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陈佩斯和朱时茂最经典小品《主角与配角》中所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演主角,那倒不是说演技,主要指的是演员形象。浓眉大眼的朱时茂穿上特务衣服怎么看像地下工作者,同样《亮剑》赵政委扮演《红灯记》里面的经典叛徒王连举,觉得都是诈降。
影视剧中,反派的扮演难免脸谱化,但那主要是剧本的问题。但也有例外,经典战争片《红日》在某位台湾影视工作者看后,就感叹:这部影片可以一剪刀不用剪就可以在台湾放映。
电影里面最经典的镜头是当年银幕硬汉杨在葆跨马扬刀,文革中被批为土匪形象,丑化革命指战员。而国军方面,老帅的舒适扮演张灵甫,气度非凡,毫无其他影片中国军军官要么猥琐,要么蛮横的脸谱化。
估计是为了表示敌我区别吧,敌军演员中也安插了程之这样的反派专业户。但剧中当程之扮演的参谋见到前来劝降的张小甫时,一句“小甫”,那语调,那神情,将一个老军官见到本以为阵亡的后辈、战友的意外暗含惊喜之情,表达的自然而真切,功力毕现。
程之从复旦大学退学投身电影业,如其他同时代的老一辈艺术家一样,将电影当做事业而非职业,可惜历经磨难,错失了他们的黄金时期。文革后多是以配角身份出现在影视剧中,但在他主演的《名优之死》中展现大家风范,怎么也难和之前他扮演的那些特务,坏蛋以及之后扮演的西游记中贪财的金池长老联系起来。
这才是真正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