费时整整一个小时,将老丈人的笔记本系统安装好了,仅仅是系统而已。安装系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长时候了,连小娜的话语都从没有感这么啰嗦过。
五一吃饭,老丈人就提到要把他原先的笔记本让我帮着整理一下,我当时就预计到是这台康柏笔记本。本想拖延了事,没想到周末直接给拎到家里了。
我用电脑,不怕慢,就怕卡,而这种笔记本,两种都齐全。
这机器就剩下情怀了。
安装完后,看着从没有停下过的硬盘指示灯,不免庆幸,上个月某位大姐的笔记本是彻底死翘翘了。
忍无可忍,下午制作win7的安装U盘,重新安装了一遍系统。这次还算正常,达到可用的状态。
当初Win10初期,在低端机运行也是正常,甚至好于win7的,看来几次更新后,已经放弃老机器了。
不可相提并论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李昌镐简单的引用及评论。原文是:我下棋给人以非常迟缓、愚拙的感觉,同时又是连自己下过的棋都不能复盘的弟子。老师却从未试图要改变我的方式,虽然不甚满意,但老师仿佛坚持着这样一种哲学:你的围棋是由你自己的气质构成的。评论则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这一点。
其实老师跟父母是不同的,父母做不到这点非常正常。
早先也看过李昌镐老师曹薰铉对此事的评论。曹薰铉其实对李昌镐不能复盘是感到很不可思议的。因为首先复盘是职业棋手的基本功,再者曹薰铉在日本求学时,晚上回到师傅家可以同时复几盘棋。由于看的是译文,不知是不是有造假应付老师濑越宪作的意思。
曹薰铉对李昌镐虽不满意,但并未改变。因为他毕竟只是李昌镐围棋的老师,高尚里说,传道受业解惑而已。
再说的势利一点,曹薰铉估计也没有想到日后真的会教好徒弟,饿死师傅,让徒弟逼到苦叹“围棋真没意思“的地步。
父母则不同。孩子气质本也不是凭空而来,能坚持下去,相比孩子,其实父母需要更多的勇气。付出心血是小,未知的牵挂更是喜忧自知。
就像猎犬逐兔,二者本不可相提并论。
再度爆红的盖茨
这几天看新闻,无论是快科技APP里面的,还是网页新闻的,单论当红个人主角,应该是刚离婚的比尔盖茨。
从首富榜首滑落后,盖茨应该很多年没有这么“风光”了。
跟中国一样,离婚离成仇家。两口子还没有开撕,媒体已经帮着翻旧账揭老底了。这比尔盖茨一夜之间,已经不止是渣男,而是人渣了。
我原先曾经说过,公众人物,无论是政治圈、文化圈还是文艺圈,只要是圈里面的,都喜欢新人围观,而不是旧人。
因为总有旧账难以洗白。
其实早期新闻报道中,盖茨在哈佛期间的名声就不好,虽然为贵者讳,但在校期间看小黄片的黑历史还是屡见报端。
猴子屁股不是爬高才红的。
三模前美食助阵
明天高三济南市三模,今天中午请儿子去附近的高第街吃饭,算是提振士气,同时也可以利用吃饭之机,了解一下他的状态。
学习状态也就这样了,主要是精神状态。
儿子说他们班整体状态很好,不像其他班,好听点是乐观,不好听属于没心没肺的那种。
这个跟我们班同期差不多。之前也曾讨论过,我们那时候整体氛围好,一是跟当地高考成绩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小,班里同学很多都是初中同学,甚至小学就是同学,凑在一起,不开心都难。
但当时内心还是难免紧张的,最明显的就是进入新的一年后,大家说话都很注意,甚是忌讳再说“明年高考”,那是最不吉利的话。
从胃口看,儿子状态还是很好。中午由着他点菜,吃了我300块钱的。还是别到南方去了,万一找个南方女朋友,未来丈母娘估计看这饭量就能棒打鸳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