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看了一篇关于南怀瑾的江湖的文章,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南怀瑾与名利场的往事。
看完之后非常平静,既没有谣言的愤怒感和被蒙蔽的失落感。35岁之后的我没有什么长进,唯一的进步,应该就是多了一些对人物评价的平和。求仁得仁,求财得财,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非伤天害理,总是可以理解甚至值得尊重。
如果论触动甚至改变我思想最初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当时是刚上大学,到齐鲁石化乐乐小姑姑家,翻看复旦大学版的《论语别裁》,套用一句烂俗的话就是:原来学习古籍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学习。
通过看《论语别裁》,学习到原来书不能只是仅仅死抠书面文字意思,还应该结合其他旁证,如作者的性格,写作背景,其他相关文章来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增加阅历,也可以加深对书的理解。这也许他家所说的处处是道场。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多遍的书。当然也是饱受争议,年轻的我先入为主,总是对那些非议声嗤之以鼻,甚至横眉所对。
但读的书多了,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读此书所悟的对立面,读书不动脑,不如不读书。
虽然喜欢这本书,但一直犹豫,最终没有推荐给儿子。因为我读此书时,已经上了大学,走上不学无术的不归路。而儿子还小,让他读这种由演讲整理而成的书籍,影响考试答题虽不至于,但对他读书严谨态度并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贻害终身。
学习总是辛苦的,虽然有人为名利而苦读无可厚非,但因苦而简单快乐,也足够了。